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020153659432

    禽獸的成語 :

    飛禽走獸、

    衣冠禽獸、

    瑞獸珍禽、

    籠禽檻獸、

    禽奔獸遁、

    禽獸不若、

    珍禽異獸

    卑鄙齷齪 形容品質惡劣,導心不正,言行骯髒。

    出處:郭沫若《鄭成功》第五章:“他們裡面的壞人,的確是天地間最壞的東西。背信棄義,殺人放火,橫搶武奪,卑鄙齷齪,什麼都幹得出來。”

    卑鄙無恥 形容品質惡劣,不顧羞恥。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五回:“辦你個‘膽大鑽營,卑鄙無恥!’下去候著吧。”

    卑陋齷齪 齷齪:骯髒。形容品質惡劣。亦作“卑鄙齷齪”。

    不以為恥 不認為是可恥的。指不知羞恥。

    出處:《鄧析子·轉辭》:“今墨劓不以為恥,斯民所以亂多治少也。”

    草薙禽獮 薙:除草;獮:殺。如同割除野草,捕殺禽獸一般。比喻肆意屠戮,無所顧惜。

    出處:唐·韓愈《送鄭尚書序》:“至紛不可治,乃草薙而禽獮之,盡根株痛斷乃止。”

    長林豐草 幽深的樹林,茂盛的野草。指禽獸棲止的山林草野,舊常喻隱居之地。

    出處:晉·稽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雖飾以金鑣、饗以嘉餚,逾思長林而志在豐草也。”

    出乖露醜 乖:荒謬的;醜:可恥的。指在人前出醜。

    出處: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下:“已恁地出乖弄醜,潑水再難收。”

    村夫俗子 指粗野鄙俗的人。

    出處:明·胡文煥《群音類先〈賽四節記·踏雪尋梅〉》:“今朝樂事古應稀,數甌滿飲,休負明時,村夫俗子,枉營營豈知滋味。”

    飛土逐害 拋擲土丸以逐禽獸。

    出處: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孝子不忍見其父母為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絕鳥獸之害。故歌曰‘斷竹續竹,飛土逐害’之謂也。”

    飛土逐肉 拋擲土丸以逐禽獸。同“飛土逐害”。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五》:“夫飛土逐肉,兒戲之常。”

    焚林而獵 焚燒樹木林,獵取禽獸。比喻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久打算。

    出處:《韓非子·難一》:“焚林而田,偷取多獸,後必無獸。”《淮南子·主術訓》:“故先王之法……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

    狗彘不如 彘:豬。形容品行卑劣到連豬狗都不如的程度。同“狗彘不若”。

    出處:清·吳璿《飛龍全傳》第四十八回:“君有難,臣當不顧其身而救之,豈言退耶!直狗彘不如也!”

    狗彘不若 彘:豬。連豬狗都不如。形容品行卑劣到連豬狗都不如的程度。

    出處:《荀子·榮辱》:“人也,憂忘其身,內忘其親,上忘其君,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狗彘不食 連狗豬都不吃他的肉。形容其人的品行極端惡劣。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元后傳》:“受人孤寄,乘便利時,奪取其國,不復顧恩義。人如此者,狗豬不食其餘。”

    狗走狐淫 比喻卑劣淫亂。

    寡廉鮮恥 寡、鮮:少。舊指不廉潔,不知恥。現指不知羞恥。

    出處: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

    厚顏無恥 顏:臉面。指人臉皮厚,不知羞恥。

    出處:《詩經·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南朝·齊·孔稚圭《北山移文》:“豈可使芳杜厚顏,薜荔蒙恥。”

    荒淫無恥 荒唐淫亂,不知羞恥。形容生活糜爛。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九回:“公荒淫無道,廢賢失敗,理宜誅戮。”

    穢言汙語 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話。

    出處:唐·宋若華、宋若昭《女語論·和柔章》:“莫學愚婦,不問根源,穢言汙語,觸突尊賢。”

    馬牛襟裾 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馬、牛穿著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禮節。也比喻衣冠禽獸。

    出處: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潢潦無根源,朝滿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義,況望多名譽。”

    鳥哭猿啼 泛指禽獸悲鳴。形容悲涼的情景。

    牛馬襟裾 猶言衣冠禽獸。

    出處:元·石德玉《秋胡戲妻》第三折:“我罵你個沐猴冠冕,牛馬襟裾。”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教人道這喬男女,則是些牛馬襟裾。”

    泣麟悲鳳 麟:麒麟;鳳:鳳凰。古代傳說是吉祥的禽獸,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見到。謂哀傷國家衰敗。

    出處:孔子因亂世獲麟而涕泣,又因鳳鳥不至而傷。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論語·子罕》。

    禽困覆車 禽獸被圍捕急了,也會把人的車子撞翻。比喻人在走投無路時就會冒險。

    出處:《史記·甘茂列傳》:“韓公仲使蘇代謂向壽曰:‘禽困覆車。’”

    茹毛飲血 茹:吃。用來描繪原始人不會用火,連毛帶血地生吃禽獸的生活。

    出處:《禮記·禮運》:“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

    市井無賴 指城市中游手好閒、品行不端的人。

    出處:宋·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王倫本一狎邪小人,市井無賴。”

    數見不鮮 數:屢次;鮮:新殺的禽獸,引伸為新鮮。本指對於常來之客,就不宰殺禽獸招待。後指常常見到,並不新奇。

    出處:《史記·酈生陸賈列傳》:“一歲中往來過他客,率不過再三過,數見不鮮,無久慁公為也。”

    恬不知恥 做了壞事滿不再乎,一點兒也不感到羞恥。

    出處:唐·馮贄《雲仙雜記》卷八:“倪芳飲後,必有狂怪,恬然不恥。”宋·呂祖謙《左氏博議·衛禮至為銘》:“衛禮至行險,僥倖而取其國,恬不知恥,反勒其功於銘,以章示後。”

    恬不知愧 安然處之,不以為恥。同“恬不知恥”。

    出處:清·閻爾梅《房琯論》:“軍法,大將失律者,斬。琯失律,宜斬;不斬而罷,已屬非法,尚恬不知愧,賓客盈門。”

    恬不知羞 安然處之,不以為恥。同“恬不知恥”。

    出處:清·王韜《凇隱漫錄·馮佩伯》:“特不解當時婦女,何以恬不知羞,豈真叔寶全無心肝者哉?”

    兔頭麞腦 形容人面貌猥瑣。多形容壞人。

    威風祥麟 麒麟和鳳凰,古代傳說是吉祥的禽獸,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見到。後比喻非常難得的人才。

    出處:《宋史·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獲威風。”《宋史·樂志一》:“九年,嵐州獻祥麟。”

    無恥之尤 尤:突出的。最無恥的。形容無恥到了極點。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至於替魏忠賢建立生祠,更被人們認為是‘無恥之尤’”

    鮮廉寡恥 無廉潔之操守且不知羞恥。

    祥麟威鳳 麒麟和鳳凰,古代傳說是吉祥的禽獸,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見到。後比喻非常難得的人才。

    出處:《宋史·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獲威鳳。”

    行若狗彘 指人無恥,行為像豬狗一樣。

    出處:西漢·賈誼《論治安策》:“故此一豫讓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

    行同狗豨 豨:豬。人的行為醜惡,如同豬狗一樣。形容人的行為卑鄙惡劣到了極點。亦作“行如禽獸”、“行若狗彘”、“行同犬彘”。

    行同狗彘 舊時指人無恥,行為和豬狗一樣。

    出處:漢·賈誼《治安策》:“故此一豫讓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已而抗節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衣冠禽獸 穿戴著衣帽的禽獸。指品德極壞,行為象禽獸一樣卑劣的人。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三回:“既是不孝,所謂衣冠禽獸,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衣冠土梟 猶衣冠禽獸。指品德極壞,行為卑劣的人。

    出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七:“蘇楷、高貽休、蕭聞禮,皆人才寢陋……河朔人士,目蘇楷為衣冠土梟。”

    淫辭穢語 淫:不健康;穢:骯髒。指輕薄猥褻的下流話。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一回:“淫詞穢語,概所不錄。”

    淫言媟語 輕狎的言詞;淫穢猥褻的言詞。

    飲血茹毛 茹:吃。用來描繪原始人不會用火,連毛帶血地生吃禽獸的生活。

    出處:《禮記·禮運》:“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

    鷹犬塞途 鷹犬:打獵時追捕禽獸的鷹和獵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壞人的爪牙塞滿道路。

    出處:魯迅《偽自由書·文章與題目》:“這是後來和現在的話,當時可不然,鷹犬塞途,乾兒當道,魏忠賢不是活著就配享了孔廟麼?”

    豬卑狗險 比喻卑鄙陰險的人。

    出處:《南齊書·卡彬傳》:“彬又目禽獸雲:‘羊性淫而狠,豬性卑而率,鵝性頑而傲,狗性險而出,皆指斥貴勢。’”

    狗彘不食其餘 狗豬都不吃他剩下的東西。形容人極其卑鄙齷齪。

    出處:《漢書·元后傳》:“既無以報,受人孤寄,乘便利時,奪取其國,不復顧恩義,人如此者,狗豬不食其餘,天下豈有而兄弟邪!”

    狗豬不食其餘 食:吃。狗豬都不吃他剩下的東西。形容人的品行極其卑鄙齷齪。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元后傳》:“受人孤寄,乘便利時,奪取其國,不復顧恩義。人如此者,狗豬不食其餘。”

    不識人間有羞恥事 不知道人世間還有羞恥之事。形容恬不知恥。

    出處:宋·歐陽修《與高司諫書》:“是足下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爾。”

    不知人間有羞恥事 形容無恥到極點。

    出處:宋·歐陽修《與高司諫書》:“足下猶能以面目見士大夫,出入朝中稱諫官,是足下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設定道館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