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勿言成溪

    李斯(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蘆岡鄉李斯樓村)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根據《李斯列傳》記載李斯早年為郡小吏,看到茅廁裡的老鼠因為人來了都害怕逃走,而米倉裡的老鼠卻不怕人過著舒適的生活後,產生了一種“老鼠思想”就是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於是遠走他鄉去齊國的稷下學宮拜荀子為師,學習治國之法,學成後去秦國呂不韋門下當門客,有幸被秦始皇看中,從此開始了輝煌的人生。根據史書記載,秦始皇的兒子去的都是李斯的女兒,李斯的女兒嫁的都是秦始皇的兒子。可以看出李斯地位的尊寵,可是秦始皇第五次巡遊天下突然病故於沙丘,使中車府令趙高看到了機會,抓住秦始皇“遺照未發”的政治漏洞。先串通好胡亥,就只剩下一個李斯,趙高三番五次要挾威逼利誘李斯,拿李斯與蒙恬蒙毅兄弟相比,貶低李斯,又用李斯家人的性命脅迫。李斯在萬般無奈之下,只能同意了與趙高合謀,或許此時李斯的“老鼠思想”作怪,捨不得當了二十多年的高官。而歷史證明,那些玩弄歷史的人最終會被歷史所懲罰,第二年就被趙高所殺,也算是罪有應得,害人害己。

  • 2 # 歷史書寫於平凡人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可以先介紹一下李斯這個人。

    李斯,字通古,秦朝著名的政治家,輔佐秦王政統一六國,官拜丞相。他早年間師從荀子學習帝王之術。後入秦為官,抱著呂不韋的大腿,給秦王提出了遠交近攻,離間六國的策略,在秦的統一事業上發揮著重大的作用。之後為政,也有很多的政績,堅持郡縣制,禁止私學,統一法律文字度量衡,加強中央集權。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雖然扶蘇娶了李斯的女兒,當然我認為最開始可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因為古代和親的事情真是不勝列舉,更不用說大臣和皇子之間了。雙方和親對彼此都好。我認為李斯不幫扶蘇的原因有以下幾點吧

    1.李斯和扶蘇有思想上的分歧,李斯是法家,扶蘇更偏向於儒家思想,當時焚書坑儒受到了扶蘇的強烈反對,也直接導致了扶蘇被派往了長城軍團當監軍。思想上的分歧將來必將會導致政見上的不統一。

    2.再就是扶蘇比較重視蒙氏兄弟,蒙恬在統一六國的戰功可是絲毫不遜色李斯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斯覺得將來如果扶蘇繼位必然是蒙恬取而代之他的位置。而胡亥和趙高許給他的就不一樣了,一些會更有保障,畢竟手裡還是有權力的。

    俗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誰在榮華富貴的利誘面前也無法保持鎮定。說白了,李斯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家的利益,為了自己可以享受榮華,世襲爵位。面對權利的誘惑,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你會怎麼選擇呢?

  • 3 # 謀世123

    趙高是嬴政用來制衡以李斯為代表的文官集團,和武官集團的代表著蒙氏家族,蒙氏家族所控制的扶蘇上位,那麼和趙高本來就有宿怨,趙高必死,而李斯是法家思想的推崇者,又不被扶蘇所能接受,如果扶蘇坐天下,李斯也得出局,所以趙高和李斯都面臨著生死存亡的處境,聯合起來排除異己也就順理成章了,

  • 4 # 小白說華史

    我是點點文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政治聯姻在古代很常見,國與國之間為了維持和平,會將公主嫁給他國皇帝,朝中大臣也會相互聯姻,來達到政治結盟的目的。李斯作為一個從底層爬起來的丞相,自然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很早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秦始皇的公子扶蘇

    這樣一來,扶蘇就成了李斯的女婿,也意味著兩人之間透過聯姻形成了一種政治聯盟關係,但讓人疑惑的是,在秦始皇死後,李斯為何要背叛自己的女婿扶蘇,選擇和趙高合謀,扶持胡亥當皇帝,並且賜死了扶蘇。

    首先我們來看看李斯這個人。

    一、李斯出身、貢獻

    李斯小吏出身,後拜師儒家大師荀子,學成後入秦國,作為他實現抱負的目的地。他投到宰相呂不韋的門下,做了他的門客。有了接近嬴政的機會,並得到了嬴政的重視。李斯為嬴政統一六國獻計獻策,功不可沒。秦始皇一統天下後,李斯參與制定法律,反對分封制度,堅持郡縣制;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的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背景

    李斯走上了人生的巔峰,但秦始皇的病逝,又讓他的人生走到了十字路口。秦始皇死前留下遺詔,傳位給公子扶蘇。趙高慌了,因為一直以來,公子扶蘇就不待見他,並且扶蘇身邊的愛將蒙恬和他有私人恩怨,扶蘇當上皇帝后,他的日子肯定不好過,說不準還有性命之憂,於是趙高準備扶持秦始皇的兒子胡亥做皇帝

    趙高手握秦始皇的遺詔,在這場陰謀中有著先天優勢,但沒有李斯的幫助,他和胡亥很難隱瞞住秦始皇去世的訊息,並透過篡改遺詔來除掉扶蘇和蒙恬,幫助胡亥登上皇位。

    所以趙高在說服胡亥後,又開始勸說李斯。說服李斯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李斯已經官居丞相,不論誰做皇帝,他的官職都不可能再升了。扶蘇還是他的女婿,兩人之間有姻親關係,而且密謀政變風險很大,一不小心就是抄家滅族。所以李斯並不想參與其中,但讓人意外的是,趙高最後說服了李斯,並且他們一起策劃了沙丘之變

    從李斯個人的結局(被趙高害死,夷滅三族)和秦朝的結局看(二世而亡),李斯的這個決定都是極其錯誤的。為何一向很有遠見,又很聰明的李斯,會在這個重要關頭,做出一個足以讓他悔悟一生的決定呢?

    三、原因有二

    一是捍衛現有的利益。

    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斯在秦始皇時期受到重用,當上了丞相,但不意味著扶蘇當皇帝時他還是丞相。扶蘇和秦始皇的治國理念不同,所以他當上皇帝后,很可能會對秦始皇時的舊臣展開一番清洗。雖然扶蘇是李斯的女婿,但兩人的關係並不親密,而且政見也經常不合,反而扶蘇和蒙恬、蒙毅兄弟關係十分要好。

    扶蘇當上皇帝后,肯定會重用蒙氏兄弟,而且蒙恬的才華不輸於李斯,這使得蒙恬取代李斯也是有可能的事,這讓就李斯忌憚了。李斯信奉的是“倉鼠原則”,要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環境和人,在這個關鍵時刻,李斯選擇了和他狼狽為奸的趙高,胡亥當上皇帝后,他也能夠因功繼續做他的丞相。

    二是害怕遭遇兔死狗烹的悲劇。

    李斯是秦朝的功臣,他提出的遠交近攻的戰略,幫助始皇帝滅掉了六國。同時,他提出的設立郡縣制等制度,也都得到了始皇帝的採納,這使得李斯功勞很大,影響力深遠,與功臣相伴的往往是“功高蓋主”這四個字。有個功高蓋主的權臣,會讓帝王感到不安。

    四、總結

    秦朝出現過很多有作為的丞相,比如商鞅、張儀、呂不韋等,但這幾人最終都沒有好的結果,商鞅被車裂,張儀出逃魏國,呂不韋飲鴆自盡,前人的例子擺在那兒,讓李斯不得不忌憚,他也害怕扶蘇當上皇帝后,自己遭遇商鞅、張儀、呂不韋的悲劇,所以他選擇了對自己有利的道路,和趙高合作扶持胡亥,除掉扶蘇。

    從結局來看,李斯的決定錯誤至極,聰明的李斯做出了昏庸的決定,是因為他忽略了一件事,蒙恬和扶蘇是正人君子,趙高和胡亥是暴虐奸詐之輩,與奸詐之輩合謀,等於就是與虎謀皮,其結果可想而知。

  • 5 # 帝國烽火

    公元前211年,秦國發生了三件咄咄怪事:1、出現“熒惑守心”的天文現象;2、有隕石墜落到東郡;3、秦始皇的某個使者在華陰平舒道遇到“山鬼”。面對這三件當時人力無法解釋的怪事,秦始皇只好求助於古老的占卜,結果是“遊徙吉”。為了趨利避害,秦始皇開啟他人生中的第五次東遊,他不知道這是他人生中的最後一次出巡,秦始皇還是老規矩,左丞相李斯陪同前往,右丞相馮去疾留守咸陽,但是這次多了一個人,就是秦始皇最受寵愛的小兒子胡亥,他要求隨父皇出遊,獲秦始皇准許。然而就是胡亥的這個要求,改變了秦國的命運。

    當走到在沙丘宮平臺時秦始皇駕崩了,但是李斯因皇帝在都城外病逝,唯恐各位皇子及天下發生什麼變故,於是就秘不發喪,將棺材停放在能調節冷暖的涼車中,由始皇生前最寵信的宦官在車的右邊陪乘。所以秦始皇去世的情況只有胡亥、趙高及受寵幸的宦官五六個人知道內情。

    政治嗅覺Octavia的趙高從秦始皇去世中發現了機會,他找胡亥謀劃,讓胡亥詐稱始皇遺詔命殺掉扶蘇,立胡亥為太子,然後繼位成為秦二世,胡亥也欣然同意,但是若想做成這一件事,李斯的態度是關鍵。

    趙高找到李斯之後,李斯沒有第一時間答應,也沒有表示反對,而是大哭,連續三次最後李斯還是答應了趙高,參入謀劃了“沙丘之變”。這也徹底讓秦朝的命運發生改變,而李斯在多年以後,也會為今天的決定後悔,卻也無法改變。

    李斯為什麼會同意趙高的計謀呢?主要原因是因為李斯戀權。

    李斯對權利的追求非常強烈,當年因為擔心自己的師兄韓非子得到秦始皇重用,而威脅自己在秦始皇心中的地位,不惜毒殺韓非子。者足以見得,李斯是一個將自己權利看的很重的人,他不容許自己的權利受到侵犯。

    從趙高、李斯的觀念中,只要扶蘇登基,那麼扶蘇一定會任命蒙恬為丞相,李斯也會徹底失勢,所以當趙高說出“蒙恬為丞相,李斯的結局就註定悲慘!”之後,李斯就同意了趙高的計謀,因為李斯不容許出線自己的被剝奪權利的局面出現。

    李斯的女兒嫁給扶蘇,這只是一個傳聞和推測,而歷史有記載的是,扶蘇取了王翦家的女子。若假設李斯的女兒嫁給扶蘇是事實,那麼扶蘇登基之後,李斯就是國丈,但是秦朝自從秦昭襄王就很打壓外戚勢力,到秦始皇直接不立皇后,所以即使李斯是國丈,到時候也會面臨被打壓的情況,這樣李斯是鐵定不能做丞相,所以若扶蘇真的娶了李斯的女兒,那麼李斯參加沙丘之變的解釋就只有這一種說法了。

    透過趙高在沙丘之變中隊李斯的勸詞中,他說“那麼只要扶蘇即位,就必定任用蒙恬為丞相,您最終不能懷揣通侯的印信返歸故鄉的結局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了!”。從這段對話中,我們說李斯作為國丈被打壓要辭去丞相是有可能,但是不得善終應該不至於,所以從趙高說出的句話,我們大機率可以推測出扶蘇並沒有娶李斯的女兒,而李斯之所以參加沙丘之變,只是因為他戀權。

  • 6 # 張傑談史

    這裡面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所謂的沙丘政變,可能不是歷史真實。

    其實這個爭議一直都有,這裡面就涉及到司馬遷《史記》個別內容的真實性。筆者舉一個例子吧,秦始皇是不是呂不韋的私生子,就在《史記》一本書裡就有兩種說法,一種認可,一種不認可。這就說明雖然司馬遷史德史才俱佳,但是他所依據的主要是官修史書和口述資料,這兩者都存在一些問題。這就導致在這樣的情況下,《史記》可能有些內容有問題。

    比如所謂的沙丘政變,參與的人就這麼幾個,司馬遷是怎麼知道的呢,只可能依據口述史料。問題在於,秦末起義時,包括秦二世、趙高都有黑化的可能。

    其實秦始皇並不中意扶蘇,從他們的性格,從秦始皇一直把胡亥放在身邊,從其他角度,都說明胡亥是晚年秦始皇的中意人選。這就導致了胡亥上位是有可能的。李斯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選擇支援胡亥,而放棄自己的女婿。

    這也為後續李斯被殺埋下伏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匹克態極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