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娜娜影視集
-
2 # 社會主義接班人
恩格斯曾經說過:“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次自然界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當我看到人類為了各種利益濫砍樹木而洋洋得意,導致減排二氧化碳步履艱難而汙染繼續增長的時候,我或許都不會知道在日本太地的一個美麗的小漁村,卻是捕殺人類夥伴——海豚的最兇殘的地方,直到有一部叫《海豚灣》的紀錄片把赤裸裸的屠殺昭示天下後。從影片裡,我看到了道德和利益展開的最激烈的鬥爭:一方是如惡魔般的靈魂將活在湛藍海灣的海豚殘忍地扼殺染成血海,一方是如天使般的靈魂用盡全身的力氣,無所畏懼地支撐起無數海豚的生命。我清晰地感受到了,海豚那破碎的呻吟聲是來自那瘋狂的屠殺,也敲響了拯救海豚,保護生態系統的生命之音!
作為2010年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的《海豚灣》,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從形式上看,它以偵探式的客觀記錄,將一樁殘忍地捕殺海豚的醜聞公佈於天下,堪稱是一部主題鮮明、立場強烈的紀錄片的範本;從內容上看,結合當前的保護全球生態環境的思潮下,它深刻地揭露了全球仍然存在與保護生態動物相悖的現象,號召人們行動起來保護海豚,繼而引發全人類對生態問題的思考。
“我用10年的時間促進了海豚產業,之後再花35年傾盡全力摧毀這一產業。”這是支撐紀錄片《海豚灣》主人公理查德·奧貝瑞和的為拯救海豚事業的堅定信念。在他們得知日本一系列的觸目驚心的惡徑:把海豚當成日本漁業的搖錢樹,在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5月無故屠殺三萬多隻海豚;明知道海豚肉有劇毒,但為了鉅額的利潤無視人們生命,利用海豚肉變成超市裡昂貴的鯨魚肉,銷售給人們甚至進入了日本學校的午餐盒;日本的捕鯨協會用盡各種卑劣的手段,蠱惑一些落後小國加入世界捕鯨協會,妄圖使日本的捕鯨行為合法化。
於是,2006年,導演路易·西霍尤斯開始用他的鏡頭追蹤紀錄理查德·奧貝瑞和一群反捕殺海豚的志願者對太地屠殺海豚的揭秘行動。為避開當地漁民的封鎖和驅趕,他們將攝像機安裝在遙控飛機上、岩石間和水下,冒著生命的危險,經過幾個辛勤、隱秘、的晚上行動之後,最終拍到了屠殺海豚時的血腥場面。在這長達1個小時31分的影片中,最具有說服力、最震撼人心的就是最後短暫的幾分鐘,這就是被海豚的鮮血所染紅的“海豚灣”的真相:日本的漁民們用長鉤刀砍殺海豚,用削尖了的長槍將其刺傷,然後拉上小船割斷它們的喉嚨,或者砍開它們的脊髓,任其自然死亡。絕望的叫聲加上觸目驚心的血水,讓這一幕顯得既悽慘又血腥。頓時,讓所有的人心痛欲裂、壓抑無言,這是一個充滿悲劇色彩的海豚地獄,沉重地給全球海豚打上了巨大的感嘆號!

當螢幕上海豚的鮮血染紅了整個海面時,我想幾乎沒有人可以無動於衷,因為那的確是赤裸裸的野蠻屠殺。對於生命的尊重和愛護是衡量人類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尺之一,這點是沒有異議的。作為一部紀錄片,《海豚灣》已經在最大限度地展示著人類的責任心和愛心,這是毋庸置疑的,它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也是值得肯定的。而影片的拍攝者的行為是值得嘉許的和令人感動的,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但是真實的影像記錄有時未必能完全起到公正的作用,或者說未必能絕對客觀反映整個事件的因果以及事件背後的深層根源。
這原本就是一場道德和利益的博弈。
首先,那些付出巨大艱辛甚至生命的動物保護者們,在我看來絕對是值得尊敬和讚揚的,他們的行為已經超越了國家、民族和種族的界限,高高地站到了道德和良心的制高點,這是人類靈魂中最寶貴的財富。因此如果和經濟、政治以及文化割裂開來單純地看《海豚灣》裡的動物保護者們的行為,幾乎與聖人無異。
其次,很久以來,日本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甚至是唯一明目張膽捕殺鯨魚的國家。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禁止商業捕鯨活動的背景下,日本人的行為是足夠邪惡的,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在世界自然資源日漸匱乏,大量動植物瀕臨滅絕的前提下,這種大規模的捕殺動物行為無任何道義可言,任何理由都顯得蒼白無力。特別是在對日本感情複雜的華人看來,那些血淋淋的毫無憐憫之心的屠殺海豚行為很容易讓人產生聯想,以至於我在觀看的時候忍不住咒罵起來,更加迅速地對本來無好感的日本人增加了更多的厭惡之情。因此,《海豚灣》這樣的影片很容易妖魔化日本人。
然而事情就這麼簡單嗎?這難道就是事情的全部嗎?是非曲直就這樣一錘定音嗎?
日本民族是個很奇怪的民族,他們有謙恭有禮克己愛人的良好一面,同時又有窮兇極惡野蠻殘暴的一面,這兩種民族特性都表現得十分鮮明。我們經常可以在影視作品中看到日本人對狗的愛護和尊重,《忠犬八公》、《導盲犬小Q》等影片曾經讓無數人為之動容,而《入殮師》、《無人守護》等影片體現的對人的生命和權利的尊重又讓人敬佩不已。這和我們國家比比皆是的草菅人命無視人權、虐殺濫食動物的行為相比,每每令華人無地自容。我毫不懷疑這些影視作品的背後真實生活基礎,因為只有有現實的社會整體行為才會有那樣的作品。但是二戰中日軍荼毒天下罪孽深重又是不爭的事實,甚至至今很多日本人都毫無悔意,而《海豚灣》中的畫面則又一次叫人聯想到了日本的國民特性。 然而和日本人的行為一樣,任何事情都是具有兩面性的,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對與錯。
如果單從動物保護者的角度去看,《海豚灣》裡的屠殺行為是沒有人道的。但是正如很多人所指出的,全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屠宰場都在集體屠殺著牛羊豬雞鴨等,如果把這些畫面拍攝出來也能讓人震撼不已,難道就因為屠殺家畜家禽成為人類歷史長久的習慣,就無視家畜家禽的生命?從生物角度來看,家畜家禽的生命和海豚的生命並無差別,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紀錄片《海豚灣》就告訴人們現實的另一面,人類的歡愉常常是建立在動物的痛苦、生態的毀壞之上,這是一個文明發展的悖論,從動物園的誕生一刻,就充滿了爭議,難以用簡單的善惡標準來評判。
在動物保護主義者路易斯·皮希歐約和理查德·歐百利看來,他們的所作所為,完全是站在正義的角度去拯救被日本人屠殺的海豚。這部紀錄片,自始至終站在他們的角度,把殘忍而一意孤行的日本人作為敵人。不斷的抗爭,勇敢的揭露,只為了讓太極村海豚灣的真相暴露在全世介面前,才能挽救那些海豚的生命。影片以曾拍攝過海豚連續劇的演員歐百利開始講述,透過他個人的心路轉變,向一無所知的觀眾介紹海豚表演背後的暴利和殺戮。一隻能在海豚館裡向孩子們跳躍的海豚,就可以經營者帶來一百萬美元的收入。但因為缺乏必要的生存空間,它們終會因為疾病和痛苦,而選擇“自殺”的方式來自我終結。海豚表演帶來的鉅額利潤,促生了全世界各地興建大量的場館,也刺激了海豚捕撈業。日本的太極鎮,因為其地理位置成為了海豚捕撈的基地,一隻寬吻海豚能買到十五萬美元,而在日本這片並不寬闊的海域,一年有超過兩萬三千頭的海灘被大肆捕撈、偷運,甚至於被殘忍屠殺。
資料已經讓人觸目驚心,而更令人憤慨的,是日本政府和所謂的“鯨類保護”組織對這些事實的掩飾和狡辯。《海豚灣》在揭露日本漁民如何透過圍捕的方式,置海豚於死地的同時,也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了日本如何在國際組織中斡旋,躲避指責。捕鯨業本就是日本傳統的漁業基礎,也是日本在國際市場上所佔的最大份額,他們不惜一切代價保護這種支柱產業,對內採取補貼,對外則利用各種遊說集團,金援第三世界國家的方式,阻擋國際社會和環保組織的壓力。而透過國際輿論,迫使日本人放棄大肆捕撈海豚,正是歐百利和皮希歐約冒死潛入太極村拍攝錄影和照片的主要途徑,這些理想主義的西方人這麼做了,並且的確收到了成效。
《海豚灣》裡的環保主義者們,並不是真正的生態科學家,他們都是出於自身對海豚的喜愛,才走到了一起。但他們是各自產業裡的精英,每個人都有一技之長,有影視明星,潛水冠軍,“工業光魔”的道具專家等等,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與日本漁民和官員周旋,避免遭受到個人安危的迫害。雖然在影片開始時,皮希歐約對著攝影機抱怨自己會“沒命”,並提到了有人因此被害的“陰謀論”假設。但是,觀眾看到片中的日本警方,並沒有太為難這群西方人,他們雖然收到了漁民的阻擾,但還是順利的把大包小包的器材運到了太極村的旅館裡,深夜潛入到港灣裡,並輕易得矇騙過當地政府的詢問。為了一個高尚的目的,海豚保護小隊的舉動可以被稱為勇敢,他們發自於對海豚的個人情感,而置自己的安全於不顧。與資料片、電影裡那些人與海豚並遊的畫面並觀時,觀眾不知不覺會被感動。在這種煽情但有效的拍攝手法之下,海豚作為一種動物被強烈的擬人化了,影片成了一部好人打敗壞人,憑藉“勇氣”和“博愛”,挽救朋友的成人童話。

《海豚灣》是部紀錄片,一部帶著血腥氣息的紀錄片。是人類利用“文明”的工具屠戮“野蠻而生”的海豚的紀錄片。
當年,我們將侵華戰爭當作野蠻行徑,將不見天日的南京大屠殺當作人類史上最無恥野蠻的行徑,那個民族至今不敢承認當年犯下的野蠻惡行。如今,在那個國家的大地,在一個隱蔽的海豚灣,這樣的屠殺依舊存在,只是,被屠殺的物件換成了“野蠻而生”的海豚。雨果說:“我們歐洲人自認為是文明人,而在我們跟裡,華人是野蠻人,可這就是文明人對野蠻人的所作所為。”同樣,現在的行為,也不過是文明人對野蠻而生的動物的所作所為,理所當然,不是麼?
我無意特意指點那個民族當年的罪過,以及如今的閃爍,只不過這個民族所暴露的人類的惡性,或許真的比其他的民族更加徹底,更加赤裸裸。(這個民族表現起親情來也比別人來得更加溫馨。)當我們看到新聞說幾千條貓貓狗狗被某某收容所殺死,其原因只是因為城裡流浪貓狗太多的時候,我們的心是何其冷漠,似乎這是理所當然。偶有一聲哀嘆一滴淚,也只是當時的即興。誰真正去做了?誰真正去阻止了?誰又變成了素食主義者?誰又將自己迴歸自然?我們誰也無法做到一百分。
《銀河系漫遊指南》中開涮:人類是第三聰明的動物,排名第二的是海豚。它們總是在警告人類,地球要完蛋了。可是人類沒有一個人能聽懂。在這部非常搞笑的電影中還講到拆遷的問題:某星球要造高速公路,地球剛好在該高速公路的設計路線之內,於是,負責高速公路的人就把地球給“拆”了。
這世界上就是有這麼多搞笑的事情,不管你信或是不信。人類現在自作聰明地實行捕撈計劃,也許有那麼一天,人類也會成為其他物種的捕撈屠戮的物件。
回覆列表
看完《海豚灣》後本來想搜一下有關日本的捕殺行為究竟有沒有得到控制的後續報道,偶然神奇的發現了很多奇葩影評。多數是“你們關心海豚有沒有想到海豹海獅的感受”或“非洲難民那麼多怎麼不去關心一下”等等。我很奇怪這些邏輯,這意味著“天下不掃何以掃一屋”?世界人民和平健康安居樂業以前殺一兩個人看起來也是沒什麼了。我只知道公益環保慈善等等活動都是一點一滴做起來的,也許終有一天我們的世界會變得沒有貧窮沒有飢餓沒有汙染沒有殺戮。積土成山,積水成淵,這需要我們從一點一滴的行動一起努力。至於“人類比動物高等”或者“海豚比雞鴨高等”什麼的,這種“等級”是誰來劃分的?只要是對地球有益的事,為什麼還要劃分個三六九等?今天我拒絕吃狗肉,明天我也可以拒絕看海豚表演。你支援什麼儘可以去放心大膽的支援,什麼也不做只會反對嘲笑諷刺別人的行為實在是讓人無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