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今人對東周不重視,還是因地域政冶社會關係,春秋德衰,戰國事忙,諸侯不肯進貢?
12
回覆列表
  • 1 # 豬兒樂

    和大環境有關係,東周已經處於青銅器的衰落期,鐵器更為盛行。

    中國青銅器文化的發展劃分為三大階段,即形成期、鼎盛時期和轉變期。形成期是指龍山時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國青銅器時代,時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延續時間約一千六百餘年,也就是中國傳統體系的青銅器文化時代;轉變時期指戰國末期-秦漢時期,青銅器已逐步被鐵器取代,不僅數量上大減,而且也由原來禮樂兵器及使用在禮儀祭祀,戰爭活動等等重要場合變成日常用具,其相應的器別種類、構造特徵、裝飾藝術也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

    四個時期

    初期---殷商前期

    盛期---商後期至西周初期

    轉折期---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

    衰落期---春秋晚期至戰國初期

  • 2 # 溪仔X的歷史文化觀

    西周從使用石器、木器到製造青銅器是人類社會生產發展史上的飛躍。夏代的青銅製造已有一定水平。

    商周是青銅器的繁盛時代,青銅器的數量、種類之多都是空前絕後的,這是三代之所以稱“青銅時代”的主要依據。

    其表現為:其一、生產規模大,技術水平高。教師可指導學生閱讀小字,講明:製造青銅器要解決礦石開採、熔鍊銅料、銅錫鉛合金比例、熔爐、坩堝等一系列技術問題,要經過制模、翻範、澆鑄、修整等複雜工序,商代的青銅製造業在這些方面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司母戊鼎的鑄造便是明證。西周時期鑄造青銅器範圍擴大,鑄銅作坊已有明顯分工,有的專鑄禮器,有的專鑄車馬器,有的專造兵器,等等。

    其二、生產數量大,品種多,價值高。商代青銅器僅殷墟一地出土的就已達數千件。西周時期的數量比商代更多。殷墟出土的青銅器以禮器為主,禮器中包括酒器、蒸煮器、盛食器、洗濯器等等。除禮器以外,還有大量兵器以及一些生產工具等。西周青銅器在以上品種基礎上,有大量的手工工具、生活用具、車馬器等。這些青銅器,器形多樣,造型美觀,紋飾精緻,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所以西周青銅器成為華夏文明的典型代表。

  • 3 # 歷史知道點

    1、西周時期技術不發達鐵尚未出現,青銅是當時最堅韌的金屬,並且開除冶煉量有限,所謂物以稀為貴,青銅自然成為貴金屬。

    2、在古代早期,人們有著極其濃重的祭天崇拜,祭祀活動是大事自然需要使用最為貴重的器物,在當時非青銅鑄造的器物莫屬了。

    3、禹分天下為九州用青銅所鑄造象徵著九州的九鼎。而統治者宣稱其為天子,天命神授代天管理天下,青銅器成為統治階級權柄象徵的器物。

    4、西周立國後為加強對天下的管理,推行周禮,天子舉行的活動刻於青銅器物上,青銅器物也作為最高規格的賞賜物賜予諸侯,而民間卻是無有使用的。

    3、春秋戰國時期,西周禮樂文化衰落,各國之間的競爭激烈,青銅成為及其重要的戰略資源被用於兵器的鑄造上,於是用於鑄造禮器的自然就減少了。

  • 4 # 良人執戟2

    嚴格來說青銅器的初創階段是從夏到商前期,夏的青銅器是小件工具和兵器,素面、無銘文,數量稀少。

    青銅器與青銅藝術是兩個不同的範疇。

    在這樣的發展過程中,實用性降低,精神因素逐漸加強。

    在夏商周時代,它們主要的美術種類就是青銅器。

    青銅器獨特的藝術風格應該怎樣看待呢?

    非常有意思的是,史前的藝術風格,偏偏就沒有延續到夏商周,比如良渚文化的玉琮,紅山文化的玉豬龍,龍山文化的玉刀等等,反而與史前文化的藝術風格完全不同,為什麼?

    應該強調,這是藝術發展的規律之一。

    史前藝術的風格是和諧、美好、輕鬆。

    青銅時代(商代)的藝術風格是威嚴、猙獰、恐怖。

    商代早中期,由於物質相對豐富,統治者享樂腐化,至紂王時的所謂“酒池肉林”,這種享樂的風氣,和對奴隸的壓制,這

    時候的青銅器,種類繁多,美不勝收,即有最精彩,最重要的是商代的青銅鼎、青銅酒器和西周時期的樂器。

    隨著商紂王與摘星樓的灰飛煙滅,精美絕倫的酒器也一齊滅亡了。

    進入西周後,雖然酒器衰落了,而樂器繁榮了。

    為什麼?因為西周時期社會生活的最大變化,那就是“禮樂”的制定和完善。

    什麼叫“禮樂”制度?顧名思義,它是由“禮”和“樂”所組成。它的核心思想就是“親親”和“尊尊”,所以謂“尊尊”,就是尊重自己應該尊重的人。

    對自己的上司和統治者的人,怎麼“尊尊”?就是要講“禮”,就是君臣父子,貴賤上下,尊卑親疏,都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即:“明尊卑,別上下”。

    所謂“親親”,就是要親近自己的親人。怎樣做到這一點?一一講“樂”。

    周王設立音樂方面的政治考量就是使君臣父子尊卑長幼,各有秩序。使萬民大眾,更加相親相愛。

    “禮“與“樂”相輔相成,“禮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

    由此,周朝的青銅樂器走向輝煌的頂峰!

    青銅器的衰敗標誌

    一是青銅器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變化。在周朝,青銅器是王室之器,國之命運,社會秩序,都繫於青銅器,但是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已是諸候之器,貴族之器,已經不成為“禮器”而存在。

    二是風格的轉變,繁榮時期的青銅器風格是威嚴神秘。

    而衰敗期的青銅器風格是清新、華美、活潑,如甘肅武威出土的青銅器“馬踏飛燕”,那種很流行的饕餮紋已經淘汰,春秋戰國的青銅器中,吉祥的鶴、活潑的鳥等等都盛行。

    綜上所述,西周時期禮器的盛行,就是發展的需要,社會的需要。

  • 5 # 老喬遊記

    首先這個問題就是有毛病的,中國的青銅器並非“全部出自西周”,只是在西周這個時期相對而言比較鼎盛罷了。

    中國較早的青銅器見於夏、商、周時期,實際上在此更早之前,已經有青銅器了,山西臨汾陶寺就曾經發現青銅器的殘件,距今已經接近5000年曆史了。這似乎證明我們對於青銅器的瞭解還相當的有限,隨著更多考古成果的披露,還會不斷的重新整理人們的認識。而在西周以後的東周時期,戰國、春秋也是青銅器濫觴時期,何況戰國以後青銅器也有廣泛的使用,像漢代。只不過比起夏商周三代時期明顯衰落罷了。

    夏商周三代青銅器鼎盛有諸多的原因:一個是青銅鑄造技術被發現之後,成為貴族統治階級顯示王權神授,顯示統治威嚴的象徵,在祭祀和戰爭中廣泛應用。在很長時間內,青銅器和金是同同義詞。青銅器剛造出來的時候,與今天看到的“紅斑綠漆”不同,當時是和金子一個顏色的。而在黃金的冶煉、生產和產量無法大面積鋪開的情況下,青銅器就成為統治階級通用的珍貴金屬。因此,我們能夠看到在青銅器上具有非常顯著的森嚴等級,天子、諸侯王、大夫,封國之間大國和小國……都有非常大的差距。概而言之國家越大,地位越高,所使用的青銅器規Grand SantaFe高,體量越大,做工精細,這是顯而易見的。

    二是在鐵器上沒有發現的情況下,青銅器的使用意味著生產能力的提高。也意味著兵力的提高。畢竟使用青銅兵器要比原來拿著木棒,石塊要有殺傷力多了。

    周代青銅器確實在夏商周三代青銅器中比較有特色,想著名的何尊、逨盤……乃至四羊方尊等,都是出自這個時期。那麼,周代青銅器之所以重要,原因如下:一是夏代的青銅器畢竟存量也極少,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也補過只有區區的幾件展示,最著名的像三足爵,是在河南二里頭發現的夏代青銅器的代表;中國商代所出的青銅器也非常多,像在河南安陽婦好墓中所出土的眾多青銅器,就是商代青銅器的代表。而司母戊鼎又是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頂峰代表;二是因為夏、商兩代資訊的缺乏,周代青銅器所提供的銘文資訊,成為中國進行中華文明探源重要的依仗。很多事例也證明了周代青銅器所記錄資訊與史記對比時所顯示出來的準確性。

    在青銅器被廣泛應用的情況下,南方和北方,長江以南和長江以北,以及黃河以北的青銅器又有著迥異的風格差異,東夷地區的青銅器與中原地區,以及西南巴蜀等地區的青銅器又有著明顯的差異,形成不一樣的風格。形成三代青銅器百花爭豔的氣象。

  • 6 # 卓然堂

    同意樓上“老喬遊記”的看法,題主所命題目有些偏頗。

    青銅禮器的巔峰之作多在商中晚期,特別是殷商之時,這可以從鄭州商城及安陽殷墟所出土青銅器得到證實。從青銅鑄造工藝及藝術表達方面看,西周時期已基本上無創新,僅器型、紋飾上有變化。西周青銅禮器之所以受到重視,主因是周器所特有的長篇銘文。從對這些銘文的研究衍生出金文學及其所具有的歷史考證價值,則是商器不具備的。

    西周重禮,“周禮”的制定,也是原因之一。

    故題主如果把題目改為“青銅禮器多出在西周”,而不是排他式的“都”,則基本無疑義。

    1-2. 商饕餮紋鼎

    3-4. 西周鳳紋鼎

  • 7 # 考古軍中馬前卒

    這個問題本身是值得商榷的,無論傳世品還是考古發掘品,均有不少的西周青銅禮器,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只有西周才有。其實在西周之前、之後都有青銅禮器。

    一說到禮器,很容易產生一個誤會,即認為西周建立之後周公“制禮作樂”,才有了禮樂制度,才有了禮器。其實,一方面從考古發現來看,具有禮器性質的東西出現很早;另一方面從文獻角度來看,周公制禮作樂也很可能是後世的一種追溯,並不一定符合歷史實際。

    △西周燕侯盂

    禮的本質是尊卑秩序,既包含自上而下的等級,也包含不同階層內部的有序運轉,禮器就是有助於維護這種尊卑秩序的東西,或者說是禮的物化載體。我們先說西周之前,史前時代晚期,已經出現了很明顯的社會分化,有一小部分人憑藉武力或者巫術或者二者之結合,成為社會上層。這種分化不僅體現在居址的大小不同,也體現在墓葬當中。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良渚。

    在良渚遺址中,大型墓葬裡往往充斥著象徵著權力的玉鉞、玉璧、玉琮,而在普通墓葬裡則只有少量的陶器,甚至什麼隨葬品都沒有。這些玉器並不都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或實用品,尤其是玉鉞,跟流行於西方的權杖頭頗為相似,但它們並不用於真實的勞動或者戰爭當中。

    △無錫鴻山良渚文化高等級墓葬

    進入歷史時期之後,這種尊卑秩序仍然存在,而且更加明顯,跟史前的不同之處在於禮器的材質發生了轉變。青銅受到了更多的關注,當然玉本身也並未因此而失去重要地位。

    在被認為是夏文化的二里頭遺址以及商代各遺址當中,都發現了許多青銅器,其中既有實用的容器、兵器,也有一些屬於在祭祀、喪葬場合所用的禮器。比如商代墓葬中常見的觚+爵的組合。

    △青銅觚爵·商晚期

    所以說,西周之前是有青銅禮器的。

    那麼西周之後呢?隨著犬戎入侵,平王東遷,西周的舊秩序遭到了嚴重打擊,以至於到後來演變為孔子怒斥的“禮崩樂壞”。但我們要注意到,所謂禮崩樂壞,是說西周的秩序遭到了破壞,下層不斷僭越上層的禮制,不等於禮器消失了。在東周墓葬中還是發現了不少的銅禮器。

    舉個例子,在安徽壽縣發掘了春秋時代的蔡侯墓,墓中出土有青銅列鼎、編鐘、簋、簠、敦、豆、方壺等諸多禮器。

    △蔡侯墓出土的編鐘和列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醫生說好多面板問題都是美容院,護膚品搞的,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