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軟體不太清楚,但是這裡有乾貨分享,教您三分鐘讀懂CT報告。
CT,全稱Computed Tomography,譯作計算機斷層掃描。大概是因為這個名字太長,還不好理解,所以從民間到醫學論文都直接用“CT”,這是華人嘴裡僅有的幾個深入人心的英文詞兒之一。
CT的由來
X光可以穿透人體,最早在醫學應用的就是普通的X光片,可以一眼把人體看通透,當時對醫生了解病情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醫生們終於可以看到病人身體裡面到底有什麼變化了。
我們總是很難滿足的,人們逐漸發現X光片顯示的人體是平面的,也就是在一個方向上各個部位都“疊放”在一起了,把一個立體的人拍成了平面的,這帶來的不只是不好看的問題,主要是小病灶會被遮蓋住,比如上圖中醫生手指的位置,因為重疊了乳房、心臟、肺和肋骨,這個位置如果有小佔位就很容易被忽視,而且很難分清楚是具體哪個部位的問題。
於是,隨著計算機的應用,透過在多個角度掃描同一個部位,就可以計算出一個層面每個點的密度資訊,重建出一個層面的影象。
CT的成像原理
CT主要成像原理是:把X射線掃描到的人體結構資訊,經過一層層神秘莫測的電子計算,最終生成醫生們一下子就看得懂的橫斷層面影像。
其中胸部CT檢查,主要針對肺部、心臟、縱膈是否發生病變,比如淋巴結腫大、膈疝、主動脈夾層動脈瘤以及縱隔氣腫等疾患。
有助於對X線胸片發現的問題作出定性診斷,或檢出X線胸片未發現的隱性病源。
在醫院中做CT檢查時,通常會有一個CT床,躺到上面,然後自動送入發射X射線的機器內部。
對於健康人的胸部CT結果,醫生會在報告單中寫“平掃肺窗(肺窗主要顯示肺部組織,肺紋理多呈亮白清透,肺泡等呈暗灰色,氣管胸壁等四周軟組織則色調非常亮)顯示兩肺紋理清晰,走向分佈無異常,肺實質未見滲出或佔位性病變。”
正常胸部CT肺窗-右上葉支氣管層面
正常胸部CT肺窗-肺段劃分
縱隔窗(縱膈窗重點顯示兩側胸膜之間,也就是縱隔的區域,主要顯示縱膈以及胸部大血管、大氣管、食管、心臟等密度較大的組織,肺部則為暗色,骨骼為亮色)正常影像通常描述為:兩肺門無增大,氣管支氣管通暢,強化血管及脂肪間隙清晰,縱隔未見腫大淋巴結。胸膜﹑肋骨及胸壁軟組織未見異常。意見:胸部CT掃描未見異常。
正常胸部CT縱膈窗-心室層面
正常胸部CT縱膈窗-主肺動脈窗層面
對於肺癌患者,常見的CT徵象就是“佔位”。
肺部佔位病變,是指肺部有一個實質性的東西:就是說原來軟綿綿的肺組織裡面由於病變質地變硬了一些,在片子上就會相應地出現陰影。
腫瘤、肺炎、或者肺部良性病變如各種性質的肉芽腫,都會發生這種情況。
根據片子只能做出傾向性的診斷——感染的或是良性的,一切以拿到組織做病理為金標準。
胸部CT肺窗示右下葉佔位。
同一患者增強CT縱膈窗,棕紅線所指為侵犯左心房的轉移淋巴結。
其他10種常見的胸部CT徵象
CT月暈徵(CT halo sign)
CT月暈徵指CT影象上肺結節或腫塊周圍的磨玻璃樣衰減區域,就像月亮的光暈一樣。
最常見於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侵襲性麴黴病的早期。
在嗜酸細胞性肺炎、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組織性肺炎(BOOP)、念珠菌病、韋格氏肉芽腫、支氣管肺泡癌和淋巴瘤患者中也有CT月暈徵。
CT月暈徵:a.急性白血病患者侵襲性麴黴病,箭頭指示月暈徵。b.月暈。
指套徵(Gloved finger sign)
這種徵象的特徵是有分支的管狀或手指狀軟組織密度,是由擴張的支氣管充滿粘液(粘液栓塞)形成的,就像帶著手套的手指似的。
在CT影象上,粘液填充的支氣管呈Y形或V形。
良性和惡性腫瘤、先天性支氣管閉鎖、支氣管結石、結核性支氣管狹窄、肺葉內隔離、肺內支氣管源性囊腫和異物吸入可引起支氣管粘液樣阻塞。
過敏性支氣管肺麴黴病(ABPA)、哮喘和囊性纖維化可導致此徵象,而不阻塞支氣管。
指套徵:a,b. 肺癌患者的CT影象顯示支氣管內充滿粘液。c.戴手套的手。
印戒徵(Signet ring sign)
通常,支氣管的直徑等於相鄰肺動脈的直徑(支氣管與並行動脈比=1)。
當支氣管動脈比率增加時,出現印戒徵,像一枚戒指。
通常見於支氣管擴張或不可逆異常支氣管擴張的患者。
印戒徵可以在肺部任何地方看到,可以幫助區分支氣管擴張和其他囊性肺病變,如支氣管壁增厚、支氣管錐形消失、胸膜下1釐米內支氣管視覺化等,都是證實診斷的重要發現。
印戒徵:a. 支氣管擴張的病人,箭頭指示左下葉可見擴張的支氣管和鄰近的肺動脈。b.印戒。
彗星尾徵(Comet tail sign)
彗星尾徵是指從胸膜下“腫塊”延伸到肺門的曲線形高密度影,彷彿彗星尾巴。
由變形的血管和支氣管構成,進而導致相鄰區域出現盤狀肺不張,這是盤狀肺不張的特異性徵象。
與其他肺不張型別一樣,盤狀肺不張在靜脈注射造影劑後均勻增強。盤狀肺不張有時與周圍型肺癌很難鑑別。對不確定病例需要活檢。
彗星尾徵:a. 有肺結核胸膜炎病史患者的俯臥CT影象,箭頭處可見胸膜下肺不張和指向肺門的支氣管血管結構。b.彗星。
CT血管造影徵(CT angiogram sign)
CT血管造影徵象由相對於縱隔視窗的胸壁肌肉組織呈均勻低密度實變的肺實質內的強化肺血管構成。
此徵象常見於支氣管肺泡細胞癌的肺葉;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肺炎。
CT血管造影徵:支氣管肺泡癌患者,在低密度腫塊中可見肺血管增強。紅色箭頭所指。
碎石路徵(Crazy paving pattern)
碎石路徵包括分散的或彌散的磨砂玻璃樣密度影,疊加的增厚小葉間隔和小葉間隔線,彷彿石子路一般。
最初見於肺泡蛋白沉積症。
此徵象可由卡氏肺囊蟲肺炎、支氣管肺泡癌、肺泡蛋白沉積症、結節病、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機化性肺炎、外源性類脂性肺炎、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徵和肺出血綜合徵等引起。
碎石路徵:a. 患有內臟逆位和卡塔格內綜合徵的患者,表現為瀰漫性磨玻璃樣密度影,雙肺小葉間隔增厚和小葉內線重疊。瀰漫性實質性疾病的原因是肺泡蛋白沉積。b.鋪路石。
樹芽徵(Tree-in-bud sign)
樹芽徵的特點是小葉中心結節連線到多個分支的線性結構,線性結構口徑相似且起源於一根莖。此徵象發現於小氣道疾病。
涉及疾病包括周圍氣道疾病,如感染(細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蟲)、先天性疾病、特發性疾病(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瀰漫性泛細支氣管炎)、吸入異物、免疫性疾病、結締組織疾病和血管疾病(尤其是腫瘤微血管疾病)。
樹芽徵:a. 結核患者CT影象可見小葉中央型結節,多支線形結構與之相連。b.樹芽。
滋養血管徵(Feeding vessel sign)
滋養血管徵由明顯的血管組成,直接通向結節或腫塊。
經常發生在肺轉移瘤和動靜脈瘻中。很少見於肺癌和肉芽腫。
滋養血管徵:支氣管癌患者,可見直接通向腫塊的肺動脈。
胸膜分裂徵(Split pleura sign)
此徵象的特點是胸膜增厚,被液體隔開。
主要見於膿胸,有助於與膿腫鑑別。也常見於胸腔積血和滑石胸膜硬化。
胸膜分裂徵:膿胸患者,內臟和頂葉胸膜由於液體而增厚、分離。
反暈徵(Reversed halo sign)
反暈徵(環礁徵象)定義為局灶性磨玻璃樣密度的圓形區域及周圍新月形或環形的氣腔實變,可以比擬下圖中的雛菊花朵。
反暈徵:a.肺窗CT影象顯示有侵襲性肺真菌感染;高解析度CT顯示反暈徵。b.同層面縱隔窗CT影象。c.反暈形狀的雛菊。
“
下面是CT檢查前、檢查中、檢查後的一些注意事項,供大家參閱:
CT檢查前:
備孕(包括男性)、已孕、哺乳期的女性受檢者應該在檢查前告知醫生
去除檢查部位的金屬飾物以及體外異物,消除偽影干擾
腹部檢查前1天內少食豆製品等多渣、易產氣的食物
腹部掃描前一週不做消化道鋇餐造影,盆腔掃描前一小時憋尿
增強檢查前向醫生說明有無糖尿病、甲亢、藥物過敏、食物過敏情況,增強檢查前禁食6小時以上,等待檢查時,若因飢餓出現頭暈、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狀,可飲少量糖水、糖塊
攜帶有關檢查資料以及其他臨床檢查資料,增強CT檢查前須查血肌酐結果
CT檢查中:
聽從技術人員的指導,掃描過程中避免講話和移動身體
對胸腹檢查的患者,作必要的呼吸練習,以避免呼吸或運動偽影的產生
對不能合作的患者,如嬰幼兒、神志不清者,需有健康成人陪同或者實現給予鎮定劑(鎮定劑的用法、用量須遵從臨床醫師指導),陪同者應穿好防護衣
CT機上配有對講機,在檢查中如有不適或發生異常情況,應立即告知醫生
CT檢查後
聽候醫生通知,待醫生確認影象滿意後可離開。部分患者需要做延遲顯像,需聽從技術人員講解注意事項,耐心等待檢查完成
增強掃描檢查完成後,患者應在診室外留觀30分鐘左右,以觀察有無遲發過敏反應
增強掃描完成後儘量多的飲水,加快藥物排洩,檢查完成30分鐘後可以進食
增強掃描完成後48-72小時後需要再次測量血肌酐結果
CT片子的保留方式:不要摺疊,不要捲起來,不要沾水,不要日曬,陰涼乾燥處平鋪儲存即可。
哪些軟體不太清楚,但是這裡有乾貨分享,教您三分鐘讀懂CT報告。
CT,全稱Computed Tomography,譯作計算機斷層掃描。大概是因為這個名字太長,還不好理解,所以從民間到醫學論文都直接用“CT”,這是華人嘴裡僅有的幾個深入人心的英文詞兒之一。
CT的由來
X光可以穿透人體,最早在醫學應用的就是普通的X光片,可以一眼把人體看通透,當時對醫生了解病情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醫生們終於可以看到病人身體裡面到底有什麼變化了。
我們總是很難滿足的,人們逐漸發現X光片顯示的人體是平面的,也就是在一個方向上各個部位都“疊放”在一起了,把一個立體的人拍成了平面的,這帶來的不只是不好看的問題,主要是小病灶會被遮蓋住,比如上圖中醫生手指的位置,因為重疊了乳房、心臟、肺和肋骨,這個位置如果有小佔位就很容易被忽視,而且很難分清楚是具體哪個部位的問題。
於是,隨著計算機的應用,透過在多個角度掃描同一個部位,就可以計算出一個層面每個點的密度資訊,重建出一個層面的影象。
CT的成像原理
CT主要成像原理是:把X射線掃描到的人體結構資訊,經過一層層神秘莫測的電子計算,最終生成醫生們一下子就看得懂的橫斷層面影像。
其中胸部CT檢查,主要針對肺部、心臟、縱膈是否發生病變,比如淋巴結腫大、膈疝、主動脈夾層動脈瘤以及縱隔氣腫等疾患。
有助於對X線胸片發現的問題作出定性診斷,或檢出X線胸片未發現的隱性病源。
在醫院中做CT檢查時,通常會有一個CT床,躺到上面,然後自動送入發射X射線的機器內部。
對於健康人的胸部CT結果,醫生會在報告單中寫“平掃肺窗(肺窗主要顯示肺部組織,肺紋理多呈亮白清透,肺泡等呈暗灰色,氣管胸壁等四周軟組織則色調非常亮)顯示兩肺紋理清晰,走向分佈無異常,肺實質未見滲出或佔位性病變。”
正常胸部CT肺窗-右上葉支氣管層面
正常胸部CT肺窗-肺段劃分
縱隔窗(縱膈窗重點顯示兩側胸膜之間,也就是縱隔的區域,主要顯示縱膈以及胸部大血管、大氣管、食管、心臟等密度較大的組織,肺部則為暗色,骨骼為亮色)正常影像通常描述為:兩肺門無增大,氣管支氣管通暢,強化血管及脂肪間隙清晰,縱隔未見腫大淋巴結。胸膜﹑肋骨及胸壁軟組織未見異常。意見:胸部CT掃描未見異常。
正常胸部CT縱膈窗-心室層面
正常胸部CT縱膈窗-主肺動脈窗層面
對於肺癌患者,常見的CT徵象就是“佔位”。
肺部佔位病變,是指肺部有一個實質性的東西:就是說原來軟綿綿的肺組織裡面由於病變質地變硬了一些,在片子上就會相應地出現陰影。
腫瘤、肺炎、或者肺部良性病變如各種性質的肉芽腫,都會發生這種情況。
根據片子只能做出傾向性的診斷——感染的或是良性的,一切以拿到組織做病理為金標準。
胸部CT肺窗示右下葉佔位。
同一患者增強CT縱膈窗,棕紅線所指為侵犯左心房的轉移淋巴結。
其他10種常見的胸部CT徵象
CT月暈徵(CT halo sign)
CT月暈徵指CT影象上肺結節或腫塊周圍的磨玻璃樣衰減區域,就像月亮的光暈一樣。
最常見於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侵襲性麴黴病的早期。
在嗜酸細胞性肺炎、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組織性肺炎(BOOP)、念珠菌病、韋格氏肉芽腫、支氣管肺泡癌和淋巴瘤患者中也有CT月暈徵。
CT月暈徵:a.急性白血病患者侵襲性麴黴病,箭頭指示月暈徵。b.月暈。
指套徵(Gloved finger sign)
這種徵象的特徵是有分支的管狀或手指狀軟組織密度,是由擴張的支氣管充滿粘液(粘液栓塞)形成的,就像帶著手套的手指似的。
在CT影象上,粘液填充的支氣管呈Y形或V形。
良性和惡性腫瘤、先天性支氣管閉鎖、支氣管結石、結核性支氣管狹窄、肺葉內隔離、肺內支氣管源性囊腫和異物吸入可引起支氣管粘液樣阻塞。
過敏性支氣管肺麴黴病(ABPA)、哮喘和囊性纖維化可導致此徵象,而不阻塞支氣管。
指套徵:a,b. 肺癌患者的CT影象顯示支氣管內充滿粘液。c.戴手套的手。
印戒徵(Signet ring sign)
通常,支氣管的直徑等於相鄰肺動脈的直徑(支氣管與並行動脈比=1)。
當支氣管動脈比率增加時,出現印戒徵,像一枚戒指。
通常見於支氣管擴張或不可逆異常支氣管擴張的患者。
印戒徵可以在肺部任何地方看到,可以幫助區分支氣管擴張和其他囊性肺病變,如支氣管壁增厚、支氣管錐形消失、胸膜下1釐米內支氣管視覺化等,都是證實診斷的重要發現。
印戒徵:a. 支氣管擴張的病人,箭頭指示左下葉可見擴張的支氣管和鄰近的肺動脈。b.印戒。
彗星尾徵(Comet tail sign)
彗星尾徵是指從胸膜下“腫塊”延伸到肺門的曲線形高密度影,彷彿彗星尾巴。
由變形的血管和支氣管構成,進而導致相鄰區域出現盤狀肺不張,這是盤狀肺不張的特異性徵象。
與其他肺不張型別一樣,盤狀肺不張在靜脈注射造影劑後均勻增強。盤狀肺不張有時與周圍型肺癌很難鑑別。對不確定病例需要活檢。
彗星尾徵:a. 有肺結核胸膜炎病史患者的俯臥CT影象,箭頭處可見胸膜下肺不張和指向肺門的支氣管血管結構。b.彗星。
CT血管造影徵(CT angiogram sign)
CT血管造影徵象由相對於縱隔視窗的胸壁肌肉組織呈均勻低密度實變的肺實質內的強化肺血管構成。
此徵象常見於支氣管肺泡細胞癌的肺葉;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肺炎。
CT血管造影徵:支氣管肺泡癌患者,在低密度腫塊中可見肺血管增強。紅色箭頭所指。
碎石路徵(Crazy paving pattern)
碎石路徵包括分散的或彌散的磨砂玻璃樣密度影,疊加的增厚小葉間隔和小葉間隔線,彷彿石子路一般。
最初見於肺泡蛋白沉積症。
此徵象可由卡氏肺囊蟲肺炎、支氣管肺泡癌、肺泡蛋白沉積症、結節病、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機化性肺炎、外源性類脂性肺炎、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徵和肺出血綜合徵等引起。
碎石路徵:a. 患有內臟逆位和卡塔格內綜合徵的患者,表現為瀰漫性磨玻璃樣密度影,雙肺小葉間隔增厚和小葉內線重疊。瀰漫性實質性疾病的原因是肺泡蛋白沉積。b.鋪路石。
樹芽徵(Tree-in-bud sign)
樹芽徵的特點是小葉中心結節連線到多個分支的線性結構,線性結構口徑相似且起源於一根莖。此徵象發現於小氣道疾病。
涉及疾病包括周圍氣道疾病,如感染(細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蟲)、先天性疾病、特發性疾病(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瀰漫性泛細支氣管炎)、吸入異物、免疫性疾病、結締組織疾病和血管疾病(尤其是腫瘤微血管疾病)。
樹芽徵:a. 結核患者CT影象可見小葉中央型結節,多支線形結構與之相連。b.樹芽。
滋養血管徵(Feeding vessel sign)
滋養血管徵由明顯的血管組成,直接通向結節或腫塊。
經常發生在肺轉移瘤和動靜脈瘻中。很少見於肺癌和肉芽腫。
滋養血管徵:支氣管癌患者,可見直接通向腫塊的肺動脈。
胸膜分裂徵(Split pleura sign)
此徵象的特點是胸膜增厚,被液體隔開。
主要見於膿胸,有助於與膿腫鑑別。也常見於胸腔積血和滑石胸膜硬化。
胸膜分裂徵:膿胸患者,內臟和頂葉胸膜由於液體而增厚、分離。
反暈徵(Reversed halo sign)
反暈徵(環礁徵象)定義為局灶性磨玻璃樣密度的圓形區域及周圍新月形或環形的氣腔實變,可以比擬下圖中的雛菊花朵。
反暈徵:a.肺窗CT影象顯示有侵襲性肺真菌感染;高解析度CT顯示反暈徵。b.同層面縱隔窗CT影象。c.反暈形狀的雛菊。
“
下面是CT檢查前、檢查中、檢查後的一些注意事項,供大家參閱:
CT檢查前:
備孕(包括男性)、已孕、哺乳期的女性受檢者應該在檢查前告知醫生
去除檢查部位的金屬飾物以及體外異物,消除偽影干擾
腹部檢查前1天內少食豆製品等多渣、易產氣的食物
腹部掃描前一週不做消化道鋇餐造影,盆腔掃描前一小時憋尿
增強檢查前向醫生說明有無糖尿病、甲亢、藥物過敏、食物過敏情況,增強檢查前禁食6小時以上,等待檢查時,若因飢餓出現頭暈、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狀,可飲少量糖水、糖塊
攜帶有關檢查資料以及其他臨床檢查資料,增強CT檢查前須查血肌酐結果
CT檢查中:
聽從技術人員的指導,掃描過程中避免講話和移動身體
對胸腹檢查的患者,作必要的呼吸練習,以避免呼吸或運動偽影的產生
對不能合作的患者,如嬰幼兒、神志不清者,需有健康成人陪同或者實現給予鎮定劑(鎮定劑的用法、用量須遵從臨床醫師指導),陪同者應穿好防護衣
CT機上配有對講機,在檢查中如有不適或發生異常情況,應立即告知醫生
CT檢查後
聽候醫生通知,待醫生確認影象滿意後可離開。部分患者需要做延遲顯像,需聽從技術人員講解注意事項,耐心等待檢查完成
增強掃描檢查完成後,患者應在診室外留觀30分鐘左右,以觀察有無遲發過敏反應
增強掃描完成後儘量多的飲水,加快藥物排洩,檢查完成30分鐘後可以進食
增強掃描完成後48-72小時後需要再次測量血肌酐結果
CT片子的保留方式:不要摺疊,不要捲起來,不要沾水,不要日曬,陰涼乾燥處平鋪儲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