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舊事舊人歷史說

    (一)可取之處

    一個朝代能夠存在長達280年,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儘管明朝在諸多地方和諸多方面都有諸多的弊端。但是,它有很多可取之處,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1.監察制度十分完善

    中國的監察制度很早就有了,早在夏商周時期就有專門負責採集民情監察官員的鄉大夫。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設立御史大夫總管監察。在各郡縣都設立監察御史。以監察地方官員。經過兩漢魏晉,隋唐宋元上千年的發展,監察制度到了明代非常完善。

    明朝將御史臺改為都察院,“主糾察內外百官之司”。都察院設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和僉都御史。下設13道監察御史,共110人,負責具體監察工作。監察御史雖為都御史下屬,專設六科給事中,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旨在加強皇帝對六部的控制。禮、戶、吏、兵、刑、工六科,各設都給事中1人,左右都給事中各1人,給事中若干人。

    除了法定的監察制度以外,明朝還有比較完善的中央巡查地方制度。由皇帝不定時的派朝廷幼兒園充當欽差巡視地方。及我們所熟知的欽差。與今天的中央巡視組十分相似。

    2.有效的國家機器。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國家機器最完善的朝代之一,也是國家機器高速有效運轉的朝代之一。之所以說明朝的國家機器完善而有效。是因為在明朝276年的存在時間內,有100多年最高統治者是不上朝不理事的。奇怪的是,這個國家這個朝代竟然能夠如常的運轉並不滅亡。實在是令人驚歎。

    究其原因,只不過是因為明朝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雖然皇帝不上朝,但是下面的大臣,只要能幹事想幹事,依舊可以維持國家的運轉。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借鑑的。

    (二)有意思的地方。

    3.太監也猖狂——知名度相當高。

    中國歷史上太監專政最厲害的三個朝代莫過於東漢唐朝和明朝。這三個朝代之中太監專權知名度最高的是明朝。

    汪直,王振,劉瑾、張永、谷大用、馬永成、丘聚、羅祥、魏彬、高鳳八,魏忠賢等等這些人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這些人的事蹟大家雖然不能說是耳熟能詳但也都可以說一點。

    另外,還有個太監也應該說一下,那就是偉大的Nautilus鄭和。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以偉大功績載入史冊的宦官。

    4.風塵多才女。

    餘懷的《板橋雜記》分別寫了顧橫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六人。後人又加入柳如是、陳圓圓而稱為秦淮八豔。

    這些女子們,他們個個都是多藝多才的絕世美女。一些名妓有才在中國歷史上的其他朝代並不少見,但是以一個集團的形式出現,恐怕也只有明代了。

  • 2 # 125878215蜂獾

    謝謝邀請。明朝是漢民族最後一個封建社會王朝政權,同時明朝也是歷代王朝爭議最大的,說明朝好的把明朝捧上天,說明朝不好的明朝說的什麼也不是,是最黑暗的封建王朝,先談談明粉的觀點,明朝無和親,納稅,割地,賠款,士木堡之變和靖康之恥形成鮮明對比,崇禎遺書說,任賊分裂朕屍,誤傷百姓一人。真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清朝後期太過喪權辱國,割地賠款,明朝的科技在同時期處於領先地位,如鄭和下西洋,火器,明朝對火器的使用從來不排斥,發明了水雷地雷,小型火炮也應用於軍事行動,明朝比所有王朝都優秀,就是從來不閉關鎖國,積極探索海洋世界,當時明朝的海軍實力,海軍配備各種各樣戰船數十種,還有各型別火炮數不勝數,規模和實力遠超英國皇家海軍,但遺憾的是明朝內部矛盾重重,內耗拖垮了一個有希望的封建王朝,說起明朝大多用很奇葩很奇怪來形容,明朝的軍工產值世界第一,火器在明朝運用最廣泛,明朝成立14年後,全華人囗5990萬人,軍隊120萬人,最多達270萬人,16世紀,世界上黃金白銀大部分流入中國,中國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中國出口茶葉,絲綢,瓷器,唯一可以購買的只有中國,明朝礦產量世界第一,明朝鐵的產量是宋朝的兩倍,達到9000萬噸,佔世界70%。

  • 3 # 真誠地看著你

    明朝有意思的事挺多的。比如皇帝被俘,朝廷不談判,另立新帝,而被俘皇帝憑人格魅力征服敵方首領,被優待;比如航海、活字印刷等科學技術;比如引進高產農作物等等。

  • 4 # 北洋水兵

    放在歷史大環境下,我不認為明朝有什麼可取之處,主要原因在於,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度內斂的王朝。而且,為什麼明朝毫無可取之處對比元朝就能看出來。

    因為元朝時期,由於蒙古大汗極度依賴商業貿易來獲得財政收入,所以元朝總體上是一個開放的帝國,而元朝的開放主要在於以下兩個方面:

    一、寬鬆的社會氛圍。得益於元朝的蒙古自由主義,元朝對社會的管控力度並不強,比如說並不對老百姓進行思想控制。元朝孔齊《至正直記》有一條記載宋遺民樑棟因作詩被仇家誣告,說他訕謗朝廷,有思宋之心。最後禮部判決說:詩人吟詠情性,不可誣以謗訕,倘使是謗訕,亦非堂堂天朝所不能容者。話說到了明朝可沒這麼好了,拍個馬屁都能當誹謗君父給宰了。

    元朝寬鬆的社會氛圍也取得了效果,比如說三大雅集當中規模最大的《玉山雅集》。《四庫全書總目玉山名勝集》提要評曰:其所居池館之盛,甲於東南,一時勝流,多從之遊宴。......元季知名之士,列其間者十之八九。考宴集唱和之盛,始於金谷、蘭亭;園林題詠之多,肇於輞川、云溪;其賓客之佳,文辭之富,則未有過於是集者。雖遭逢衰世有託?而文采風流映照一世,數百年後,猶想見之,錄存其書,亦千載藝林之佳話也。

    另一個例子是刑法輕。根據孫承澤《春明夢餘錄》當中的說法:天下死囚,審讞已定,亦不加刑,皆老死於囹圄。自後惟秦王伯顏出天下死囚,始一加刑,故七八十年之中,老稚不曾覩斬戮,及見一死人頭,輒相驚駭。可謂勝殘去殺,黎元在海涵春育中矣。這相當於變相廢除了死刑。同樣的記載還能在計子奇的《草木子》當中找到。

    根據《大哉乾元---對元代社會的再認識》,元朝對於老百姓的反抗運動也往往是僅懲罰幾個帶頭的,剩下的也都是放了。要不怎麼說大哉乾元呢。

    而且,根據《中國曆代酷刑》,元朝禁止官府拷打犯人,在審訊的時候要感化犯人,讓其自己認罪。雖然執行上不可能做到完全禁止,但是這種觀念除了元朝和本朝,歷朝歷代都沒出現過。當然,在明朝拷打犯人又被全面恢復,不僅僅是恢復,還遠超前代。

    再一個方面就是賦稅輕。明末清初史學家談遷就對比點評過:自唐以來,江南號為殷富。宋時畝稅一斗;元有天下,令田稅無過畝三升,吳民大樂業,元統、至元之間,吳中富盛聞天下。自明初沒入張氏故臣及土豪田,按其私租籍徵之,畝至八斗,而民始困。最後談遷說:蓋吳中之民,莫樂於元,莫困於明,非治有升降,田賦輕重使然也。

    當然,關於元朝賦稅輕還有兩個例子,都是明朝人寫的。明朝範廉《雲間據目抄》:元入中國,定天下田稅。……賦雖輕,不足法也。明朝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也說:前元取民最輕,固不可法。

    而元朝為什麼要賦稅輕,這就是元朝另一個方面的原因,也就是第二點。

    二、商品經濟繁榮。這主要是因為元朝在混一之前就接觸了中亞的穆斯林文明,二穆斯林當時最大的優勢就是商業發達,對於元朝來說有不小的吸引力,畢竟錢誰不喜歡。

    而且,蒙古大汗雖然則崇儒,但是更多是用在維持社會道德的情況下,而且元朝儒士地位很高,只要是儒士就可以享受不納稅、見官不跪拜的特權。這主要是因為元朝並不像清朝那樣完全漢化,因此蒙古大汗的戰略眼光沒那麼短視,在蒙古大汗看來,誰能創造價值,誰就能獲得相應的經濟利益。元朝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可見元朝蒙古大汗打造了一個非常龐大的國際貿易網路,而且光有貿易網路還不行,元朝實際上是打造了一個國際貿易體系。這一套玩法就跟今天共和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以及建立亞投行的思路可謂完全一致,因為共和國也要打造自己的國際貿易體系。當然,元朝的海上絲綢之路之所以

    而工商業和商品經濟的最大優勢就是這個經濟體系是開放的,因此能帶來財富增值,為朝廷帶來巨大的財政收入。所以蒙古大汗對於工商業的發展非常重視,這也是為什麼元朝中央會重用理財派的原因。也正因於此,元朝時期商品經濟極為發達,所以元朝才賦稅輕嘛。就像李開先在《西野春遊詞序》當中寫的那樣:

    元不戍邊,賦稅輕而衣食足,衣食足而歌詠作。

    因此朝廷只有收商業稅就可以了,而且稅率也非常低,僅為3%,如果你有一點經濟學的概念就會發現,即便稅率如此之低,但是在這樣一個龐大的貿易網路之下,仍然能帶來巨大的財富增值。所以,元朝並不把田賦作為正課,也就是不是國家賦稅,而是地方稅,你地方各省自己收,足夠維持你的財政開支就可以了。

    這對於中華文明來說,是一次文明升維,因為元朝這套玩法是把你當中華文明從農業文明提升到工商業文明,是一次升維。因為農業文明是在固定的區域內獲取利益,而工商業文明是跨地域獲取利益,只有工商業文明才會帶來財富增值,才會刺激人們去創造利益。那麼這次升維是多麼輝煌,只要看一下她的降維是多麼的可惜就可以了。

    明朝的建立就是一次降維,因為朱元璋出身小農,所以他理解不了蒙古大汗的戰略眼光,所以他親手開啟了這次降維。就像朱元璋說的,元有天下,以寬得之,亦以寬失之。所以明朝把古典中國從開放變成了內斂,也就是降維。

    首先就是推出了嚴苛的控制人身自由的戶籍制度,把老百姓全部綁在土地上種地,如果要出遠門就要去找縣太爺來路引,還必須要按時回去銷假,否則就是犯法。

    第二是階級固化,把每個人都由固定的職業進行限制,你是工匠你兒子也是工匠,你是農民你兒子也是農民。

    第三就是打擊工商業,明朝商人待遇極低,再加上戶籍制度,對於工商業是嚴重的打擊。而且,明朝是徹底斷絕了海外貿易,比如說海上絲綢之路就是明朝時候衰落的,而在元朝時候海上絲綢之路極為發達,起點泉州港當時是東亞第一大港。到了明朝全完犢子了,我堂堂皇明無所不有,你們去海外討生活,那就是對我大明不滿。

    第四就是嚴刑峻法。元朝對於宋金遺民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寬容的,也沒有什麼文字獄,要說殺人也就是殺了一個文天祥,而且還是屢次勸說也不降的情況下,害怕放出去有人利用文天祥的影響力造反才殺的。但是到了明朝一切都變了,比如說元朝遺民歸隱山林不侍偽朝,比如說大儒鄭玉、王瀚等,朱元璋還為此搞出了一個寰中士大夫不為君用者,誅其身滅其家。因此大量的遺民因為不願事二主以及不堪朱明的逼迫而自盡殉節。而且再看明初清洗軍功貴族的時候是多麼血腥,四大案動輒殺的人頭滾滾,無數人人頭落地,這在歷史上是很難找到第二個。甚至就連官員寫個賀表都能被朱元璋捕風捉影,以誹謗君父的罪名殺頭。

    第五就是思想控制。就是每個人不能有獨立的思想,只能按照我老朱家的意思來,也就是全國一盤棋嘛。所以,八股取士、《孟子節文》就是這麼來的。

    如果明朝能夠調整相關政策,依然是有可取之處,但是明朝兩百多年卻沒有得到調整,一直到清朝才一點一點的革除明朝的弊政。

    所以,明朝並無可取之處。

    全文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提高柑橘的含糖量從而達到皮薄、味甜、化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