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話少說
-
2 # 一位退休的大學教授
所謂「鄉愿」,是指一種沒有是非!、不講原則,習慣阿諛奉承、左右逢源的人。
孔子之所以痛恨這種人,是因為很多人誤以為這種人就是行中庸之道的人。
在孔子看來,中庸之道是有原則的,這個原則就是「中」,也即度,所謂「恰到好處」「無過無不及」。這與「鄉愿」的不講原則,沒有是非是根本不同的。
-
3 # 讀過點書
俺也非常痛惡鄉愿之人。而這裡的鄉愿絕非是瞧不起鄉下人,而是那種誇誇其談牛逼哄哄的人。讀古人文章一定要理解透。
-
4 # 一往文學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認為沒有仁,也就沒辦法談禮。所以他在《論語·八佾》篇:"人而不仁,如禮何?",意思是做了人,卻不仁,怎樣來對待禮儀制度呢。那麼,到底什麼是"仁"呢?在《論語·顏淵》篇中,樊遲問仁,孔子說仁就是"愛人",就是要愛護人,孔子重視人的性命,也包括一切階級、階層的人在內。"鄉愿"之人也屬於人的行列,為什麼孔子如此深惡痛絕"鄉愿"之人呢?
一、"鄉愿"的含義"鄉愿"出自《論語·陽貨》篇:子曰:"鄉愿,德之賊也。"意思是說孔子認為,沒有真是非的好好先生是足以敗壞道德的小人。文中對"鄉愿"一詞的解釋言簡意賅。但我們可以認為"鄉愿"一詞是指虛偽的人,即偽君子,看似忠厚老實,實則善於逢迎,沒有真正的是非觀念,是道德敗壞的小人。
《論語集註》中說道:"鄉原",鄉之願者也,蓋其同流合汙以媚於世,故在鄉人之中獨以願稱。夫子以其似德非德,而反亂乎德,故以為德之賊而深惡之。 《孟子·盡心下》中,萬章問孟子什麼樣的人是鄉愿之人?孟子對此作出了深刻的揭露:"閹然媚於世者也,是鄉原也"("原"同"願")。"閹然",即閹割。動物被閹割後,生殖機能消失,副性器官及副性特徵顯著異常,明顯溫順馴服。此處的"閹割"應該指的是放棄人的本性。"媚於世",是諂媚、取悅討好世俗的人。"閹然媚於世也者",就是外表上是好好先生,實際是極力討好有權勢的人,這就叫做"鄉愿"。
《說文·人部》:"傆,黠也。一鄉中傆黠之人"。
按現代漢語解釋:"鄉愿",外表忠誠謹慎,實際上是欺世盜名的人。
2、 孔子如此深惡痛絕"鄉愿"之人的原因1. 認為"鄉愿"之人亂德
漢徐幹《中論·考偽》:"鄉愿亦無殺不人之罪,而仲尼惡之,何也?以其亂德也。"
"德"在論語中出現了48次,儘管他並沒有對德做進一步的闡釋,但可以看出孔子是重視德的。
《論語·季氏》篇中說道:"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民於今稱之。其斯之謂與?"意思是"說齊景公有馬四千匹,死了之後,誰也不覺得他有什麼好行為可以稱頌。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下,百姓們到現在還在稱頌他們。那就是這個意思吧"。從這個章節中,我們可以知道孔子主張一個人要有德,具體來說是指崇高的品質、氣節,而不與他地位的高低。而"鄉愿"之人,這類人的存在敗壞了社會道德,百姓會厭棄他們,同時他們對社會也會造成一定的危害。
此外,孔子說:"鄉愿,德之賊也,"體現孔子的民主思想並倡導社會公平正義,"鄉愿"之人沒有是非觀念,不敢表達看法,唯唯諾諾就是對公平原則的損害,也就是道德的敵人。
明代李贄《與耿司寇告別》:"若夫賊德之鄉愿,則雖過門不欲其入室,蓋拒絕之深矣,而肯遽以人類視之哉!",表明了自己對"鄉愿"之人的拒絕
2、 渴望有德之人的存在
孔子生活的時代,是動盪的時代,是一個變革的時代,周王室已無法恢復權利和威信。《論語·八佾》中談到: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古代舞蹈奏樂,八個人為一行,這一行叫做一佾,按照禮制,天子用八佾,八八六十四人,諸侯六佾,大夫四佾,季氏應該用四佾,卻用了八佾,是違背禮制的,也是不道德的。所以,孔子渴望有德之人的存在的存在,於是就對"鄉愿"之人極其厭惡。
清王宜山《圍爐夜話》第四章:"孔子何以惡鄉愿,只為他似忠似廉,無非假面孔;孔子何以棄鄙夫,只因他患得患失,盡是俗人心腸。
可見,孔子如此深惡痛絕"鄉愿"之人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鄉愿"之人亂德,更體現了孔子對有德之人的追求。
-
5 # 顏小二述哲文
孔子憎惡“鄉愿”實則是對“不分是非,善惡不辨,處處討好他人之人”的批判,因為孔子覺得這類人大抵屬於“不講誠信,沒有立場,沒有原則”之偽善的存在。但是,在現實生活種,這類人被人們冠上“老實、憨厚”的名頭這一情況數見不鮮。其實“老實、憨厚”並非壞事,壞就壞在這“老實憨厚”之能調眾口的“虛偽”。
這世間會生出許多是非和爭端,有些時候,若惡得不到懲罰,善得不到褒獎,長此以往,那麼世道很有可能會亂了套。但是“鄉愿”的存在往往屬於“老好人”,屬於沒有原則的人。這樣的人不會因為一個人所犯之惡是不是過分去原諒一個人,但會因為眾人包容惡人,去選擇漠視惡、“包容”惡人。如果這樣的人多了,善良的人將會寒透了心。
1、孔子討厭的“鄉愿”屬不分是非的“老好人”在《論語》這本書中,記錄著這樣一段文字:
子曰:“鄉愿,德之賊也。”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就是,鄉里鄉親都覺得這個人忠厚,無一不誇耀這個人忠厚,這種人看上去是好人,實則是是非不分,善惡不辨,處處討好,屬沒有原則的為害鄉里之輩。
孔子這句話很短,但是含義卻十分深刻。細細整理這句話的邏輯關係,大家會發現這句話道理還確實不簡單。這個世間有諸多是非,有時候,是非裡面確實存在善惡對立,但是有一種人,讓對立雙方都十分喜歡。許多人可能覺得這是情商高,但是,如果從道德上來評價的話,在遇到一些原則性問題的時候,依舊是兩邊不得罪的“老好人”,這種人往往十分要不得。因為這種對“惡”之漠視的態度,當屬培育“惡”的養料。
同時,某種意義上說,“鄉愿”之兩面不得罪的態度也能免去不少紛爭,屬於一個壞榜樣。許多人可能本來比較堅持自己的原則,但是看到“鄉愿”的左右逢源,於是開始變得圓滑、流於世俗,不辯是非,如若人人都這樣,“善”將無處容身。
2、孔子討厭“鄉愿”的原因基於上述理解,我們不難總結出以下幾個孔子討厭鄉愿的原因:
(1)“鄉愿”是非不分,處處討好,是為不義
孔子孟子皆認為,一個人應當有自己的做事原則,應當有自己的氣節,損人利己的事情不做,為人要從“義”,即做人應當有所為有所不為。違背道德仁義之不該做的事情,即便不做這件事會讓自己蒙受損失,也不要做。但是“鄉愿”不一樣,鄉愿為了迎合周圍的人,頗有點“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感覺,並且為了不與他人處於對立地位,往往會做一些違背仁義的事情,孔子認為這種人是非不分,處處討好,是為不義。
(2)“鄉愿”不分善惡,偽善欺世,是為不仁
一個人想要成為“鄉愿”,讓周圍人都喜歡他,那麼這個人大抵是沒有他表面上看起來這麼簡單老實的。畢竟眾口難調,總有會處於對立面的人和事,不可能在為人處事的時候總能保持中立地位。有時候,保持中立不是什麼壞事,但是,該為“正義”吶喊的時候,卻不挺身而出,反而害怕自己會被牽連入紛爭而去漠視“惡”,這個時候,“鄉愿”身上的罪孽就大了。
要說鄉愿為何可以是非不分,可以漠視“惡”,因為這“惡”沒有落在自己身上,更因為鄉愿沒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意識,這種人往往是“自私”的,是“不仁”的,也是“偽善”的。
3、總結:鄉愿沒有原則,不仁不義,不僅給旁人做出了一個壞的榜樣,而且不分善惡行為,某種程度上也讓其成為“惡”的幫兇有些時候,“漠視”都屬“惡”。試想,一個“鄉愿”看到打家劫舍的匪徒欺負老弱的時候,這位“鄉愿”會如何做?當一個“鄉愿”明明知道真相,但是卻面對足以毀人一生之流言蜚語的時候,鄉愿會跳出來說明真相嗎?不會。因為被欺負的不是自己,亦是因為流言蜚語要的是他人的命。
有時候,“是非不分之漠視”比殺人的刀子來的更可怕。所以,孔子對“鄉愿”的憎惡,大抵就在於憎惡鄉愿之無原則的不仁不義,以及欺世的偽善了。
-
6 # 逆襲的諸行無常
在孔子看來“鄉愿”對於社會風氣的影響是壞的,故曾經說過“鄉愿,德之賊也。”將”鄉愿“判定為對德危害最嚴重的”賊“。但是孔子這句話怎麼理解呢?
孔子這句話理解的難點在於何為“鄉愿”,朱熹夫子的註釋為“鄉原,鄉人之願者也”,錢穆先生的註釋為“一鄉皆稱其謹願,故稱鄉原”。意思差不多,就是一鄉之人皆稱其謹願、老實,是一個善人,這種人其實就是鄉愿。為什麼這種人反而被稱之為“德之賊”呢,《孟子.盡心篇》中記載了孟子對鄉愿的解釋,“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這種人你想批評他,但是也舉不出他有什麼做的不對的例子,哪怕是想諷刺他都找不到他的缺點。這種人同流於世間的汙穢和流俗,表面看起來很忠信,行為處事也很廉潔。眾人對其所作所為往往交口稱讚,他本人對自己的所作所為總是自以為是,其實質卻與堯舜之道相去甚遠。故稱其為德之賊也。之所以用賊這個字,非已所有而欲佔為已有之心,何其相似。
不論是用偽君子還是好好先生解釋鄉愿都不能完全概括其本質,個人感覺就用鄉愿兩字就可以了。故本章的譯文是,孔子說:“鄉愿,沽名釣譽亂德之賊人也。”從歷代學者的解釋中我們可以看出來,從儒家思想的角度考慮,對待事物,並不是沒有原則認可就是值得贊同的,也許有些人對於身邊的事物,不論正確與否,都是沒有原則的稱讚,這種人也許會得到所有人的讚揚,但是在孔子看來,這種人反而是社會風氣敗壞的最主要根源。原因就是:沒有對錯之判斷,會最大可能的鼓勵錯誤的延續。
在孔子看來並不是所有人都稱讚的就是對的、就是好的,《論語.子路篇》中子貢曾問過類似的問題,孔子的回答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也就是說全鄉的好人都喜歡他,全鄉的壞人都厭惡他,這才是仁者應該有的情況。孔子所推崇的仁者,應該“能好人,能惡人”,有仁德的人能沒有私心,能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看待問題,判定好惡,有自己明確的價值觀,原則性不會隨意改變,那怕仁者很難見到,退而求其次,孔子的選擇則是狂狷之士,在孔子看來“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都是志向明確、並能堅守持定之士。這就是與“鄉愿”最本質的區別。
-
7 # 手機使用者52710172538
孔丘的一生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孔丘像一條喪家犬,終其一生也都是為統治階級搖旗吶喊。所以,他自然也就憎惡“鄉愿”之人了!
回覆列表
《論語,鄉黨》: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庭,便便者,唯謹爾。
大意,孔子在鄉黨時十分溫和恭順,好象不會說話的人。但是在廟堂,朝庭上卻很隨便,只是說話很謹慎。
孔子為什麼在廟堂和朝庭上很健談,在鄉黨卻沉默寡語?看來,孔子對鄉黨裡之人的言論,以為低俗,不以為然。所以不願與人交談。
這就好理解孔子對“鄉愿”的態度了。現代詞兒:鄉下人,沒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