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飲茶的菩提
-
2 # 何愁明月盡
我喝慣了兩千一斤的茶可以喝三千的,當二百一斤的就喝不下了;聽慣了十級琴師就停不了初學的;穿慣了私人定製的衣服就不想穿流水線量產的…凡享受,由六根而生的愉悅皆是向上求,夫子也說“食不厭精 膾不厭細”。人人都有學徒的階段,德雲社藝人的表演創作也是由低到高。唯願他們悉心學藝、可守本分,有朝一日青出於藍,光耀門楣,繼往開來?
-
3 # 刺破虛偽與盲從
前幾年聽過老郭幾個,除了《西征夢》,其它的無非就是聊天鬥嘴說段子,雜碎太多!至於他的弟子,除了岳雲鵬孫越外,其他人鬧騰得更兇,跟相聲已經沒有多大關係了!
-
4 # 紅色老貓咪
你聽慣了老郭和于謙的相聲,再聽他徒弟說的相聲,感覺不在一個檔次,聽不下去,可以這樣理解,一是你欣賞相聲的水平確實提高了,因為經常聽老郭于謙的相聲,無形之中,你個人的欣賞層次水平就日積月累有所提高,所以再聽他徒弟說的,感到不適一個檔次;二是你聽慣了老郭于謙的相聲,適應了這種口味,那麼再聽他徒弟說的相聲就感覺其檔次不如師傅,就好比你吃慣一位高階廚師的菜品,如果讓你再吃他徒弟炒的一樣的菜品,你就會感到不如他師傅的好,我認為你這是一種心理感覺先入為主的差異。至於是不是徒弟的創作能力不如師傅郭德綱,這個還要客觀分析,不能夠形而上去評判。我認為郭德綱于謙說的相聲也有不是太精彩的,而他們的徒弟有的作品比起師傅也不錯。所以,你問題中說的沒有科學依據,不客觀。
-
5 # erlun140144559
這個檔次如果以"受聽″來衡量,永遠不會在一個檔次上。是年代、經歷、文化形成,而且,為了徒弟能生存,必須要有這樣聽那樣聽能聽下去和聽不下去的兩手準備。這些,但願郭的弟子能明白,才會有飯吃。
-
6 # 蘭竹ZLZ
本問題說的對也不對:本來一直以為德雲社相聲演員們中,我只注重郭於,的確百聽不厭,但從前年開始我非常喜歡看張雲雷和楊九郎一起說相聲的精彩,他倆和郭於的相聲表演有不同的風格和區別。還有許多捧逗演員也不錯,德雲社那麼多人,九個隊,如果只聽郭於的話,時間長了也顯單調。所以我除了郭於之外會更多把注意力集中在九辮相聲的過程中,我還是第一次看到九辮兒的表演讓我如此投入和興奮。張雲雷和楊九郎更多的是900010後們的選擇,除了他倆說相聲,我會一直支援張雲雷的戲曲演唱,水平高超,技藝精湛,嗓音獨特,身段兒誘人,可能不只年輕人以他為偶像,更多不同年齡段的人們重新看到了“角兒”的體現。因此我選擇的是郭於、九辮,以及小辮兒的表演、無論歌曲戲曲藝術表現的方式都毫不誇張的展現了剛滿29歲的年輕人對藝術的熱情奔放和感動,他的作品遠超他的年齡,成熟老練。對於傳統戲曲清唱都非常好聽。回答小編問題:我不但喜歡聽郭於的相聲,也更多喜愛張雲雷及九辮的合作,我心歡喜,看到他們就開心快樂,愉悅有利心情及健康,藉此機會把好的心情告訴大家,和我一樣喜歡小辮兒的朋友很多,對嗎?
-
7 # 三仙論易
老郭曾講過一句實話,當下對於相聲這個行業來講,不需要創新,能繼承就不錯了。因相聲表現手法先人們都總結的很到位了。你只要融會貫通後拿來用就可以了。所差別的就是現場表演功力的區別。你比方老郭他的臨場發揮確實是好,不得不承認現在很多相聲演員是望塵莫及的。過去到天津時曾現場看過一次馬三立大師的演出。從走向臺上的步伐,到為觀眾抱拳致謝。真可謂是瀟灑自如,親切隨和處處透著大師的風範。使人無形中便產生了是自家人在臺上表演的感覺。所以本人還是認為是演員表演功力的問題。因同一段相聲你若讓不同的人去表演,效果肯定千差萬別。
同是一樣的排球,人家郎導就是牛,不服高人不行。
-
8 # 劉軍易溯科技
郭德綱是德雲社的班主,無論從表演的實力還是人氣上自然是德雲社的一塊金字招牌,很多人買德雲社商演的票,幾乎都是衝著老郭去的,他的徒弟們就像好老郭這棵大樹的枝葉,得依靠著郭德綱和于謙這樣的主幹才能繁茂。
曾記得德雲社剛剛大火的時候,很多徒弟和德雲社合作成員開始膨脹,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認為德雲社發展紅火,自己居功至偉,起了關鍵作用,所以對收入分配不均表示不滿,紛紛退社。事實證明,離開德雲社後,自身光環立即昏暗,缺少了德雲社的平臺,從此一蹶不振。最早離開的徐德亮就是當時覺得自己最屈才的一個,認為應該和郭德綱平分收益,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離開後他的價值才真正暴露出來,那真是一文不值。就連當初號稱:“一個人養活大半個德雲社,深得老郭真傳,狂妄到極點的曹雲金同學”。離開德雲社以後雖然實現了個人財富的積累,但藝術道路幾乎走向了末路。
相聲門裡關於演員和作品,有“人保活”和“活保人”的說法,作品一般,如果讓業務水平高的大腕錶演,也會彌補作品不足。再有就是即使演員水平有限,但作品上呈,一樣可以為演員增色。 郭德綱可以稱之為當代年輕相聲演員中第一人,目前整個相聲行業裡幾乎能與之比肩的都鳳毛麟角,更何況他的徒弟們?客觀的說,現在的郭德綱,不論表演創新段子,還是不斷重複老段子都不重要,人往臺上一站就會有人樂,這就是典型的“人保活”。大家是否記得有一年春晚,本山大叔和宋丹丹表演的小品《火炬手》,題材嚴肅,弘揚正能量,還要搞笑,難為壞了這一對搭檔,春晚演完後,本山不情不自禁大哭:“說這個作品一點都不好,要不是他和宋丹丹,換個人肯定砸”。同理,不簡單是徒弟們創作能力不行,而是徒弟們業務水平還有著明顯的差距外,主要還是人氣方面很難和老郭PK。
不過,俗話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雖然郭德綱有先入為主的先天優勢,但德雲社年輕的一代徒弟們還是透過自己的努力在塑造屬於自己的表演風格,不斷創新作品,收穫了自己的粉絲。就拿“德雲女孩”這個群體來說,就不一定像題主說的那樣,感覺徒弟們差老郭一個檔次,反而對小鮮肉的徒弟們更加追捧。就比如把說相聲開成了演唱會的張雲雷,在喜歡他的女粉絲們心目中,郭德綱和于謙更像是自己未來的公婆,真正的相公是小六哥哥。
-
9 # 使用者滄海一粟
我跟小編恰好相反,我不大聽老郭的相聲,我喜歡岳雲鵬、孫越的相聲。原因有二,第一、我一看見小嶽嶽就想笑。用馬末都先生的話說“岳雲鵬生得喜感”,看他賤賤的樣子就喜歡。第二、他和孫越的相聲確實說得不錯,能給我帶來快樂。聽相聲的目的不就是圖個樂嗎!
-
10 # 林木堂
徒弟的創作能力肯定是較師父弱,這一點是毋庸置疑。郭老師畢竟說了幾十年得相聲,不論是功底還是文化底蘊都很深厚。他的徒弟年輕,舞臺經驗不是特別的豐富,而且經歷的環境也不太一樣,不過都各有千秋。
回覆列表
相聲,是給你閒暇之餘打發時間和增加快樂用的,喜歡了就聽聽,不喜歡了就劃過,沒必要去逼迫自己的,它只是來娛樂你的,你沒必要被它娛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