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阿哥這個稱呼是清朝專屬的稱謂,阿哥在滿語中是父母稱呼兒子的稱謂,那麼皇阿哥顧名思義就是皇子的稱謂了,清朝的皇子享受什麼級別待遇那得看很多方面了,下面就來說一說清朝的皇子級別待遇。
清朝的政治制度雖然繼承於明朝,但是清朝的爵位傳承製度與明朝確實頗有不同,明朝只要是皇帝的兒子基本都是生而為王,而清朝則不同,清朝的皇子要想獲得爵位大致需要看皇子本人對朝廷的貢獻、皇子與皇帝之間的關係以及皇子母系家族的身份背景。
再者清朝的皇子未必都是王爵,而且清朝的爵位制度是降級承襲爵位,也就是說假設皇子即使承襲了王爵,他的兒子再往下是要降級承襲爵位,所以清朝的皇阿哥享受什麼待遇要看他的爵位是什麼了,爵位不同所受到的級別待遇自然不同。
清朝的爵位分為十二等十九個級別待遇,和碩親王爵位最高,每年俸銀1萬兩,祿米1萬斛,親王世子還有每年俸銀6000兩,祿米6000斛;
往下就是多羅郡王,每年俸銀5000兩,祿米5000斛,郡王長子是每年俸銀3000兩,祿米3000斛;
多羅貝勒,每年俸銀是2500兩,祿米2500斛;
固山貝子每年俸銀1300兩,祿米1300斛;
奉恩鎮國公每年俸銀700兩,祿米700斛;
奉恩輔國公每年俸銀500兩,祿米500斛,鎮國公和輔國公還分為不入八分,不入八分的待遇和奉恩待遇是一樣的,只是在儀仗方面的八種標幟有區別,不入八分的少了八種標幟而已。
公爵以上都是享受超品的待遇,之後就是各種將軍待遇了:
鎮國將軍屬於一品武官,這其中又分一二三等級別。
一等鎮國將軍歲俸銀410兩,祿米410斛;
二等鎮國將軍歲俸銀385兩,祿米385斛;
三等鎮國將軍歲俸銀360兩,祿米360斛;
輔國將軍屬於二品武官,也分等級以及兼承襲雲騎尉的世職。
一等輔國將軍兼一雲騎尉歲俸銀335兩,祿米335斛;
一等輔國將軍歲俸銀310兩,祿米310斛;
二等輔國將軍歲俸銀285兩,祿米285斛;
三等輔國將軍歲俸銀260兩,祿米260斛;
奉國將軍屬於三品武官,還是分等級以及兼承襲雲騎尉的世職。
一等奉國將軍兼一雲騎尉歲俸銀235兩,祿米235斛;
一等奉國將軍歲俸銀210兩,祿米210斛;
二等奉國將軍歲俸銀185兩,祿米185斛;
三等奉國將軍歲俸銀160兩,祿米160斛;
奉恩將軍屬於四品武官,只有承襲雲騎尉世職區分。
奉恩將軍兼一雲騎尉歲俸銀135兩,祿米135斛;
奉恩將軍歲俸銀110兩,祿米110斛。
如果這個皇子不受皇帝喜愛,任何封爵都不給,那就算作是閒散宗室,在清初時期閒散宗室是沒有任何級別和待遇,也沒有朝服與頂戴,只是身份登記在皇室族譜《玉牒》之中,在待遇上幾乎與普通平民無異,唯一能讓人辨識他是皇室宗親的就是腰間的黃帶子而已。
不過這是相對於一般閒散宗室來說,如果是皇子那就是皇帝的兒子,皇帝再不喜歡他在他年長以後也會讓內務府給他分府,由內務府給他一筆錢財獨立去皇宮外面居住,只是每年不領取朝廷俸祿由皇帝的私人賬戶內務府給他們錢而已。
比如康熙的很多兒子在他在世時都沒有封爵,最典型的就是康熙的十三子胤祥,最初康熙十分喜愛胤祥,給胤祥賞賜很多,胤祥分府之後也得到了內務府給的不少錢。
但後來因為一廢太子事件,胤祥失寵於父親康熙,從此失去父親喜愛,直到康熙去世都沒有獲得封爵,只是閒散宗室,也就是說在康熙時期胤祥是沒有俸祿的,不過早年他受到康熙喜愛,後來分府搬出皇宮後內務府也給了他不少錢,內務府每年還會給這些沒有爵位和官職的皇子發錢,因此即便胤祥只是閒散宗室不領俸祿也都足夠他子孫幾代人生活了。
不過閒散宗室待遇到了乾隆時期得到了很大改變,乾隆認為閒散宗室貴為皇親貴胄居然待遇與平民無異,這是對皇家的侮辱,於是乾隆規定凡閒散宗室都享受四品官的待遇,配發四品武官朝服和頂戴,而四品武官在清朝的待遇還算很高,大概每年俸銀在110兩左右。
因此皇子們的待遇就要看他是受封什麼爵位了,皇子們的爵位其實在乾隆之前想晉封爵位就得靠上面說的皇子本人對朝廷的貢獻、皇子與皇帝之間的關係以及皇子母系家族的身份背景這三點,但是到了乾隆之後,由於乾隆後面的幾位皇帝所生皇子並不多,所以中晚清時期的皇子大多都能獲封親王或郡王爵位。
下面主要就說一說乾隆之前清朝初中期皇子們都是如何獲得封爵。
在清朝初期也就是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祖孫三代時期,皇子想獲得封爵主要就要看皇子的戰功和對朝廷的貢獻,所以努爾哈赤大多數兒子由於軍功不高,對清朝建國貢獻不大都只被封為鎮國公、輔國公、鎮國將軍等爵位。
努爾哈赤16個兒子中被晉封親王爵位的兒子只有四人分別是代善、阿濟格、多爾袞、多鐸,還有一位郡王阿巴泰,而且阿巴泰在死後被追諡為親王,不過他是憑藉兒子嶽樂的戰功被康熙追諡為親王爵位,因此算上阿巴泰也不過五人被封王爵。
努爾哈赤這五個晉封王爵的兒子都是對清朝建國立下大功,尤其是代善和多爾袞都是有機會繼承皇位的人,而多鐸率領清軍平定了南方,阿濟格率領清軍平定了西北的明末農民起義軍,雖然後來阿濟格被廢除爵位,但他在生前確實享受到了親王爵位待遇,阿巴泰則跟隨皇太極多次征討蒙古各部,所以他們都是靠軍功獲封王爵。
當然這其中還有努爾哈赤第五子莽古爾泰和第十子德格類,他們如果不是因為想與皇太極爭位,死後被廢除爵位,以他們倆的軍功在清朝入關後肯定是親王爵位。
所以說在清初時期皇子們想獲得封爵就得靠軍功和對朝廷的貢獻來獲得封爵,雖然清初時期皇子起始封爵都比較低,但其實到了康熙之後,皇子封爵基本都是從貝子爵位開始封起,比以前從公爵和將軍的爵位封起要高了不少。
到了康熙之後,清朝已經統一天下,沒有那麼多戰事發生,所以也沒地方讓這些皇子們刷軍功,因此這時候皇子想獲得封爵那就得看他與皇帝之間的關係親密度以及在政治上的貢獻了。
康熙的三位兄弟,二哥福全、五弟常寧、七弟隆禧三人都被康熙晉封為親王爵位,這就是因為康熙憐憫父親順治英年早逝,所以對兄弟們比較關愛。
這其中康熙尤其器重二哥福全,福全在康熙時期被晉封為裕親王兼議政大臣,既有爵位又有極高的政治地位,這就在於福全與康熙年紀相仿,自幼與康熙一同讀書成長,所以兄弟感情非常深厚。
而且福全在政治上對康熙朝貢獻也很大,幫助康熙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都有貢獻,尤其是後來福全更是指揮大軍征討準噶爾汗國首領噶爾丹。因此後來康熙讓福全兒子保泰繼承爵位時特許少降一輩傳承爵位,保泰直接承襲了裕親王爵位,雖然福全沒得到世襲罔替的爵位待遇,但康熙讓他的兒子少降一輩繼承爵位也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福全就是典型的既與皇帝關係親密,還在政治上有巨大貢獻而被封王的皇子。
還有就是像上面提到過的康熙第十三子胤祥,雖然他在康熙時期沒有封爵,但是到了雍正時期他獲得了雍正喜愛和重用,因此被封為了怡親王。
雍正除了晉封胤祥為怡親王,還任命他為總理事務王大臣,在雍正時期胤祥成為權力盛極一時的權臣,當時胤祥在清政府的地位僅次於雍正算是第二把手。胤祥為雍正朝做出巨大貢獻,可以說是他聯手和雍正為後來的“乾隆盛世”奠定了基礎,因此胤祥在死後獲得了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待遇。
胤祥也和福全一樣即是在政治上對皇帝貢獻極大,也是與皇帝私人關係極為親近,以政治貢獻而論胤祥之於雍正遠勝於福全之於康熙,所以胤祥獲得了鐵帽子王待遇也比福全高得多。
因此在清朝皇子想獲得更高待遇的爵位還得看他對皇帝的貢獻以及和皇帝的親密度。
古代俗語都說是母憑子貴,其實在康熙時期也發生了很多子憑母貴的例子,而康熙時期的皇子想獲得封爵母系家族出身背景也很重要。
康熙的第十子胤誐就是憑藉母系家族出身獲封了郡王爵位,胤誐生母是康熙寵愛的溫僖貴妃,而溫僖貴妃的父親正是康熙初期四大輔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也就是說胤誐的外公是輔政大臣遏必隆。
而遏必隆是清朝開國功臣額亦都的兒子,最關鍵的是遏必隆也是皇親,他的生母是努爾哈赤的女兒穆庫什,也就是說遏必隆是努爾哈赤的外孫,這麼一說是不是縷清了,胤誐外公的外公和祖父的祖父是同一個人,那就是努爾哈赤。
因此胤誐血統高貴,母系家族政治勢力還十分強盛,所以胤誐直接被父親康熙從光頭阿哥晉封為郡王爵位,而康熙的其他兒子基本都是從貝子或貝勒開始冊封才陸續晉封王爵的,比如雍正在皇子時期就是先晉封貝勒,最後才晉封雍親王,而胤誐的起點則要比其他兄弟都高一些,就在於他的血統高貴,母系家族身份背景強大。
再對比一下康熙的第二十三子胤祁,他的生母是漢八旗出身的靜嬪石氏,其生母石氏家族出身低微,再加上胤祁本人輕佻浮躁,沒出息,人際關係還差,與雍正關係出的並不是很好,所以在康熙和雍正兩朝胤祁都沒有獲得封爵,而且也不受皇室重視。
雍正其實在對待沒有參與爭奪皇位的兄弟上面還是不錯的,很多沒有參與爭奪皇位還沒有封爵的康熙皇子在雍正時期大多都被晉封親王到貝勒的爵位,只有胤祁在雍正時期被封為鎮國公爵位,這是進入康熙時期之後皇子獲封的最低爵位了。
鎮國公這種爵位在進入康熙時期之後基本都是冊封給血緣關係較遠的皇室宗親,康熙的兒子們最低的爵位也不過是貝子爵位,而胤祁則重新整理了當時康熙諸子獲封最低爵位的下限。
胤祁獲得如此低的爵位主要在於他本人沒出息,沒能力,還生性輕佻浮躁,生母石氏家族出身低微,在政治上還沒有貢獻,與皇帝雍正關係還很一般,所以他在雍正時期只獲得了鎮國公封爵。
幸虧到了乾隆時期,乾隆比較寬仁,一點一點將胤祁的爵位晉封到了貝勒爵位,胤祁才避免了成為康熙諸子中爵位最低的尷尬。
因此來看皇子的生母家族出身也是能決定皇子獲得什麼封爵的考量因素,這也叫做子憑母貴。
所以說清朝的皇阿哥屬於什麼級別享受什麼待遇就得看他的封爵,而決定他的封爵就主要是上面說的三點因素了。
清朝其實在封爵制度上把控比明朝要嚴格得多,不過主要在於乾隆時期把閒散宗室都定為了四品武官待遇,以至於隨著時間推移皇室成員越來越多,給清政府財政增加的負擔也就越來越大,這些閒散皇室宗親每年什麼都不用幹收入就比普通民眾高出幾十倍。
久而久之這些皇室成員就成了國家蛀蟲,國家財政被他們拖垮,也間接導致了清朝的滅亡。
皇阿哥這個稱呼是清朝專屬的稱謂,阿哥在滿語中是父母稱呼兒子的稱謂,那麼皇阿哥顧名思義就是皇子的稱謂了,清朝的皇子享受什麼級別待遇那得看很多方面了,下面就來說一說清朝的皇子級別待遇。
清朝皇子爵位承襲制度清朝的政治制度雖然繼承於明朝,但是清朝的爵位傳承製度與明朝確實頗有不同,明朝只要是皇帝的兒子基本都是生而為王,而清朝則不同,清朝的皇子要想獲得爵位大致需要看皇子本人對朝廷的貢獻、皇子與皇帝之間的關係以及皇子母系家族的身份背景。
再者清朝的皇子未必都是王爵,而且清朝的爵位制度是降級承襲爵位,也就是說假設皇子即使承襲了王爵,他的兒子再往下是要降級承襲爵位,所以清朝的皇阿哥享受什麼待遇要看他的爵位是什麼了,爵位不同所受到的級別待遇自然不同。
清朝的爵位分為十二等十九個級別待遇,和碩親王爵位最高,每年俸銀1萬兩,祿米1萬斛,親王世子還有每年俸銀6000兩,祿米6000斛;
往下就是多羅郡王,每年俸銀5000兩,祿米5000斛,郡王長子是每年俸銀3000兩,祿米3000斛;
多羅貝勒,每年俸銀是2500兩,祿米2500斛;
固山貝子每年俸銀1300兩,祿米1300斛;
奉恩鎮國公每年俸銀700兩,祿米700斛;
奉恩輔國公每年俸銀500兩,祿米500斛,鎮國公和輔國公還分為不入八分,不入八分的待遇和奉恩待遇是一樣的,只是在儀仗方面的八種標幟有區別,不入八分的少了八種標幟而已。
公爵以上都是享受超品的待遇,之後就是各種將軍待遇了:
鎮國將軍屬於一品武官,這其中又分一二三等級別。
一等鎮國將軍歲俸銀410兩,祿米410斛;
二等鎮國將軍歲俸銀385兩,祿米385斛;
三等鎮國將軍歲俸銀360兩,祿米360斛;
輔國將軍屬於二品武官,也分等級以及兼承襲雲騎尉的世職。
一等輔國將軍兼一雲騎尉歲俸銀335兩,祿米335斛;
一等輔國將軍歲俸銀310兩,祿米310斛;
二等輔國將軍歲俸銀285兩,祿米285斛;
三等輔國將軍歲俸銀260兩,祿米260斛;
奉國將軍屬於三品武官,還是分等級以及兼承襲雲騎尉的世職。
一等奉國將軍兼一雲騎尉歲俸銀235兩,祿米235斛;
一等奉國將軍歲俸銀210兩,祿米210斛;
二等奉國將軍歲俸銀185兩,祿米185斛;
三等奉國將軍歲俸銀160兩,祿米160斛;
奉恩將軍屬於四品武官,只有承襲雲騎尉世職區分。
奉恩將軍兼一雲騎尉歲俸銀135兩,祿米135斛;
奉恩將軍歲俸銀110兩,祿米110斛。
如果這個皇子不受皇帝喜愛,任何封爵都不給,那就算作是閒散宗室,在清初時期閒散宗室是沒有任何級別和待遇,也沒有朝服與頂戴,只是身份登記在皇室族譜《玉牒》之中,在待遇上幾乎與普通平民無異,唯一能讓人辨識他是皇室宗親的就是腰間的黃帶子而已。
不過這是相對於一般閒散宗室來說,如果是皇子那就是皇帝的兒子,皇帝再不喜歡他在他年長以後也會讓內務府給他分府,由內務府給他一筆錢財獨立去皇宮外面居住,只是每年不領取朝廷俸祿由皇帝的私人賬戶內務府給他們錢而已。
比如康熙的很多兒子在他在世時都沒有封爵,最典型的就是康熙的十三子胤祥,最初康熙十分喜愛胤祥,給胤祥賞賜很多,胤祥分府之後也得到了內務府給的不少錢。
但後來因為一廢太子事件,胤祥失寵於父親康熙,從此失去父親喜愛,直到康熙去世都沒有獲得封爵,只是閒散宗室,也就是說在康熙時期胤祥是沒有俸祿的,不過早年他受到康熙喜愛,後來分府搬出皇宮後內務府也給了他不少錢,內務府每年還會給這些沒有爵位和官職的皇子發錢,因此即便胤祥只是閒散宗室不領俸祿也都足夠他子孫幾代人生活了。
不過閒散宗室待遇到了乾隆時期得到了很大改變,乾隆認為閒散宗室貴為皇親貴胄居然待遇與平民無異,這是對皇家的侮辱,於是乾隆規定凡閒散宗室都享受四品官的待遇,配發四品武官朝服和頂戴,而四品武官在清朝的待遇還算很高,大概每年俸銀在110兩左右。
因此皇子們的待遇就要看他是受封什麼爵位了,皇子們的爵位其實在乾隆之前想晉封爵位就得靠上面說的皇子本人對朝廷的貢獻、皇子與皇帝之間的關係以及皇子母系家族的身份背景這三點,但是到了乾隆之後,由於乾隆後面的幾位皇帝所生皇子並不多,所以中晚清時期的皇子大多都能獲封親王或郡王爵位。
下面主要就說一說乾隆之前清朝初中期皇子們都是如何獲得封爵。
皇子本人對朝廷的貢獻在清朝初期也就是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祖孫三代時期,皇子想獲得封爵主要就要看皇子的戰功和對朝廷的貢獻,所以努爾哈赤大多數兒子由於軍功不高,對清朝建國貢獻不大都只被封為鎮國公、輔國公、鎮國將軍等爵位。
努爾哈赤16個兒子中被晉封親王爵位的兒子只有四人分別是代善、阿濟格、多爾袞、多鐸,還有一位郡王阿巴泰,而且阿巴泰在死後被追諡為親王,不過他是憑藉兒子嶽樂的戰功被康熙追諡為親王爵位,因此算上阿巴泰也不過五人被封王爵。
努爾哈赤這五個晉封王爵的兒子都是對清朝建國立下大功,尤其是代善和多爾袞都是有機會繼承皇位的人,而多鐸率領清軍平定了南方,阿濟格率領清軍平定了西北的明末農民起義軍,雖然後來阿濟格被廢除爵位,但他在生前確實享受到了親王爵位待遇,阿巴泰則跟隨皇太極多次征討蒙古各部,所以他們都是靠軍功獲封王爵。
當然這其中還有努爾哈赤第五子莽古爾泰和第十子德格類,他們如果不是因為想與皇太極爭位,死後被廢除爵位,以他們倆的軍功在清朝入關後肯定是親王爵位。
所以說在清初時期皇子們想獲得封爵就得靠軍功和對朝廷的貢獻來獲得封爵,雖然清初時期皇子起始封爵都比較低,但其實到了康熙之後,皇子封爵基本都是從貝子爵位開始封起,比以前從公爵和將軍的爵位封起要高了不少。
皇子與皇帝之間的關係到了康熙之後,清朝已經統一天下,沒有那麼多戰事發生,所以也沒地方讓這些皇子們刷軍功,因此這時候皇子想獲得封爵那就得看他與皇帝之間的關係親密度以及在政治上的貢獻了。
康熙的三位兄弟,二哥福全、五弟常寧、七弟隆禧三人都被康熙晉封為親王爵位,這就是因為康熙憐憫父親順治英年早逝,所以對兄弟們比較關愛。
這其中康熙尤其器重二哥福全,福全在康熙時期被晉封為裕親王兼議政大臣,既有爵位又有極高的政治地位,這就在於福全與康熙年紀相仿,自幼與康熙一同讀書成長,所以兄弟感情非常深厚。
而且福全在政治上對康熙朝貢獻也很大,幫助康熙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都有貢獻,尤其是後來福全更是指揮大軍征討準噶爾汗國首領噶爾丹。因此後來康熙讓福全兒子保泰繼承爵位時特許少降一輩傳承爵位,保泰直接承襲了裕親王爵位,雖然福全沒得到世襲罔替的爵位待遇,但康熙讓他的兒子少降一輩繼承爵位也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福全就是典型的既與皇帝關係親密,還在政治上有巨大貢獻而被封王的皇子。
還有就是像上面提到過的康熙第十三子胤祥,雖然他在康熙時期沒有封爵,但是到了雍正時期他獲得了雍正喜愛和重用,因此被封為了怡親王。
雍正除了晉封胤祥為怡親王,還任命他為總理事務王大臣,在雍正時期胤祥成為權力盛極一時的權臣,當時胤祥在清政府的地位僅次於雍正算是第二把手。胤祥為雍正朝做出巨大貢獻,可以說是他聯手和雍正為後來的“乾隆盛世”奠定了基礎,因此胤祥在死後獲得了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待遇。
胤祥也和福全一樣即是在政治上對皇帝貢獻極大,也是與皇帝私人關係極為親近,以政治貢獻而論胤祥之於雍正遠勝於福全之於康熙,所以胤祥獲得了鐵帽子王待遇也比福全高得多。
因此在清朝皇子想獲得更高待遇的爵位還得看他對皇帝的貢獻以及和皇帝的親密度。
皇子母系家族的身份背景古代俗語都說是母憑子貴,其實在康熙時期也發生了很多子憑母貴的例子,而康熙時期的皇子想獲得封爵母系家族出身背景也很重要。
康熙的第十子胤誐就是憑藉母系家族出身獲封了郡王爵位,胤誐生母是康熙寵愛的溫僖貴妃,而溫僖貴妃的父親正是康熙初期四大輔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也就是說胤誐的外公是輔政大臣遏必隆。
而遏必隆是清朝開國功臣額亦都的兒子,最關鍵的是遏必隆也是皇親,他的生母是努爾哈赤的女兒穆庫什,也就是說遏必隆是努爾哈赤的外孫,這麼一說是不是縷清了,胤誐外公的外公和祖父的祖父是同一個人,那就是努爾哈赤。
因此胤誐血統高貴,母系家族政治勢力還十分強盛,所以胤誐直接被父親康熙從光頭阿哥晉封為郡王爵位,而康熙的其他兒子基本都是從貝子或貝勒開始冊封才陸續晉封王爵的,比如雍正在皇子時期就是先晉封貝勒,最後才晉封雍親王,而胤誐的起點則要比其他兄弟都高一些,就在於他的血統高貴,母系家族身份背景強大。
再對比一下康熙的第二十三子胤祁,他的生母是漢八旗出身的靜嬪石氏,其生母石氏家族出身低微,再加上胤祁本人輕佻浮躁,沒出息,人際關係還差,與雍正關係出的並不是很好,所以在康熙和雍正兩朝胤祁都沒有獲得封爵,而且也不受皇室重視。
雍正其實在對待沒有參與爭奪皇位的兄弟上面還是不錯的,很多沒有參與爭奪皇位還沒有封爵的康熙皇子在雍正時期大多都被晉封親王到貝勒的爵位,只有胤祁在雍正時期被封為鎮國公爵位,這是進入康熙時期之後皇子獲封的最低爵位了。
鎮國公這種爵位在進入康熙時期之後基本都是冊封給血緣關係較遠的皇室宗親,康熙的兒子們最低的爵位也不過是貝子爵位,而胤祁則重新整理了當時康熙諸子獲封最低爵位的下限。
胤祁獲得如此低的爵位主要在於他本人沒出息,沒能力,還生性輕佻浮躁,生母石氏家族出身低微,在政治上還沒有貢獻,與皇帝雍正關係還很一般,所以他在雍正時期只獲得了鎮國公封爵。
幸虧到了乾隆時期,乾隆比較寬仁,一點一點將胤祁的爵位晉封到了貝勒爵位,胤祁才避免了成為康熙諸子中爵位最低的尷尬。
因此來看皇子的生母家族出身也是能決定皇子獲得什麼封爵的考量因素,這也叫做子憑母貴。
寫在最後所以說清朝的皇阿哥屬於什麼級別享受什麼待遇就得看他的封爵,而決定他的封爵就主要是上面說的三點因素了。
清朝其實在封爵制度上把控比明朝要嚴格得多,不過主要在於乾隆時期把閒散宗室都定為了四品武官待遇,以至於隨著時間推移皇室成員越來越多,給清政府財政增加的負擔也就越來越大,這些閒散皇室宗親每年什麼都不用幹收入就比普通民眾高出幾十倍。
久而久之這些皇室成員就成了國家蛀蟲,國家財政被他們拖垮,也間接導致了清朝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