-
1 # 達o芬奇密碼
-
2 # 信念執著146
徐達,明朝開國元勳。
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稱帝,任命徐達為右丞相兼任太子少傅,徐達進軍河南,攻佔汴梁,接著從虎牢關進入洛陽,和元將脫因帖木兒大戰洛河北面,將其擊退。梁王阿魯溫投降,平定了河南。之後直搗潼關,元軍將領四散逃跑,於是入關,一直向西攻打到了華州。
頻頻有捷報傳來,朱元璋巡視到了汴梁,召徐達到他住所商議北伐的事宜。徐達說:“大軍已經平定了山東,河南,王保保徘徊觀望形勢;潼關既已經攻克,李思齊狼狽向西逃竄。元朝已不會再有援軍。如今趁勢直搗元都城,一定能取勝”。朱元璋很讚賞。徐達又詢問說:“如果一旦攻下元都。元主一定會向北逃竄,我們是否要追擊呢?”皇帝說:“元朝的國運已經衰竭,馬上就要自己消亡,無須再派追兵。出塞後,只需要固守邊疆,防止他們入侵就可以了”。徐達領命而去。
於是和常遇春會師,沿著運河揮師北上,大敗元軍,進而攻克通州。元順帝帶著皇后,妃子和太子等人向北逃走了。幾天以後,徐達進佔元都。除了有多名元朝重臣不願投降而被殺以外,沒有再殺其他的人。徐達命封住官府倉庫,抄沒圖書與寶物,命人領千餘兵馬守衛宮殿門,派宦官保護並且監視皇宮裡面的人。
朱元璋以元都為北平府,留將領駐守,徐達和常遇春奉命進而攻取山西,順利打過太行。這時擴廓帖木兒(也就是王保保)剛剛帶兵出雁門,計劃想要從居庸關攻取北平。徐達避開鋒芒,趁敵人不備,率部向太原進逼。擴廓帖木兒退兵趕回去救援,徐達派出精兵夜襲元軍兵營,元軍大敗,擴廓帖木兒只剩下十八騎倉皇逃竄,軍士大多投降,太原也被攻克。不久後,山西境內全部平定。徐達率軍向西渡過黃河,追擊張思道,李思齊等率領的元軍,平定了陝西。
-
3 # 吃飯不刷碗1
元 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由常遇春為副將,率領馬步軍二十五萬由淮河入黃河,北上奪取中原。
自十一月徐達兵進山東,大軍一路攻無不克,戰績非凡。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在應天稱帝,晉封徐達為右丞相兼太子少傅。不久,朱元璋前往汴梁召見徐達,商議北伐之事。
徐達在回覆朱元璋時說,大軍已平定了齊魯,收復了河洛,王保保正徘徊觀望,潼關已攻克,李思齊等人已聞風喪膽,元朝的聲援已斷絕,現在正該乘勝直取元朝的京師。之後又問,元朝皇帝北逃,要窮追他嗎?朱元璋回答:“元朝氣數已盡,會像水的乾涸那樣慢慢消失,窮寇莫追,只需加強防範即可。”
隨後,徐達接受朱元璋的命令,與常遇春會師,在河西務大敗元軍,奪取通州,元順帝匆忙任命帖木兒不花監國,自己帶著后妃出居庸關倉皇出逃。
佔據大都之後,朱元璋下令將其更名為北平府,設定六衛,令孫興祖等留守,命徐達與常遇春繼續進取山西。徐達召集各將後商議說:“擴廓帖木兒遠出,太原空虛。我們可以出其不意直搗太原,使其進不能攻、退無可守。”最終,徐達遣精騎夜襲元軍營地,擴廓帖木兒僅率十八騎逃脫,太原被徐達攻克。
洪武二年,徐達率大軍西渡黃河,張思道聞訊遁逃,奉元不攻自破,徐達將奉元改名西安府。之後,徐達力排眾議渡過隴水,攻克秦州,拿下伏羌、寧遠,進入鞏昌,派遣副將軍馮勝進逼臨洮,李思齊不戰而降。徐達又分兵克蘭州,回兵出蕭關拿下平涼,前往慶陽破張良臣,自此陝西平定。
洪武三年,朱元璋以徐達為大將軍擊敗擴廓帖木兒。徐達因功封魏國公。
洪武五年,徐達任徵虜大將軍征討擴廓帖木兒,徐達失利,朱元璋不予追究。洪武十四年徐達再次掛帥征討乃兒不花。
洪武十七年(1384),徐達在北平生病,於第二年去世,享年五十四歲。朱元璋悲痛不已,追封徐達為中山王,諡號“武寧”,牌位在太廟附祭,肖像供在功臣廟,位列第一。
-
4 # 布衣閒人10
朱元璋分別平定張士誠、方國珍之後,決定北伐,奪取中原,平定天下。於是,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副之,率領二十五萬大軍,由淮地向北進軍,北取中原。
徐達首下沂州(今山東省臨沂市),消滅了王賢率領的元軍。然後,徐達率軍自東平經兗州東北進,十二月攻克濟南。朱元璋此時(公元1368年)即皇帝位,建國號大明,改元洪武。
洪武元年三月,徐達轉其兵鋒,直指大梁,一舉克之。四月,於洛水之北與元軍展開大戰,大破元軍,元梁王阿魯溫投降,遂平定河南。繼而又攻克潼關,元守將李思齊、張思道棄關而逃。八月徐達率軍攻下元大都(改其名為北平,今北京)。而後命部分軍隊進駐谷北口各個要隘,主力則指向山西。十二月攻克太原,元太原守將擴郭帖木兒(漢名王保保)敗走甘肅。至比陰山以南地區,盡入大明版圖。洪武二年六月,常遇春攻克開平(今多倫),元帝敗走。徐達進軍陝西,與元將擴郭帖木兒對峙於陝甘之間。此時常遇春病死於軍中。於是,朱元璋召徐達還,北征之役,暫告結束。
洪武三年一月,朱元璋再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李文忠、鄧愈、湯和等副之,分道北征。四月徐達大破擴郭帖木兒於沈兒谷,盡降其眾,擴郭帖木兒敗走和林(今蒙古國哈爾和林)。正當此時,元帝死於應昌(達裡湖畔),其子愛猷識裡達臘繼位,遭其臣慈利士官覃垕作亂,李文忠乘隙攻取應昌,元帝敗走,俘其子買的裡八刺,降五萬餘人,窮追至北慶州(林西縣西北)不及而還。而後,徐達又兵至定西(陝西西鄉縣南),掃除了元朝的殘餘勢力。元朝徹底滅亡。
徐達還朝後,朱元璋詔封功臣,授徐達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傅、中書右丞相,後又改封魏國公,死後追封中山王,諡武寧。
洪武十八年(1385年)二月,徐達病死,享年54歲。徐達平日不善言談,面對事務深思熟慮,言出必行。他治軍嚴格,令出不二。他率領的軍隊紀律嚴明,行軍作戰,秋毫無犯;作風過硬,不畏強敵,敢打必勝,攻必克,戰必取。……。史學家對徐達的評價甚高,說他是明朝的“元勳之冠”,說他“持重有謀,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無以過之”。
以上就是徐達北征、取得成功的簡要過程,僅供參考。
-
5 # 知未是也
參戰雙方是明朝和元朝軍隊,時間是1367年10月至1369年12月,地址是中國華北和西北廣大地區,參戰兵力,明朝25萬人,元朝兵力具體不詳,主要指揮官,朱元璋、徐達、常遇春,戰役結果,明朝軍隊攻佔大都(今北京)和控制整個北方地區。
徐達北代,採取穩紮穩打,漸次推進的北伐戰略,具體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先取山東,從左翼撤去元朝屏障,爾後向西奪取河南,斷掉元都羽翼,拔潼關扼守,防止西北元軍東進解都城之圍。第二階段,從東、南、西三面對元都形成合圍,在元都孤立無援、孤城難守的情況下破之。第三階段,揮師西進,殲滅據守山西、陝甘元軍,最後佔領、席捲西北諸地。
1367年10月21日,朱元璋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從準河進入河南,開始北伐。明軍沿途軍紀嚴明,他們打著“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旗號,一路得到了廣大漢人的大力支援,北伐進展非常順和,四個月拿下山東,旋即兵分兩路進入河南,並很奪取河南和潼關,1367年6月完成對元都的弧形包圍,元順帝見勢棄都而逃,元朝京城很快被攻克,至此,山東、河南和河北等地皆被明軍佔領,秦晉甘元軍成了群龍無首,朱元璋得到徐達報告後,命令元軍不失時機的進入第三階段攻勢,至1369年12月拿下奉元路(今西安)及其周邊之地,基本上按計劃完成了北伐滅元任務。
徐達北伐,反映了朱元璋和徐達審時度勢,料敵先機,用兵如神和高超的指揮才能與駕馭戰爭的能力,由於事先做到了知己知彼和周密籌劃,加之宣傳工作得力和軍紀嚴明,並有廣大漢人的大力支援,才使整個北伐進展順利。徐達北伐,奠定了明朝統一中國的基礎,是中國歷史上既打破常規又計劃與經過和結果十分吻合的統一戰爭,書寫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奇蹟。謝謝!
-
6 # 古今通史
在朱元璋終於掃平了陳友諒、張士誠等起義軍(也可以說是割據勢力)以後,朱元璋開始著手鏟除自己的最終“仇家”——元朝。和陳、張不同的是,和他們之間的爭鬥都是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必然過程,沒有參雜其他什麼因素,而元朝則可以稱之為仇家,拜元朝所賜,一個月內老朱家人幾乎全部餓斃,苦大仇深莫過於此。
此戰的意義並不只限於朱元璋個人的復仇之戰,還是滅元“之旅”,另外他也是極其少見的由南至北推進行軍並且取得勝利的經典戰例。
至於如何成功的?
岳飛也好,諸葛、姜維也罷,推進不順利,或者說失敗無外乎後方條件的限制。而現對來說徐達則沒有面臨這個問題,比如,徐達仗打了一半,老朱擔心徐達擁兵自重企圖造反,所以一紙調令把徐達揪回來了?沒有。
尤其還沒建國的時候,相應的花銷挑費也少,雖然戰火連年民生塗炭,但是富庶的地區也還是有的,且足夠支撐部隊生息、征戰。
就是說,徐達是在有著穩定大後方的狀態下出徵的,他的任務就是攻城掠地,錢糧不愁,手下也是百戰之師,且正是士氣高昂之時,沒有其他亂七八糟的煩惱。如果有包袱,那也就是速度問題了。
朱元璋的戰略思想明確,徐達戰術戰法得當。邀天之幸,那時候的糊塗人少,常遇春的擒敵擒王直搗黃龍的建議沒有被頭腦正常的大多數人所採納。
最終的戰略是:
(大概)山東→河南→潼關→河北→元大都→山西→甘陝,以攻破北京(元大都)為初步勝利標誌。其餘的就是逐步掃清殘餘勢力,而徐達不負眾望,在北伐之戰中,嚴格按照朱元璋定下的戰略,穩紮穩打,不到一年時間,就完全實現了預期目標。
事實證明,老朱是明智的,貪功冒進,急於統一(登基)很可能是個死亡陷阱,直突元大都的話,元朝有堅城可守,老朱的部隊則需要在一馬平川的地方和回援元大都的敵人死磕,被包了餃子那可不是前功盡棄那麼簡單,萌芽狀態的大明很可能會因此被扼殺。
因為在真正面對生存之戰的時候,本已腐朽不堪,幾乎毫無戰力的元軍,一旦上馬還是在一段時間內展示了蒙古鐵騎的彪悍,雖然這個時期非常短,但是歷史告訴我們,蒙古從來都很強大,只要沒有內亂紛爭,統一的蒙古部族,逆天的戰力可以輕易的推進到巴格達,可以打到北極圈,可以打到多瑙河,可以打到庫頁島,但總之無論怎麼拽吧,最終還是被逆襲的成功者老朱趕回了老家,甚至比老家還要更遠一些。
總結一下,徐達北伐成功的原因就是——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整個資源集團在為他打鋪墊。
戰略思想明確且正確,徐達的執行力超群,並且不像常遇春一樣沒事總出個么蛾子,支援戰鬥的各項資源一應俱全,比如錢,糧食,輜重運送,士兵的精銳程度,士氣,自上而下的支援,背後老大的信任和支援啦,等等等等,很多,總之沒有什麼劣勢,天時地利人和全佔齊了,朝堂上也沒有什麼人下絆子告黑狀,徐達是一切無憂的情況下很輕鬆的吞下這塊肥肉,原諒我用很輕鬆這個詞,雖然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但我認為,能在一年間成功,怎麼說也不能算是困難吧,不信大家看看地圖。
期待您的關注,感謝!o(∩_∩)o
回覆列表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蒙古鐵騎,天下無敵,是因為在殘酷的生存環境下生存。入主中原之後,天天大酒大肉。新生一代鐵騎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鋒芒。滿蒙是一家。清朝蒙古的優厚待遇也導致了蒙古鐵騎的敗亡。在清末戰爭中,蒙古鐵騎全被外國打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