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點點歷史
-
2 # 潘不安講究史
廟號一般是由皇帝死後繼任者和大臣共同商討決定的,會在皇帝駕崩後入太廟祭祀前想好。但是也有被後代皇帝改了或者移除的情況,比如嘉靖皇帝為了把自己老爸弄進太廟,把朱棣從明太宗改為了明成祖。
諡號每個皇帝都有且褒貶不一,但是廟號開始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而且都是褒的,但是後來廟號氾濫,也含有一定褒貶。
有記載的廟號最早可能出現在商代,初期只有四個:創基立業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興者曰“中”。至於是祖還是宗,是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不過後世只有開國的或者開國皇帝最封的祖先叫祖,其餘的都叫宗,朱棣又是一特例。
但是到了周朝取消了廟號只保留諡號,所以大家看到周朝天子都是沒有廟號的。
到了秦朝,千古一帝秦始皇認為廟號和諡號,不是讓兒子去議論評價自己的老子嗎?統統取消!
漢朝後又重新的恢復了廟號和諡號,但是廟號要求非常嚴格。整個西漢只有四個皇帝有廟號:劉邦為太祖高皇帝、劉恆為太宗孝文皇帝、劉徹為世宗孝武皇帝、劉詢為中宗孝宣皇帝。
因為漢朝以前諡號都很短,所以我們一般都稱諡號,如漢文帝、漢武帝,其中我們經常叫劉邦是漢高祖,要不就是特指,要不就是後世弄錯了,準確應該是漢高帝。
而到了魏晉南北朝,廟號就開始氾濫了,唐朝以後基本上是個皇帝都有廟號,諡號也越來越長,所以就不再稱諡號,改稱廟號。如李世民是唐太宗,如果按漢制稱呼就變成了唐文武大聖大廣孝帝了(追諡,最早諡號唐文帝),至於到了乾隆時就更沒法說了“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所以這個時候廟號開始和諡號一樣也含有褒貶了:
太祖、高祖開國立業;太宗、聖祖發揚光大;
世宗、高宗有守成令主的美譽,但也指世系傳承發生偏移;
仁宗、聖宗、孝宗、宣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
中宗、憲宗是中興之主;
哲宗、興宗、成宗是守成之君;
神宗、英宗功業不足、有功有過;
德宗、寧宗過於懦弱;
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
文宗文弱無能,武宗偏好武力,明褒實貶;
度宗、定宗僅是過渡君主,影響不大;
穆宗、光宗在位時間短且作為少;
熹宗昏庸腐朽;
哀宗、思宗則應用於較為悲情的亡國之君。
而至於公正與否,在漢之前,廟號珍貴不輕易使用基本上能保證其公正,而漢以後,廟號基本上成為了君臣博弈的一種工具,已經沒有多少公正的可言了。皇權強且與大臣士族之間關係好,自然會給一個好聽的廟號,反之很多變革之主往往會得到明褒暗貶或者乾脆貶低的廟號。如宋神宗主持過改革,大臣開始不好說壞話,就專門造了個廟號,看似好聽,實則是貶低的,歷史上除了宋神宗以外,也只有明神宗萬曆因為開始支援張居正改革,後來和百官又不對付,最後被按了這個廟號。同是明朝,因為明武宗正德皇帝比較有個性,甚至給自己封了個官偷偷跑去親自和韃靼幹仗,而被不滿的大臣弄了個武的廟號,明褒暗貶。
-
3 # 歷史探索公元
廟號是皇帝死後子孫後代祭祀他的時候給起的一個名號,比如清太祖,清高宗等等。
廟號的說法起源於殷商時期,開始的時候命名條件比較嚴格,一般有功的皇帝稱祖,有德的皇帝稱宗,一般開國皇帝都稱祖。
上圖為清朝皇帝表
除此之外皇帝還有諡號,帝號,年號之說。
-
4 # 伯虎42
廟號,是中華文化圈內,對於君主在死後的一生功業評定標準,起源於商代。大部分人以為第一個擁有廟號的帝王是商王湯(太祖),其實湯只是第一個在位獲得廟號的帝王。在商尚未代夏之時的商部落首領“亥”(王亥),後世被商王追尊為“高祖”,稱為“高祖亥”,這才是一個個獲得廟號的“君主”。
廟號,在很長時期內,授予先代帝王都是很嚴格、很慎重的。除非是創立國家、或者對國家立有大功,值得後世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帝),才會特別追上廟號,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標準,永遠於太廟中單獨立廟祭祀。而其餘先王,在立廟數代之後(一般是七至九代),太廟中先王(帝)廟達到一個最高數量,就要毀去他的單獨廟,在太廟內另外合併祭祀。這一規制稱之為“祧”,“其考慮的是:諸先王廟都留下,會導致太廟內諸家王廟越來越多,後世子孫祭祀,繁瑣不說,禮制上也不嚴肅。所以最初的廟號制度就事先預設了太廟單獨立廟帝王的數量,以便於後世祭祀。上的困難。
廟號最初於商代創立時,只有四種:創基立業曰“太”(太祖湯、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盤庚、世宗祖甲)、中興者曰“中”(中宗太戊,一說祖乙)。整個商代十七代三十位商王,包括追尊的,也只有七人獲得廟號,商太廟內規制嚴整、肅穆有序,實為後世王朝廟號制度楷模。
周武王滅商後,沒有延用商的廟號制度,而是以“諡號”代替。所以周天子只有有諡號而無廟號。始皇帝滅六國一統華夏,建立秦朝。在帝王死後稱謂上,始皇帝因廟號、諡號都有“子議父、臣議君”之嫌,所以一同廢止,所以自周到秦,廟號制度廢止近千年。
漢高帝劉邦於秦末亂世崛起,最終擊敗霸王,建立大漢。在建立漢朝制度時,重新設立“廟號”、“諡號”制度,因本篇不涉及“諡號”的探討,所以從略。主要論述“廟號”。
劉邦死後,嗣皇帝劉盈及群臣根據“祖有功、宗有德”的評定製度,給劉邦上廟號“太祖”(後世所傳,劉邦的“漢高祖”稱謂,其實是司馬遷史記一家之言。不過因為史記影響太大,所以後世劉邦的廟號幾乎被“高祖”代替。實際上,劉邦的廟號是太祖)。
劉邦作為大漢的創立者,“太祖”廟號實至名歸。之後,惠帝劉盈因母族原因,且身後繼嗣者都被清除,所以只有“孝惠”的諡號,而沒有廟號。
繼立的孝文帝劉恆,被上廟號“太宗”,根據他生前的功業,和恢復漢室穩定、社會發展的貢獻,太宗廟號,也是恰如起份的。
之後,孝武帝劉徹的“世宗”、孝宣帝劉詢的“中宗”、乃至孝元帝劉奭的“高宗”、孝成帝劉鶩的“統宗”、孝平帝劉衎的“元宗”,都是依據的“祖宗功德”制度來授予的。當然,有無功德,後世自有公論,所以,劉奭、劉鶩、劉衎的廟號,在光武帝劉秀中興漢室後,均被廢除。
整個西漢,有廟號的皇帝只有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中宗劉詢四人。
東漢,光武帝劉秀授廟號“世祖”、孝明帝劉莊“顯宗”、孝章帝劉炟“肅宗”,另外,孝安帝劉祜的“恭宗”、孝順帝劉保的“敬宗”、孝桓帝劉志的“威宗”,統統在董卓當權時被廢除。之後曹操掌控漢室後,也沒有恢復,想必也覺得董卓廢除得對。
兩漢四百年,正式非正式皇帝二十九人,最終獲得廟號的也只有區區七人。漢朝廟號制度嚴格遵循商朝,嚴肅規整、禮儀有度,確實是後世王朝榜樣。
但是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廟號制度開始氾濫,“降及曹氏,祖名多濫”。除了亡國皇帝、或者政變中下臺、被殺的皇帝,幾乎人人都有廟號,而且被授予“祖”廟。實在是太不嚴謹。
除了魏晉,其餘十六國政權,也有樣學樣,大量“批發”廟號,其國君主不僅統統有廟號,而且“幾無不稱祖者”,這就不是嚴不嚴謹的事,而是貽笑大方了。
由於這一時期,王朝更迭很快,諸國享國不長,皇帝數量也少,所以太廟裡面幾乎可以忽略單獨立廟過多問題。一般不過四五代人,王朝就滅亡了,太廟也被抄了家,先帝神牌擺放問題也不是問題,或者沒有人再考慮這個問題,廟號制度問題沒有顯現太大難題。
至隋唐,尤其是唐之後,因為另一評定稱謂“諡號”,變得越來越長,沒法在平常使用,所以簡潔的廟號就成為之後朝野稱呼過世皇帝的主要方法了。
唐二十一帝,除了武則天及唐隆帝李重茂外,其餘個個都有廟號,唐太廟內諸先帝神主簡直要打架的地步,人滿為患。而這也影響到了後世王朝,此後諸王朝,只要不是廢黜皇帝,幾乎都有廟號,數歲的幼兒都有(宋端宗、元寧宗),甚至末代皇帝也有(元惠宗、明思宗(懷宗)。廟號制度終於發展到了一個泯然眾人、甚至有點庸俗的地步。
一般來說,廟號的字選不同於“諡號”,有著很強烈的“蓋棺論定”色彩,但也含有褒貶之意:
太祖、高祖,肯定是建立國家,肇基之人;
太宗,守成有為、發揚光大;
世祖、聖祖、成祖,中興王朝,甚至改弦易轍,相當於重奪天下;
世宗,守成明主、功業昭昭、同時也有帝系傳承偏移的意思;
仁宗、孝宗、睿宗,仁愛孝順、寬和雍容;聖宗,中興、有德之主;
哲宗、興宗、成宗、顯宗,守成之君、兼有穩定國家;
肅宗,有中興之意,未竟全功;
憲宗、宣宗、景宗,承上啟下、有功有過;
寧宗,少主見、懦弱膽小;德宗,遇亂、無力、勉力維持;
英宗,多內訌、朝政紊亂,國家不穩。
高宗,王朝令主、卻又由盛轉衰;
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為人喜好教法、沉迷其中、玄虛有過;
文宗,文弱無能、掌控不力、王朝轉衰;
武宗,偏好武力、遊嘻無度;
度宗、定宗、順宗,過渡君主,少有影響;
穆宗、光宗,在位日短、無有作為;
惠宗,治國無力,國家傾覆、山河殘破;
熹宗、寵佞昏庸、不務正業;哀宗、思宗,悲情亡國、無力迴天。
等等。
也不能一概而全,總之,廟號制度發展到了宋元,已經失去了原有的給先代皇帝評定功德的最初作用,淪為給皇帝身後上尊號的“平庸、奉承”的形象工程,與“諡號”一樣,遠遠沒有了最初的意義。
自明太祖朱元璋起,明清兩代皇帝開始了“一帝一元”的制度,基本上只擁有一個年號(除明英宗有正統、天順兩個年號,清太宗有天聰、崇德兩個年號)。所以,後世藝術作品稱呼在世皇帝,可以以年號來區別了,而不再犯皇帝在世時,就以諡號、廟號來稱呼的原則錯誤,也算拾遺補漏了!
回覆列表
所謂廟號,通俗的解釋就是皇帝死後排位在太廟祭祀時所用的名號,一般是後世對於其在位期間的表現的綜合性評價。
廟號這項制度起源於商朝,但是其後的周和秦都沒有延續,直到漢朝,雖然重新開始使用廟號,但使用的極為慎重,只是有大功大德者才配擁有廟號。
在唐朝之前,一般使用“諡號”來作為皇帝的簡稱,如漢武帝劉徹,他的廟號是“世宗”,諡號是孝武皇帝,我們通常稱之為漢武帝,幾乎沒有漢世宗一說。
自唐朝以後,由於諡號的字數越來越多,且多為美諡,失去了真實性,所以廟號更能反應一個皇帝的一生。
廟號的命名一般有一個規律,“祖”“宗”二字是最為常見的,一般開國之君為“祖”,後繼之君為“宗”,而廟號中間的那個字,則起到了“蓋棺定論”的作用。
比如太宗,孝宗,仁宗,睿宗,世宗等多是褒義的評價,而玄宗,真宗,文宗等多少帶有些貶義,而哀宗,思宗多是亡國之君的特指。
一般來說廟號還是相對客觀的,但是也有例外情況。
比如朱棣的廟號本為“太宗”到了嘉靖那裡給改成了“世祖”,比如清朝前四位皇帝,除了皇太極,廟號都是“祖”。
再比如宋神宗趙頊,我個人一直覺得他是個敢想,敢做的皇帝,“神宗”這個頗為玄虛的廟號確實對他有些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