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丶泡沫麼

      《賦得古原草送別》屬於五言律詩。  絕句與律詩的區別,最明顯的是句數不同,絕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絕、七絕。絕句的平仄對仗沒有律詩那麼嚴格。唐朝以前的絕句叫做古絕句,押韻平仄對仗都較自由;唐朝以後的絕句稱為近體絕句,大部分也不講究對仗,稱作散體  賦得古原草送別  作者:白居易(唐)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賦得古原草送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詩透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頌,進而是生命的頌歌。詩的前四句側重表現野草生命的歷時之美,後四句側重表現其共時之美。全詩章法謹嚴,用語自然流暢,對仗工整,寫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渾成,是“賦得體”中的絕唱。

  • 2 # 梧桐樹邊羽

    這是個很老的關於格律詩的問題,甚至可以用來作拗救的舉例。

    不過賞析到這首有名的律詩,大都是用“拗救”二字一筆帶過,大抵只是律詩檢驗告訴我們出律,然後又歸於律詩,並沒有人詳細來分析這個問題。

    平仄分析

    今天題主提出來,我們就認真看看白居易的這首《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首句“離離原上草”,平仄為“平平平仄仄”,這是典型的平起仄收五言律句,所以,如果是律詩的話,我們根據“對”、“粘”的規則可以得到整詩的平仄關係: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我們找出入聲字“一”、“不”、“接”、“別”,標出這首詩的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我們會發現整首詩的平仄除了第二聯,其他地方都是嚴合的,而我們最大的疑問就是在第二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字雖然在古時也是個多音字,有(bù,bú)兩種發音,但是由於它是入聲字,所以即使在這裡發第二聲,也只能是入仄聲韻。所以這句“仄仄平仄仄”,關鍵位置(二、四)位置平仄為“仄、仄”,這就是失替。這不是一個律句,同時還犯了“孤平”。

    出句出律,白居易在對句進行了拗救。原本對句的平仄應該是“平平仄仄平”,“春風吹又生”的“吹”字為平,講對句的平仄變成了“平平平仄平”,同時形成“孤仄”,對出句進行了拗救。

    經過拗救後,語句誦讀感得到恢復,並沒有產生朗讀困難的情況,再加上其他律句合平仄,韻腳為“八庚”部,沒有出韻。而頷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和頸聯“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是工整對仗的,所以這是一首律詩。

    拗救是否還是格律體

    我們看題主的第二個問題,這才是關鍵所在:難道說“大拗”被鄰句救了就可以,即便這句話出韻了也算律詩?

    在得到大多數認同的拗救情況,並不影響整首詩的平仄關係,這樣的拗救是合律的拗救格律詩。

    白居易作為中唐詩人,格律詩發展到他這個時期基本上已經成熟,並不會出現半律體,即使是“拗救”也是有一定規範的。他使用的這種“對句相救”的方法是得到大家承認,有一定普適性的。

    這種情況比較典型的還有陸游《夜泊水村》:

    腰間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銘。

    老子猶堪絕大漠,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記取江湖泊船處,臥聞新雁落寒汀。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平仄為"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這裡是七言,我們去掉前面兩個字,就得到五言:“報國有萬死,向人無再青”。

    "報國有萬死"(“國”字為入聲字,仄音)就是"仄仄仄仄仄",這裡原本也是“仄仄平平仄”的律句格式,出律成為五連仄,"向人無再青"就是"仄平平仄平",是把“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換成平聲的“無”字,對上句出律做出拗救。

    這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屬於同類型的“對句相救”。而且這兩句更加典型,所以我們利用這首詩構成兩救的口訣:

    報國有萬死,向人無再青。

    無字救雙拗,佳聯要記清。

    我們以後只要碰到這種情況,就可以使用這種拗救,同時保證整首詩的格律性。

    拗律體的劃分

    我們要清楚一點,所謂平仄格律是幫助我們在寫近體詩的時候儘量避免語病的一種工具。對古詩是否格律體的劃分雖然有平仄這個大的標準在,但每個時代的發音變化,而格律的標準不變,所以這種劃分帶有每個時代的印記是必然的。

    從唐朝的《唐韻》到《廣韻》在到南宋的《平水韻》,韻部從200多個合併到106個,那麼有多少因為韻部合併而導致的原本不和韻的古體詩變成格律詩呢?

    在賞析作品的時候,一首詩是不是格律詩重要嗎?重要。我們可以發現格律的美感和方便性,從而進行學習。

    一首詩不合格律,有問題嗎?沒有問題。古體詩中精品無數,沒有格律的限制,詩意更加浪漫自由,只要語句通順清朗,不影響閱讀,有好的意境,是不是格律詩並不重要。

    回到這個問題,是不是律詩,真的那麼重要嗎?

    如果有人把拗救看成出律,出律就不是律詩,那麼在這些人眼中,《賦得古原草送別》就是一首古體詩,這對我們理解、欣賞這首詩的意境有沒有損害?沒有。

    有人把合理拗救(用的人多)的句子看做律句,那這就是一首格律詩。

  • 3 # 老街味道

    問題:“賦得古原草送別”為什麼算律詩?

    前言

    從蘅塘退士的《唐詩三百首》可以看到很多這種似乎出律的五律和七律。例如《黃鶴樓》、《聽蜀僧濬彈琴》、《登金陵鳳凰臺》、《與諸子登峴山》,其中有一種是古人說的救拗,有一些是古人說的半古半律(過渡期的格律詩)

    一、拗體與救拗的格律詩

    1、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人事有代謝,中仄仄仄仄,第4、5應該是平平(中仄平平仄),但都用了仄聲。這種拗句的救拗方式是對句救拗,對句第三個字必須是平聲,例如:往來【成】古今,中平平仄平。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野火燒不盡,其實也是“中仄平平仄”的拗句,第4個字應該是平聲,結果成了仄聲:仄仄平仄仄。救拗的方式一樣,也是第3字必須用平聲,中平【平】仄平:春風【吹】又生。

    二、唐宋詩人對於拗救的論述

    常常見到有朋友說救拗都是現代人或者清朝人搞得東西,其實在宋朝就能看到詩人的論述了,唐朝的很多典籍今天見不到了,但是也能見到零星的記錄。

    1、我們看看宋朝人的說法:

    宋朝魏慶之的《詩人玉屑》裡,找到這樣一段記錄:

    拗句 :魯直換字對句法,如 〔清談落筆一萬字,白眼舉觴三百杯。〕 〔田中誰問不納履,坐上適來何處蠅。〕 .......其法於當下平字處,以仄字易之,欲其氣挺然不群;前此未有人作此體,獨魯直變之。

    這裡的例子是七律,不過拗句在後面五個字,前面兩個字不用管。救拗的方式就是今天我們說的對句五言第3字、七言第5字必須是平聲:

    清談--落筆一萬字,平平--仄仄仄仄仄,救拗:白眼--舉觴【三】百杯田中--誰問不納履,平平--平仄仄仄仄,救拗:坐上--適來【何】處蠅。

    魏慶之又引用了”苕溪漁隱“的一段話:這不是黃庭堅(字魯直)發明的,杜甫就有不少這樣的詩句了,這種"拗句"出自杜甫:

    苕溪漁隱曰:此體本出於老杜,如 ...... 〔一雙白魚不受釣,三寸黃甘【猶】自青。〕 ...... 似此體甚多,聊舉此數聯,非獨魯直變之也。今俗謂之拗句者是也。

    2、唐朝人把 拗句稱作“訐調體”

    唐朝詩人王睿的《炙轂子詩格 》中 ,把宋人說的拗句稱作“訐調體”

    李端公詩:“卻到城中事事傷,惠休歸寂賈生亡。誰人收得章句篋。”“句”字亦合用平,今用側字,亦是訐調。

    李端公是中唐詩人李郢,這首詩全篇是:

    卻到城中事事傷,惠休還俗賈生亡。誰人收得章句篋,獨我重經【苔】蘚房。一命未沾為逐客,萬緣初盡別空王。蕭蕭竹塢殘陽在,葉覆閒階雪擁牆。

    其中第三句:”誰人收得章句篋“,平平--仄仄平仄仄,這和“野火燒不盡”是同一種:仄仄平仄仄。

    七言第六字(五言第四字)應平卻用了仄(仄,唐朝人稱作側):

    “句”字亦合用平,今用側字,亦是訐調。

    這種拗句的救拗與上面的救拗完全一樣,對句第五個字(五言詩第三個字)必須平聲:

    誰人--收得章【句】篋,獨我--重經【苔】蘚房。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和白居易的五律句式屬於一類: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仄仄平【仄】仄,中平【平】仄平。三、半古半律的律詩

    《黃鶴樓》、《聽蜀僧濬彈琴》、《登金陵鳳凰臺》等這一類出律的律詩,不屬於拗體,也不能救拗。

    《黃鶴樓》上半首是古體詩,半古半律;《登金陵鳳凰臺》失黏,是折腰體。宋朝的嚴羽在《滄浪詩話》中特別說過:

    有古律(陳子昂及盛唐諸公多此體),有今律.......有絕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滄浪詩話》

    清人編《李詩直解》裡評價這一類詩時說:

    至七言律詩則似古非古,似律非律。即其佳如《鳳凰臺》、《鸚鵡洲》,亦不得入為正聲也”。

    李白《鳳凰臺》相對標準一些,但也有“失黏”的現象。李白的 《鸚鵡洲》與崔顥的《黃鶴樓》一樣,都是“似古非古,似律非律”。 “不得入正聲”就是不符合格律詩的標準。

    《聽蜀僧濬彈琴》首句只有一個平聲:仄平仄仄仄,這是古體詩的句式,也是孤平的一種;第五句客心洗流水,仄平仄平仄,也是古體詩的句式。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注: 峨、平仄兩讀。結束語

    “賦得古原草送別”為什麼算律詩?是因為這是救拗的律詩。

    黃鶴樓為什麼算律詩?因為古人認為,格律詩的發展過程中,的確有一個階段有這種“半古半律、折腰、不對仗”等現象。這些不標準的格律詩嚴羽成為“古律”。

    在清朝的《唐詩三百首》中,蘅塘退士也把這些不標準的律詩都收入了五律和七律的目錄下,因為這本書的廣泛流行,所以讓我們很多讀者產生了困惑。

    一般認為,救拗的律詩算律詩,但是無法救拗的律詩就不能算律詩了。

    另外,觀察一下科舉時的試帖詩,大多是(也有仄韻的)標準無瑕疵的律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趙普為何要搬出一個“金匱之盟”證明宋太宗即位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