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hrisli32

    原因就是英宗的在位時間分成了兩段,中間換了一個人,之前的年號再用的話時間對不上,所以只能再用一個新的年號了。

  • 2 # 書華36

    古代新皇帝登基,都要確定相對應的年號。年號含有紀元開始,吉祥美好的祝願,也含有當時新皇帝治國理政的政治訴求。如清朝同治年號,就有很多寓意。表示君臣同心協力治理國家,也表示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同心治理國家。

    在宋朝前,很多皇帝因政治需要,或重大災難、重大事件等原因改年號,有的甚至因皇帝自己的喜好而改年號。比如武則天當皇帝,既改朝換代,也不斷的改年號。風流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也前後改過好幾次年號。改年號的手續並不復朵,詔告天下,廣而告之就可以了。

    封建王朝到了北宋時期,每個皇帝所對應的年號相對固定,換年號成為大事,一般只有新皇帝登基才頒佈新年號。在頒佈新年號時,原來已去世的皇帝的年號還要繼續沿用一段時間。

    明英宗朱祁鎮很奇特,分別有正統、天順兩個年號,這是怎麼回事呢?

    朱祁鎮繼位時,年幼,年號正統。在成人後不久,被太監王振忽悠御駕親征蒙古也先,結果兵敗被俘。朱祁鎮被俘後,其弟朱祁鈺登基,朱祁鎮被遙尊為太上皇。朱祁鈺年號景泰,朱祁鎮的正統年號就不能再用了。

    朱祁鎮當俘虜一年後,被也先送回明朝,朱祁鈺將其幽禁南宮。後來朱祁鈺病重,朱祁鎮乘機發動了“奪門之變",復辟重新做了皇帝。其弟的景泰的年號,自然就不能再用了。便改年號為天順,大概說自己復辟,重登皇位是上天的旨意吧。

    這樣明英宗朱祁鎮便有了兩個年號。朱祁鎮本人一生也是個傳奇,先後皇帝→俘虜→太上皇→囚徒→皇帝,人生如過山車一般,忽高忽低,天上地下地獄的魔術般變幼,這也應該是傳奇吧。

  • 3 # 一鑑觀

    明英宗朱祁鎮兩次登上皇位,第一次年號為正統,第二次為天順。因為先後兩次登上皇位,自然也就會有兩個年號了。

    (明英宗朱祁鎮)

    下面我們來說一說為什麼朱祁鎮回兩次登上皇位。

    自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以來,明王朝便是一個非常有氣節的王朝。後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定下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基本國策。所以大明王朝不割地,不賠款,不議和。這一點在崇禎皇帝身上 體驗的尤為明顯。

    英宗的父親宣宗病逝以後,年僅九歲的朱祁鎮登上了皇位,這是他第一次登基稱帝,年號正統。

    這一次登基沒有什麼好講的,名正言順,帝位來的合理合法,重臣擁護新皇,基本國策貫徹執行,一切都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下面要說的重點就要來了,在輔政大臣、太后相繼離世以後,一向英明的英宗居然開始重用宦官,這也是直接導致英宗兩次登上皇位的關鍵人物。

    由於明王朝和瓦剌的一些矛盾,當然也有很多歷史原因。在古代,相鄰的兩個國家哪有不打架的。

    瓦剌大軍南下,直逼京師,已經拿下了大同,要知道,大同和北京只有一步之遙,相當於是北京西北門戶,門戶一開,再由張家口變可取北京。

    這還了得,安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那就安排兵力打吧。

    壞就壞在了宦官王振身上,他出主意要英宗御駕親征。這個時候的英宗,年輕氣盛,正式想一展身手的時候,馬上就同意了這個方案,決定御駕親征。

    當英宗來到大同的時候,才發現情況不是自己想象的這麼簡單,加上又是臨時拼湊的大軍,很快在瓦剌的衝擊下敗退了。

    撤退的時候王振居然要求繞道蔚縣回京,為什麼要跑到蔚縣呢?原來王振老家是蔚縣的,想一下,皇帝跟著自己回老家了,這是一個多麼大的榮耀。

    可是後有追兵啊,繞道而行太慢了。

    再走到懷來土木堡的之後被追上了。一場大戰下來朱祁鎮被俘了,被敵軍帶到了漠北。

    要說這也是是大明王朝一個巨大的恥辱,可是縱觀歷史,也有前輩呀。北宋的微欽二帝也是在漠北生活了十多年啊,還有了一大堆的後代。

    就這樣,朱祁鎮用這種不光彩的事情結束自己的第一次帝位。

    (英宗被俘)

    英宗被俘以後,國不可一日無君。于謙等大臣擁立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帝,是為景泰皇帝。並追封朱祁鎮為太上皇。

    於是,朱祁鎮在漠北莫名其妙的成了太上皇,而新皇居然不是自己的兒子,這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被俘一年以後,朱祁鎮被放了回來,可是這個時候的天下已經變了模樣。景泰帝把他和皇后軟禁了起來,這一軟禁就是七年。

    後來,景泰帝病重,朱祁鎮在心腹的策劃下重新登上帝位。

    二次上位以後清理的景泰帝的重臣于謙等人,開始讓自己的勢力進去權利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重新上位前幾天忙著清理各方勢力,居然忘了病床上的景泰皇帝,出現了國有二君的奇怪現象。

    重新登上帝位以後,廢除了景泰帝的年號,並搗毀了景泰皇帝的陵寢,最後以親王的身份葬在了西山。

    時隔八年以後,朱祁鎮終於又回到了曾經屬於他的位置。

    第二次登基,年號天順。可能自己再次登基是順應天意的意思吧。

    經歷了土木堡之變,經歷了被俘,經歷了被軟禁。朱祁鎮變得成熟了很多,在後來的用人,國策等各個方面都表現出了英主的風采。

    後來有一件事必須載入史冊,那就是廢除明太祖時期開始殉葬制度。這是一個英明的決定,有利於後世的決定。更從側面說明,朱祁鎮是一個為百姓著想的剛皇帝。

    英宗兩次登上皇位,特殊的經歷讓他的內心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更明白了普通百姓的不易。心性的成熟,改變了他執政的風格。或許,這一次經歷變相的也是一種財富。

  • 4 # 歷史課課代表

    朱祁鎮即為明朝歷史上的英宗皇帝,這位飽受爭議的皇帝因其在土木之變中曾被瓦剌俘獲,還朝後以太上皇帝身份被囚禁在南宮,後在景泰八年奪門之變中復辟,其一生曾經先後兩度為帝,所以使用了“正統”、“天順”兩個年號,故而成為有明一代二百七十多年中唯一的一個特例,朱祁鎮還是明朝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太上皇帝。

    出身高貴,幼年登基:

    與清朝皇位繼承製實行擇優的叢林法則不同的是,明朝的皇位繼承實行的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朱祁鎮是明宣宗朱瞻基僅有的兩個兒子之一,他的生母曾是宣宗的孫貴妃,因為深受宣宗寵愛,所以在無子的皇后胡善祥被廢后得以扶正為宣宗的繼後,朱祁鎮也子憑母貴成為了明宣宗的嫡長子,事實上玄宗只有兩個兒子,除去朱祁鎮之外,賢妃吳氏還誕有一子,後被封為郕王,也就是日後的明代宗景泰帝。吳賢妃是罪臣之女,出身極為微賤,這樣的出身,即便生了兒子,也無法對孫皇后之子的太子之位產生威脅,所以,朱祁鎮的太子之位一直以來是非常穩固的,他的皇位並沒有像很多人那樣充滿了艱辛和坎坷。宣德十年正月,明宣宗駕崩,年僅九歲的皇太子朱祁鎮繼位,改年號為正統元年,由於朱祁鎮即位時年僅九歲,還無法獨自處理朝政,所以群臣奏請仁宗皇帝的皇后,此時的太皇太后張氏垂簾聽政,張氏以“垂簾聽政與本朝家法不符”為由拒絕,同時張氏為年幼的朱祁鎮選擇了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大臣為內閣輔臣,人稱“三楊”,“三楊”擔任內閣浮沉期間,憑藉太皇太后張氏的信任,對內整飭吏治,發展經濟,對外整頓邊防,練兵強軍,使得正統一朝初期仍能夠延續“仁宣之治”的繁榮,明朝國力得以繼續發展。然而這樣大好的形勢,隨著正統七年太皇太后張氏的去世而宣告結束。

    正統不正,任用奸佞:

    太皇太后張氏去世後,原本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王振得以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張氏生前,曾經嚴防宦官弄權,王振隔三差五就被張氏叫到宮中疾聲訓斥,正統七年張氏去世之前,王振受到震懾,所以行事還算規矩,但是張氏去世後,這種威脅便不存在了,王振依靠年輕的英宗皇帝的寵信,開始為所欲為起來,此時,太皇太后張氏留給英宗的一干正直老臣幾乎全部離世,朝中一些官員看到王振權勢日盛,便開始攀附於王振,逐漸的,王振在朝廷內外形成了自己的黨羽,憑藉著英宗的極度寵信,王振得以大權獨攬,甚至一些重要官員的任命,都出自王振的授意。正統前期海晏河清、盛世太平的大好氣象逐漸敗壞。明朝進入了建國以來第一輪宦官亂政的黑暗時期。

    土木之變,北狩瓦剌:

    明朝並非中國民族關係處理較好的時期,明朝雖然成功的推翻了元朝的統治,並將蒙古人趕回了草原老家,但是終明一朝近三百年時間,蒙古勢力對明朝的威脅從未停止,即便是狠辣的朱元璋和能幹的朱棣亦沒有徹底解決蒙古對明朝邊境的威脅問題。到了明英宗在位時期,曾經退守草原的自稱元朝的北元朝廷已經滅亡,蒙古人分裂成了韃靼和瓦剌兩部分,瓦剌在與韃靼的爭鬥中獲勝,成為了蒙古草原上勢力最為強大的部落,強大起來的瓦剌開始騷擾明朝邊境,其實力甚至一度直逼大同,威脅北京,面對這種形勢,剛剛親掌大權的年輕的明英宗希望透過一場戰爭來樹立自己的權威,他甚至決定效仿自己的曾祖成祖皇帝和父親宣宗皇帝而御駕親征,朱祁鎮的這一想法迅速得到了王振的相應,在王振的慫恿下,朱祁鎮說服了母親孫太后,又將自己兩歲的兒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同時命弟弟郕王朱祁鈺監國,自己則帶領六部九卿重要官員和二十萬大軍北征瓦剌。由於王振的瞎指揮,加之天公不作美,出師以來便大雨不斷,大軍行至土木堡時遭受瓦剌埋伏,明朝二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同行的六部九卿幾乎全部戰死,明英宗本人也成了瓦剌的俘虜,被寫遲到了瓦剌境內,開始了為期一年的“北狩”生涯。

    天順不順,臨終悔悟:

    土木堡之變不僅讓明朝積累的精銳之師損失殆盡,甚至與皇帝也被俘,成了“蠻夷”的俘虜,天子親征在歷史上並不鮮見,但是因親征導致兵敗被俘的,卻沒有多少先例,明英宗被俘不僅讓大明王朝損失慘重,也讓皇帝威信掃地。瓦剌在取得了勝利之後,企圖挾持英宗敲詐勒索明朝政府,但是很快,監國的郕王便在孫太后的同意和群臣的擁戴下繼承了帝位,並任用於謙,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徹底粉碎了瓦剌人企圖滅亡明朝的幻想,由於明朝大位已定,並且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所以瓦剌人手中的英宗皇帝已經變得不在有價值,反而成了累贅,也因此,瓦剌人急於將英宗送還明朝,明朝為防日久生變,也急於迎回英宗。就這樣,朱祁鎮結束了一年的俘虜生涯,以太上皇帝的身份回到了北京,因為此時皇帝已經是郕王朱祁鈺了,所以還朝後的朱祁鎮被景泰帝安排在了南宮,英宗的皇后錢氏和一干后妃等人隨同居住。這種所謂的安置,實際上就是監視居住,就是囚禁,明英宗的這七年南宮生涯基本上與囚徒無異。景泰八年,代宗朱祁鈺病重,徐有貞、石亨等人和宦官曹吉祥發動奪門之變,將囚禁在南宮的英宗救出,擁立為帝,,朱祁鎮復位後不久就廢黜了景泰帝的帝號,同時將景泰八年改為了天順元年,“天順”就是朱祁鎮第二次皇帝生涯中使用的年號,天順年間,曾經有擁立之功的宦官曹吉祥和石亨等人發動了曹石之變,但是很快便被英宗平定,隨後,英宗對自己的曾經執政中存在的一些錯誤做了彌補性的改正,最後幾年任用了李賢等賢臣,明朝形勢開始好轉。天順八年,英宗皇帝朱祁鎮病重,臨終前,他廢黜了自明太祖時期開始的嬪妃殉葬制度,又對冤殺功臣于謙表示了悔悟,暗示太子即位後要為于謙平反,並善待于謙的後人。在交代完了後事之後,朱祁鎮便駕崩了,年僅三十七歲。

    朱祁鎮三十七年的人生中,曾經做了七年皇太子,第一次在位時的正統時期為期十四年,第二次在位的天順時期為期八年,兩次在為之間的太上皇時期為期八年。其一生兩次登基,兩次在位,前後執政二十二年,一生有總體來說不算英明,亦有功有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拿到新房後的裝修流程應該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