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木真165163663

    大家都知道,清朝末年內部矛盾重重,腐敗無能的清政,可以說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內憂外患,國內不斷有農民起義軍起來造反。外西方列強步步緊逼,中國以西方列強的戰爭,屢戰屢敗。中國簽訂了很多喪權辱國的條約賠款了很多錢,在海防與陸防兩方面,李鴻章與左宗棠存在嚴重的分歧。有的說要加強海防建設,有的說要加強陸防建設。面對的國庫年年虧空,清朝政府無法在兩方面投入大量的資金,只能東挪西湊的建設海軍。因為陸權與海權並重,再加上國家處於多難之秋。雖然,李鴻章20年前就提出了加強海防建設,但是,由於朝廷內部存在分歧,再加上最高統治者麻痺大意,沒有意識到,危機四伏就在周邊。錯失的發展,海軍建設的良機,由於種種的原因,再加上最高統治者想要貪圖享樂,為自己辦大壽,沒有把國家的軍國大事放在最前面一位來辦,被後起之秀日本給趕上。日本全民上下。自從明治維新開始,勒緊褲腰帶不斷派出流學人員向西方列強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以技術與治國之道,得到了日本全國上下百姓的支援,再加上統治者帶頭清明支援國防建設。日本很快就趕上了上來,此時的清朝,因為以法國開戰,又因為收復新疆打了幾場勝仗,有點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對於東洋小日本有點不重視,有點天朝大國的心態在作崇,不把日本的威脅放在眼裡,結果大家都知道,由於清廷的輕敵,再加上統帥的無能,造成了甲午戰爭的全線崩潰。最後,中國不敗而敗。

  • 2 # Hein7

    這個問題,軍事上又如何彌補體制上的失敗呢?封建軍隊又如何打敗現代軍隊?

    清政府並不是一個現代國家,它是傳統的封建體系維持的封閉社會,軍隊也只是由效忠各自領主的私人武裝(淮軍,湘軍),這些領主是否原意為皇帝作戰要卻絕於領主對皇帝的忠誠程度和作戰的利益驅動。

    所以當一個私人武裝結合起來的軍事機構與現代軍隊作戰的時候,指揮體系的效率,軍人的精神和軍事後勤能力的差距,已經決定了戰爭的結果。

    甲午戰爭中,黃海海戰失利後,丁汝昌的做法就是把軍艦縮回劉公島基地,避免海戰損失,結果日本人登陸之後直接殲滅北洋水師。這種思維方式就已經表明,對於北洋水師來說,這隻軍隊其實是個政治勢力,軍隊的規模是政治談判的資本,而不是國防的利器。

    所以不管李鴻章提出什麼理論,最終都會被體制徹底摧毀。

  • 3 # 史論縱橫

    我就簡單整理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關乎國防意識,關乎軍事。

    為什麼我會說李鴻章在甲午戰爭前20年就建議清廷加強海防建設呢?甲午戰爭爆發於1894年,而1874年的時候日本發動牡丹社事件,意圖侵略臺灣,在多種因素的情況下,並沒有得逞,隨即李鴻章上奏《海防籌議折》,洋洋灑灑上萬字,全面論述中國建設近代海防的必要性,並且還給出了具體的建設方案。

    在“江海各口,門戶洞開,已為我與敵人公共之地。”海防 “似覺防無可防矣。”的境地中透過加強海防讓日本“若先時備豫,倭兵亦不敢來,烏得謂防務可一日緩哉!”

    然而我們要知道的一個情況下,李鴻章此時上這個奏摺實際上是冒天下之大不韙,1874年正是左宗棠準備西征的時候,清廷上下都認為左宗棠的思路是對的“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也就是塞防派的核心觀點。

    左宗棠並非鐵桿塞防派人士,只不過他早年受過林則徐的教誨,認為西北絕對不能丟,林則徐號稱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第一人,並且編纂了《海國圖志》,然而他卻認為清廷的威脅還是來自陸地,我們還能說什麼呢!

    左宗棠認為海防建設也很重要,但是相對而言不能減少西征軍費,實際上也是塞防重點論。

    曾國藩死後,在 朝廷上李鴻章勢力過大,為了削弱李鴻章,朝廷也有意扶持左宗棠,因此當時基本還是採取了左宗棠的建議,率先搞塞防,後搞海防,其實塞防就是收復西北,左宗棠西征花了一億兩白銀最終擺平西北,是為千古英雄人物。

    僅僅十年之後,左宗棠在1884年的馬尾海戰中就嚐到了不重視海防的結果,福建水師11艘軍艦,19艘運輸船全部被擊沉、擊毀,而福建水師對法國海軍造成的傷亡僅僅是死5人,傷15人,堪稱奇恥大辱!

    清政府雖然取得了鎮南關大捷,挾勝與法國簽訂合約,然而第二年左宗棠就帶著抱憾離開了人士。

    從1874年到1884年,從日本侵略臺灣發動牡丹社十年,到中法戰爭中的馬尾海戰,清政府才徹底意識到建設近代海防的重要性,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大權,1885年左宗棠死後,北洋水師的海防建設進入快車道時期,僅僅三年就打造了當時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八的海軍。

    為什麼1888年清政府海軍完全超過日本的情況下,卻在六年後的甲午戰爭中一敗塗地?

    1888年北洋水師建成後,著實到日本耀武揚威一番,極大的刺痛了日本的自尊心,經過明治維新的日本,隨即開始加大海軍投入,從天皇到平民全部加入到購買軍艦和大炮的運動中來。

    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888年之後,北洋水師再沒有添置一艘軍艦,1891年開始清政府更是明文批准透過停購海軍軍火兩年的協議,到1893年後再次無限期擱置,一句話,朝廷就是沒有錢買軍艦了。

    實際上這就是甲午海戰失利的根本原因,北洋水師建成僅僅用了三年,然而隨後六年竟然一艘軍艦也不再添置,不被超越才怪呢!所謂亞洲第一,也只是1888年這個時點上的,日本經過海軍擴張後到甲午海戰時,日本聯合艦隊已經全面超越北洋水師,勝負已經明瞭。

    甲午戰爭是一場立體化的戰爭,既有陸戰也有海戰,清朝是兩個戰場全部戰敗,由於是海戰失敗,更是這場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

    打個比方來說,如果海軍能夠切斷日本登陸北韓的海上路線,縱然日本陸軍再能打,也無用武之地。

    所以,儘管李鴻章1874年就已經預見中日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建議加強海防建設,然而,清廷還是對此沒有重視,認為平時花費軍費在水師上,還不如實實在在的收復點什麼東西來得氣壯山河。

    每次捱打完事之後,總是痛徹心扉,怎麼能不加強海防建設了,等到戰事結束,就認為建設海軍沒有必要。

    我倒是想起小時候聽過的故事,為什麼麻雀沒有窩?麻雀白天暖和的時候從來不想著搭窩,等到晚上冷的時候就發誓第二天一定要搭窩,第二天白天又暖和了,他又認為搭窩沒有用,如此迴圈往復的來看,清朝的海防建設也是這個道理,別說李鴻章提前20年提議加強海防建設,就是李鴻章提前200年,該不建設還是不建設。

    甲午戰爭的失敗,表面上是軍事上的失敗,根本上來說還是海防意識缺失造成的。

  • 4 # 扎心君

    我是13君,過來扯扯淡。原因一大摞,挑幾點侃侃。

    1清朝北洋水師,是洋務運動的產物,是清朝裱糊匠李鴻章的私兵,1888年建成,號稱亞洲第一,但建成之後,25艘軍艦,再木有添一支軍艦,實力止步不前。海軍軍費挪作它用,修了頤和園。派系鬥爭,帝黨戶部尚書翁同龢百般刁難。據說,吉野號快速艦,本是中國訂的,不知是沒給錢還是沒錢給,最後反正被日本買去。李鴻章上摺子給光緒要求購買最先進的速射炮,儒家思想教育出來的光緒批了三個字,知道了,就木有下文了。翁同龢平時叫窮,百般為難李鴻章,開戰了,拿出300萬銀票,請李鴻章購置軍火,李鴻章無奈苦笑,為時已晚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了。

    2反觀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厲兵秣馬,放眼世界,開拓萬里波濤,揚國威於四海,要與大清一決高低,天皇帶頭節衣縮食,一天只吃一頓,國家投入,全民捐款,甚至妓女把賣賣淫的收入都捐出來了。

    3清朝是風雨飄搖的,腐朽的,封建王朝,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修修補補,八旗,綠營,湘軍,淮軍,各自為政,分而治之,北洋水師屬於李鴻章淮軍一系,據說陸軍最大級別的還是營,甲午戰爭,陸軍頭頭宋慶發個命令,要派100多個傳令兵,亂成一鍋粥,日本則是新興的資本主義強國,脫亞入歐,全面學習。取消武士階層,建立現代化軍隊。建立四民平等的君主立憲制,開議會。

    4日本在總噸位,總馬力,編隊航速,速射炮都碾壓北洋,日本用的是先進的苦味酸的開花彈。北洋用的是落後的黑火藥和實心穿甲彈。

    李鴻章個人,就是華佗再世,孔明再生,也救不了北洋,打不敗日本聯合艦隊。

  • 5 # 陳悅漫步海邊

    有關甲午戰爭的問題問海研會就對了,陳悅來解答。

    早在甲午戰爭20年前,即1874年日本入侵臺灣之後,李鴻章、沈葆楨乃至於清政府內的很多政治大佬,其實都產生了海防憂患意識,而且感覺到日本的威脅,李鴻章和沈葆楨都曾經表達過“日本為中國永久大害”“日本是肘腋之患”的判斷,而清王朝也從1875年後開始了以日本為假想敵的海防建設。

    既然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經有了這樣的認識和準備,為什麼到了甲午戰爭的時候還是輸得一塌糊塗呢,歸納起來大致有下面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對日本的野心和日本擴張性國策沒有深刻認識和警惕

    雖然在1874年日本入侵中國臺灣之後,清政府高層產生了警惕日本的聲音,但是從慈禧太后到李鴻章以及一些督撫大員乃至軍隊和外交的一線官員,都沒有能夠深刻了解到日本已經把侵略當作了國策,即無論如何都將要發動侵略戰爭。

    因為沒有認識到日本明治政府這種野心,以至於李鴻章、總理衙門辦理對日外交時,多帶有一種僥倖心理,即認為可以透過威嚇、懷柔以及列強的調停來“羈縻”日本。1885年北洋艦隊隨著鐵甲艦“定遠”“鎮遠”回國,實力超過了日本海軍,使得清王朝高層產生了一種對日本高枕無憂的麻痺心理。

    事實上直到1894年7月25日日本在北韓海域攻擊了中國艦船後,中方的很多人仍然沒有能夠清醒地認識到日本幾乎不可能減弱的對中國的侵略野心。

    二、“御倭派”或“海防派”在清政府決策層中式微

    1874年後,主張鞏固海防的政治人物,在地方主要是北洋大臣李鴻章和南洋大臣沈葆楨,在中央則主要倚仗慈禧太后和醇親王奕譞的支援,從政治派別來說,實際上海防建設是後黨(即擁戴慈禧太后的政治勢力)支援下的產物。

    然而1879年沈葆楨突然病故,使得地方上的海防派實力大損,事實上沈葆楨之後的歷任南洋大臣在海防建設上都畏手畏腳,更不用提在政策、資金上對北洋海防施以援助。

    而在中央高層,1891年初海軍衙門大臣醇親王突然去世,慈禧喪失了重要的政治盟友和支柱,李鴻章喪失了直接的倚靠。也就是這一年開始,保守派對海防建設開始了從經費等層面的“約束”。而帝黨、後黨的鬥爭,也暫時以後黨偃旗息鼓告一段落,海防、海軍建設也從此時陷入停頓。

    三、海防建設戰略上的“海重陸輕”問題。

    清末的海防建設,事實上同時包括海上艦隊和陸上軍隊兩個方面。

    1875年北洋大臣李鴻章受命籌建北洋海防後,事實上在早期主要的精力花費在編練海防陸軍上,在天津周邊地區精練盛軍、直隸練軍等部,構築天津新城等屯駐地。

    然而從1870年代末開始,北洋海防的經費和精力傾向於海軍的建設。新式陸軍因為得不到國家財力和政策的支援,同時也是李鴻章等主政者對中國陸軍的能力有過高的估計,對日本陸軍的水平有過低的判斷,以至於在海防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優先於北洋海軍建設,而陸軍只保持了有限的規模。

    等到甲午戰爭爆發後,陸軍不給力,實際上是戰局迅速惡化的重要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攝影初學者有必要買全畫幅相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