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腦洞歷史觀
-
2 # 魏東雙
仕大夫階層是依賴併為貴族階層服務,至於君主是誰並不首要。
古時提倡從一,往往少識者能做到,越有文化越做不到,因為文化超越了個人。
所以無論公子糾或小白誰即位,都不會影響管子的選擇和發揮。
大程序是大勢推進的,特定個人不會是專門而生、舉世而獨立。
-
3 # 立志成蟲
春秋霸主齊桓公有雄心也罷有野心也罷反正有心幹一番大事業,但是齊桓公這個人卻難說是陰謀家,跟後世的帝王權術深不可測相比,齊桓公顯得有點兒單純可愛。齊國伐魯,齊桓公不聽管仲勸阻,齊魯會戰於長勺,曹劌論戰把鮑叔牙率領的齊軍打的灰頭土臉的回來了。齊桓公因此多日不上朝,不好意思見管仲哪。還有一件奇葩的事兒,齊桓公成為霸主後有一年衛國派使臣來齊國,再三對齊國表示忠心,那意思是求齊國不要打衛國了。管仲鮑叔牙都懵圈的很,齊國要打衛國應該是他倆要操心的事兒,怎麼自己都不知道?問齊桓公才知道,齊桓公瞅衛國不順眼了想著出兵去打一下,可是師出無名,沒來得及提出來。問題是這事兒只有齊桓公自己知道,管仲鮑叔牙都不知道,衛國怎麼會知道了?那“洩密”的只有齊桓公本人,邪乎吧?還是管仲心細,問齊桓公這段時間有沒有去衛姬(衛國送給齊桓公的美人)那裡?齊桓公說打衛國怕衛姬難受就沒去,但是在後花園碰到過衛姬幾次。管仲馬上讓齊桓公喊衛姬來問話,衛姬回答齊桓公突然冷落她,而且在後花園裡齊桓公看到她時臉上有愧疚的表情,衛姬居然準確的判斷齊桓公要對自己的母國衛國下手了。厲害吧?齊桓公能成春秋霸主,最關鍵的原因是不計射帶鉤的一箭之仇,聽從師父鮑叔牙的舉薦拜管仲為相併對“管仲父”言聽計從,成就齊國霸業和一段君臣佳話。所以說,即使管仲成功射殺了公子小白(齊桓公)公子糾當上了國君,只要能倚重師父管仲委以國政,原本就是東方大國的齊國照樣還能稱霸
-
4 # 半畝仙客
大概管仲是不會推薦鮑叔牙的,因為在管仲死的時候,鮑叔牙還在,但是管仲卻沒有向齊桓公推薦鮑叔牙。理由非常的牽強。而且管仲這個人的確是有點兒問題。而且齊桓公是個十足的昏君,沒有管仲,他連自己善終都不可能,肯定不會稱霸。
之前看書的時候就說鮑叔牙是一個厚道的人,而管仲是一個奸猾的人,鮑叔牙和管仲一起做生意,鮑叔牙總是付出的多,得到的少,而管仲恰恰相反。兩人一起上陣打仗的時候總是鮑叔牙衝鋒在前,而管中逃跑在前,有旁人議論管仲,鮑叔牙還為他辯解。齊桓公在任用管仲之後,鮑叔牙反而不出名了。直到管仲臨死,齊桓公問他是否可任用鮑叔牙,管仲說,鮑叔牙是君子,容易得罪小人,所以不能任用鮑叔牙???這理由有點兒牽強吧?隨後,管仲向齊桓公推薦了段幹朋,但是段幹朋也並沒有管仲乾的出色,後來的齊桓公驕奢淫逸,餓死在宮牆之內,直到蛆蟲爬出來才被發現,而且齊國大亂,差點兒亡國。
如果公子糾成為齊國國君管仲是不會向他推薦鮑叔牙的,畢竟在齊桓公時期,他也沒有推薦過。齊國或許會在管仲的引領下稱霸,但是管中死了,齊國又不知道什麼樣了。
-
5 # 齊北布衣先生
管鮑二人玩的是風投,分散風險,兩方面押寶。要是公子糾成功,鮑叔牙肯定推薦鐵桿管仲給糾,以管仲的頭腦和超強的執行力,照樣把齊國搞成春秋第一大國。稱霸什麼的毛毛雨了。
因為齊國的農業,漁業,鹽業,蠶絲紡織,銅鐵冶煉,各方面都很牛逼的,而且周圍沒有蠻族威脅,沒有大國環伺,有個靠譜管理者,改變一下舊制度,分分鐘崛起。
回覆列表
齊國的稱霸之路就是管仲跟鮑叔牙布的局。我前些前出過一本書,叫《讀懂春秋,就懂了當下》,裡面就有介紹這一段。
經歷數次失業後,管仲終於獲得了一個很好的工作機會,也不知道走了什麼門路,他被齊國國君齊僖公請去當家教,負責培養齊國的公子糾。
齊僖公請管仲這樣落敗的貴族子弟當老師,自然不是重點培養公子糾的意思,也就是請個老師教教字,儘儘父親的責任。
雖然如此,但管仲還是愉快地上任了。因為他發現了一個契機。長子諸兒雖然年紀最長,不出意外將來必定是國君的接班人。如果能當諸兒的老師,就進入了齊國最有希望的團隊,也就是中國歷史上所謂的太子黨,成為這個團隊的成員等於進入了升遷快速道。但成為太子黨員也並不意識著就坐上升職器,進了保險箱,因為太子黨好不好,主要還要看領頭人,就是太子本人怎麼樣,在中國的歷史上,成為太子黨雞犬升天的很多,但跟著倒黴的也不少,比如碰上秦太子扶蘇,隋太子楊勇,唐太子李建成,清太子允礽這些不爭氣的主,那就只好自認倒黴了。
齊國的這位太子爺就不太靠譜。
管仲判斷諸兒這個人肯定會出意外,其原因魯華人不知道,齊華人還是清楚的,這位諸兒跟妹妹有說不清理還亂的關係。加之脾氣不好,就算接了班,也幹不長久。
只要諸兒下來了,自然就輪到了公子糾。
公子諸兒是齊國政壇的一匹白馬,白馬雖好,卻容易失足。而公子糾則是一匹黑馬,沒多少人關注,等於潛力股。這時追隨公子糾,可以起到燒冷灶的作用。日後要是黑馬殺將出來,自然不會忘記管仲的扶助。
在給公子糾當老師期間,管仲時不時暗示一下公子糾,要他時刻準備著,做好齊國領導的預備隊員。而在這位教師的崗位上,管仲認識了另一個朋友。這個人也是公子糾的老師,叫召(shào)忽。
自從同管仲一起退伍後,鮑叔牙似乎沾上了管仲的黴氣,生意荒廢了,至於戰功,跟管仲一起上陣,能活著回來已經算奇蹟。公務員也混得毫不起色。正當鮑叔牙有些心灰意冷的時候,工作的機會還是來了。
齊僖公請鮑叔牙擔任自己第三個兒子公子小白的師傅。
剛聽說齊僖公要請他時,鮑叔牙興奮了一下,但聽到公子小白的名字,他的熱情馬上熄滅了。
公子小白是齊僖公跟衛國庶女生的兒子。 在齊僖公三個兒子中,公子小白的地位最差,諸兒是長子,公子糾有魯國舅舅撐腰,總算有些底氣,而小白的舅舅衛宣公自己的腰就不太好,哪裡能為小白撐腰?
怎麼看,輔助小白都是一個沒有前途的工作。
於是,鮑叔牙決定謝絕這個聘請。寧願在家裡閒著,也不去給小白當老師。做出這個決定時,他先把管仲跟召忽請來商量一下。
“你為什麼不肯當公子小白的師傅呢?”見面後,召忽奇怪地問道。
“唉……”鮑叔牙嘆了一口氣,“老一輩人說,知子莫如父,知臣莫如君,國君明知道我現在混得這麼差,還讓我當公子小白的師傅,這明顯是放棄小白了,我何必再去湊這樣的人數。”
召忽點了點頭,同意鮑叔牙的看法,還給鮑叔牙出了一個翹班的好主意:“那您打死也不要答應國君,最近也別出門了,就在家裡窩著,我在外面放出訊息,說您馬上就要病死了,國君聽說後一定免掉你。”
這種主意也出得出來?真是良師益友啊!
鮑叔牙苦笑了一下:“你要這麼說,我那有不被免掉的道理呢?”
管仲一直沒有說話,事實上,在聽到齊僖公要聘請鮑叔牙當公子小白的老師時,他心裡就咯噔了一下。他早就在策劃一個深遠而宏大的計劃。但這個計劃有要付之實施有一個很大的漏洞與不確定性,現在,鮑叔牙能夠出任公子小白的師傅,正好補上了這個漏洞,給這個計劃大大增加了可行性。於是,他在旁邊插了一句。
“這樣不太好吧,事關齊國社稷宗廟,不應該推辭,也不應該貪圖空閒,況且將來誰繼承國君之位,還說不定呢,你還是出山吧。”
召忽搖搖頭,在他看來,鮑叔牙的這份工作不但沒前途,而且還很危險:“不行,不行,我看小白這個人將來不要說當國君,只怕還要絕後,叔牙給他當師傅,一定會受牽連。叔牙出事了怎麼辦?我們三個人於齊國,就像鼎的三足,去掉其中一個,齊國就無法立足。我看不如讓鮑叔牙也到公子糾的府上來,我們三人一起輔助公子糾。”
這三位,兩位是家庭教師,一位是待崗人員,他們就已經視自己為齊國的支柱,這種自信實在讓人仰嘆。
管仲本來是想勸鮑叔牙出山的,可沒想到召忽站到了鮑叔牙的一邊。據我本人分析,召忽一個勁地阻止鮑叔牙出山,也是有私心的,他本人是公子糾的師傅,小白是公子糾的潛在競爭者,而鮑叔牙這個人足智多謀,人品又好,他來輔佐公子小白,無疑會對公子糾構成威脅。於是,他乾脆直接翹起了公子小白的牆角。
可在管仲看來,召忽的這個建議等同於把三個雞蛋放到了公子糾一個籃子裡。說到這份上,管仲也不想隱瞞了,他全盤托出自己的計劃。
“我看未必,齊華人都憎惡公子糾的母親,這種厭惡還轉移到了公子糾的身上,而齊華人都憐惜公子小白從小沒了母親,而正宗的長子諸兒這個人賤的很(長而賤)。將來的事情還未可知呢。我看將來能夠安定齊國的,非公子糾與小白不可,而且我看小白這個人,不耍小聰明,且有遠慮。不是我管夷吾,沒有人瞭解小白。將來要真的天降禍害給齊國,公子糾就算當了國君,也搞不惦。將來,不是叔牙你輔佐小白來安定社稷,還會是誰?”
本來沒有前途的職業,被管仲這麼一說,竟然成了決定齊國社稷安危的大事,鮑叔牙的熱情被點燃了,但同時,召忽老師發火了。
據史書推斷,召忽是公子糾的責任老師,相當於班主任,管仲只是任課老師。現在管仲竟然說公子糾將來成不了大事,這實在讓召主任難以接受。他馬上進行了反駁:
“百年之後,國君去世,要是有人違犯君令,廢棄我所立的公子糾,就是得到了天下,我也不願意活著。兄長與我都是為齊國謀政,受君令而不改,奉所立而不廢,這是我們的道義!”
言下之意,你管仲也是公子糾的師傅,不替公子糾著想,還打別的主意,搞什麼名堂? 顯然,在對義這個字的理解上,管仲與召忽是不同的。
管仲正色告訴兩位朋友:“夷吾為臣之道,是承君命,奉社稷,以持宗廟,怎麼會為一個糾去死。如果要我夷吾去死,除非社稷破,宗廟滅,祭祀絕。不到這三種地步,我夷吾一定活著!因為我活著,就是對齊有利!”
管仲同學的思想比較超前,他認為臣是國之臣,而非國君之臣,愛國不用愛國君,這超出了召忽的理解範圍,召老師急紅了臉,要跟管仲繼續辯論下去,鮑叔牙連忙站了出來。
兩位本來是為鮑叔牙出謀劃策的,結果在人家家裡吵了起來,而且吵的內容還這麼嚇人,齊僖公活著好好的天天跟姬寤生喝酒,公子諸兒正摩拳擦掌準備接班,你們在這裡一句國君百年之後,一句社稷破,宗廟滅,祭祀絕的,要是傳出去,少不得請五匹馬出來分分屍。
鮑叔牙感覺必須說話了,再不說話,就要被這二位朋友當成了充氣的。
“你們別爭了,還是幫我參謀一下,我到底怎麼辦!”
“你只管奉命去幹!”管仲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鮑叔牙點頭,下定決心出任公子小白的師傅。這也意味著三個好友就此分成兩大陣營,在以後的日子裡,更可能要站在對立面。
在分手之前,他們互相約定,盡心盡力輔助自己的物件,那怕以後我們要相互為敵。
他們嚴格遵守了這個約定。
但在我看來,他們三人中的另兩人可能還達成了另一個約定。
這一場決定齊國未來、決定中原以後半個世紀局勢、決定整個春秋大勢的三人會議結束了。相信大家也看出來了,管仲先生力主鮑叔牙出山,並不是像他說的那樣,認為小白就一定會成大器,他只是奉行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原則,大家分散投資,兩個人當國君的機率總比一個人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