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生命召集令

    糖尿病教育,狹義上來講,是一種針對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手段,是糖尿病治療“五駕馬車”之一;而廣義上來講,應該是面向全部大眾的,針對糖尿病知識的普及,包括糖尿病的臨床表現、如何發現、如何診斷、如何自我管理、如何治療及預防等相關知識的宣教。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針對的人群包括專業醫療機構人員和患者及患者家屬兩方面。首先,針對醫護人員,要求其必須要有專業的糖尿病相關知識的培訓,掌握過硬的理論知識,並且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可以將理論與臨床結合起來。其次,對於患者及其家屬,要求其均需接受全面的糖尿病相關知識宣教,讓其可以充分認識糖尿病,並且掌握自我管理技能。

    例如,首先我們應該讓大眾瞭解如何認識糖尿病,很多人都知道“三多一少”,但是,實際上,大多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並沒有典型的“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下降”的症狀,很大一部分比例的患者是在體檢中無意發現的。所以,此處劃重點,我們應該是提高糖尿病普查的意識,定期進行健康體檢,爭取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其次,對於確診的糖尿病患者,我們應告知其糖尿病的治療並非僅僅是打針吃藥這種單一的治療手段。因為,對於一些處於血糖臨界值的患者,並不一定要用藥物,只要能夠指導其合理飲食,配合適度的體育運動,監測血糖水平,自我控制良好的話,是可以逆轉病情的。而對於那些已經用藥物控制的患者,不要以為只要按時吃藥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同樣需要配合非藥物治療,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否則就是事倍功半了。

    再次,對於如何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如何合理用藥等知識,同樣需要普及於大眾,讓患者做到“明明白白”用藥。例如,藥物是要飯後吃還是飯前吃?何時應該選擇注射胰島素?如何讓患者放下對胰島素的戒心?甚至胰島素注射的正確方式,也包括在糖尿病教育之中。

    甚至,我們可以講,糖尿病教育能夠決定糖尿病治療成功與否。

    有研究表明,對於新發的糖尿病患者進行糖尿病教育,告知其如何進食飲食及運動自我管理及控制,併為其制定個體化的血糖控制目標。對患者進行定期隨訪後,發現此組經過長期規範化管理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普遍較好,併發症發生率低,生活質量高。

    本期答主:張克慧,醫學碩士

  • 2 # 草根有德

    專業加科普,早知遠疾苦。

    什麼是糖尿病教育?

    簡單一句話:讓您多知道一點東西,雖病過得舒服一些,幸福一點。

    細說有4個方面:

    1.儘可能簡單易懂的描述疾病,讓您知道你得了什麼樣的病,病從哪裡來,會到哪裡去。以2型糖尿病為例,由於遺傳,生活方式的原因導致胰島功能逐漸減,出現高血糖,時間久了會出現血管病變,出現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梗),腦血管疾病(腦供血不足,腦梗塞),眼底病變(可能會失明),腎臟病變(可能會透析),神經病變(麻木,陽痿),血管+神經病變(會爛腳)。

    2.與您講解治療方案中的利與弊,讓您參與進來,以合適的藥物,取得更佳的臨床效益(效果好,花錢少)。戰略上重視,戰術上藐視。

    3.如您如何更有意義的參與到這個慢性病的管理中來。這一條主要說說監測,下一條講飲食運動。在醫院住院我們可能會一天七次或五次血糖檢測,但在家庭中就不會這麼測了,首先建議回家頭幾天儘可能每天5次,因為回家後飲食習慣和結構變化,會造成血糖的波動。其次,隨後我會建議糖友每天至少查一對血糖(某一頓飯的飯前飯後),如果血糖控制的穩定,也需要定期檢測,我會建議週一早飯前,週二早餐後,週三午餐前,週四午餐後,週五晚餐前,週六晚餐後,週日睡前,這樣縱橫對比,我就會得到更多的資訊。再者,一定要做好記錄,並把記錄帶到醫生面前,記錄時間,飯前飯後,如果餐後波動大的,再注一筆吃了什麼,很方便找原因,調方案。最後建議不要超過一個月不見醫生,並認可定期檢查血脂,糖化血紅蛋白,眼底,尿微量蛋白的重要性。

    4.關於生活方式的建議,從框架到細節,儘可能詳盡,但是一定要可行,一定要符合您的實際情況,這就是最重要的個體化。一個悠閒著喝茶的糖友和一個出力刨地糖友在飲食建議會有很大區別。我一般建議患者儘量避免食用引起血糖波動太大的食物,一禁止喝稀粥(任何型別的粥),老人可適當,二是禁止油煎油炸食物,三是肥肉,動物內臟,魚子等含脂肪豐富的食物,四是禁止花生種子高油脂食物。具體建議食用的食物請關注後參照我分享的“糖尿病吃什麼好”。

    運動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方式,消耗葡萄糖以降低血糖,也可以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這點意義非常重大,這才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根本。最重要的是合適的時間,合適的運動方式及運動量。一般建議有條件者每頓飯後都要有一段20-30分鐘低_中等強度運動(散步,騎車),沒有條件者保證每週5次中_重等強度鍛鍊,每次不少於30分鐘,並且運動時一定隨身攜帶饃片、餅乾之類的,預防發生低血糖,引起不必要的甚至慘重的臨床事件。

    飲食運動既是控制血糖的基礎,也是控制血糖的有效“處方”,卻比藥物更便宜,效果卻好,一定重視!

  • 3 # 糖尿病健康之路

    糖尿病教育就是用各種方式,比如文章、圖片、影片、講座等方式,教育糖尿病人什麼是健康科學的面對糖尿病的方法,比如如何運動、如何用藥、如何吃飯、如何選擇水果等等,還有最新的糖尿病研究進展。其中胡仁明教授拍攝的糖尿病教育電視劇《抗糖路上愛相伴》,融合糖尿病教育於愛情故事劇中,系統介紹糖尿病管理方方面面,獲得上海科技進步獎與中華醫學科普獎,值得糖尿病友好好學習。

  • 4 # 百味上品

    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絕對缺乏或胰島素的生物效應降低引起的體能代謝失調和高血糖狀態。臨床症狀為多飲、多食、多尿、煩渴、飢餓、消瘦、疲乏無力等,2型糖尿病上述症狀可以不明顯。其併發症為低血糖、酮症酸中毒、心腦血管系統、神經系統、腎臟、視網膜等病變,亦常併發化膿性感染、尿路感染、肺結核等。糖尿病也是導致心腦血管病發病率和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對糖尿病的防治成為我們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  

    病人存在的問題中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病人不認識與糖尿病有關的危險因素:如膳食中攝入過多的糖、脂肪等高熱量食物,長期吸菸,大量飲酒,過度肥胖,缺乏運動或運動不足,家族中有糖尿病糖友等。

    病人對糖尿病的危害認識不足:糖尿病起病徐緩且病程長,早期常無症狀或症狀輕,往往在體檢或檢查其他疾病時才被發現,所以不被人們所重視,糖尿病如不及時控制和治療,血糖持續升高,引起體內產生一系列的代謝紊亂,使心、腦、腎以及周圍血管、神經等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危及生命。

    病人不遵從醫囑

    常見的原因是沒有得到良好的健康教育,不明瞭糖尿病的危害性;不明白糖尿病需要長期的飲食控制和藥物治療;只注重了藥物治療忽視了飲食的控制,或片面強調了飲食控制忽視了藥物控制;害怕藥物的副作用自行停止用藥;經控制飲食和藥物治療後血糖恢復正常,病人以為糖尿病已治癒而自行停藥或不再控制飲食;部分病人對糖尿病認識有誤,認為糖尿病無法治癒,就放棄治療,任其發展;糖尿病早期無症狀及併發症發生,病人缺乏積極治療的驅動力,部分病人不願意控制飲食和進行藥物治療;對醫務人員缺乏信賴;也有部分病人由於經濟原因,而得不到有效的藥物治療。

    教育對策:

    讓糖尿病人瞭解糖尿病的知識,增強其自我保健意識:

    對糖尿病糖友的飲食和運動進行指導,飲食治療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讓糖尿病糖友掌握合理飲食方法,控制總熱量的攝入,注意飲食的多樣化,三餐種類的選擇,應選擇低糖、高蛋白、高纖維食物,一日至少三餐,這裡我們推薦三餐搭配麥棘養生黃金餐粉並主副食搭配,保證機體足夠的營養需求,必要時可選用麥棘養生黃年餐粉作為充飢食品,三餐要定時定量進食特別在藥物治療後更應注意;要忌酒,尤其是注射了胰島素的糖友空腹飲酒,易引起低血糖;指導糖友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促進糖的利用,從而減輕胰島的負擔,鍛鍊後應有舒暢感且應適當進食,避免出現低血糖。一般2型糖尿病早期透過嚴格的飲食控制和體育鍛煉就能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在飲食和運動治療的基礎上,指導糖友合理用藥,在飲食和運動治療的前提下先用一種藥物,並視病情需要聯合使用其他口服藥物;或聯合使用口服降糖藥物和胰島素。定期監測血糖,根據糖友的具體情況和藥物的特點及時調整藥物劑量和藥物種類。磺醯脲類:常用藥物有優降糖和達美康,能促進糖的利用而降低血糖,服藥過量、飲食配合不當,易引起低血糖;雙胍類:常用藥物有二甲雙胍,對正常人無降糖作用,單用不會引起低血糖,還有減輕體重的作用,尤其適用於肥胖型的2型糖尿病;α糖苷酶抑制劑:常用藥物有拜糖平和倍欣,主要用於降低餐後血糖胰島素主要用於口服藥物血糖控制不理想或併發心腦血管、眼底病變、腎臟病變、周圍神經病變等併發症時,指導糖友使用胰島素,使糖友空腹血糖控制在7.2mmol/L以內,但又不能發生低血糖。

    指導糖友減少和預防併發症的發生,糖尿病糖友血糖升高,機體抵抗力下降,因感染可致病情惡化,故要保持全身和區域性的清潔,特別是側重下肢(足是重點)、口 腔、會陰部位為主,有呼吸道感染、癤、癰、肺結核及外傷時要及時治療;控制好血糖是減少和預防併發症的關鍵。

    指導糖友自測尿糖,每日3~4次,分別在餐前和晚睡前檢測。方法;將試紙浸入尿液1min後與標準圖譜進行對照,記錄結果。

    對易感人群的篩選,對長期吸菸,大量飲酒,過度肥胖,缺乏運動或運動不足,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反覆感染和家族中有糖尿病的糖友要進行血糖的檢測。

    對糖尿病糖友和易感人群進行定期複查血糖和腎功能等,以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70%的2型糖尿病糖友死於心血管併發症,60%糖尿病合併高血壓,從而提出了在糖尿病治療中全面控制心血管危險因子的原則 。

    在飲食和運動治療的基礎上,指導糖友合理用藥,指導糖友使用胰島素,使糖友空腹血糖控制在7.2mmol/L以內,但又不能發生低血糖。忌食:白糖、紅糖、葡萄糖、糖製品、甜食、果糖、蜂蜜等、少食:土豆、芋頭、奶油、豬油、羊油、黃油、花生、瓜子、動物內臟等。宜食:蕎麥、燕麥、鷹嘴豆、黑木耳、沙棘、山藥、胡蘿蔔、枸杞等食材。

    非藥物調養是糖尿病人的重要養生之道,而且密切影響療效和康復。廣大患者和非專科醫者都不可能精確計算熱量,刻板安排食譜,故“以食控制”對醫者來說都是一個難題。但麥棘養生黃金餐粉幫您做到,麥棘養生黃金餐粉中含有13種藥食同源食材:沙棘、枸杞、桑葚、葛根、山藥、紅棗、桑葉、百合、黃精、萊菔子、覆盆子、馬齒莧、金銀花。本草文獻收錄藥食兩用4種:苦蕎、燕麥、黑木耳、芹菜籽。民族藥食兩用1種鷹嘴豆。新資源食品1種水蘇糖。營養補充輔助治療1種木糖醇。經過15年鑽研得到麥棘養生黃金餐粉的黃金配方比例,發明人在臨床實踐中總結配方效果和經驗,摸索鑽研了15年最終調配出最適亞健康、糖尿病、肥胖這三大人群使用,讓近萬人收益並見證了中醫的神奇,並呼籲大家馬上開始養生,治未病之病,把健康帶給自己,把健康帶給家人。

  • 5 # 內分泌前沿

    關於糖尿病教育,相信各位大咖可能已經說的很多了。

    什麼事糖尿病教育,其實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但現實中對糖尿病的患者的教育,也還真的只是停留在字面上,傳授糖尿病的一些知識,到最後:病人空有一身理論,甚至講的比你還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資料安全管理辦法,將如何影響大資料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