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京寧

    我住的街巷沒有經歷過拆遷,但是曾採訪過很多次老街巷的拆遷,尤其是南京老城南片區、下關老城區等拆遷,可以說的大部分人都是不捨。

    住在這些老街巷的以老人居多,人老了戀舊,對人對物都有感情。幫很多老人在老房子前和家裡拍了留影,一些老人還特意喊了兒女回來一家人合影留念,一大幫老鄰居在巷子裡合影。我發現,他們不光是留戀老房子老街巷,對身邊的老街坊也是很不捨。

    在下關時,曾有幾個老人說,他們對拆遷補償什麼的沒太多要求,但最大的要求是要把幾家老街坊安置在同一個小區同一幢樓上。為了這件事,他們跟拆遷辦耗了一段時間。

    年輕人會比老人們灑脫很多,不少人是多年前早就盼著拆遷的,拆遷了他們能換到更好的環境居住,還能拿到一些補償,對生活質量來說是一次改善,何樂不為?雖然這裡是從小長大的地方,不過情懷遠沒有物質生活來得實在。

    社會在進步,城市在發展,拆舊建新在所難免。

  • 2 # 說天評地鹽城哥

    這些東西可能和年齡有關吧。現在對那些比較古老的保留,並不是真的當地人開明有保護意識,而只是因為現在的古色古香或許會為自己帶來巨大的財富罷了。

    我是七零後的農村人出身。作為農村而言,稀稀拉拉的幾戶人家散落在田中央。唯一比較集中的就是隊房和那時候公家的倉庫。

    所謂的隊房也就是當時村部用來開會和辦公的一間會議室罷了。以前的條件比較差,隊房裡沒有窗戶,只有頂上有幾個碗大的孔用來透氣,那昏暗的燈光根本看不清人在裡面。曾記得我可能也就三四歲吧,那時候沒有空調沒有風扇,大夏天的去隊房玩,大人說隊房裡涼快。由於外面的Sunny太刺眼,進去隊房以後,一片漆黑,根本看不到還有人的存在,自己太小,當時都哭了。

    隊房的周圍都是當時用於集體進行農作物收穫作業時的曬穀場。放學或者過年的時候,大場上都是放學後的學生在那玩耍(鬥雞,打瓶蓋,拍火柴盒等)。

    夏天的時候,大人小孩都早早的吃了稀飯,搬個小板凳去大場上聊天吹牛,也有吃得晚點的端著碗去。那個時候就連收音機都是奢侈品,農村唯一的資訊來源就是大喇叭。然而那時候的人感覺好充實好融洽,天天在一起家長裡短的,還不厭其煩。稍微能有點來源的看到一些雜誌上的訊息,還能加油添醋的變成很有水平有權威的文化人滴,受人膜拜啊。

    後來由於實行大包乾,分田到戶。曾經的大場被犁為平地,那個曾經給全村帶來快樂帶來交流甚至爭吵的場所,一次又一次在村民的依依不捨和請求中延遲。最後,由於上級的強烈要求,必須用於耕種,很多人迫於無奈流著淚帶著鐵鍬親手去挖這塊土地,可是當天也就進行了不到十分之一吧,很多人哽咽的再也挖不下去了。並私下相互通知,不要挖,一直就這麼拖著很想留著這份記憶。

    過了幾天,突然來了幾部拖拉機,村幹部鄉幹部直接現場坐鎮。一個上午,那片曾經的歡樂和記憶,被突突突的拖拉機翻了個底朝天。那片樂土只能深種心中。

    後來聽大人們說起,其實,最後的時候大家都已經知道這個結果無法挽回了。縱然有再多的不捨,也必須貫徹執行到底。所以拖拉機來的當天沒有人再去阻止。

    現在場沒了,人散了,鄰居的感情再也回不到那種真正親如一家的感覺了。

    如果你認可作者觀點請贊並“關注”,未來我們會有更多的思想共鳴!

  • 3 # 樂陶視界

    我想就家鄉宜昌談談題主的問題,宜昌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同時也是湖北發展速度較快的省域副中心城市,隨著城市化程序加快,一些老街舊巷逐漸消失於我們的視野,也許以後我們只能從老照片上才能找回往日依稀的風骨,喚起童年的記憶.曾經有很多人問過我,宜昌有城牆麼?其實是有的,看這張照片,城牆老舍,以及遠處的磨基山清晰可見.(當然城牆拆除較早,這是另話)宜昌由於地理位置限制,出於發展需要拆除了部分老街,當時也得到了廣大市民理解,比如打通雲集路和整修西陵一路拆掉的原海歐商店及新街、南正上街老屋,但個人覺得,宜昌有必要保留部分老街舊巷,因為它們承載了宜昌的城市記憶和精神寄託.我小時候,住南正街,在學院街小學上學,後來修世紀歐州城拆除,我依稀記得當時的家是有百年曆史的帶天井院有廂房的老屋,當時未作任何措施就拆除了,不禁讓人唏噓,現在正在施工的環南片區如楊柳樹巷等地也有不少老屋,不知道有沒存檔記錄,現在看已經拆得差不多了,唉如何處理現代化程序與傳統文化乃至建築的衝突是宜昌乃至全國都面臨的一個問題,我們不要等到永久失去某些東西才知道其價值的可貴.宜昌往事群曾經有很多朋友都向文化建設相關單位包括媒體呼籲,對宜昌一些有象徵及記憶的老街建築予以保護,也希望未來的宜昌,我們還能觸控到歷史的脈搏.

  • 4 # 隆都人攝影分享

    我是汕頭的,現在汕頭城市街道出現翻天覆的變化,練江路很多歷史悠久的攤檔被砸了,老市區也正在被重新改建,老舊的破房,危房變化出了新樣貌,並命名為“創文”

    城市要發展必須摒棄一些東西?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城管他們砸掉了我最喜歡吃的練江路的饒平阿伯的果條檔,現在全城的味道基本大同小異,只有阿伯的味道最為特別,還有他炒的菜,他陪伴附近的工廠工人,酒樓的廚師走過多少歲月的風風雨雨,就這樣說砸就砸了。

    老市區改造嘛,改造的挺漂亮,非常美觀,不過我就想問下,等到改造完成時,我們去品嚐原有的老牌美食還能嚐到嗎?還能跟之前的價格一樣嗎?還是說跟潮州牌坊街一樣10塊錢就只能吃一碗少的可憐的鴨母捻

    這不是我們要的結果,真的

  • 5 # 二氹

    隨著城市發展,許多老街舊巷都成為了拆除物件,作為不是生活在這些街巷的人來說,都認為早就該拆了,歷為破敗已經影響了城市的形象,有的則是影響到了城市建設。但對於那些生活在老街巷的長輩來說,那就是他們的兒時的記憶,也記錄了我們新一代人的童年。

    老羅家的劉奶奶清楚地記得,那一年我的爸爸媽媽因為工廠趕工,晚上八九點鐘還沒有回到家,我那時只有6、7歲,雖然家裡能吃上剩飯,但雨夜的孤單讓我不由得抽泣起來,劉奶奶住在我們家不遠,她撐了一把油紙傘,手裡拿著一碗熱乎乎的麵條,進了我家的門,安慰我說,這條小巷子就是我們的家,爸爸媽媽不在家,還有劉奶奶陪著你。我吃完劉奶奶的餃子,然後就去洗澡,洗完澡上床,劉奶奶就給我講故事,聽著聽著我就睡著了,第二天醒來,看到的是爸爸媽媽的笑臉。

    在老街巷子裡,這種互幫互助是經常的事情,所以大家都比較親近,不像現在的單元樓,對門都不一定認識。所以被拆,很多老人都是不捨得了。

  • 6 # 在雪一方YXW

    老街舊巷折射著太多的時光痕跡,承載著太多的成長記憶。拆除舊街巷是城市建設快速發展的一個兩難選擇,老街老巷是凝固的時光印痕,是一座城市的歷史符號。到底怎樣選擇正確,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怒者見氣。相對於平遙古城被儲存到現在的幸運,很多被拆除的城市街區則多少透出一些遺憾,在我所生活的呼和浩特也一樣。

    呼和浩特曾有很多明清及民國時期的老街巷和舊宅院,主要集中在玉泉區和回民區,在城市化改造的浪潮中,這些房子都被高樓大廈取而代之,現在只能從老照片裡尋找記憶了。這些老街巷其實是幾代人個人生命成長的靈魂座標,蘊含了太多的情感因素。在拆除的時候,也有很多人有反對意見。但客觀來說,辭舊迎新的確是人類發展的一個永恆主題,現在回過頭來看到過去破舊贓亂老街區舊貌換新顏,特別是老住戶住房條件得到改善,我覺得大家還是樂於接受現在這種現實的。畢竟過去的老房老街是基於那個年代的社會環境、經濟條件和建造水平建起來的,人均居住面積小不說,在時光沖刷和風吹雨打下,已經殘破不堪、街窄房危,基本都達到了使用年限,而且還存在著很大的消防隱患。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時代背景,也都有不同的經濟社會條件,現在國家富強了,拆除老街巷,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水平,改善居民住房條件,誰又能說不是一件好事情呢?讓那些老街老巷、老宅老院留在我們的記憶中吧!

  • 7 # 全城通

    本人座標蘭州,我來說說當地人是如何看待陪伴你成長的老街舊巷被拆除的?

    蘭州是西北的一座小鎮,也是新中國的老工業城市。記得80、90年代,整個蘭州市區沒有幾個像樣的摩天大樓,基本上都是老式八層樓,以前很羨慕親戚住的樓房,覺得城市戶口真好。而且能住的起八層小炮樓的都是一些國企工人,比如蘭煉、蘭化、蘭石等。

    那時候家裡住在蘭州某農村,很典型的西北小院。泥巴加麥草曬的磚,木頭是大梁,毛氈是頂棚,有錢的鋪個瓦,沒錢的蓋點草。那時候的老街舊巷,就是一條土路,然後兩旁各種植一排槐樹(西北雨水少,槐樹長的也不好)

    後來進入了21世紀,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家家戶戶拆除了老舊的土房子,蓋起來鋼筋混凝土的二層小洋樓。整個蘭州市,大面積的蓋起了摩天大樓,八層老樓也是越來越少。小時候住的農村也變成了“城中村”,老家的舊巷道逐漸變的繁華。

    近幾年隨著“一帶一路”的政策,曾經落魄的蘭州也逐漸出現復甦現象,現在老家隔壁的城中村,建起了“蘭州老街”,是蘭州的新地標,就在前天“蘭州老街”二期工程已經開工。

    當然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家鄉的“老街舊巷”越來越好,活在過去的都是情懷,淘汰掉的才是社會發展的需求。

    最後祝願我們的祖國越來越昌盛,落後的大西部也越來越繁華!

  • 8 # 新華融媒新消費

    作為呼和浩特人,為這座城市的發展而驕傲,為她日新月益的變化而讚歎。

    一座現代化的城市與民族風情相融,倍感首府城市的無窮魅力。在我們沉靜於城市的飛速發展時,突然發現那些曾經熟悉的老街舊巷似乎在一夜間就消失了。其實,市民們早知道,為了城市程序的加快,好多道路都將修地鐵,也為城市的市容市貌拆除了舊的房屋,得確,城市整齊了、漂亮了,等四通八達的地鐵開通時,等一條條快速路讓行進的車流暢通無阻時,相信,和我一樣,人們都會為她的便捷而歡欣鼓舞。

    咋日,在公交車上,一位老人就無不感慨地說:曾經光顧的那個稍麥館也補拆了,前幾天老闆還熱情地與他這個老主顧打招呼呢,不知這位店主將搬遷到哪裡,只是已經習慣了一個地方,習慣了一種味道,習慣了一種風情,似乎再好也找不到了那種原有的回味……

    其實,和這位老人一樣的心情有很多人。我們曾在那條老街的稍麥館與友人一同吃著當地獨有的美味,一邊喝茶聊天,看著窗外充滿古韻的街景,聽著食客們毫無忌諱的家長裡短,那種愜意,讓每個清晨多了份Sunny般溫曖和期待,彷彿一幅充滿生活情趣的畫卷已深深地鑲嵌在人們的記憶中。

    為什麼要落葉歸根?為什麼要故地重遊?而所有的都只是為了一份記憶。在這份記憶裡,有童年的快樂,有在小酒館的醉意,亦或與理髮店女孩的一個愛情故事,也許是咖啡館裡一段無法忘記的回憶……

  • 9 # 包頭吃喝玩樂攻略

    雖然我沒有遇到這種事——從小陪伴我長大的老街舊巷被拆除,但是我能夠體會到,如果被拆除了,心裡還是很不捨,很難過。畢竟老街舊巷如同是兒時陪伴長大的“朋友”,他們的存在說明了童年的存在,他們的存在也見證了童年的點點滴滴。如果我童年陪伴我長大的老街舊巷被拆除了,我肯定會很不開心,甚至希望透過自己的一己之力去改變。但是城市為了建設,不得不拆掉那些舊的老街小巷,然後蓋成高樓大廈,政府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城市的發展,所以也很無奈。如果遇到了這樣無法改變的事情,不如在他還存在的時候,就多去懷念一下,多拍幾張照片,為以後留個念想,別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當你來到了童年陪伴你長大的老街舊巷,你會在每一個地方看到你兒時的身影和你兒時的樣子,這大概就是老街舊巷存在的本身價值和他的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腹痛腹瀉,體檢發現腸息肉,要把息肉切除嗎?切除後有什麼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