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一批飲料過期了,成本是800塊,售價是1100塊。這時候商家有兩種選擇(排除退貨給供應商),一種是倒進垃圾桶或自己喝,另一種是冒險繼續銷售。第一種,商家損失了800塊,心裡非常心痛,但維護了信譽,第二種,商家繼續出售,由於很多消費者買飲料時都是很匆忙的,買完就喝,也沒想過飲料是否過期,有少部分人買飲料時看到是過期的,轉而買其它種類的,另有少數人發現過期了,但已經開啟或喝完了,手裡沒有小票,也懶得向商家投訴,很快就忘記了,還有少數人發現過期了,但還沒喝,會選擇退還給商家,最後一種情況是除了極少數人和專業的打假人會依據法律索賠十倍賠償之外,商家基本上不會遇到。
接下來我們來分析這兩種做法的結果。一般來說,選擇第一種的商家心裡會非常心痛,吸取教訓後,以後會特別注意是否過期或變質這個問題,事業會發展得比較順暢,選擇第二種的商家剛開始會心裡忐忑不安,但實施過後,挽回了損失,也覺得沒那麼可怕,認為消費者也不是很注意這個問題,於是膽子慢慢大了,雖然也會注重是否過期這個問題,但遇到一部分產品過期了,因為不想損失那麼多錢,還是會出售過期或變質的食物。但選擇第二種做法的人,通常暫時得到短期利益,但非常不利於後期發展,因為消費者也不是傻瓜,不投訴你不代表對你滿意,只是懶得這樣做,一旦有更好的選擇,馬上就會拋棄這類商家。
道理很簡單,那就是誠信問題,選擇長期利益,就必須把食品處理掉,承擔損失,對未來的發展有利;選擇短期利益,那就冒險繼續銷售,挽回了損失,但損害了消費者的信任感,不利於後期發展。
那在現實中,選擇哪一種的多?很明顯,那就是選擇第二種繼續銷售的多,雖然道理誰都懂,都知道誠信重要,但真的要我們做出抉擇的時候,眼前的損失真的會讓我們猶豫不決,真的很難受。扣心自問一下,假如你遇到一批價值800塊的飲料過期這個問題,真的會選擇銷燬嗎?
事實上,以世界最大的超市沃爾瑪為例,即便大部分情況下會選擇銷燬處理,但網路上依然經常爆出它出售過期變質食品的新聞。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沃爾瑪之所以能做到世界第一強企業,與它的誠信、廉價經營息息相關,對於它的老闆來說,肯定是極重視食品安全問題,絕對不會故意賣給消費者,但下面實際操作的員工就不是這樣,他們可能是害怕承擔責任,或者也沒想過在沃爾瑪一直做下去,於是會選擇短期利益,繼續銷售過期、變質的食物。
除了沃爾瑪之外,許多大超市都會出現這種問題,原因就是對員工實行責任制,如果食物過期或變質了,要求相關人員要負責。在這種機制下,有少部分員工對企業責任感不強,或者對企業不滿,又或者不想承擔損失,都非常可能這樣做。
對於員工來說,其實這也是在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之間做出選擇,選擇短期利益,那就是暫時比較輕鬆或者不用賠償損失,但時間久了,老闆多少會有所不滿,於是影響他(她)的加薪和升遷,選擇長期利益,那就是承擔責任,雖然暫時捱罵或損失了,但能得到老闆的信任,對以後的發展有利。還是那就話,道理誰都懂,但真的遇到這種情況,現實生活中選擇逃避責任的人是佔絕大多數。
連大型超市都會出現這種問題,就更遑論中小超市、便利店、雜貨店了。即便有些小老闆會嚴格控制產品的質量,但一旦企業做大了,下面的人多事雜,還是照樣會出現這種問題。其實越是大超市,越是會出現這種問題,老闆肯定不會故意賣過期變質的食品來維護信譽,而他下面成千上萬的員工就不一定了,雖然可以制定出各種條條框框來加強管理,但難免還是會百密一疏。
因此我們不管是去大超市還是去小雜貨店,都是有可能買到過期或變質的食品。相對小店來說,大超市的信譽比較高,售後服務也比較好,出現問題也更重視投訴,所以大超市和連鎖便利店能吸引更多的顧客,也能出售更多貨值較高的產品。設想一下,一罐幾百塊的奶粉或一瓶幾百塊的酒,消費者會選擇大超市、大商行還是路邊的小雜貨店?這個其實就是體現出信譽的重要性,換句話說,信譽是用金錢維護出來的,同時信譽也等於金錢,能為商家挽留更多顧客,創造更多價值。
最後回到開頭的問題,超市、便利店過期或變質的產品會怎麼處理?一般來說,超市每一段時間會讓員工清點臨期的食品(如還有一個月到期),通常這些東西會有一個專門的貨架,臨期食品通常會以半價或者七折來售出。對於熟食類,在大超市裡也會及時處理,一般會打折降價處理掉。真的到期變質了了,大超市會銷燬的。當然,也有一些超市會選擇把臨期食品當做福利發給員工。對於小超市來說,通常老闆會選擇自己吃掉。
應該來說,只要是做生意的人,都會注重誠信問題,不會輕易出售過期、變質的食品,只是有少部分人不想做了,或者不忍吃虧的人會選擇冒險。總體來說,在當今買方市場、競爭激烈的經濟中,在消費者用腳投票的選擇下,我們的食品還是很安全的,買到過期、變質的食品只是偶爾出現的情況,不必過多擔憂。
假如有一批飲料過期了,成本是800塊,售價是1100塊。這時候商家有兩種選擇(排除退貨給供應商),一種是倒進垃圾桶或自己喝,另一種是冒險繼續銷售。第一種,商家損失了800塊,心裡非常心痛,但維護了信譽,第二種,商家繼續出售,由於很多消費者買飲料時都是很匆忙的,買完就喝,也沒想過飲料是否過期,有少部分人買飲料時看到是過期的,轉而買其它種類的,另有少數人發現過期了,但已經開啟或喝完了,手裡沒有小票,也懶得向商家投訴,很快就忘記了,還有少數人發現過期了,但還沒喝,會選擇退還給商家,最後一種情況是除了極少數人和專業的打假人會依據法律索賠十倍賠償之外,商家基本上不會遇到。
接下來我們來分析這兩種做法的結果。一般來說,選擇第一種的商家心裡會非常心痛,吸取教訓後,以後會特別注意是否過期或變質這個問題,事業會發展得比較順暢,選擇第二種的商家剛開始會心裡忐忑不安,但實施過後,挽回了損失,也覺得沒那麼可怕,認為消費者也不是很注意這個問題,於是膽子慢慢大了,雖然也會注重是否過期這個問題,但遇到一部分產品過期了,因為不想損失那麼多錢,還是會出售過期或變質的食物。但選擇第二種做法的人,通常暫時得到短期利益,但非常不利於後期發展,因為消費者也不是傻瓜,不投訴你不代表對你滿意,只是懶得這樣做,一旦有更好的選擇,馬上就會拋棄這類商家。
道理很簡單,那就是誠信問題,選擇長期利益,就必須把食品處理掉,承擔損失,對未來的發展有利;選擇短期利益,那就冒險繼續銷售,挽回了損失,但損害了消費者的信任感,不利於後期發展。
那在現實中,選擇哪一種的多?很明顯,那就是選擇第二種繼續銷售的多,雖然道理誰都懂,都知道誠信重要,但真的要我們做出抉擇的時候,眼前的損失真的會讓我們猶豫不決,真的很難受。扣心自問一下,假如你遇到一批價值800塊的飲料過期這個問題,真的會選擇銷燬嗎?
事實上,以世界最大的超市沃爾瑪為例,即便大部分情況下會選擇銷燬處理,但網路上依然經常爆出它出售過期變質食品的新聞。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沃爾瑪之所以能做到世界第一強企業,與它的誠信、廉價經營息息相關,對於它的老闆來說,肯定是極重視食品安全問題,絕對不會故意賣給消費者,但下面實際操作的員工就不是這樣,他們可能是害怕承擔責任,或者也沒想過在沃爾瑪一直做下去,於是會選擇短期利益,繼續銷售過期、變質的食物。
除了沃爾瑪之外,許多大超市都會出現這種問題,原因就是對員工實行責任制,如果食物過期或變質了,要求相關人員要負責。在這種機制下,有少部分員工對企業責任感不強,或者對企業不滿,又或者不想承擔損失,都非常可能這樣做。
對於員工來說,其實這也是在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之間做出選擇,選擇短期利益,那就是暫時比較輕鬆或者不用賠償損失,但時間久了,老闆多少會有所不滿,於是影響他(她)的加薪和升遷,選擇長期利益,那就是承擔責任,雖然暫時捱罵或損失了,但能得到老闆的信任,對以後的發展有利。還是那就話,道理誰都懂,但真的遇到這種情況,現實生活中選擇逃避責任的人是佔絕大多數。
連大型超市都會出現這種問題,就更遑論中小超市、便利店、雜貨店了。即便有些小老闆會嚴格控制產品的質量,但一旦企業做大了,下面的人多事雜,還是照樣會出現這種問題。其實越是大超市,越是會出現這種問題,老闆肯定不會故意賣過期變質的食品來維護信譽,而他下面成千上萬的員工就不一定了,雖然可以制定出各種條條框框來加強管理,但難免還是會百密一疏。
因此我們不管是去大超市還是去小雜貨店,都是有可能買到過期或變質的食品。相對小店來說,大超市的信譽比較高,售後服務也比較好,出現問題也更重視投訴,所以大超市和連鎖便利店能吸引更多的顧客,也能出售更多貨值較高的產品。設想一下,一罐幾百塊的奶粉或一瓶幾百塊的酒,消費者會選擇大超市、大商行還是路邊的小雜貨店?這個其實就是體現出信譽的重要性,換句話說,信譽是用金錢維護出來的,同時信譽也等於金錢,能為商家挽留更多顧客,創造更多價值。
最後回到開頭的問題,超市、便利店過期或變質的產品會怎麼處理?一般來說,超市每一段時間會讓員工清點臨期的食品(如還有一個月到期),通常這些東西會有一個專門的貨架,臨期食品通常會以半價或者七折來售出。對於熟食類,在大超市裡也會及時處理,一般會打折降價處理掉。真的到期變質了了,大超市會銷燬的。當然,也有一些超市會選擇把臨期食品當做福利發給員工。對於小超市來說,通常老闆會選擇自己吃掉。
應該來說,只要是做生意的人,都會注重誠信問題,不會輕易出售過期、變質的食品,只是有少部分人不想做了,或者不忍吃虧的人會選擇冒險。總體來說,在當今買方市場、競爭激烈的經濟中,在消費者用腳投票的選擇下,我們的食品還是很安全的,買到過期、變質的食品只是偶爾出現的情況,不必過多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