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周開心啊
-
2 # TT辣媽愛美麗
孩子四五歲,別人動他的玩具都不行,一點都不懂得分享會不會是太自私了。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孩子在三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萌芽,有了 "這件東西是我的",這樣的意識與認知,而到孩子五歲左右這樣自我意識達到一個小高潮,會變得不喜歡和別人分享,不允許別人動自己的物品、玩具,甚至是自己玩過的公共物品也不允許別人碰,其實孩子的這些表現都是正常的行為,是自我認知維護自我所有權的一種正確表達。
遇到這種情況父母會覺得很難堪,甚至有時候強迫孩子和別人分享玩具,致使孩子反應過大,哭鬧不休。其實孩子處在這種情況下時作為家長還是應當尊重孩子的意願,畢竟作為一個認知完善的成年人來說,也會有不喜歡和別人分享心愛物品的時候,所以家長應當尊重孩子的決定和行為,不過分勉強孩子,更不能強迫孩子甚至批評孩子。如果是孩子自己的物品還是讓孩子自己擁有支配權最好。
其實分享和互助的這些行為是人在社會生活中自然而然養成的社交行為,等孩子在長大些,懂得了分享的樂趣,自然會學會分享,不要著急,更不要過早的給孩子貼上自私的標籤。
-
3 # 心姐談心
心疼你家孩子,家長多看點書吧,看看《發展心理學》,瞭解下兒童各階段的成長特點和心理特點。這跟自私沒啥關係,家長不要亂扣帽子。如果別人要求你的孩子分享玩具,孩子明確表達不願意,家長要堅決站在孩子這邊。可以引導對方的孩子去玩別的東西。
20世紀,心理學家讓·皮亞傑提出兒童認知發展理論,這是發展心理學上最權威的理論。該理論將兒童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0-2歲主要特徵感知運動階段、2-7歲前運算階段、7-11歲具體運算階段、11-15歲形式運算階段。其中2-7歲前運算階段又可分為2—4歲象徵思維階段和4-7歲的直覺思維期。
直覺思維期的特點:4—7兒童更多關注事物的顯著特徵,即將所知覺到的視為事實,缺少邏輯和推理思維,同時兒童的自我中心化突出,對所有事物的看法都從自我角度出發。四五歲的孩子正好處於前運算階段的直覺思維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思維是自我中心化的,對事情的看法都是從自己出發,孩子無法理解“分享的玩具”和“自己的玩具”是屬於誰的玩具,孩子認為玩具分享出去就不是自己的了。他會很困惑,明明是自己的玩具,為什麼又成了別人的玩具?而且有些玩具孩子非常喜歡,他只想自己獨佔玩具,就像孩子希望獨佔媽媽一樣。
硬性要求孩子分享玩具是對孩子的傷害。相反,家長要保護孩子的這種不分享的權利。分享對大人而言是一種美德,但對四五歲的孩子而言是對界限的挑戰,如果孩子被強迫分享出去,孩子會認為自己的玩具自己說了也不算,孩子會因被否定而產生挫敗感、無力感和無助感,會討厭那個玩具,會認為沒什麼是真正屬於自己的,這會影響孩子安全感的正常建立。
如果家長希望孩子學會分享,可以再等等,等孩子七八歲時,孩子的思維會成熟一些,能夠理解互換和分享的概念,即便如此,也需要家長告訴孩子分享玩具的概念,讓孩子真正明白和理解分享是一種交往的方式。比如告訴孩子,他和朋友都有自己喜歡的玩具,玩具都很好玩,他讓朋友玩他的玩具,朋友讓他玩朋友的玩具,這樣兩個人都可以玩兩個好玩的玩具。請注意,是讓孩子明白,而不是家長明白,很可能父母解釋了,孩子也不一定能聽懂,能聽明白也不一定能理解,能理解也不一定願意分享。
所以,父母不要強迫孩子分享。並不是所有的分享都是美德,也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分享,比如愛情就不能分享,既然愛情不能分享,為什麼玩具就必須分享?對於同一個事情,每個人的權重是不一樣的,你認為重要的別人可能認為不值一提,大人認為不重要的小孩子可能認為很重要,一個對大人而言髒兮兮的破娃娃,可能對於孩子而言是如生命一般神聖的存在。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發展程序,也有自己的想法。不要把大人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只要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愛,就會變得像父母期望的那樣好。
-
4 # 親子成長手冊
1、孩子物權的概念
孩子慢慢的長大,他們也擁有許多私人的物品,像他們自己的小桌小凳、圖書玩具、個人空間等。雖然這些物品都是家長為他們提供的,但是當提供給他們的時候,就說明了這些物品的所有權歸孩子所有。既然是孩子自己的,那麼孩子就有對於他的處置權,可以讓其他孩子玩也可以不讓他們他們玩,這是自己的認識問題。
2、父母反思自己的教育不能用大人的思維來想孩子,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成年人認為,他們不分享就是自私,並且如果家長一直說孩子自私的話,尤其是在人前這麼說的話,那麼孩子就會更加的內化這種你認為自私的行為,當孩子出現一些問題的時候,及時的分析自己的教育方式。
3、如何更好的引導孩子學會分享在自己日常行為的過程中,家長在日常相處的過程中,自己先做一個行為,告訴孩子這就叫做分享,分享的時候自己的心情是很愉悅的,然後讓孩子和自己學習這個行為,但孩子做出了分享的行為的時候,及時表揚,如果孩子暫時沒有做出分享的行為,那麼也不要緊,慢慢的等孩子做好準備了之後在作為。
-
5 # 丁媽親子時光
孩子都四、五歲了,別人動他玩具都不行。一點兒也不懂得分享,是不是太自私了?怎麼辦呢?
這並不是自私的行為, 當寶寶表現出維護自己玩具不肯分享的時候,父母除了勉強孩子“分享”玩具,或者給孩子貼“自私”的標籤等這都是錯誤方法。
1.寶寶不願意分享是由的年齡特點造成的
四五歲的寶寶處於皮亞傑認知理論的前運算階段。這個階段的寶寶比較有自己的思維,以個人為中心。所以對於自己的東西他只想自己獨有。
所以說寶寶小時候不跟別人分享自己的玩具並不是一種自私的表現。
2.寶寶有權利說不
成人也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對於自己喜歡的東西,有時候也會愛不釋手。當別人想要分享的時候,可以大膽的說不,為什麼對寶Bora說就不可以呢?寶寶既沒有搶別人的東西也沒有拿別人的東西,只是想好好維護自己的東西,沒有什麼不可以。
其實有很多時候成人都在左右孩子們的思想。所以就會有很多家長說誰家的寶寶乖聽話,誰家的寶寶不聽話。在如今的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聽話的人,更需要有個性,有創新的人。有時候還是太過於聽話,遵守大人們所謂的規則,會抹殺孩子的想象力,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
3.寶寶有支配權
雖然孩子還小,但是她也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對於自己的玩具,他也應該有支配權,分享是交換的一種方式。如果他對交換的東西不滿意,就可以選擇不交換。如果強迫孩子進行不對等的交換,他心裡肯定是不開心的。
但是如果寶寶總是不與他人分享,已經影響到他與其他孩子正常交流和人際關係。就要引導孩子考慮利弊關係,為了與其他小朋友維持朋友關係,適當的進行分享交流。
如果沒有影響到她和其他小朋友正常相處,就不需要著急。當他把玩具玩膩了,或者是等他想通了,想和其他人交換玩具了,他自然自己就會讓別人動他的玩具。說不定還會主動交換。
-
6 # 元寶爸爸聊育兒
題主的問題我經常在小區裡看到,包括我帶著元寶出去玩,也會碰到,記得有一次,我和兩歲的兒子在小區玩。兒子騎著從家裡帶的腳踏車時,一個稍大的孩子也想要玩腳踏車,於是用命令的語氣跟我兒子說把腳踏車給他騎。兒子不願意讓他玩,那個大孩子比較強勢,我快走幾步上前保護住元寶,想看一下元寶怎麼處理,這時,那個孩子的媽媽過來對自己的兒子說:我想他還沒學會要分享東西吧。我當時就有點生氣的怒懟回去:這輛腳踏車是弟弟的,他有分享的自由也有不分享的自由啊,你家兒子拿什麼東西和弟弟分享了嗎?”接著我告訴元寶,自己不願分享的時候,可以直接說出來,拒絕就好了。我個人認為這不是自私,家長也不要任意給孩子貼上自私的標籤。
所以,正確的分享觀應該是孩子自願的一種分享意識,這種分享能讓孩子感受到和別人共同擁有的一種快樂。家長可以這樣做:
告訴孩子捍衛自己的權利曾經有一位媽媽給我說:“我家女兒在幼兒園,她自己的東西被別的小朋友拿去了,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就只會哭。我告訴她不能只會哭,而要會和其他小朋友說,要回自己的東西。”
是啊,讓孩子懂得分享固然重要,但在孩子懂得分享的同時也應該學會保護好自己的東西,爭取自己的權益也同樣重要。
對於此時孩子的“自私”,並且勇敢地捍衛自己的權利,做家長的應該感到高興,這說明孩子長大了,知道什麼東西是自己的,並且有了自己的想法。要小心的呵護孩子的這種成長,不強迫孩子與人分享。我常跟兒子說的一句話就是:你自己的東西由你決定,如果你不想給小朋友玩,那拿出勇氣,遇到爭搶要把東西抓緊,不要讓別人搶走,你也可以選擇交換玩具,不想玩的時候,有權選擇交換回來。將心比心,我們也不願意在壓力下與別人分享自己並不想分享的東西。這是孩子的正常反應
做孩子堅實的後盾孩子在小公園裡玩的時候,如果有別的小朋友要借寶寶的泡泡水或是滑板車,孩子不願意的時候彆強迫他,可以和那位小朋友說:“弟弟他現在自己想玩,暫時還不想借給別人,你別生氣。下回再借給你好吧?”寶寶聽到你的維護一定會很感激你的理解,幫助他守衛了自己的心理優勢地位。在這樣做能讓孩子更加安心,身為爸爸、媽媽,就是要做孩子的保護神。
創造機會讓孩子主動分享有時候我們要去別的小朋友家玩,我一般都會讓元寶帶上一個玩具,免得別人家的孩子不分享玩具給元寶引起尷尬。這時候可以告訴孩子,別人不分享他的也要理解,我們可以帶個玩具去,交換著玩,一般孩子是會樂於交換的。如果你在家裡招待來做客的小朋友,最好讓這些小客人也帶上自己的玩具,這樣孩子就不怕別人來搶他的玩具了。
說在最後的話:任何孩子的問題,儘量讓孩子自己解決這是培養孩子獨立人格以及人際關係處理的很重要的方法。
回覆列表
我想題主能提出這個問題,肯定跟我一樣,小時候家長都愛逼著自己把玩具分享給別人玩,不管願意不願意。我不知道題主怎麼樣,但是我現在比較反感這種行為。
四五歲的孩子,心理發育程度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他不願意就不逼著他分享了,我認為逼著他分享不僅不會讓他學會並且樂於分享,搞不好還會適得其反造成他更“護食”的行為。
我小時候,我明明很喜歡的東西,有時我父母非讓我跟別的孩子一起玩,玩壞了光我自己心疼,後來我有喜歡的東西就愛藏起來,不願給別人。
一開始我也是教育我女兒給別人分享玩具,但是3歲的孩子更自我,她不願意就是說啥也不行。後來我想了一下,一個3歲的孩子,認知水平沒那麼高,我為什麼要逼得我孩子不開心去討別人家孩子的歡心呢?我不願意,我想讓她在我這得到安全感,不至於總是害怕自己喜歡的東西到別人手裡。
到現在,我女兒偶爾也“護食”,但大多有小夥伴的時候,她一點都不吝嗇,總是愛把自己的玩具拿出來一起玩,可能她不會擔心因為別人喜歡她的玩具而拿走吧。
當然了,在這個社會生活,懂得分享總是好的,中國的人情世故就是大家懂得互相幫助互相分享,這樣更和諧,所以,如果讓孩子學會分享的話,不如等孩子大一點,能聽得進去道理了,在跟他講也不遲。
個人愚見,噴子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