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684103484

    中國幾千年的古代史,形成的宗法制度,在於維持社會的穩定秩序。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嫡長子繼承製就是使得一國一家的財富、地位、榮耀得到傳承有章可循,而不至於使得家庭、國家產生混亂。其實不只中國,歐洲由於長期處於封建社會,為了防止家族封地和財產實力不因後代的分割導致變小變弱,因而財產也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可見這種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選賢制雖然有為國家的長遠考慮,但操作起來就不太方便,比如這個“賢”怎麼界定,是論文還是論武,重品德還是重才幹。如果論品德,那麼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就不應該篡位。如果論才幹,就是沒有規則,沒有規則就是流血政變、手足相殘。這不是統治者想要看到的。據統計歷史上,以嫡長子繼位的君主僅僅只有22位,真是難以置信。強調了幾千年的繼承製度,其實並沒有得到貫徹執行,形同虛設。但我們要知道,嫡長子繼承製其實不只是界定了誰有資格繼承皇位,也界定了哪些人沒有資格繼承皇位,這可以避免其他人的非分之想。有章可循總是好的。

    但從來反叛、篡位不是赤裸裸的,李世民以李建成、李元吉“淫亂後宮”並意圖加害的名義,發動了“玄武門之變”。而朱棣則以誅齊泰、黃子澄,所謂“清君側”為名,發動了“靖難之役”。李世民和朱棣明顯更優秀,在之後也取得了非凡的帝王成就。但是當他們選擇太子的時候,仍然考慮的是嫡長子。李世民因太子李承乾被廢一度心灰意冷,朱棣對在靖難之役中屢次救自己於危難的次子朱高煦很是欣賞,認為他像自己,但最終繼位的仍然是嫡長子朱高熾,也是從國家長治久安來考慮。即使這樣,朱高煦仍有奪嫡之心,最後叛亂被殺。

    歷史從來都是如此,嫡長子繼承製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依靠血脈的傳承,更多考慮的是穩定,而不是發展。這或許也是王朝難免走向滅亡的原因。

  • 2 # 百家悅讀者

    因為他們背後的勢力不同……

    說到底無論是嫡長子繼承製還是選賢制,都不僅僅是一個人的爭鬥,而是一群政治投資者的賭鬥。所以爭奪皇位就是為了爭奪利益,這是任何時代都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

  • 3 # 欲雲談史論今

    嫡長子繼承製是西周宗法制的核心,現代人通常都視之為腐朽落後的一項封建制度。在現代人眼中,選擇繼承人,再怎麼都應該看哪位候選人更加“賢能”,而不是以其出身來決定繼承資格。

    然而,所謂“賢能”,卻是最難以量化衡量的一個標準。歷史上,正因為人們對賢能的看法不一,導致了太多的歷史悲劇。

    商朝最後一位國君商紂王,史稱“資辯捷急,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堪稱一位文武雙全的人才。商人選擇他作帝王,某種程度上,正是選“賢”的結果。可商紂王雖然才能出眾,卻“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他坐上國君之位後,凡事都喜歡自作主張,專橫跋扈,絲毫聽不進別人勸諫。時間一長,商紂王便成了只能聽阿諛奉承之聲的暴君。最終,商紂王被天下人拋棄,葬送了成湯江山。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商紂王不夠“賢能”嗎?那麼在選擇他作太子時,為什麼鮮少有人能指出?

    在深入研讀歷史之後,司馬光曾感嘆道:“夫‘才’與‘德’異,而世俗莫之能辯,通謂之‘賢’,此其所以失人也。”司馬光是在看到知伯被韓、趙、魏三家所滅後,有感而發。以他的觀點,德才兼備稱之聖人,德才皆失稱之為愚人,德勝才稱為君子,才勝德稱為小人。知伯為人,身強體壯、才藝過人、能文能武、堅毅果斷,但卻失之於仁。所以,在司馬光眼中知伯是有才而無德之人,應稱之為“小人”,原本就不應被立為繼承人。商紂王就與知伯類似,也是有“才”而缺“德”的小人,所以才葬送了成湯江山。

    然而,司馬光的選“賢”標準又是否可靠呢?

    宋桓公去世時,太子茲父到他病榻前,強烈要求另立太子:“目夷年長而且仁德,請國君立他為太子!”宋桓公聽了,便叫來了庶長子目夷,想立他為太子。但目夷聽了後,卻推辭道:“他既然能以國相讓,還有比這更大的仁德嗎?我無法與他相比,況且改立太子不符合宗法制。”說完,他立刻就退下了。宋桓公沒辦法,只得將茲父立為太子。

    宋桓公去世後,茲父當上了國君,即後來鼎鼎有名的宋襄公。

    宋襄公能讓賢,充分證明了他的仁德。以司馬光的觀點,即便宋襄公無才,也稱得上是位君子。他作國君,應該不至於出什麼大亂子。

    可事態的發展卻完全出乎人們意料之外。

    因為在霸主齊桓公去世後成功地平定了齊國內亂,宋襄公自信心爆棚,想重振殷商雄風、稱霸東周。儘管庶兄目夷數次苦口婆心地勸諫,可宋襄公卻始終聽不進去。結果,宋襄公一連兩次被楚成王玩弄於股掌之中:公元前639年的盂地(今河南睢縣東南)會盟時,被楚成王劫持著去攻打宋國;公元前638年,又在泓水之濱大敗於楚軍,不但宋襄公身受重傷,宋國軍隊也損失慘重!

    宋襄公執政十四年,因不自量力地想稱霸天下,最終成了天下人的笑話!

    那麼宋人選擇宋襄公作繼承人,到底是對還是錯呢?宋襄公到底是不是“賢”人呢?

    很多人認為,宋襄公雖然有君子之風,但顯得太過迂腐——這其實就是在暗暗譏諷他的才幹不足。那麼如果有一位仁德又有才幹的繼承人,是否就萬事大吉了呢?

    晉獻公太子申生並非嫡子,但因為嫡夫人賈國女未能生下兒子,申生便以庶長子身份當上了太子。申生為人,按他政敵評價,是“處處小心而潔身自好,年長穩重,不忍心害人”。這麼一位潔身自好不忍心傷害別人的好人,當然也屬於司馬光眼中的“仁人”,至少能稱得上是君子。

    正因為君子潔身自好,從政時往往就顯得懦弱而迂腐,難以出政績。那麼太子申生是不是這樣的人?

    在驪姬不斷地吹“枕邊風”後,晉獻公對申生也逐漸產生了疑心。為試探兒子,晉獻公不斷地出各種難題來考驗申生,想借機找出錯漏而廢黜他的太子之位。

    首先,晉獻公組建了上、下二軍,命申生率下軍去攻打霍國。申生雖然感覺到父親心態已產生了變化,但依然忠順地聽從父命,率軍前往伐霍。結果,申生順利地將霍國給滅了。

    一看申生如此能帶兵,反倒是加劇了晉獻公對他的戒心。

    公元前660年,晉獻公再度命申生率兵去討伐皋落狄,還特別強調:“狄人沒有被徹底消滅,就不能撤軍!”晉國周邊的狄人部落眾多,實力極其強大。晉獻公以徹底剿滅皋落狄來要求申生,其實就是為了抓他的過失,好治他的罪。跟隨太子申生出徵的大臣,不少都喪失了信心,勸他乾脆逃亡國外算了。可太子申生卻毅然出征,並出色地完成了晉獻公交給的任務!

    申生為人仁德,又能統軍立下如此多的戰功,難道還不是一位德才兼備的繼承人?

    可這麼德才兼備的太子,卻在驪姬陷害下絲毫沒有抵抗力,最終被迫害致死。晉獻公去世後,晉國就因為太子申生之死不能服眾,再度爆發了長期的內亂。

    如果太子申生能保住性命,晉國還會經歷那麼多波折嗎?

    商紂王、宋襄公、太子申生三人的例子足以證明,所謂“選賢”制度看起來美好,可在古代操作起來卻是極為困難之事。

    即便是到了現代,要想衡量一位管理者的優劣,也相當困難:短期業績輝煌之人,也許是以犧牲長期業績為代價;更注重長期業績的管理者,也許因短期業績不突出而被上司給否決了;長短期業績都好的管理者,說不定又因對下屬壓榨過甚,導致眾叛親離……。

    正因為“立賢”的標準太過主觀,難以量化,所以古人才想出了這麼一個最少爭議的制度——以出身來定義繼承資格——這就是嫡長子繼承製出現的最根本原因。雖然嫡長子繼承製顯得極為僵化,也無法徹底消除爭儲隱患,但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維護國家政局的穩定。

    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國家權力交接期的平穩過渡,這正是嫡長子繼承製的最大優勢所在。

  • 4 # 孤舟釣江雪

    古代確定儲君,是立嫡長子,還是立賢明的皇子,歷朝歷代皆有爭論。有的認為應立嫡長子,有的則認為應該立賢明的皇子。但最終,除少數朝代外(如清朝),幾乎都是立嫡長子為儲君。

    客觀的講,立賢比立嫡更有利於穩固江山社稷。但奇怪的是,為什麼古代還是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立嫡長子為接班人呢?甚至出現過嫡長子是傻子(晉惠帝),但也被立為接班人的。

    這裡面其實自有它的道理存在:如果選擇立賢,那就會出現兩個致命的問題。

    第一,什麼是賢?賢是沒有標準的,皇子們是會帶兵更賢呢?還是會寫詩更賢?抑或是會做人更賢?沒有標準的,因此立賢只會引起無端的爭執,甚至搞出政變,後果不堪設想。

    第二,既然賢就可以當繼承人,那大家幾乎都會作秀,把自己弄得很賢明的樣子,但其到底是什麼人誰也不知道,當上皇帝后才會變回本來的面目,說不定昏庸殘暴的很呢,於江山社稷很不利。比如楊廣,當皇子的時候,為了和長子楊勇競爭接班人之位,那可是賢的很,可一旦當上了皇帝,簡直就換了一個人,賢的地方沒有了,完全是暴君的樣子。

    因此,為了防止有人產生非分之想,也為了防止黨爭及政變,還不如立嫡呢!只要能保持朝局的穩定,到時候搭配一個強有力的大臣班子輔佐,江山社稷還是守得住的。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知道立賢比立嫡要好,但卻不這樣做的主要原因。

  • 5 # 冰哥聊史論古今

    一般說來,任何國君還有貴族都希望自己的繼承人能夠賢明,從而能夠繼承自己的家業,把自己的家業發揚光大。但是在中國真正的歷史上,很多時候挑選繼承人並不是以賢明來挑選,而往往都是以嫡長子繼承製來選擇繼承人。

    因為賢明這種東西,說實話是很難用到數字具體去衡量的。往往在皇位繼承中,某個皇子被眾人說是非常的賢明,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很多人在給他造勢,並不一定是他真正能力的反映。因為在歷史上廢長立幼,最後以庶子代替嫡子繼位,造成的悲劇數不勝數。正是因為我們的祖先經歷了太多這樣那樣的事情,所以最後確立了嫡長子繼承製,而不是以賢明來選擇繼承人。

    三國演義估計大家都看過了,在裡面最典型的就是袁紹和劉表。他們都曾經打下了一個非常大的基業,但是在選擇繼承人上有所不妥,最後導致自己的基業灰飛煙滅。以至於後人總結他們的經驗教訓的時候,最大的教訓就是不該廢長立幼。曹操在挑選繼承人的時候,最後是賈許一錘定音,也是拿袁紹和劉表的例子來做反面教材。

    所以不管嫡長子繼承有這樣那樣的不好,但是在很多情況下,他確實是一種較好的選擇。至少大家都認可這一制度,服從這一制度。而如果以賢明來選的話,可能其他的庶子很多都非常有才能,誰也不願意服從誰,最後各自都有自己的擁護者,到時候就會形成各個派系互相爭奪,四分五裂。最典型的就是康熙皇帝末年的九龍奪嫡,因為康熙廢了太子之後,一直沒有再立新的太子,所以其他的皇子就看到了希望,結果在私下裡你爭我奪,完全是不擇手段,不可謂不慘烈。結果雍正當了皇帝之後,由於當年和那些兄弟爭奪儲位結下了巨大的仇恨,所以把其中好多都害死了。

  • 6 # 使用者4684103484

    中國幾千年的古代史,形成的宗法制度,在於維持社會的穩定秩序。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嫡長子繼承製就是使得一國一家的財富、地位、榮耀得到傳承有章可循,而不至於使得家庭、國家產生混亂。其實不只中國,歐洲由於長期處於封建社會,為了防止家族封地和財產實力不因後代的分割導致變小變弱,因而財產也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可見這種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選賢制雖然有為國家的長遠考慮,但操作起來就不太方便,比如這個“賢”怎麼界定,是論文還是論武,重品德還是重才幹。如果論品德,那麼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就不應該篡位。如果論才幹,就是沒有規則,沒有規則就是流血政變、手足相殘。這不是統治者想要看到的。據統計歷史上,以嫡長子繼位的君主僅僅只有22位,真是難以置信。強調了幾千年的繼承製度,其實並沒有得到貫徹執行,形同虛設。但我們要知道,嫡長子繼承製其實不只是界定了誰有資格繼承皇位,也界定了哪些人沒有資格繼承皇位,這可以避免其他人的非分之想。有章可循總是好的。

    但從來反叛、篡位不是赤裸裸的,李世民以李建成、李元吉“淫亂後宮”並意圖加害的名義,發動了“玄武門之變”。而朱棣則以誅齊泰、黃子澄,所謂“清君側”為名,發動了“靖難之役”。李世民和朱棣明顯更優秀,在之後也取得了非凡的帝王成就。但是當他們選擇太子的時候,仍然考慮的是嫡長子。李世民因太子李承乾被廢一度心灰意冷,朱棣對在靖難之役中屢次救自己於危難的次子朱高煦很是欣賞,認為他像自己,但最終繼位的仍然是嫡長子朱高熾,也是從國家長治久安來考慮。即使這樣,朱高煦仍有奪嫡之心,最後叛亂被殺。

    歷史從來都是如此,嫡長子繼承製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依靠血脈的傳承,更多考慮的是穩定,而不是發展。這或許也是王朝難免走向滅亡的原因。

  • 7 # 百家悅讀者

    因為他們背後的勢力不同……

    說到底無論是嫡長子繼承製還是選賢制,都不僅僅是一個人的爭鬥,而是一群政治投資者的賭鬥。所以爭奪皇位就是為了爭奪利益,這是任何時代都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

  • 8 # 欲雲談史論今

    嫡長子繼承製是西周宗法制的核心,現代人通常都視之為腐朽落後的一項封建制度。在現代人眼中,選擇繼承人,再怎麼都應該看哪位候選人更加“賢能”,而不是以其出身來決定繼承資格。

    然而,所謂“賢能”,卻是最難以量化衡量的一個標準。歷史上,正因為人們對賢能的看法不一,導致了太多的歷史悲劇。

    商朝最後一位國君商紂王,史稱“資辯捷急,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堪稱一位文武雙全的人才。商人選擇他作帝王,某種程度上,正是選“賢”的結果。可商紂王雖然才能出眾,卻“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他坐上國君之位後,凡事都喜歡自作主張,專橫跋扈,絲毫聽不進別人勸諫。時間一長,商紂王便成了只能聽阿諛奉承之聲的暴君。最終,商紂王被天下人拋棄,葬送了成湯江山。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商紂王不夠“賢能”嗎?那麼在選擇他作太子時,為什麼鮮少有人能指出?

    在深入研讀歷史之後,司馬光曾感嘆道:“夫‘才’與‘德’異,而世俗莫之能辯,通謂之‘賢’,此其所以失人也。”司馬光是在看到知伯被韓、趙、魏三家所滅後,有感而發。以他的觀點,德才兼備稱之聖人,德才皆失稱之為愚人,德勝才稱為君子,才勝德稱為小人。知伯為人,身強體壯、才藝過人、能文能武、堅毅果斷,但卻失之於仁。所以,在司馬光眼中知伯是有才而無德之人,應稱之為“小人”,原本就不應被立為繼承人。商紂王就與知伯類似,也是有“才”而缺“德”的小人,所以才葬送了成湯江山。

    然而,司馬光的選“賢”標準又是否可靠呢?

    宋桓公去世時,太子茲父到他病榻前,強烈要求另立太子:“目夷年長而且仁德,請國君立他為太子!”宋桓公聽了,便叫來了庶長子目夷,想立他為太子。但目夷聽了後,卻推辭道:“他既然能以國相讓,還有比這更大的仁德嗎?我無法與他相比,況且改立太子不符合宗法制。”說完,他立刻就退下了。宋桓公沒辦法,只得將茲父立為太子。

    宋桓公去世後,茲父當上了國君,即後來鼎鼎有名的宋襄公。

    宋襄公能讓賢,充分證明了他的仁德。以司馬光的觀點,即便宋襄公無才,也稱得上是位君子。他作國君,應該不至於出什麼大亂子。

    可事態的發展卻完全出乎人們意料之外。

    因為在霸主齊桓公去世後成功地平定了齊國內亂,宋襄公自信心爆棚,想重振殷商雄風、稱霸東周。儘管庶兄目夷數次苦口婆心地勸諫,可宋襄公卻始終聽不進去。結果,宋襄公一連兩次被楚成王玩弄於股掌之中:公元前639年的盂地(今河南睢縣東南)會盟時,被楚成王劫持著去攻打宋國;公元前638年,又在泓水之濱大敗於楚軍,不但宋襄公身受重傷,宋國軍隊也損失慘重!

    宋襄公執政十四年,因不自量力地想稱霸天下,最終成了天下人的笑話!

    那麼宋人選擇宋襄公作繼承人,到底是對還是錯呢?宋襄公到底是不是“賢”人呢?

    很多人認為,宋襄公雖然有君子之風,但顯得太過迂腐——這其實就是在暗暗譏諷他的才幹不足。那麼如果有一位仁德又有才幹的繼承人,是否就萬事大吉了呢?

    晉獻公太子申生並非嫡子,但因為嫡夫人賈國女未能生下兒子,申生便以庶長子身份當上了太子。申生為人,按他政敵評價,是“處處小心而潔身自好,年長穩重,不忍心害人”。這麼一位潔身自好不忍心傷害別人的好人,當然也屬於司馬光眼中的“仁人”,至少能稱得上是君子。

    正因為君子潔身自好,從政時往往就顯得懦弱而迂腐,難以出政績。那麼太子申生是不是這樣的人?

    在驪姬不斷地吹“枕邊風”後,晉獻公對申生也逐漸產生了疑心。為試探兒子,晉獻公不斷地出各種難題來考驗申生,想借機找出錯漏而廢黜他的太子之位。

    首先,晉獻公組建了上、下二軍,命申生率下軍去攻打霍國。申生雖然感覺到父親心態已產生了變化,但依然忠順地聽從父命,率軍前往伐霍。結果,申生順利地將霍國給滅了。

    一看申生如此能帶兵,反倒是加劇了晉獻公對他的戒心。

    公元前660年,晉獻公再度命申生率兵去討伐皋落狄,還特別強調:“狄人沒有被徹底消滅,就不能撤軍!”晉國周邊的狄人部落眾多,實力極其強大。晉獻公以徹底剿滅皋落狄來要求申生,其實就是為了抓他的過失,好治他的罪。跟隨太子申生出徵的大臣,不少都喪失了信心,勸他乾脆逃亡國外算了。可太子申生卻毅然出征,並出色地完成了晉獻公交給的任務!

    申生為人仁德,又能統軍立下如此多的戰功,難道還不是一位德才兼備的繼承人?

    可這麼德才兼備的太子,卻在驪姬陷害下絲毫沒有抵抗力,最終被迫害致死。晉獻公去世後,晉國就因為太子申生之死不能服眾,再度爆發了長期的內亂。

    如果太子申生能保住性命,晉國還會經歷那麼多波折嗎?

    商紂王、宋襄公、太子申生三人的例子足以證明,所謂“選賢”制度看起來美好,可在古代操作起來卻是極為困難之事。

    即便是到了現代,要想衡量一位管理者的優劣,也相當困難:短期業績輝煌之人,也許是以犧牲長期業績為代價;更注重長期業績的管理者,也許因短期業績不突出而被上司給否決了;長短期業績都好的管理者,說不定又因對下屬壓榨過甚,導致眾叛親離……。

    正因為“立賢”的標準太過主觀,難以量化,所以古人才想出了這麼一個最少爭議的制度——以出身來定義繼承資格——這就是嫡長子繼承製出現的最根本原因。雖然嫡長子繼承製顯得極為僵化,也無法徹底消除爭儲隱患,但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維護國家政局的穩定。

    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國家權力交接期的平穩過渡,這正是嫡長子繼承製的最大優勢所在。

  • 9 # 孤舟釣江雪

    古代確定儲君,是立嫡長子,還是立賢明的皇子,歷朝歷代皆有爭論。有的認為應立嫡長子,有的則認為應該立賢明的皇子。但最終,除少數朝代外(如清朝),幾乎都是立嫡長子為儲君。

    客觀的講,立賢比立嫡更有利於穩固江山社稷。但奇怪的是,為什麼古代還是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立嫡長子為接班人呢?甚至出現過嫡長子是傻子(晉惠帝),但也被立為接班人的。

    這裡面其實自有它的道理存在:如果選擇立賢,那就會出現兩個致命的問題。

    第一,什麼是賢?賢是沒有標準的,皇子們是會帶兵更賢呢?還是會寫詩更賢?抑或是會做人更賢?沒有標準的,因此立賢只會引起無端的爭執,甚至搞出政變,後果不堪設想。

    第二,既然賢就可以當繼承人,那大家幾乎都會作秀,把自己弄得很賢明的樣子,但其到底是什麼人誰也不知道,當上皇帝后才會變回本來的面目,說不定昏庸殘暴的很呢,於江山社稷很不利。比如楊廣,當皇子的時候,為了和長子楊勇競爭接班人之位,那可是賢的很,可一旦當上了皇帝,簡直就換了一個人,賢的地方沒有了,完全是暴君的樣子。

    因此,為了防止有人產生非分之想,也為了防止黨爭及政變,還不如立嫡呢!只要能保持朝局的穩定,到時候搭配一個強有力的大臣班子輔佐,江山社稷還是守得住的。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知道立賢比立嫡要好,但卻不這樣做的主要原因。

  • 10 # 冰哥聊史論古今

    一般說來,任何國君還有貴族都希望自己的繼承人能夠賢明,從而能夠繼承自己的家業,把自己的家業發揚光大。但是在中國真正的歷史上,很多時候挑選繼承人並不是以賢明來挑選,而往往都是以嫡長子繼承製來選擇繼承人。

    因為賢明這種東西,說實話是很難用到數字具體去衡量的。往往在皇位繼承中,某個皇子被眾人說是非常的賢明,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很多人在給他造勢,並不一定是他真正能力的反映。因為在歷史上廢長立幼,最後以庶子代替嫡子繼位,造成的悲劇數不勝數。正是因為我們的祖先經歷了太多這樣那樣的事情,所以最後確立了嫡長子繼承製,而不是以賢明來選擇繼承人。

    三國演義估計大家都看過了,在裡面最典型的就是袁紹和劉表。他們都曾經打下了一個非常大的基業,但是在選擇繼承人上有所不妥,最後導致自己的基業灰飛煙滅。以至於後人總結他們的經驗教訓的時候,最大的教訓就是不該廢長立幼。曹操在挑選繼承人的時候,最後是賈許一錘定音,也是拿袁紹和劉表的例子來做反面教材。

    所以不管嫡長子繼承有這樣那樣的不好,但是在很多情況下,他確實是一種較好的選擇。至少大家都認可這一制度,服從這一制度。而如果以賢明來選的話,可能其他的庶子很多都非常有才能,誰也不願意服從誰,最後各自都有自己的擁護者,到時候就會形成各個派系互相爭奪,四分五裂。最典型的就是康熙皇帝末年的九龍奪嫡,因為康熙廢了太子之後,一直沒有再立新的太子,所以其他的皇子就看到了希望,結果在私下裡你爭我奪,完全是不擇手段,不可謂不慘烈。結果雍正當了皇帝之後,由於當年和那些兄弟爭奪儲位結下了巨大的仇恨,所以把其中好多都害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青銅禮器都是出在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