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勇戰王聊歷史

    坦克的設計思想也是在不斷地進步的。虎式坦克的設計思路,也是從實戰中總結出來的。

    (虎式1號)

    二戰初期,德軍依靠1,2型輕型坦克進行閃電戰。當時搭載大口徑的75毫米短管炮的4號重型坦克,主要是支援步兵作戰;3號坦克依靠37毫米火炮的高初速,進行反裝甲任務。

    直到1941年,蘇聯的T34出現,在火力,機動性和防護上超過所有型別德國坦克。德國才開始研製碾壓T34的坦克。德國當時有兩種坦克設計方案。

    (德國4號坦克)

    一種是4號坦克的升級計劃,依然採用垂直裝甲,裝備88炮,也就是原來的4號坦克加大版,就是後來的虎式坦克。

    另一種是山寨T34坦克傾斜裝甲的新型坦克,就是後來的德軍坦克主力:豹式中型坦克。豹式重45噸,前裝甲採用傾斜設計,厚度80mm,防彈效果等於100mm。火炮採用70倍口徑超長身管75毫米火炮,火力與虎式的88炮差不多。

    (德國豹式坦克)

    二戰期間,德國先使用了虎式坦克,並被編為6號坦克車,(豹式是5號坦克車,序號在虎式前面)。豹式坦克生產了6042輛,虎式生產了1355輛。

    德國軍方之所以生產垂直裝甲的虎式坦克,主要是因為要求能裝的下88炮,並且還要有足夠的防禦能力。傾斜裝甲會犧牲內部空間,88炮就裝不下了,所以採用了垂直裝甲。至於裝甲防護問題,反正當時的德國有鋼鐵,直接給虎式使用平均厚度100mm前裝甲。

    虎式的表現,在戰場上可圈可點。盟軍一度都有了虎式恐懼症。

    首先,虎式坦克是德國為了打坦克戰設計出來的重甲強炮坦克,虎式的裝甲防護能力在當時,絕對屬於怪獸級別的。美軍的“謝爾曼”和英軍的“克倫威爾”車體前裝甲厚度才為63毫米,英軍裝甲最後的丘吉爾坦克是101毫米;而虎式坦克前裝甲平均厚度是100毫米。盟軍的謝爾曼和克倫威爾是無法擊穿虎式的,只能求助於螢火蟲坦克的17磅炮。螢火蟲也是當時唯一能夠正面擊穿虎式的盟軍坦克。

    再看,虎式裝備的56倍口徑的88毫米主炮,可以在2000米距離上擊穿110mm均質鋼板。也就是說,虎式能遠距離輕鬆擊毀當時盟軍的各型坦克。虎式坦克的優勢,一直持續到蘇聯的IS-2坦克,美國的M26潘興的出現,虎式獨霸坦克世界的局勢才被突破。

    (虎王)

    於是,德國造出了虎2坦克---虎王!虎1也被虎王代替。虎1在1944年8月停產,德國開始生產虎王。德國將重型坦克生產資源全部用於生產虎王,最終也只生產了489輛虎王坦克。

  • 2 # 天河水鄉

    二戰時德國虎式坦克不用傾斜裝甲有多種說法,我就拋磚引玉的談幾點。 一、二戰早中期盟軍坦克炮對虎式裝甲根本無法穿透,所以虎式沒必要用傾斜裝甲。 二、傾斜裝甲會使坦克倉室體積縮小,不利於大口徑坦克炮的安裝,給養也帶的少。 三、傳說元首是藝術家他認為豎直裝甲更美觀,更有震撼力。 所以虎式用的是豎直裝甲。

  • 3 # 鍛刀煉心

    虎式坦克是二戰中的明星武器,研發過程也是不斷的隨著戰爭程序而一改再改。可以說沒出孃胎時就是個大塊頭。二戰德國武器都是“元首”親自過問,這一點和蔣委員長指揮對戰三大戰役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虎式有元首之美---高大帥!1935年開始虎式坦克的研究工作以來,確定了底盤工作。但是到了炮塔時,見識了英國的“馬蒂爾達”和法國的“夏爾”B1重型坦克的防護力後希特勒傾向於火炮口徑越大越好,而且裝甲儘量厚重。於是保時捷廠對底盤進行了改動,由原來的VK3001(P)(VK意即“試驗型車輛”,數字前兩位表示“30噸級”,後兩位表示“第一種原型車”)的零件被修改並且用在了VK4501(P)上。VK4501(P)的懸掛裝置就是VK3001(P)懸掛裝置的改進型。它有六個負重輪,沒有託帶輪。每側履帶由109個履帶板組成,640mm寬,接地部分4175mm(4.175m)。虎(P)(保時捷“虎”式坦克)在車體的後部裝有兩臺(氣冷)PorscheType101/1引擎,引擎可產生310馬力。引擎驅動發電機,發電機為兩臺電力引擎提供動力,發電機出力275Kw。主動輪在車體後部而不是標準的前部。電傳動系統和VK3001(P)的相似。這使得“胎裡虎”底盤就已經46噸了,可是底子還是30噸級的底子,造成上戰場後事故不斷,這可是希特勒沒想到的。初生的虎式趕在42年4月20日希特勒生日前生產出兩臺樣車去“獻禮”。

    保時捷“虎”

    下面開始說題目,其實傾斜裝甲的設計是因為工藝不過關,生產不出過硬的鋼板,從而犧牲了大量車內空間而得到的,沒想到這在當時成了劃時代的進步。首先使用就是蘇聯T-34,人稱“坦克海”。當時反坦克炮彈基本都是靠實心大密度的彈頭貫穿裝甲,裝甲傾斜後正面攻擊就會出現跳彈,而且可以增加垂直面的厚度。德華人可以生產出100mm以上的鋼板憑什麼要犧牲車內的空間?而且虎式那門強大的88炮可是盟軍和蘇軍的夢魘,88炮的液壓系統也是一個需要大量空間的事情。再者就是德系的底盤都已經設計固定了,擅自更改會涉及很多問題,這在戰爭時期是很危險的事。

    定型的虎1

    另外還有一個因素,戰爭是人的戰爭。人是很聰明的,虎式坦克的戰法裡也有可以使自己的裝甲“變”成斜的!就是在進攻時使車身以45°角行進或開炮。

    作戰狀態下的虎式

  • 4 # 靳長蘇

    虎式坦克在列寧格勒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德華人需要面對的火炮還沒有強大到需要採用傾斜裝甲的地步。垂直裝甲的優勢在於可以保證有足夠空間對坦克內部加以改進。

    虎式坦克實際是一種過渡坦克,當德軍部隊發現並彙報蘇軍T-34的傾斜裝甲的時候,希特勒固執使得他執意不允許新設計的坦克跟蘇聯人有相似的地方。就算如此,在當時仍然很少有能對付它的武器,尤其是能遠距離從正面擊穿虎式的武器,也成就了虎式傳奇。

    到二戰後期由於武器的發展和資源的缺乏,豹式坦克還是採用了傾斜裝甲設計並在實戰中被證明是成功的。雖然虎式的垂直裝甲不算是成功的設計,但是由於其厚度超過了當時大多數火炮的近距離穿深,所以極難被擊穿。虎式坦克先天性的優勢彌補了垂直設計的不足,到了1944年以後,盟軍才逐漸裝備了能與之抗衡的坦克。

  • 5 # 戰略論

    因為虎式坦克的設計基本定型的時候德軍還沒有遇上蘇聯的T-34坦克,還沒有認識到傾斜裝甲相比於垂直裝甲擁有巨大的優勢!

    德軍重型坦克的研發始於1935年,到了1940年法國戰役,德軍見識到了法國和英國重型坦克巨大的威力,即使是德軍最好的四號坦克也難以有效擊穿它們的正面裝甲,所以德軍加緊研製重型坦克。

    蘇德戰爭開始後,德軍突然發現蘇軍的T-34坦克遠遠優於德軍現有的所有坦克型號,即使德軍即將生產的重型坦克在主要引數也落後於T-34。由設計師和兵器局組成的考察團奔赴前線的德軍裝甲部隊,蒐集關於德軍同蘇軍T-34坦克作戰的經驗,希望找到打敗T-34的辦法。

    最終的解決方案就是透過增加虎式坦克的裝甲厚度來抗衡蘇軍的T-34坦克,於是虎式坦克由設計時的45噸增加到了近60噸。同時德軍決定再設計一種“豹式”中型坦克,採用T-34的傾斜裝甲和一些優秀的機械設計。

    所以虎式坦克最終沒有改用傾斜裝甲,其原因完全是其設計成熟時間同德軍發現傾斜裝甲優勢的時間不匹配,如果德國強制改用傾斜裝甲,虎式坦克將不可避免的大改,之前的設計、實驗也前功盡棄,對於德軍前線對新型坦克的急迫需求,顯然是不可取的。只能採用快速有效的增加裝甲厚度來重新奪取坦克的效能優勢。

  • 6 # 狼煙火燎

    因為趕時間,沒空慢慢去設計研究傾斜裝甲的事!有人可能會說,為什麼同時出來的黑豹坦克怎麼就採用了傾斜裝甲呢?因為T34優秀,黑豹就是簡單仿製T34,照著T34的形狀做的。可能很多人不服,又因為黑豹和T34看著就不是一個模樣,那我們就慢慢捋一捋這個事!T34坦克帶來的危機

    當德國軍隊在前線碰到初版T-34/76坦克後,頭都焦大了,1~3號小炮管坦克全部是廢物了,幸運的是這款坦克蘇聯也是沒有研發完成就匆忙生產,前期T34也是問題多多。憑藉四號坦克依靠操作人員的素質高度,還勉強能與T34抗衡,但是很快發現能力有些不足。面對越來越多的T34在德軍中引起了一些恐慌,前線急需要能對付T34的新坦克!

    德軍俘虜了幾輛T34並將其運回國研究,在時間異常匆忙的條件下,德國設計師們提出了2個方案,雙管齊下。第一個方案就是基於T34進行復制,也就是後來的黑豹;第二個方案就是在四號坦克基礎上簡單放大。這時候傾斜裝甲的概念德國設計師們是知道的,但是並沒有過多研究,甚至可能還有很多固執派認為傾斜裝甲並不可取,因為在相同內部空間下,傾斜裝甲將更重、更大,也就更容易被擊中,一項新技術在誕生之初遭受這樣那樣的質疑是非常正常的事!

    1號方案 黑豹坦克的誕生

    基於繳獲的T34很快複製出1號實驗車直接被否決,然後又生產了2號試驗車、3號試驗車,主要是對裝甲進行加厚,最終3號試驗車獲勝並大量生產,這就是後來的黑豹。而2#試驗車被否決的根本原因還是德國高層認為,其炮塔和T34不但很像,而且也是前置炮塔,戰場上會傻傻分不清不出誤傷,德華人在黑豹上使用傾斜裝甲僅僅只是對T34的仿製,當然傾斜裝甲的原理德國設計師們肯定是知道的!

    2號方案 虎1坦克誕生

    虎式坦克是在四號坦克基礎上進行的放大,同樣趕時間,沒有多餘的時間來重新設計底盤,設計炮塔,一個字:快!前線需求太強烈,需要新坦克快速投入戰場,因此基本都是基於快速投入使用為原則,採用了最原始放大尺寸,簡單粗暴加厚裝甲,加大火力,並在投入使用了效果還可以吧!因為裝甲厚根本T34在500米範圍外剛正面更本打不穿!

    但隨著戰場的演化,坦克傾斜裝甲的作用被證實確實非常優秀,而虎式坦克已大量生產,T34/85坦克也不但能正面擊穿虎1坦克了,而且擁有絕對的數量優勢,怎麼辦呢?德國的指揮官們是聰明的,沒有傾斜裝甲就製造一個傾斜裝甲出來,在與T34坦克剛正面的時候,擺個斜面,手工讓垂直裝甲變成斜面裝甲。看下面這兩個時鐘,其中紅線條指的是敵人方向,儘可能讓車體的稜角對敵,好讓垂直裝甲擺出45°傾角。

    另一方面德國設計師們考慮在這款坦克基礎上才設計傾斜裝甲方案,下圖就是VK4502(H)“傾斜虎”方案,但軍方沒有被接受,從代號 就能 看出這是2號虎方案。德軍最終選擇了更優秀的 VK4503(H)方案,也就是後來的“虎王”坦克,也就是3號虎方案。

    蘇聯的傾斜裝甲之路

    一項新技術的引用是需要大量時間去論證的,同樣蘇聯也是花了大量時間去試驗,用來驗證防護以及對裝甲和內部合理佈局,T34證明蘇聯在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其之前的驗證的BT-SV就是一款傾斜裝甲驗證車,其後又有A-20、A-32最終發展到T-34,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運通114路公交車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