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979633029077

    不邀自來

    本答案主體觀點來自於李峰先生著作《西周的滅亡》

    開宗明義,西周的滅亡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深層原因是西周在地緣和政治兩方面存在結構性缺陷,這些缺陷在西周的三百餘年時間中沒有得到妥善解決,最終在西周末年的天災和政治失誤中崩潰。

    好了,下面長篇大論來了

    西周從建立時代起,就存在結構性的地緣缺陷,這樣的地緣缺陷是西周政治體制設計的重要原因,也是後來我們要談到的結構性政治缺陷的重要原因。這兩個缺陷是相輔相成的,併成為促成西周滅亡的根本原因。

    這是西周初年的政治格局(其實已經是成康年間了),局勢很明顯,整個周王朝分為兩個部分:以關中平原為中心的周王畿和三門峽以東的廣大東部地區。

    兩個部分以三門峽為界限,三門峽以西是周的傳統核心區域,三門峽以東是殷商曾經經營的區域。而這條通道本身又遙遠狹長,通常情況下,以步兵為核心的周王朝軍隊要透過這條通道需要40~50日。

    所以,西周初建時期,周王朝就面臨了地緣危機——東西不相救、首尾不相顧,這樣的危機在滅商不久的三監之亂中險些要了年輕的周王朝的命。

    為了緩解地緣危機帶來的威脅,周王朝進行了以下的政治設計:

    1.建立嚴格齊整的宗法制度,透過大宗-小宗關係和異性聯姻建立牢固的血緣聯盟和秩序;2.大建分封,透過姬姓宗室、姜姓盟友整合殷商遺民向外擴張,並建立冊命制度維繫和封國之間的臣屬關係;3.建立東部軍事據點洛邑,整合部分殷民,建立殷八師,透過原有的西六師控制周王畿、東八師保證在兩大地理單元中的絕對軍事統治力。4.更新了殷代的政治制度,形成後代周禮的雛形。(值得注意的是,周禮的建立並非如歷史慣常認識的在周公旦一代快速建立的。從考古學證據上來看,商末周初的禮制改革力度主要是將殷代以酒和巫術為核心(核心器物尊、觚、爵)轉向以宴饗祭祀為核心(核心器物鼎、簋),而我們熟知的用器制度直到西周晚期甚至春秋早期才得到確立。

    這樣的政治設計在西周初期的成康之際是非常有效的,極大程度上避免了因統治能力孱弱帶來的危機,並創造了西周初期的成康之治,周文化向東部的山東、北部河北和南部的江漢地區快速擴張,一派繁榮。

    但是這樣的政治設計中則存在結構性的缺陷:

    1.血緣會稀釋,宗法關係會疏遠。”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在五世或更晚之後,大宗和小宗之間臣屬關係已經由血緣性向結構性轉變。簡單地說,已經從服務你大伯變成了服務你大BOSS,後者的臣屬關係穩定性已經遠不如前者;2.分封是一次性的,創造封國換取忠誠在早期行之有效,而在這之後,空間被諸侯國填滿之後,周天子再想將無主之地封給臣屬就不再可能;3.這套政治體制的根本保證是周天子壓倒性的軍事實力,這樣的軍事實力既能保證天子能征服更多的敵人並將敵人的土地用作賞賜,還能保證天子可以懲罰任何不聽話的諸侯。

    這些缺陷慢慢地在西周中期暴露出來,周昭王計劃了一次野心勃勃的南征,目標是漢水以南的荊楚:

    玄普邵昭王,廣能支楚荊,帷奧南行。——史牆盤銘文

    但是這一次南征顯然並不像史牆盤上說的這樣圓滿,周昭王死在了南征之中:

     康王卒,子昭王瑕立。昭王之時,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其卒不赴告,諱之也。——《史記·周本紀》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喪六師於漢。——《竹書紀年》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管仲

    在這次軍事行動中,六師喪於漢水,我們並不知道這六師是西六師還是東八師的一部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周王室強大的軍事實力在這場災難中遭到了巨大的打擊。

    在穆王世,周天子向東擴張的勢頭突然收斂,並將目光放到了西邊,但是並沒有得到好結果:

    穆王將徵犬戎,祭公謀父諫曰:“……吾聞犬戎樹敦,率舊德而守終純固,其有以御我矣。”王遂徵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自是荒服者不至。——《史記·周本紀》

    周穆王將矛頭對準長期睦鄰友好的犬戎,但是並沒有得到太多甜頭,反而在西邊增添了一個新的敵人——犬戎。

    而在帝國東方,懷夷徐國作亂則差點讓周陷入危機。

    在穆王之子共王之後,西周的核心體制宗法制也陷入危機:

    懿王崩,共王弟闢方立,是為孝王。孝王崩,諸侯復立懿王太子燮,是為夷王。——《史記·周本紀》

    孝王死後,踐天子位的不是他的兒子,而是弟弟孝王,孝王死後,懿王太子夷王復位。史書對此語焉不詳,但是這樣的權力交接顯然破壞了父子相繼的宗法制,其中爆發了多少血腥鬥爭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這對於周天子的威信顯然是巨大的破壞。

    夷王時,夷王聽信紀侯的讒言烹殺了齊哀侯,立哀侯之弟為胡公,這簡直就是周天子自己在破壞宗法制。不久,齊國華人擊殺胡公,立哀侯之子為齊獻公,顯然,這對周天子的威信造成了挑戰。周天子對傳統盟友齊國干戈相向,這段歷史並沒有被收入史書,但是記載在了青銅器銘文上:

    唯王五年九月既生霸壬午,王曰:師史,令女羞追於齊。儕女甲伍昜登盾生皇畫內,戈琱O,玄柲,彤紗,敬勿敗績。——五年師史簋

    顯然,周夷王的戰略目的沒有達到,獻公在齊侯位置上坐了九年,然後死亡傳位,說明周王的軍事行動並沒有懲罰到齊侯。

    周王朝進入中期之後,軍事上的失利也帶來了政治上的變化:

    1.代表周王室和其他地區諸侯國之間政治關係的冊命金文減少,而諸侯國自鑄自銘的青銅器比例增多,象徵著周王室對諸侯控制力的下降;2.以裘衛四器為代表的青銅銘文記錄了土地交易的資訊,說明名義上屬於周王的諸侯卿大夫土地已經被作為私有財產進行交易;3.周王賞賜給臣子的土地已經從“XX土”變成了“XX田N、OO田N”,說明周天子賞賜的土地面積已經變小,並且常常不連在一起,進一步說明周天子為了換取忠誠,已經開始賞賜王畿內屬於周王室自己的土地。

    厲王世,一次地方諸侯的反叛成為周王室衰微的重要證據,這次反叛被記錄在禹鼎上:

    禹曰:“不(丕)顯(桓桓)皇且(祖)穆公,克夾(紹)先王,(奠四)方,(肆)武公亦弗叚朢?(遐忘朕)聖且(祖)考幽大弔(叔)、弔(懿叔),命禹仦?(肖朕)聖且(祖)考政於丼(邢)邦。?(肆)禹亦弗(敢惷),睗(錫)共?(朕)闢之命。”烏虖(嗚呼)哀哉!用天降大喪於下或(國),亦唯噩??(鄂侯馭)方,?(率)南淮屍(夷)、東屍(夷)廣伐南或(國)、東或(國),至於歷內。王廼命西六(師)、殷八(師),曰:“(撲)伐噩(鄂侯馭)方,勿遺(壽)幼。”(肆師)彌?匌?(怵會恇),弗克伐噩(鄂)。?(肆)武公廼遣禹?(率)公戎車百乘、斯?(廝馭)二百、徒千,曰:“於??(匡朕)肅慕,叀(唯)西六(師)、殷八(師)伐噩(鄂侯馭)方,勿遺(壽)幼。”(雩)禹(以)武公徒?(馭)至於噩(鄂),?(敦)伐噩(鄂),休,隻氒(獲厥)君?(馭)方。(肆)禹又(有)成。(敢)對(揚)武公不(丕)顯耿光。用乍(作)大寶鼎。禹其萬年子子孫寶用。

    在位於南陽盆地的噩侯作亂時,周厲王調遣西六師和殷八師(可能是重建的)作戰,卻並沒有達到戰略目的(弗克伐噩),最後不得不依賴武公的軍事力量才撲滅噩侯。(吐槽一下,這裡周天子的命令中出現“勿遺壽幼”,就是撲滅噩方的時候要老人孩子一個不留,真是急眼了。)

    厲王專利,將原屬於周華人共享的山澤產生的收入收歸國有,這可能是無奈之舉,實際上,隨著不斷地將王室土地賞賜給臣子換取忠誠,西周王室此時可能已經陷入了財政危機。作為旁證,厲王世的青銅器中甚至出現了厲王將原屬於一個臣子的土地賞賜給另一個臣子,顯然這伴隨著無奈,並將最終激怒周的臣子。

    三年,乃相與畔,襲厲王。厲王出奔於彘。——《史記·周本紀》

    厲王出奔之後,周進入了共伯和執政的共和行政時期,這象徵著周天子統治秩序的徹底崩解。

    隹(唯)王元年正月初吉丁亥,白(伯)龢父若曰:師毀,乃且(祖)考又(有)勛於我家,女(汝)有隹(雖)小子,餘令(命)女(汝)死(屍)我家,司我西扁(偏)、東扁(偏),僕馭百工、牧臣妾,東(董)裁內外,毋敢否(不)譱(善),易(錫)女(汝)戈琱똆、[딧(緱)]必(柲)、彤紗(沙、綏)、幹五鍚、鐘一肆、五金,敬乃夙夜,用事。再拜뻪(稽)首,敢對揚皇君休,用乍(作)朕文考乙中(仲)肆簋,毀其萬年,子(子子)孫(孫孫),永寶用亯(享)。——師毀簋(伯龢父若曰中的“若曰”此前只出現在天子的冊命文中,這裡出現說明伯龢父已經取得了和周天子相若的地位)

    宣王世,宣王短暫復興了周,卻喪六師於千畝之戰

    宣王不脩籍於千畝,虢文公諫曰不可,王弗聽。三十九年,戰於千畝,王師敗績於姜氏之戎。——《史記·周本紀》

    我們可以看到,在周前期,周的兵鋒直指漢水之南,而在穆王之後,周王對於南方的軍事作戰都基本以防禦為主,顯然,周在南部的擴張在週中期之後已經停止。而另一方面,周穆王之後,西方鄂爾多斯地區的犬戎嚴重威脅到了周王畿。尤其在宣王世,居住在犬丘的周人盟友大駱被犬戎消滅,周和犬戎之間的屏障再也不見了。

    (這裡再強調一遍,犬戎不是遊牧民族,西周晚期典型的遊牧人群還沒有出現在中國西部和北部,考古發掘證實犬戎是畜牧業發達的農業社會)

    與東部不同,東部還有封建屏藩可以保護周不受蠻夷攻擊,在西邊,周王只能獨自面對來自西方的攻擊,來自犬戎的一波又一波攻擊威脅著王畿腹地,多友鼎記載了一次驚心動魄的入侵:

    唯十月,用嚴狁放興,廣伐京〈追去辶〉告追於王。命武公遣乃元士羞追於京〈追去辶〉,武公命多友率〈率加辶〉公車羞追於京〈追去辶〉,癸末,戎伐笱衣孚。多友西追,甲申之晨,〈幹加尃〉於厀,多友右折首、執訊廿又三人,孚戎車百乘一十又七乘,衣復筍人孚。或〈幹加尃〉於共,折首卅又六人,執訊二人,孚車十乘。從至,追〈幹加尃〉於世,多友或右折首、執訊。乃口追至於楊冢。公車折首百又十又五人,執訊三人,唯孚車補克以,有焚,唯馬驅口復口京〈追去辶〉之孚。多友乃獻孚〈上或下爪〉訊於公。武父乃獻於王,乃曰武公曰:“女既靜京〈追去辶〉,釐女,易女土田。”丁酉,武公在獻宮,乃命向父佋多友,乃徙於獻宮,公親曰多友曰:“餘肇事女,休不逆,又成事,多禽,女靜京〈追去辶〉。易女圭瓚一、湯鍾一口、〈繑換成釒字旁〉鍪百勻。”多友敢對揚公休,用乍尊鼎,用倗用〈上友下甘〉,其子子孫孫永寶用。——多友鼎銘文

    幽王世,西周腹地關中地區經歷了一次可怕的地震:

    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史記·周本紀燁燁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詩經·十月之交

    同樣在幽王世,幽王廢黜來自於傳統盟友申國的申後,驅逐太子宜臼,立褒國(姒姓)的褒姒為後,以伯服為繼承人。為了徹底剷除逃亡申國的太子,幽王徵申國,而申國則求助於犬戎,毫無防備的幽王被犬戎所敗,被一路追擊到驪山附近殺死。(烽火戲諸侯不可信,具體的論述汗牛充棟)

    原本就已經搖搖欲墜的西周再也沒有在接踵而至的危機中緩過來,西周就此滅亡。

    在這之後,周王室東遷,關中陷於戎狄。高高在上的周天子成為僅擁有洛邑附近土地的吉祥物,大爭之世春秋拉開帷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跪求一篇關於奧林匹克生態小區規劃理念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