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孔談歷史

    武則天心狠手辣,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甚至連自己的親人都不放過。

    據《新唐書》與《資治通鑑》的記載,武則天確實殺了自己的女兒。武則天剛生下女兒不久王皇后來看她,看過之後她的孩子就死了,李治便下旨廢了王皇后。這就是武則天為了想爬上皇后的位置所做的。當然也有說是這個孩子身體虛弱,正巧是王皇后走了孩子死掉的。於是矛頭當時都是指向了王皇后的。

  • 2 # CarBine-m4a1

    武則天,打擊貴族門閥,發展科舉,重用寒門,整頓吏治,嚴懲貪吏。經濟上輕徭薄賦,勸農桑,薄賦役。軍事上穩定邊疆。但是作為一個女人,為了走上皇帝的位置,其手段更異乎一般上位者殘忍,單單是自己的長女和兩個兒子就成為她走上龍椅的墊腳石,更不用說其他妨礙她的人,開疆拓土能征慣戰之名將劉仁軌、婁師德、黑齒常之等皆被掃除。罪惡與功績同樣昭著!

  • 3 # 蘇愚公子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空前絕後,從這一點上講,歷史上任何一個當權的皇后或太后都無法跟她比較。一個弱女子能夠在男權社會里走上權力的巔峰,除了離不開她政治智慧和手腕,更離不開的是她心狠手辣,她的冷血。

    對於則天有沒有殺過女兒一事,史書記載的也不盡相同,《舊唐書》記載是因為突發疾病而死;而《新唐書》則記載是被武則天親手殺死。當然,史書也是人記載的,摻雜著對武則天的喜惡之情,因此,哪個是史實,你也說不清,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縱觀武則天的一生,以及她的所作所為,我更傾向於她親生女兒的死跟她有很大的關係,即使不是她親手殺死的,也跟她有關。

    第一種可能,親手殺死女兒。當時,武媚娘還是昭儀,但她與王皇后的矛盾已是公開的秘密。只有剷除王皇后,自己才能當上皇后。小公主正是這個時候來到世上,未曾得到母親的慈愛,卻成為了母親敵人的犧牲品。無子嗣的王皇后作為後宮之主,不得不故作姿態,隔三差五的無關心慰問武昭儀和小公主。正是這個動作,讓武媚娘尋得了掰倒王皇后的機會。但這個機會的代價就是犧牲小公主,在權衡利弊之後,武媚娘還是狠心的把小公主掐死。之後的劇情完全是按照武媚娘設計的進行。王皇后就這樣被廢,打入冷宮。武昭儀得償所願當上皇后。

    第二種可能,並不是武媚孃親手殺死自己的女兒,確實是病死的。武媚娘與王皇后宮鬥激烈,正苦於無計可施。一日,王皇后探望完小公主離開後,小公主忽患上急症,這時武則天腦海一個念頭突然閃現。於是,武媚娘沒有及時傳太醫過來醫治,而是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女兒痛不欲生,直至最後停止了呼吸。後嫁禍於王皇后。雖不是武媚孃親手殺死自己的女兒,但這見死不救與親手殺死又有何區別。

    雖有不少史學家認為,自古“虎毒不食子”,更何況是一個年輕的母親,怎能對自己的親生女兒下得了手呢?如果是常人,這樣的理由很充分,但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我們不能以人之常情去衡量武則天。權力場的鬥爭激烈血腥,是你死我活,弱肉強食的遊戲。在這樣的生存法則面前,武媚娘沒得選,只能鐵石心腸,只能心狠手辣。

    當她通往皇后寶座的道路遇到障礙時,發現女兒的犧牲足以成全她對權力的野心時,她必然會毫不猶豫地逾越人性的藩籬,顛覆世俗的道德規範,選擇最有利自己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犧牲自己的親生女兒,犧牲自己的兒子以及武氏族人也在所不惜,可以這麼說,他其實也是踏著自己親人的屍骨走上權力巔峰的。所以,她才能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4 # 何偉讀史

    在男權社會里,武則天稱帝的行為無疑是一場暴風般的革命。雖然後來的皇帝想抹殺她的存在,或者誣陷她的所作所為,然而在她死後,繼承帝位的都是她的直系子嗣,無論如何她都有配享太廟的資格,因此本朝的史官對她既不能褒又不敢貶,只好放任處之。因此這使野史有了極大的可乘之機。殺子等等兇狠行為本非人之常情,何況武則天在男權社會一直是曖昧又敏感的存在,因此此等行為確實真假難辨。

    至於繼續做皇帝一說,野史上關於武則天殺女的記載是發生在在高宗李治時的,當時她僅僅是李治的妃子之一,離登上帝位,還有幾十年時間;太子李賢之死至今還有很大疑點,並不能全推到她頭上;在她登位後,她的親生兒子並沒被她殺掉,廬齡王李顯,即後來的中宗,雖然一直疑懼母后要殺他,但只是軟禁了十幾年而已,武則天死後他按遺命做了皇帝;睿宗李旦雖被逼退位,但也沒殺,中宗李顯死後還繼續做了皇帝;真正殺了的是女兒太平公主的第一個駙馬,那也是在駙馬謀反的情況下。因此殺子一說,實在沒有確鑿的證據。

    為什麼對於武則天的評價多少都戴著有色眼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讀者受了傳統歷史道德寫法的誤導。無論武則天是如何“掩袖工讒,狐媚惑主”,從其之後的作為來看,她的美色充其量只是獲取地位的一種手段,而不是全部。對武則天的評價不應僅從傳統道德方面看,更應看到她在整個歷史縱深上的影響作用。

  • 5 # 我沙漠獨行者

    沒有從舊唐書上找到武則天殺女兒的記載。舊唐書只有高宗的史臣在自己的評論裡寫了句武后殺襁褓之兒。但是這是史臣的評價,並沒有記載在前文字紀之中。 既然史官沒有在前文記載,那就應該是沒有的事情。而史官的評論可以看出一個事情就是當時肯定是有武則天殺自己的女嬰的謠傳的。

    ---舊唐書記載了武則天當皇后的整個歷程,是這麼寫的--

    則天皇后武氏,諱曌,幷州文水人也。父武士彠,隋大業末為鷹揚府隊正。高祖 行軍於汾、晉,每休止其家。義旗初起,從平京城。貞觀中,累遷工部尚書,封應國公。

    初,則天年十四時,太宗聞其美容止,召入宮,立為才人。及太宗崩,遂為尼, 居感業寺。大帝於寺見之,復召入宮,拜昭儀。時皇后王氏、良娣蕭氏頻與武昭儀 爭寵,互讒毀之,帝皆不納。進號宸妃。永徽六年,廢王皇后而立武宸妃為皇后。 高宗稱天皇,武后亦稱天后。後素多智計,兼涉文史。

    ----舊唐書節選內容結束----

    很明顯的,當武則天還是昭儀的時候,高宗李治就是堅定的要拔除關隴軍事集團的權利了。 上面寫了武則天還是昭儀的時候王皇后和蕭良娣經常說武則天的壞話,高宗都不採納, 還將武則天進位為宸妃。後來,高宗就廢了王皇后讓武則天當皇后了。所以可以看到的是隻要武則天不犯錯,那麼高宗就一定會把她扶到皇后位置,因為武則天是高宗培養的一個對付關隴軍事集團的工具。王皇后蕭良娣都是關隴軍事集團的代表。

    武則天對自己的孩子動手殺的都是男性或者男性的老婆,她殺過兒子殺過孫子媳婦全殺光,殺掉女婿,但我認為她肯定沒有殺過女兒。 太平的姐姐肯定是病死的,那個年代孩子早夭是常有的事情。 女兒對她的權力沒有威脅反而是穩固權力的工具。比如說在她要稱帝之前,找了藉口殺掉太平的丈夫,然後要親侄子娶了太平,但沒成(原因我更傾向於武承嗣不願意)。於是就又殺掉另一個親戚武攸暨的老婆,讓武攸暨娶了太平,當時太平還懷著被武則天杖斃的那個丈夫薛紹的第4個孩子。這麼安排之後才做了皇帝,改國號為周。太平公主是武則天唯一還在世的女兒,就算這樣,做母親也不管太平內心的願望是什麼,所以太平不是工具是什麼呢? 兒子孫子才是她的絆腳石。

  • 6 # 海龍兄帝

    古往今來第一女皇帝。盤古開天闢地。人類歷史上可以說最偉大的女皇。先後當過。皇后。皇帝。太皇太后。從古到今能把這三個職業當完的人絕無所有。在位期間。深得民心。改革開元一片盛世。文韜武略。古往今來第一女帝。

  • 7 # 醉眼觀唐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女皇帝,同時,她的個人經歷極其複雜,性格也是乖張多變,讓後世之人很難評說。

    如果真要給武則天“畫像”,只能說她是個擁有很多張面具的“多面人”。

    第一張面具

    為了擺脫出家為尼的命運,她揹負人倫罵名去勾引太子李治。

    為了當上皇后,她上演宮斗大戲,甚至不惜賠上親生女兒。

    為了掌控權力,她逼死親生兒子,讓另外兩個兒子也終日心驚膽戰,生活在恐懼之中。

    為了給稱帝掃平道路,她任用酷吏,鼓勵天下人告密,對李唐宗室和心向李唐的忠臣們大肆誅殺,開啟了一個人人自危的黑暗時代。

    武則天的權力之路絕對稱得上血腥和暴力,她戴上第一張面具後行事果敢狠絕,為了達到目的,不惜犧牲任何代價,使用任何手段。

    這是一張惡魔的面具。

    第二張面具

    武則天大力推行科舉制度和殿試製度,在用人方面提倡推薦和自薦賢才,在全國範圍內蒐羅人才並親自甄選。

    姚崇,宋璟,張說,張嘉貞等一眾開元時期的名相,就是在這個時代經由武則天賞識和提拔起來的。

    武則天善於治國,懂得讓百姓休養生息。從她開始當皇后參與朝政到神龍元年(公元705年)退位,整個唐朝的戶籍數由380萬戶躍升到615萬戶,幾乎快漲了一倍。

    在古代封建社會,人口就是最大的財富。每一個朝代,只有人口富足了,經濟才會發展,國力才會強盛,才會出現所謂的“太平盛世。”

    這個面具下的武則天,絕對稱得上明君。她穩定政權後開始逐步結束酷吏政治,轉而寵信狄仁傑等一班賢臣,不但在任內創造了“君子滿朝”的朝堂奇景,也為後武則天時代的唐朝官場,提供了大量賢德與能力並舉的人才儲備。

    第三張面具

    武則天的第三張面具不怎麼好看,也是她被後人詬病最多的一張面具。

    薛懷義、張易之、張昌宗、乃至整個控鶴監都成了武則天千百年來也抹不去的汙點。

    不過武則天未必這麼想。

    武則天以67歲的高齡稱帝,而後才開始養面首,以她的身體狀況來判斷,相信其心理方面的需要也許要遠大於生理需求吧。

    她的心理需要是什麼呢?

    女人既然能和男人一樣當皇帝,那女皇帝為什麼不能像男人一樣有自己的三宮六院呢?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成非常之業,留非常之名。

    武則天是一個定規則的人,因此她要效仿那些男皇帝,甚至超越他們。

    武則天的第三張面具其實是“女王範”。

    第四張面具

    公元705年十一月,武則天在上陽宮去世,享年八十一歲。

    她在遺詔裡自己去掉了帝號,不再自稱皇帝,而是改稱“則天大聖皇后”,跟丈夫李治合葬在乾陵。

    她赦免了王皇后及蕭淑妃的所有親眷,也赦免了褚遂良、韓瑗、柳奭等人的所有族人。

    從前的恩怨,一概揭過。

    她的墓碑高達八米,卻空無一字。

    是非功過,任後人評說。

    因此,武則天的第四張面具,是“無面”。

    最後,殺女疑案

    《舊唐書》沒有記載小公主夭折的事情,但《新唐書》明確指出:武則天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女兒,然後嫁禍給王皇后。

    我們再從王皇后與武則天的性格分別分析,究竟是誰殺了女嬰。

    王皇后出身世家,自幼受到的是淑女教育,這也養成了她閒淡自持的性格。一個被武則天折磨致死都不肯口出惡言的人,怎會幹出殺嬰這麼殘忍的事?

    更關鍵的是,只要稍有智商的人,又怎麼會跑去武則天的寢宮去殺人?還要親自動手,豈不是太不合常理?

    武則天呢?她殺兄弟,逼兒子,殺女婿,殺外甥,還有什麼做不出來?

    我們前面就說過,武則天有一張惡魔的面具。為了達到目的,她不惜犧牲任何代價,採取任何手段。

  • 8 # 溪仔X

    歷史上,武則天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美貌傾城又謀略過人,她的墓碑沒有雕刻任何一個字,功過成敗留於後人評說。

    縱觀從古至今對她的評價,最為常見的應該就是“心機深沉”這四個字。的確,一個女人不僅能夠在瞬息萬變的宮闈鬥爭當中一步步取勝,還能夠在波譎雲詭的政治鬥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沒有深沉縝密的心思是不可能的。不過武則天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她的狠毒,其中流傳最廣的說法就是她為了能夠在同王皇后的鬥爭中取勝,不惜親手掐死自己的女兒。

    武則天親手殺女的傳說很廣,在《新唐書》和《資治通鑑》當中均有詳細記載,根據書中記載,事情發在永徽二年(651年)五月,武則天再度入宮,入宮之後,兩年之內連續誕下一位皇子李弘和一位女兒安定思公主。

    小公主滿月之際,王皇后前來看望,她看到小公主長相可愛,就抱起了小公主逗弄了一番之後才離開。此時正值武則天和王皇后進行激烈的權利爭奪之際,而王皇后偏偏在這個時候來看望小公主,而且還和小公主逗玩了一番,這正好為一心想徹底剷除王皇后的武則天創造了一個天大的機遇(武則天決定狠心掐死自己的小女兒嫁禍給王皇后),最終她也這樣做了,就在王皇后走後不到半盞茶的功夫,武則天趁沒人將女兒掐死。

    後來,唐高宗知道此事後,非常悲痛,發誓要找出兇手,而武則天宮中的侍人都異口同聲地說道:“王皇后剛剛來過這裡。”於是李治不分青紅皂白,把殺人兇手的帽子扣在了王皇后的頭上,王皇后徹底在後宮爭鬥中失去了立足之地,最終被廢,李治立武則天為新的皇后。

    關於武則天的文字記載,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妖魔化,然而,從歷史的立場上看,唐朝前期兩大失敗,一是武氏代唐,二是安史之亂,歷史的追究不可避免。為了避免武氏之禍的重演,借鑑史學很容易走上妖魔化武則天的道路上去。於是,一些原本荒誕不經的傳聞也被歷史學家採納,武則天殺害親生女兒的故事因此得到正規史學著作的傳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據說清朝每位皇帝都有墨跡傳世,那麼清朝皇室家族繪畫都有何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