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山峻嶺常青松

    這樣的生活節奏才算過得有滋有味。古時候有名望的大家族就會這麼挑選媳婦,皇宮也是這樣挑選妃子。它可以給人帶來無限快樂。

  • 2 # 超稜鏡

    棋書畫,即古時所謂“四藝”(也稱書房四藝、文人四藝)者也。其中,琴指古琴,代表民族傳統音樂;棋,特指圍棋,而非象棋或其它棋類;書,指書法,而非書籍;畫即繪畫,特指國畫,即水墨丹青,而非油畫、水彩畫或其它畫種。

    至於琴、棋、書、畫四者的排列順序,有人認為是以其產生的時間先後為序的。古琴產生於上古時代,最晚也不晚於堯舜時代。發明者是誰,說法不一:有說伏羲氏者,有說神農氏者,也有說堯舜者。而琴的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則始於春秋時代,在春秋早期的《詩經》中就多次出現有關琴瑟的歌詠。棋的歷史之悠久,不亞於琴,目前學界較為公認的說法是起源於原始社會末期的堯舜時代。棋的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於春秋時代的《左傳》一書。最晚在春秋時代前期,圍棋就已在上流社會十分流行,戰國時代已傳入民間百姓並出現享譽千載的圍棋高手弈秋。至於書、畫的產生,則是秦漢之後的事情。秦代發明了毛筆,才有了此後的書、畫。所以,按產生時間之先後,作琴棋書畫之排序 ,還是符合客觀實際的。

    那麼,究竟是誰做出了琴棋書畫的排序呢?換言之,歷史上第一個把琴、棋、書、畫四者並列組合為一個藝術概念的人到底是誰呢?據當代一位叫閆奎平的學者考證:

    流行甚廣的說法是唐代的張彥遠。他在其書法理論著作《法書要錄》卷三中評價初唐高僧辯才時寫道:“辯才博學工文,琴棋書畫皆得其妙。”由此,琴棋書畫作為一個完整的藝術概念被首次提出並世代相傳,成為此後一千多年間文人士大夫終生追求的藝術修養科目和衡量一個人藝術修養的標準。實話實說,過去我也曾相信了這種說法並寫進了《圍棋簡史》一書。後來,我認真地做了一番考證(所謂考證,無非是找出《法書要錄》卷三看看而已)。結果發現,上述的這種說法竟是錯誤的。必須指出,歷史上第一個提出“琴棋書畫”這一概念、對琴棋書畫做出如此排序的人,不是中晚唐時期的張彥遠,而是初唐時期的何延之。何延之在其《蘭亭記》一文中,記述了唐太宗李世民搜求王羲之《蘭亭序》書法真跡的過程。其中寫到辯才和尚時,何延之做了“辯才博學工文,琴棋書畫皆得其妙”的評價。過了二百年後,張彥遠編撰《法書要錄》一書時,把何延之的《蘭亭記》收入該書第三卷。注意:是收入,是轉載,而非原創。所以,“琴棋書畫”這一概念的原創者是何延之,並不是張彥遠。但是,張彥遠的貢獻也必須肯定,功不可沒。假如張彥遠編撰《法書要錄》一書時沒有把《蘭亭記》收入,則《蘭亭記》這篇孤文恐怕早就失傳了。反過來說,正是因為《蘭亭記》被收入了《法書要錄》中,它才依託了《法書要錄》一書在當時的轟動效應和對後世的深遠影響而流傳至今,也才使得琴棋書畫這一概念獲得了強大的生命力。有人說,圍棋的生母是中國,而養母是日本。借用這個語式,不妨說,“琴棋書畫”的生母是何延之,而養母是張彥遠。

    我的觀點是:琴棋書畫四大藝術,琴以無形無相排名第一,棋以太極兩儀取象排名第二,書法以三才八卦成形排列第三,繪畫以包含萬物排列第四,這個以抽象的深淺為標準的排名很是講究。越是抽象化,越是具有更高的藝術性。我的這個觀點與按產生的時間先後為序的排法,並不矛盾。

  • 3 # 半調詩人

    琴棋書畫,本指琴瑟、圍棋、書法、繪畫色彩四種古代藝術性文物或技藝,又稱雅人四好,或文人四友。琴棋書畫均起源於文獻所稱的"三皇五帝"時期,對於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延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為什麼琴可以排第一,這要從中國文化哲學的理念說起了。在中國古代的哲學裡,世界是從無到有,於是有“無中生有”一說.按道教的觀點:有生於無,有為“一”,或曰: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演化周天之數.“無”為最高境界.

    “聲音”,在古人眼中,是非物質的,是虛無的.琴聲也是虛無的.好的曲調能給人以心靈的震撼,得到情感的共鳴.但是摸不著,也看不見,飄渺之中攝人魂魄.彈琴之人當然很高,能懂之人也是高士.於是有伯牙、子期之佳話.文人以能操琴而自豪,因為他已經達到“無”之境界.

    “棋”,古僅指圍棋.《棋經》說:圍奩象天,方局法地,縱橫三百六十有一也.一者始也.也曾有人說:圍棋是“理參河洛,體用陰陽”.可見其“虛”——理參河洛,囊括萬物;也見其“實”——體用陰陽,有了實“體”(棋子與棋盤).雖有形態,但是依然是虛無,且變化多端,難以駕馭.所以有“千古無重局”之說.圍棋別名“手談”,是描述其具有交流感情的功能.但是對局者,很難描述出“談”的具體內容.但是棋友之間的感情是融洽的,是牢固的,往往一交幾十年,不但不死不散,即使離世,依然被棋友常常念記.其“虛”在於難以把握.但是比聲音來得實一些,是因為它總算是有了形態.

    “書”,當指書法,其表現體是文字.文字是人類交流思想的符號.每個字代表一個特定的實體,是萬物的代表符號.好的文章會感染人,好的書法也會給人以情感的觸動.所以金庸先生小說中,書法中有劍意、含劍譜、有內功心法等描述.儘管抽象,但是其所指已經有了特定的目標和固定的物件.

    “畫”,是完全寫實的,將客觀世界的實物,表現在畫面上.好畫,同樣也能引起心靈的共鳴.但是比起琴棋書來,應該說來的更實在,更接近現實的物質界.

    由“虛”而“實”,是古人的哲學觀.“琴、棋、書、畫”的排列次序,應該是反映了古人的思維方式.

    至於古代操琴大師,那更是不勝列舉,傳說古琴為伏羲採梧桐木而造,沒聽伏羲大神彈過但想來定然不同凡響

    再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名字高漸離,當然不是王者榮耀,而是易水畔送荊軻的高漸離,感興趣的可以百度下。

    另外還有諸如伯牙,師曠,李延年,嵇康,蘇抵婆,萬寶常,李龜年等等不勝列舉,另外還有許多文詞大家等各類高人也都彈的不錯,畢竟古代娛樂專案少,撫琴弄簫也是有趣的事情

  • 4 # 祥耘

    寂寞鑫【古人意識-音樂(琴)在琴棋書畫中最重要】

    筆查查閱歷史資料並顯示出(簡述):

    一.根據孔子的學述理論,禮樂(琴-下同)能夠教化民眾,孔子創造性提出了“禮壞樂崩”的觀點。

    二.中國古時的音樂是貴族士大夫以上級別才能夠享用的。

    三.中國古時的詩歌大多都於音樂有聯絡的。

    四.中國古時的“六大藝術”,是指:禮、樂、射、御、書、數,所謂的“琴棋書畫”只是在“樂”與“書”在之中。

    五.古時和現代演奏琴的名(大)家其代表人物有:

    1.春秋:伯牙;

    2.春秋:師曠;

    3.現代:呂建福;

    4.現代:顧澤長;

    5.現代:王燕喜等。

    筆者最後綜合認為,上述所確認的觀點,音樂之琴排名首位,可見古時的人們把他看的是多麼的重要。

  • 5 # 國粹繁榮絢麗日

    琴、棋、書、畫:乃彈琴、下棋、寫字、繪畫,皆為舊時文士引為風雅之事,故常四字連稱。唐張彥遠《法書要錄》三,唐何延之蘭亭記:有“辯才博學工文,琴棋書畫皆得其妙。”明《湯氏筆花集》,謁金門聞嘲:有“你歌舞吹彈,我琴棋書畫。”等論述。

    琴:樂器名。《詩.小雅》鹿鳴:有“我有嘉寶,鼓瑟鼓琴。”雅說。古琴多為桐木作琴材,古作五絃,周初增為七絃。古琴曲體裁有曲、引、操、暢、弄等名,凡十三徽。參閱《急就篇》三,又有“竽瑟空侯琴築箏。”之論。

    棋:弈具。《說文》作“棊”。也作“碁”。古時通稱博弈的子為棋。《左傳》襄二十五年:有“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說,及淮南子《說林》:“行一棊不足以見智,彈以一弦不足以見悲。”論。

    書:寫作。括文字、字型,書法。《漢書》藝文志:有“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之分。北齊彥之推《彥氏家訓雜藝》著有“王逸少(羲之)風流才士,蕭散名人,舉世但知其書,翻以能自蔽也。”記述。

    畫:圖畫、作圖,繪畫。《漢書》六八,霍光傳:有“君未諭前畫意邪”?問。儀禮《鄉射禮》有“大夫布侯,畫以虎豹。”述。謂之畫藝不庸。

    鼓琴對弈、翰墨丹青,無不彰顯古代文人雅士的情操陶冶及對生活情趣愛好。那麼,琴、棋、書、畫為什麼“琴”排第一哪?據載,中國古時還有“琴心劍膽”一說。相傳琴劍為古代文人隨身之物,琴為心,劍為膽,喻剛柔相濟。儒雅任俠。有詩曰:“小榻琴心展,長纓劍膽舒。”以上論證,不難看出為啥琴(心)字排為首了。

    再有就是古代有哪些彈(操)琴的大家?據《琴史》書載及宋《朱長文撰》全集六卷所著,前五卷記自古通琴理者有一百四十六人,附見者九人,各列其事績。後一卷,論琴的操弄,沿革、制度、損益等。內著有,著名精於琴藝的春秋時人伯牙,相傳其代表作品有《水仙操》、《高山流水》。苟子《勸學》有“伯牙鼓琴而六馬抑秣”之譽。另有戰國時的趙人琴高,為康王舍人,學修練長生之道,由為技能鼓琴。還有西漢的卓文君,《史記》一一七司馬相如傳:“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鼓琴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即“夜奔私逃”,文君當壚的愛情故事。至於三國演義中,《空城計》撫琴退兵的諸葛亮則不在話下了。當然,後來又有“伏羲”、“神農”式唐名琴的操者們,具“奇、古、透、潤、靜、圓、勻、清、芳等九種美好音色、韻味一器的傳承與發展。可謂:大聖遺音琴,九德皆兼備。

    正是:“琴韻歸流水,詩情寄白雲。”

  • 6 # 聞道深般若

    琴棋書畫看起來只是傳統藝術門類,其實不那麼簡單,它們分別是古代自然哲學裡的幾個主要概念的表徵。它們的排序也是非常有講究的,絕不是隨機排列。那麼這樣排列的道理何在呢?

    這跟中國古人的自然主義哲學的世界觀有極大的關係。

    老子《道德經》的開篇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在第四十一章,寫道“ 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天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在第四十二章,還寫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結合起來看,我們可以發現老子的最重要的一個論點,即:“道”本身是不可能解釋清楚的,因為它是原初存在,而不是由別的什麼東西生化或者產生它的,它無聲無形無名,是我們無法認識它的。但我們之所以知道他存在,是因為它可以生成宇宙、地球、萬物,以致時間的初始,並且萬有都是因它推動而存亡和運作。

    “道生一”,即當“道”生出了宇宙,並被古人所認識,古人就以琴作為宇宙的表徵。因為琴聲就有宇宙的一個重要特性,無形、無邊、無……

    “一生二”,顯然是指宇宙大爆炸後的陰陽互現、天地分離,而堯帝正是根據天圓地方這個理念設計了圍棋,圍棋子圓盤方,正好作為天地的表徵。

    “二生三”,當然是指天地人了,而天地人三位一體作為一個整體概念,成就了我們今天的現實世界;他的最好表徵就是書法中的筆墨紙,這三樣東西也是共生共成,成就的是抽象的書法藝術。

    “三生萬物”就更容易理解了,有了筆墨紙,便可以成就包羅永珍的繪畫藝術了吧。

    所以我們相信琴棋書畫的排序,是相映於宇宙、天地、萬物的誕生和運作的規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加強現代畜牧業資訊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