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場上的流量平臺非常多,當然各家的報價也略有不同,不少人會疑惑:為什麼有些渠道那麼貴,每個CPSA 定價三塊錢?市場上還有報價一塊五的渠道?貴的和便宜的渠道,差別在哪裡?
今天,就讓熊貓ASO來深度解析一下,ASO效果的好壞應該如何去評判,是否有標準可以量化某些指標。
一、篩選合作平臺時需要重點考察的細節
1、 渠道是否有自己的流量平臺
渠道是否有自己的流量平臺,這個平臺什麼樣?在合作前可以找到下載連結去安裝體驗,考察該平臺線上App 的數量、型別與任務流程是否暢通,市面上各個平臺的產品還是會有差異,稍加比較,可以看出各個渠道在產品打磨上花的功夫。
2、CPA單價
這個直接關係到推廣成本。並不是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一定要符合自己的預算
3、 日活躍數
決定一款產品在該平臺投放期內最大承載量,特別在衝榜的時候需要關注。
4、 新增使用者
決定一款產品在該平臺投放後期的每日持續跑量。
5、 流量平臺推廣渠道
6、 平臺服務過的成功案例
可以從該流量平臺的業務營收和規模中做判斷。(有些平臺並非只有ASO 業務,還有如資訊流、網盟類業務,如果ASO 業務營收佔比最大,說明其服務案例及經驗累積也就最多)
7、 服務
平臺除了買量之外,是否提供更多服務,比如投放策略、資料分析、競品報告等,像熊貓ASO因為有自己的資料平臺,在投放策略和資料分析上多少佔有優勢。
二、透過資料判斷平臺質量及效果評估
我們可以透過三方面來判斷平臺質量:App Store 直觀資料、平臺提供的資料、開發者自有資料
1、 App Store 直觀資料
①榜單:一個產品在推廣後,通常榜單會呈現出上升趨勢,這是因為影響榜單較大因素是短期內的新增量。而流量平臺放量推廣通常為短時間內集中放量,因此會體現為榜單效果。
②關鍵詞排名:在流量平臺進行搜尋關鍵詞投放後,在未鎖詞的情況下,通常1~3 天內(近期蘋果演算法調整導致效果延遲情況較嚴重),排名會出現明顯上升,可直接體現投放後的效果。
2、 平臺提供的資料
可以要求流量平臺/乙方提供任務使用者的 IDFA,找到技術工程師針對當天的下載使用者進行匹配,檢視裝置版本號和機型(絕大部分流量平臺都會提供IDFA),如果iPhone6 以上機型、10.3 版本及以上比重較高,可判定使用者質量較好,因為iOS12 目前還不容易被破解。
3、 開發者自有資料
流量平臺投放後,如何判斷平臺使用者的質量?
這裡和大家分享一個小技巧:
ITC資料=A
自然新增+投放資料=B
如果A遠大於B,甚至高出幾倍,那基本可以判斷使用者是有水分的。
為什麼呢?
因為一般情況下,流量平臺投放量級加上自然新增能夠和iTC 有一個基礎的匹配度,比如自然新增5000,流量平臺投放量5000,此時iTC 資料範圍應該在1w 左右。而真機或者協議的假使用者權重遠低於真實使用者(流量平臺),相比於真實使用者,如果水分渠道要達到同一效果,所需要的量級會高出幾倍,就會在App 購買量中體現出來。
4、 最終評估投放效果,需要核算新增成本
ASO 最佳化帶來的自然新增成本核算
對預算較高的產品來說,通常為多個渠道、廣告等並行推廣,但並不是每個渠道都有方式去監控到每一個推廣方式的帶量情況,因此想要準確核算出流量平臺投放的帶量效果是比較難的。
對於中小型開發者,推廣渠道相對單一,可以透過AB測試,較為精準的核算流量平臺推廣的新增成本。
計算方式通常為:
額外新增=當日總新增-未投放時間的同期新增-流量平臺投放量-其他渠道推廣帶量
獲客成本(CPA)=投放金額/額外新增
透過核算獲客成本(CPA)來評估投放的實際效果,並根據投放的成本進行投詞的策略調整。
需要考慮資料統計的誤差
在新增的統計上,可能有統計維度上的差異。例如:蘋果後臺的App 分析是統計的UTC 時間內允許分享資料的部分使用者,並非全部下載安裝的使用者;CP 自己的統計平臺可能是按照註冊或者試玩幾分鐘後才算一個新增使用者。
這些誤差通常在 10% 以內,但比如很多遊戲 CP 是按照“建立角色”的維度,那誤差可能會非常大。
中小型體量的產品,不同行業新增成本會有所區別。
ASO 推廣階段:投詞測試——帶量詞定位——鞏固維護——進一步提升&蹭行業熱點(ASO 前期需要進行投詞測試,大約需要一週左右定位到可以投動的關鍵詞;測出帶量詞大約需要兩週左右;後期持續穩定鞏固;進一步提升需要配合行業熱點詞去集中曝光蹭量)
投放效果評估:根據關鍵詞的排名波動曲線(T1~T5)、榜單排名,去匹配新增變化,核算評估新增成本。
如何利用有限預算定製投放策略
我們將ASO 的關鍵詞分為行業詞、競品詞、功能詞與熱點詞,又根據熱度分為大詞和小詞。不同的詞有不同屬性,還有相對應的案例。
我們將關鍵詞進行分類的目的:一是為了在做覆蓋時更有針對性;二是在投放時也要根據自己產品的特性進行區分投放,比如是否自有品牌、預算是否充足等。不同的產品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差異化的投放。
現在市場上的流量平臺非常多,當然各家的報價也略有不同,不少人會疑惑:為什麼有些渠道那麼貴,每個CPSA 定價三塊錢?市場上還有報價一塊五的渠道?貴的和便宜的渠道,差別在哪裡?
今天,就讓熊貓ASO來深度解析一下,ASO效果的好壞應該如何去評判,是否有標準可以量化某些指標。
一、篩選合作平臺時需要重點考察的細節
1、 渠道是否有自己的流量平臺
渠道是否有自己的流量平臺,這個平臺什麼樣?在合作前可以找到下載連結去安裝體驗,考察該平臺線上App 的數量、型別與任務流程是否暢通,市面上各個平臺的產品還是會有差異,稍加比較,可以看出各個渠道在產品打磨上花的功夫。
2、CPA單價
這個直接關係到推廣成本。並不是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一定要符合自己的預算
3、 日活躍數
決定一款產品在該平臺投放期內最大承載量,特別在衝榜的時候需要關注。
4、 新增使用者
決定一款產品在該平臺投放後期的每日持續跑量。
5、 流量平臺推廣渠道
6、 平臺服務過的成功案例
可以從該流量平臺的業務營收和規模中做判斷。(有些平臺並非只有ASO 業務,還有如資訊流、網盟類業務,如果ASO 業務營收佔比最大,說明其服務案例及經驗累積也就最多)
7、 服務
平臺除了買量之外,是否提供更多服務,比如投放策略、資料分析、競品報告等,像熊貓ASO因為有自己的資料平臺,在投放策略和資料分析上多少佔有優勢。
二、透過資料判斷平臺質量及效果評估
我們可以透過三方面來判斷平臺質量:App Store 直觀資料、平臺提供的資料、開發者自有資料
1、 App Store 直觀資料
①榜單:一個產品在推廣後,通常榜單會呈現出上升趨勢,這是因為影響榜單較大因素是短期內的新增量。而流量平臺放量推廣通常為短時間內集中放量,因此會體現為榜單效果。
②關鍵詞排名:在流量平臺進行搜尋關鍵詞投放後,在未鎖詞的情況下,通常1~3 天內(近期蘋果演算法調整導致效果延遲情況較嚴重),排名會出現明顯上升,可直接體現投放後的效果。
2、 平臺提供的資料
可以要求流量平臺/乙方提供任務使用者的 IDFA,找到技術工程師針對當天的下載使用者進行匹配,檢視裝置版本號和機型(絕大部分流量平臺都會提供IDFA),如果iPhone6 以上機型、10.3 版本及以上比重較高,可判定使用者質量較好,因為iOS12 目前還不容易被破解。
3、 開發者自有資料
流量平臺投放後,如何判斷平臺使用者的質量?
這裡和大家分享一個小技巧:
ITC資料=A
自然新增+投放資料=B
如果A遠大於B,甚至高出幾倍,那基本可以判斷使用者是有水分的。
為什麼呢?
因為一般情況下,流量平臺投放量級加上自然新增能夠和iTC 有一個基礎的匹配度,比如自然新增5000,流量平臺投放量5000,此時iTC 資料範圍應該在1w 左右。而真機或者協議的假使用者權重遠低於真實使用者(流量平臺),相比於真實使用者,如果水分渠道要達到同一效果,所需要的量級會高出幾倍,就會在App 購買量中體現出來。
4、 最終評估投放效果,需要核算新增成本
ASO 最佳化帶來的自然新增成本核算
對預算較高的產品來說,通常為多個渠道、廣告等並行推廣,但並不是每個渠道都有方式去監控到每一個推廣方式的帶量情況,因此想要準確核算出流量平臺投放的帶量效果是比較難的。
對於中小型開發者,推廣渠道相對單一,可以透過AB測試,較為精準的核算流量平臺推廣的新增成本。
計算方式通常為:
額外新增=當日總新增-未投放時間的同期新增-流量平臺投放量-其他渠道推廣帶量
獲客成本(CPA)=投放金額/額外新增
透過核算獲客成本(CPA)來評估投放的實際效果,並根據投放的成本進行投詞的策略調整。
需要考慮資料統計的誤差
在新增的統計上,可能有統計維度上的差異。例如:蘋果後臺的App 分析是統計的UTC 時間內允許分享資料的部分使用者,並非全部下載安裝的使用者;CP 自己的統計平臺可能是按照註冊或者試玩幾分鐘後才算一個新增使用者。
這些誤差通常在 10% 以內,但比如很多遊戲 CP 是按照“建立角色”的維度,那誤差可能會非常大。
中小型體量的產品,不同行業新增成本會有所區別。
ASO 推廣階段:投詞測試——帶量詞定位——鞏固維護——進一步提升&蹭行業熱點(ASO 前期需要進行投詞測試,大約需要一週左右定位到可以投動的關鍵詞;測出帶量詞大約需要兩週左右;後期持續穩定鞏固;進一步提升需要配合行業熱點詞去集中曝光蹭量)
投放效果評估:根據關鍵詞的排名波動曲線(T1~T5)、榜單排名,去匹配新增變化,核算評估新增成本。
如何利用有限預算定製投放策略
我們將ASO 的關鍵詞分為行業詞、競品詞、功能詞與熱點詞,又根據熱度分為大詞和小詞。不同的詞有不同屬性,還有相對應的案例。
我們將關鍵詞進行分類的目的:一是為了在做覆蓋時更有針對性;二是在投放時也要根據自己產品的特性進行區分投放,比如是否自有品牌、預算是否充足等。不同的產品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差異化的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