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習之時習之

    1、首選明確你是學習硬筆還是毛筆?

    2、另外明確學習的目的是要求平時字跡寫的漂亮還是想在書法藝術上有所成就?

  • 2 # 書法有云

    學習書法的途徑大抵有一下幾種:

    一、自學

    這是自主性最高的學習方法,好處是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想學就學,想學什麼就學什麼,有種“我的地盤我做主”的味道,壞處是若沒有找到正確的學習書法的路,並持之以恆地堅持下來,基本上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都打水漂,得不償失。

    二、參加培訓

    現在的培訓課程可以分為:

    1、線上課程

    線上的課程有機構的,還有個人的(類似自媒體人的專欄,還有一些直播和微信、QQ群教學的等等)。好處就是費用低廉,基本上在上課的時間若自己安排不過來可以看回放影片,疑問也是可以提出而得到解答。不足之處就是這種網際網路的課程所針對的物件是大眾化,有可能不是很適合你目前的需要,造成你學習的錯位。

    2、線下培訓

    線下培訓的好處是可以看得到的,你可以面對面的去和老師交談,說明自己目前的學習進度,喜愛的碑帖,透過學習想達到的程度等等,你也可以試聽書法老師的課程並以此結合自身的情況作出判斷並決定報名與否。不足之處就是上課的時間是固定的,學習的費用相對高昂,因此,需要對自身的條件作出評估和計劃。

    三、拜師學藝

    這種情況再古代是很經常的,現在會少了很多,因為大家的時間都不多,除了從事書法教育的專職人員外,據我所知,很多的中國書法家協會的會員,省會員乃至市會員大部分從事的都跟書法沒有關係的行業。因此,想走這條路,還需要一定的境遇。

    四、學院派

    這是目前最可行也是最經濟實惠的一條路子,只要你有這個條件,你完全可以去報考書法專業,可以系統的學習書法相關方面的知識,不單單是練字,還有理論和實踐,不但涉及到書法的“書內功”還有書法的“書外功”學習,這一條路子我是鄭重推薦的,只要你有這條件。

    等等。

    綜上所述

    書法學習的路子由於現代化的發展跟古代比起來可謂天差地別,個體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作出評估,選擇一條符合自身的學習途徑來學習。書法的學習貴在明確目標,清楚學習程序,執行學習進度。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只有不斷的積累與開拓眼界和充分的交流自然學有所成。

  • 3 # 文景書法

    1. 是對書法有濃厚的興趣。興趣是能學好書法的基本前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喜歡做一件事情,就會從中體會到快樂,樂此不疲。

    2. 選擇一種字型。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學習書法從哪裡開始非常重要。大部分學習書法的人選擇從楷書開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也有人選擇從篆書、隸書開始,也是可行的,對於弄清書理,學好書法,只是一個學習先後的問題,沒有哪一個更好的說法,對於初學者而言,選擇自己喜歡的才是最重要的。但這個喜歡,必須是從經典名作中選擇,而不是選擇當代的某種書體。

    3. 臨摹經典法帖。學習書法必須從臨摹開始,最好有一位書法專業比較全面,且善於教學的老師,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書法學習可以更有效果。臨摹有對臨摹、意臨、背臨之別,初學可從對臨入手,對臨有難度的可以摹寫,臨摹的要求是準確,字形結構和用筆力求準確。

    4. 學會創作。臨摹不是書法學習的目的,書法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能寫出有自己風格的作品,臨摹是了種積累的過程,透過臨習學習經典的字法、筆法、章法,最終為我所用,要經過相長的時間的積累,才能達到自由創作的目的。

  • 4 # 狂喜淡墨a

    透過何渠道學書法?

    而今成年人一般是工作之餘,自學是首選,因為沒有多於的時間去培訓機構參加學習。

    自學書法,選一本書帖,有筆墨紙張,便有臨摹,工作之餘,或閒暇時間,獨自書房或宿舍,一張桌一板凳,即可靜心握筆習字。

    而今網路書法很多,可以充分利用好網路,上面應有盡有的書法名貼,及書法理論。可閱讀可參考,可侵染其中,結合自己的習練,感悟書法的筆法結體的寫法。

    若是附近有工書者,可以拜師從學。請教一二。只要有信心,沒有不成的事情。

    若家中有的親人有書墨從事者,更有條件學書法。本身就置身於書法作品的薰陶,氣氛足矣讓你熱愛書法,繼承書香家風。

    如果有時間,可以參家正規的培訓學校。這樣最理想。比自己自學更有利於提高書法速度。因為有系統有指導老師。自己有心,有刻苦努力,必有學以又成。

    總之學書法的渠道很多,如果是一個有一定的書法基礎,需要加強創作力度與水準。可以參加省級國家級書法協會舉辦的書法藝術研究生班。

    決心從事書法事業,必有學好書法基礎,以及創作出水準高的作品,非常重要。

    當然依然還有好多渠道,學書法。比如書法網站就有在網上培訓,亦可從影片學書法。電視書法頻道也有學書法的講座,可以收看學習。

    只有用心,學書法各種形式,都可以學。關鍵是自己,是否決心已定,篤定理想,隨時都有學習的路子。

  • 5 # 永書101

    我父親文化程度不算高,但字寫的很好,特別是他的毛筆字寫得很棒,我受到他的薰陶,自然而然喜歡上了書法,直到今天,他仍然是我學習書法的良師益友。

    我父親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但他從小喜愛寫字,沒有人教他學習書法,他是依靠天賦,純粹自學,雖然最終也沒能走出農田,但他憑著一筆好寫,經常給附近鄰里婚喪嫁娶、逢年過節寫寫對聯,收收禮簿什麼的,倒也忙得不亦樂乎呢。

    我從小就喜歡看父親寫字,他去別人家寫對聯啥的,我都會跟著,父親也很樂於帶上我,一來我是他唯一的兒子,二來因為在他的調教下我也能在別人面前寫兩下子,他覺得很有面子。小學、初中我就經常給班級寫寫生活小黑板報,辦辦愛科學專欄,到了高中時我的毛筆字在我們家鄉已經小有名氣了,春節我放假回家,經常有的人直接叫我去幫他們寫春聯,我猜父親多少有點失落呢,不過他終歸是得意的,因為他就是我的書法老師。

    如今我在外地工作,父親已經年邁,但他還在堅持練習書法。有一年我回家看望他,他讓我寫了一副蘇東坡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說是給一位朋友看看。後來我聽我妹妹說,我走了以後,父親在天天臨摹我寫的《定風波》。

  • 6 # 中書協

    透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練習,我覺得學習書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學習書法要勤奮,貴在堅持練習,書法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字都是一筆一劃寫出來的,只有堅持練習下去,一定的時間之後才能有所成績,不要想著立竿見影和一步登天。

    第二,學習書法要勤于思考,最好能找個老師。書法是一種藝術,而要進入藝術之門,最好是能有一個引導者。如果能找到一個名家大師作為自己的老師,那麼對於學習書法的效果將會事半功倍。若是找不到老師,可以經常看看字帖和歷代名家大家的作品,在看作品的時候思考這字的結構、形體、筆畫、用力、佈局等等方面,思考如何才能讓一個字能夠具有藝術感,即既漂亮美觀,又具有神韻。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日積月累的觀察和體會的,我想這也是我要到達的境界。

    第三,書法應該有自己的特色。當然這指的是書法一個比較高的境界。當書法到達一個比較高境界的時候,我們應該考慮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自己對書法的理解和領悟,將自己的這種想法在書法中體現出來,真正做到字不僅有形,形美,而且要做到有神,神形俱備,這才是好的書法。

    心得四:

    喜歡書法應該從進師範時計起,周元江老師和胡吉祥老師的字一直以來對我都是一種仰慕。參加工作後,由於工作激情忙於教書育人,但是,喜歡和愛好一直沒有間斷過。免不了常買一些自己喜歡的帖讀一讀、練一練。到青龍中學教書後,還訂閱了中國書法進行學習,但由於基礎太差,好多地方總是不能理解,動筆也是憑偶爾的興趣而已。工作之餘,讀了一些有關書法方面的書,也臨了一些碑帖。到政府部門工作後,這種興趣越來越濃,只要認為好#from 本文來自高考資源網 end#帖就臨寫一番。到紀委工作後,特別是深受宗書記愛好理念的啟示,多看、多想、多練變有了一些深層次的看法,經王林老師的多次點撥,使我對學習書法,使我對書法方面的知識、認識和欣賞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現就學習談一點感想和體會。

    重在臨。會寫字的人很多,但只有熟練地掌握了書法的技法和知識,才能從一般實用寫字提高到以觀賞為主的書法藝術創作高度。我們學習書法首先遇到的問題是“學什麼、怎麼學”的問題?在實踐中體會到,學習書法首先是從臨帖開始。既要臨古人帖,拜古人為師,也要臨現代人的帖。但是,為主的應臨古帖、名帖。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縱向取古,橫向取今”。在這方面先賢和當代大師們都論述得很清楚,我們只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照著做就行了。啟功大師在給書法愛好者的信中說:“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為下矣”。不管是誰的話,只要有理,就得聽,學現在人最容易象,但一象了,一輩子脫不掉,以後悔之晚矣。“寫帖主要抓結構,結構對了,點劃的姿態即使全都刪除,人家也會說象某家、似某帖。”啟功先生對臨古、臨今說得再清楚不過了。

    貴在勤。學習書法有“苦”、有“樂”,是苦中求樂。清人“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詩句,比較形象深刻地說出了勤學苦練的道理。書法家馮國語先生的名言“無情何必來斯世,有好終須累此身”,深刻地揭示了書法家的博大胸懷和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他說:我練書法,經過的是“五步煉獄”。龍躍天門,虎臥鳳闕,神劍森列,無羈走馬,皆以臨為先。帖拜名師,不慕虛名,凝神錘造。此為一。心慕手追,別開蹊徑,獨創一格。此為二。廣納、博取、能容,天地為師,人人為師。此為三。知識、人品、涵養與之並輝。此為四。悟性為第五。何為悟性?“都道悟性為第一,我言悟性是忘機。疾風驟雨張長史,落花飛雪僧布衣,得骨得髓承前訓,古風古貌不隨俗。頓悟本來勤中生,胸納百川筆自逸。”可見,要想在書法藝術方面有所成就,不經過勤學苦練,不經過深鑽細研和認真地體驗醒悟是不可能的。但是,光靠“悶著頭”苦練也是不行的,還有一個學練的方法、竅門問題。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說:字不是“練”好的,是“學”好的。學就是拿,拿就是學。要想著自己是“寫字”的,而“字”寫得最好的是王羲之、顏真卿這樣的古人,如果不老老實實地向先賢們學習,不堅持到傳統寶庫中去拿寶,“字”是寫不好的。又說: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就學習書法來說,“外財”就是向外人學習,向外人的優點學習,把外人的好東西都吸收甚至“搶”過來。不向外人學習,就不能豐富和造就自己。在“發外財”中,傳統寶庫裡的外財最豐富,這個寶庫對誰都是敞開大門的,就看你去不去拿,是拿一件還是許多件,是拿一次還是經常拿。人,不從別人那裡拿來寶物是富不了的!由此看來,只有把人的天賦和好學、善學的刻苦鑽研精神結合起來,做到有才華而不淺嘗輒止,以全身心的投入,廢寢忘食的苦練,“退筆成山”的毅力,博學深思的悟性,才能在書法藝術方面才思敏捷,得心應手,剛柔相濟,創作出氣勢恢弘,瀟灑神飛,具有自己特點和風格的好作品來。

    恆在情。對書法藝術的喜歡和愛好,是學好書法的前提和基礎。對於一種好的書法碑帖、一幅好的書法作品,常常是百看不厭,百練不厭,愛不釋手,看一次有一次的收穫,練一次有一次的提高。這就是感情所繫,這就是藝術的魅力。沒有這種愛好和感情,是無法學好書法藝術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教下幼兒園的老師們,上小班的孩子語言能力都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