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融風控網

    「金融投資理財風險」弄懂隱形金融騙局,別掉坑裡!

    說起投資,人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風險與機遇並存,因為受市場侷限,很多投資者或多或少上過一些騙,在市場不透明的情況下,不要說個人,很多機構都是霧裡看花,越看越花~有些投資利用資訊不對稱性,繞過監管機構,已經不能叫投資,是隱形詐騙

    First one P2P騙局

    P2P作為一項新興產物,利用高收益為誘餌,虛構專案資訊,設立資金池,借新還舊,找權威人士站臺背書,空手套白狼。例如錢寶網,e租寶、鑫利源、校園貸、月光寶盒等等,目前跑路及存在問題的P2P平臺多達4000多家,僅2016年一年出現問題的平臺就多達1731家,光e租Bora講,涉案金額高達500個億,其數量之多令人不寒而慄。 經過總結,我們發現P2P平臺主要透過三種方式來進行非法集資: 一是網路借貸平臺釋出虛假的高利借款標的,甚至發假標自融,並採用借新貸還舊債的龐氏騙局模式,短期內募集大量資金滿足自身資金需求; 二是網路借貸平臺透過先歸集資金、再尋找借款物件的方式,使放貸人資金進入平臺的中間賬戶,並由平臺實際控制和支配; 三是駭客入侵P2P平臺,利用網站漏洞詐騙斂財。其中,第一種方式最為常見,涉案規模巨大的e租寶、中寶投資等案件均在此列。

    Third 實體非法集資

    實體非法集資套路與前2種區別並不大,可以說是一個延伸,然而它與交易所非法集資產品區別在於它是有實體標的物,但是此類標的物都是包裝出來的,並不具有與投資相對等的實際資產金額,是標準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曾經駭人聽聞的蟻力神案、吳英案、小姑娘案、鄂爾多斯非法集資案等均在此列。

    Fourth 外匯交易詐騙

    外匯市場也是頻發的詐騙區,因為它的歷史比股票,基金,期貨,黃金等市場都要短,然而它的發展勢頭迅猛,也成為了不法分子的目標,中國的法律規定除銀行以外,任何渠道炒外匯都是不合法的,但是有些不法分子便利用這類規定,鑽了空子 例如:不少國內外匯交易平臺打著國外監管的旗號行騙,常見的手法是透過做市商機制進行後臺操控:在資料上造假,有的根本沒有參與外匯交易,但在使用者初入市場之時給予盈利的甜頭;在交易時滑點,使下單的點位和最後成交的點位存有差距;甚至直接干擾交易,影響交易正常進行。 以IGOFX為例,該平臺向用戶提供了一個專供該公司使用的MT4交易平臺,使用者在這一平臺上開戶後可以看到自己的賬戶情況。利用操盤手將客戶的資金挪用到其他客戶的資金,偽造資料,讓投資者看似賺錢盈利,事實上就是一個非法吸資的資金盤,為了吸引更多客戶,還推出讓老客戶帶新客戶獲得返點推廣產品。捲款規模高達300億元的IGOFX外匯平臺騙局讓投資者體會了一把給“黃毛丫頭”交智商稅的悲劇。

    Five 披著虛擬貨幣外衣的金融傳銷

    金融傳銷手段花樣翻新,其中包括披著虛擬貨幣外衣、搞金融傳銷把戲的騙局。網際網路上推銷電子虛擬幣的金融傳銷騙局中,名聲最為狼藉的當屬“百川幣”。透過分層級、拉人頭、賺獎勵的方式,福建百川幣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百川幣公司”)法人代表周運煌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便建立起“百川幣”多級金字塔形傳銷活動王國,範圍涉及24個省區市90餘萬會員,會員層級多達253層,涉案金額21億元。 綜合以上可以看從它們的共性 第一:承諾有固定收益,一般此類產品,銷售都會跟投資人保證,此類商品一定不會虧損,肯定會賺錢,以此來吸引投資人的資金;保本保息的說法,是違法中國相關監管規定。2014年8月,中國證監會發布《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私募基金不得向投資者承諾資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 第二:固定收益普遍高於市場收益,要知道市場的機會與風險是並存的,沒有任何一個沒有風險還能有高收益的存在(如果有,我相信是在刑法裡面),如果需求高收益專案,那麼風險性必然是很高的,綜觀大類資產2008年12月31日至今近10年以來的收益率,可以發現其平均年化收益率均在10%以下,收益率最高的房地產平均年化收益率為7.79%。試問在中國,什麼投資還能比房地產更賺錢呢? 第三:底層資產不清晰,此類騙局,大多資產是次品,或者層層轉包,無法清楚底層資產到底是什麼,如果大家對華爾街金融危機有所瞭解的話,要知道當年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就是,幾個大的投行,證券,銀行購買了底層資產不清晰的產品,導致市場蒸發了1萬億美元。連如此專業的金融機構都無法分辨此類產品,那麼個人又怎麼能判斷產品不清晰來源的資產,進而進行準確的投資呢?

    所以不管是做什麼樣的投資,請記住一句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請選擇正規渠道,正規公司,因為此類公司、券商,銀行具有強大的風控團隊可以避免資產過度損失,而且此類集團有足夠龐大的資金能夠應對金融市場衝擊~

  • 2 # 鑫財經

    難者不會,會者不難,注重風險的對於這個問題大都都有自己的方法,不注重風險的看了也沒有。

    先來做幾道測試題吧,看你對金融理財風險的認知程度。

    第一,餘額寶有風險嗎?

    第二,有沒有收益高風險低(零風險)的理財產品?

    第三,有風險是不是一定會發生風險?

    想清楚再回答,下面公佈答案。

    第一,餘額寶本質上是投資貨幣基金(天弘基金旗下),貨幣基金風險雖然較小,但是還是有風險的,看到這還認為餘額寶沒風險的,可以不用再看了,先去支付寶看看說明。事實上,除了國債和50萬元(含)以下的存款,任何金融產品都有風險。

    第二,沒有低(零)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風險和收益成正比,至少到現在還是投資界的真理,收益越高、風險越大。

    第三,有風險不意味著一定會出現風險。風險大小,實際上是個機率問題,所以不是一定會出現。

    那麼,如何識別風險?

    簡單來說就是,擦亮眼睛、不要相信耳朵、多動腦子。

    擦亮眼睛,是要在投資前自信研究產品說明書,正規的理財產品會把所有可能出現的風險,什麼情況下發生都寫得很明白,仔細看就行。

    不要相信耳朵,就是別人告訴你有無風險、風險大小都不要輕信,謹記沒有高收益零風險的產品,有人這麼說一定是騙子。

    多動腦子,就是遇事多想想,天上會不會掉餡餅,完美的投資產品背後風險到底有多大,提供這個方案的人何德何能能規避投資風險,出了風險到底是誰買單?

  • 3 # 使用者104752570508

    理財風險咱們老百姓是沒有能力去辨別的!怎麼辦?選擇正規的銀行渠道吧,微眾銀行擁有銀行資質、銀保監會監管,擁有銀行級別風控團隊,活期+、短期+、定期+、還有微眾金和基金......儲蓄存款,每一款理財都有風險等級,你就按資金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就好。

  • 4 # 財瑾微課堂

    最直觀的識別

    有句老話說的好:“高風險高收益”。理財產品同樣也適用。以銀行產品為例,最直觀辨別理財風險的方法就是看理財的收益,一般4%左右的產品屬於存款類的,本金保障。4.5%以上的一般屬於非保本類的。

    從投資標的物識別

    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物如果是債券類的產品,如國債、公司債、銀行承兌匯票等,風險比較小,而黃金、期貨、外匯、股票或者小額貸款類的風險就比較大。

    如何防範理財風險

    風險評估認真做。我們在理財簽約的時候都需要做風險評估,建議您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認真勾選,也千萬不要讓營銷人員幫助勾選。因為一方面透過風險評估您可以清楚衡量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另一方面讓營銷人員幫忙勾選也是不合規的表現。

    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看清產品的風險等級、投資方向、預期收益等關鍵資訊,不要將“預期收益”和“實際收益”兩個概念混淆。看清產品出處。銀行類的產品風險較低,但需要謹防“飛單”,看清是否銀行發行。券商類的產品率高,一般以私募為主,看清投資標的。網際網路類P2P產品收益一般高於前兩者,但風險也最高。

  • 5 # 富創資本

    關於如何防止金融詐騙,我也做過很多的科普性的回答,但是也是金融行業得分類和形態也非常多,所以,對於一些剛要進入理財市場的人來說,其實想要辨別非法和合法其實還是有非常大的難度的,所以,我金融天先給大家簡單的回答一下,我稍後在給你大家完善!

    我認為,想要很好的理財,其實做的工作是非常多,也會非常細的。所以,我今天給大家從兩個方面來回答,第一個就是金融理財的合法性;第二就是適不適合自己!

    一、金融的合法性

    金融風險從金融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充滿著血腥和欺詐,只要是瞭解世界金融史的人都知道,投資者和資本本就是兩個博弈的主體,而且這個主體之間的權益是非常的不對稱的,比如最早的世界上最早的交易所阿姆斯特丹的鬱金香泡沫,還是美國麥道夫的龐氏騙局,到如今的股市操縱和P2P的跑路。其實金融的本質永遠沒有變,受害的永遠是投資者。

    在投資者與資金管理從在資訊不透明、權利不對等、對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都造成非常惡略的影響的背景下,於是產生了政府的監管,從而平衡理財機構和投資者的這種惡性關係!

    所以,我們就產生資管管理機構、監管機構和投資者。所以,看一個投資產品是不是合法,就看有沒有健全的投資機構、監管機構。

    例如,我們目前的股票、期貨、債券、基金、保險、信託等基本上都是非常合法的(但是一定要找到非常有效的渠道)。相比如現在的P2P(有公司,但是沒有監管機構,所以不建議大家投資)、數字貨幣、二元期權、外匯(在中國是不合法,國外發展比較成熟)等就是沒有嚴格的監管機構,也沒有合法的資產管理公司,所以,這些資產和標的就是非法的。

    也就是說,只要是這些合法的投資工具,比如股票、基金和保險等,這些公司上市產品還是公司,都是要報相應的監管部門進行審批,審批透過之後才可以上市或者銷售。

    第二、適合不適合

    其實,對於投資者來說,風險主要是來自兩方面,一個是投資產品的合法性,也就是市場風險,比如合法的理財產品其實主要風險是來自市場和投資者,而認為的風險是非常有限的,比如投資股票,風險基本上都是投資者個人能力和市場的波動風險。但是不合法的投資工具,是存在法律風險,比如P2P平臺、數字貨幣交易所跑路等損失全部本金情況,其實這個風險是全部來自投資機構,而不是投資者個人和市場風險。

    當然,我們也知道有合法的投資工具,但是,這些投資工具也不是適合所有人,比如股票和期貨,他就不適合大多數投資者,因為,這些投資工具雖然合法,但是風險是非常大的,並不適合普通投資者。

    投資一定要清楚的認識到,投資是為了賺錢的,而不是為了賠錢,比如很多人都是做理財,比如投資股票、期貨等高風險的投資工具,雖然沒有公司跑路等認為的風險,但是,如果投資個人能力有限,也是會出現投資失敗的。所以,這些風險主要是市場風險和投資和者個人的能力風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壽花葉片枯萎,可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