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農科學家

    如何看待今年的水稻價格下跌?

    今日,齊齊哈爾糧庫公佈在在8月26日開始收購夏青糧的公告,宣告著今年夏季水稻收購的正式開啟。這主要是今年的氣溫普遍偏高,導致今年東北水稻豐產、早熟在即,較往年提前了10-15天左右。

    中晚稻:

    今年公佈的夏青糧收購價格中,中長粒香型粳18價格為1.3元,較去年的1.35-1.40元下降了0.05-0.1元/斤,此價格為30水分為標準,水分每降低1價格提高0.02元,所以目前看來中晚熟水稻價格較去年有所下滑。

    先來看看中華糧網關於中晚稻收購價格的曲線統計:

    目前中晚稻價格2480元/噸,從7月初開始的2550元/噸下降了70元/噸,跌幅2.8%,相對來說跌幅比較大,但是根據以往新稻上市前陳稻價格必跌的規律看來,也尚可接受。

    中晚稻由於受到今年國際水稻豐產的影響(今年國際大米總產量將達到4.91億噸,創下歷史新高),而中國的水稻產量較往年要超出100萬噸,其中中晚熟水稻佔了80%以上,如此巨大的水稻“豐產”自然引起水稻價格的下跌。因此今年中晚熟水稻價格開賣價格較去年出現了明顯下跌。

    但是新稻開賣價格低不代表以後價格低,一般來說水稻到了每年的4-5月份會迎來一次大的“高峰”,所以不滿意目前水稻價格又有儲存條件的種植戶可以等候2019年4-5月再出售。

    早稻:

    今年早稻價格基本已經收割完成95%,目前早稻從基層返回來的資訊是:青糧收購價格0.8元/斤都難以維繼,許多早稻種植戶對此失王至極。但是縱觀早稻價格,早稻價格目前2439元/噸,較7月中旬早稻開賣時的2420元/噸上升了39元/噸,漲幅1.6%,可以說目前早稻價格正在緩慢回溫。

    早稻雖然米質不如中晚稻,但是在成飯率上卻遠壓中晚稻一籌,所以早稻在市場 上一直牢牢有一席之地。但是這幾年由於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來越不喜歡早稻的“僅僅為填飽肚子”,所以轉而投向口感更好的中晚稻更多,因此2018年上半年早稻餐桌佔有率下滑了0.8%。

    但是說到回到2010年就誇張了,因為10年前今日早稻的價格為1942元/噸(如下圖),實際上較10年前價格上漲了近500元/噸,漲幅25.6%,所以說水稻價格回到10年前這話是錯誤的。

    水稻價格最高點應該是2015年,那個時候水稻價格皆高位執行,早稻價格達到2700元/噸、中晚稻價格達到2770元/噸,這才是近10年水稻價格的最高峰。但是這幾年水稻價格又出現回落是不假,主要是水稻庫存量大,水稻單產不斷提高,有些“供大於求”所致,所以“穀賤傷農”在所難免。

  • 2 # 三農廣訊

    如何看待今年的水稻價格下跌?

    今年水稻價格下跌已經成為當下市場各方的共識,並且從南方粳稻上市的情況看已經得到了驗證,新上市的早秈稻潮糧價格僅在0.8~0.9元左右,摺合標準水乾糧價格在1.15元上下波動,從市場輿情來看,北方粳稻價格也不容樂觀。分析水稻價格下跌的因素有四個:

    一、國家大幅下調水稻託市收購價格。今年2月份,國家發改委釋出了調減水稻收購價格的通知,通知明確提出今年南方早秈稻每斤調減0.10元,收購價調至1.20元/斤;中晚秈稻每斤調減0.10元,每斤收購價調至1.26元/斤;北方粳稻每斤調減0.20元,收購價調至1.30元。從調整幅度看,掉價是理所當然的。

    二、水稻質量較低。今年部分水稻主產區,在7、8月份出現了高溫高溼天氣,導致水稻赤枯病、稻瘟病有一定程度的發生,再加上近期颱風頻繁,導致部分主產區發生風災和洪澇災害,倒伏較多,也有一部分“水拉稻”,糧食質量將影響水稻價格。

    三、水稻種植面積增加。由於近幾年種植大豆、玉米、小麥的效益不好,很多地方大量開發水田,以筆者所在的地方為例,全縣200萬畝耕地,三年間水田有53.5萬畝增加到74.6萬畝,水稻供給充足,供求關係的變化影響水稻價格。

    四、糧食購銷制度改革因素。從糧食戰略上講,一方面要保護農民利益,一方面糧價要與國際接軌,繼玉米大豆走市場化道路之後,水稻有可能成為第三個品種,逐步調低價格是改革的需要,當然國家在調低價格的同時,會透過發放補貼的形式保護農民利益。

  • 3 # 糧小咖

    一、稻穀最低收購價格水平持續下調,帶動市場收購價格同步下跌

    二、新陳價差的存在,特別是陳稻庫存較多,價格較低,對新稻價格也構成打壓

    三、大米終端消費雖然剛性增長,但對稻穀價格支撐力有限

    國內市場稻強米弱的長期存在,使得加工企業經營壓力較大,除了在新稻收購高峰期加工生產一部分新米之外,一年當中的相當長時間裡,由於糧源供應結構問題,米廠加工出來的大米多是新陳摻兌的情況,透過陳稻和新稻的摻兌加工,達到降低成本、獲取收益的目的。

    四、大米進口的影響

    近年來,中國大米進口量大幅增加,從原來的主要進口泰國香米等高階大米,變成了普通白米為主的進口格局,並且2012年之後的幾年之中,很多東南亞低價走私大米進入國內市場,不僅影響了南方地區稻米價格,也使得農民的中糧收益受損。根據海關總署釋出的資料,2017年,中國共進口稻米403萬噸,比2015年的338萬噸增加了19%。2018年7月份稻穀和大米進口11萬噸,同比減少61.0%;1-7月累計進口189萬噸,累計同比降21.9%。

  • 4 # 標準的70後

    如何看待今年的水稻價格下跌?

    我認為,首先,農民、種糧大戶心裡早就有了思想準備,中國連續多年糧食生產豐收,糧食價格不可能長期保持高位,是要掉價的。

    第二,中國政府應該繼續重視惠農強農政策,繼續對種糧農民、種糧大戶進行直補,鼓勵農民對水稻進行深加工。

    第三,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實行休耕。鼓勵農民進軍第二、三產業,在法律允許範圍內。

    第四,中國政府應該繼續打好農村扶貧攻堅戰,繼續搞好“村村通”工程。

    目前,中國的水稻產量巨大,既要保證種糧農民的利益,又要適應國際國內糧食市場的變化,考驗中國政府的治國理政能力,也考驗中國農民轉型升級的能力。我們要科學理性判斷,科學理性的分析。

  • 5 # 長江老農

    糧食關係國計民生,必須保持穩定,不能出現非理性波動,否則,會出亂子的,糧食太貴,城市居民消費不起,會有人吃不飽飯的,太賤,又傷害農民種糧積極性,對穩定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都不利。因此,糧食只能在合理區間波動!

    今年水稻保護價下調了,可糧食補貼卻增加了,各水稻產區糧食補貼標準都提高了。水稻價格下降了,還在合理區間,加上水稻補貼,對農民收入影響不大,從我們當地情況來看,隨著機械化、規模化種植,以及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水稻畝產穩1200斤左右,利用農閒時間去打點零工,補貼一下,總收入並沒有下降!

    從市場角度分析,任何商品都有漲有跌,沒有隻漲不跌的商品,或只跌不漲的商品,這是市場規律,做為農民應該主動適應市場規律,規避市場風險,理性看待水稻價格下降的行情!糧食過剩,必然導致市場供求不平衡,穀賤傷農!

    中國糧食生產一直很穩定,沒有發生大規模自然災害,糧食一直年年大豐收,農民要想穩定農業收入,必須去產能,調結構,補短板,轉觀念,促改革!

  • 6 # 鍾情三農

    隨著中國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不管是玉米還是稻穀亦或者是今後的小麥,一旦開始了收儲制度改革,其價格下調就會是必然。

    一直以來,稻穀做中國最主要的口糧,其產量一直都比小麥要高出不少,甚至在幾年前一直都是中國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直到前幾年才被玉米搶去這個位置。不過,中國的稻穀產量在這些年一直比較穩定,很少出現大幅度的波動。

    2017年度,中國稻穀產量為2.06億噸左右,約佔國內糧食總產量的百分之34左右,處於一個歷史最高階段。而展望2018年度,中國稻穀生長狀況一切正常,產量應該也不會有太大變化。

    但是,一直以來,中國的稻穀市場需求量卻一直低於中國的稻穀產量,這就產生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中國每年度的稻穀供給量遠遠大於國內的稻穀需求量,因此出現了一系列諸如供需不平衡,稻穀庫存量過大等問題成為了抑制甚至讓國內稻穀價格走低的主要因素。

    根據國家糧油信心中心釋出的預測資料顯示,2018年度,中國稻穀總產量為2..02億噸,較去年有所降低,幅度不足百分之3,為近幾年來產量較“差”的一年。但是,與此同時,中國稻穀總消費量僅為1.87億噸,和往年差別不大,依舊顯得有些低迷。其中食用消費量佔據了絕大多數的份額,為1.57億噸。

    由此可見,雖然中國本年度稻穀預測值遠稱不上喜人,但是中國的稻穀需求量的頹勢和低迷依舊讓本年度中國稻穀市場供需出現了1500萬噸左右的供需剩餘,而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多年之久,畢竟為此中國稻穀臨儲倉庫中已經有一億噸左右的庫存量了,如果再不進行稻穀收儲制度改革,中國的稻穀庫存量將會越來越大,成為一個沉重的“包袱”。

    所以,為了卸掉或者減輕這個包袱,中國以於兩三年前就啟動了稻穀託市收儲制度改革,今年只不過是改革全面開展的一年,價格整體下跌也是必然。

  • 7 # 糧油市場報

    2018年國內稻穀價格整體下跌這個結論,筆者早在今年年初就給出了預判,當時筆者還建議大家進行種植結構調整,減少普通稻穀品種的種植,否則種植收益將不及往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但是不管如何,從目前的狀況來看,今年中國的稻穀價格下跌已經是一個事實,而且今後其依舊會有繼續下探的可能,廣大農民朋友如何做好防範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2018年稻穀價格下跌是必然。

    在什麼比這會這樣說?從今年年初中國有關部門釋出的稻穀收儲價格標準下調就可以看的出來了。

    根據有關規定,本年度中國的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的收購價格下跌一毛錢到兩毛錢不等,這已經是中國連續第三年下調稻穀的託市收購價格標準,它勢必會直接影響到國內稻穀的市場收購價格上。從目前南方各省區的早秈稻收購價格上也能夠看的出來。

    據市場監控資料顯示,目前廣東,湖南等地的早秈稻價格多在1.1元每斤左右,明顯不及去年同期的1.2元每斤。而且由於稻穀託市政策的調整,國家上調了收購等級標準,等級較差的早秈稻已經不能進入托市收購庫點,只能由市場化收購來消化,所以價格就更低一些。

    另外,有關部門已經在研討關於對稻穀主產區稻農釋出稻穀種植者補貼的相關事宜和政策,以透過發放稻穀種植者補貼的形式來彌補因託市收購政策變動帶來的影響,保證廣大稻穀主產區農民的種植收益穩定。

    稻穀價格下跌已經是事實,儘可能提高種植收益,及時領取種植補貼才是最主要的事情。

  • 8 # 每日玉米行情

    國家已經出來了下調水稻呢收購價格,水稻也是國家糧食安全,價格不能太過於高,希望農民家人,如果有相應利潤就應該選擇出售

    瞭解多多農業資訊關注每日玉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賦得古原草送別”為什麼算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