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英俊吧
-
2 # 小柯談事
我們知道隨時時代的發展,電子遊戲可謂是越來越深入人心了,如今有很多未成年人都沉迷於遊戲的虛擬世界,根本無心去學習。要知道未成年人是沒有自我約束能力,一旦染上網癮,很難能戒掉。最近有位11歲男孩玩手遊花光爺爺的手術費,可是平臺卻迴應,若無確鑿證據,不會退款,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位小男孩是黃女士(化名)的兒子,目前正在上小學,由於孩子放暑假了,黃女士給他報了很多的網路課程,結果導致孩子可以長時間的使用手機。可是黃女士的支付密碼早已被兒子知曉,於是這位男孩為了玩手遊,居然在短時間內花光了2W塊錢,要知道這可是他爺爺動手術的錢啊,得知事情的經過之後,黃女士報了警,希望平臺可以返回這筆花銷的費用,可是人家的態度確是沒有確鑿證據,不會退款。
於是黃女士又問道,怎麼才能拿出確鑿的證據,拍個一個影片行不行,可是平臺卻迴應,一個影片只能證明他這次充錢是無人看管的,可是2W塊錢的充值記錄分為很多次,所以還是不能退款。也就是說平臺根本沒有退款的意向。目前雙方還在為此事協商之中,至於最終結果如何,我們只能耐心等待了。網友們也希望黃女士可以要回這筆錢。
其實隨著網路遊戲的普及,不少家長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孩子為了玩遊戲,偷偷把家長的錢花出去。這種事件已經屢見不鮮了。對此小編想說,這件事情的主要責任還是家長監管不力,雖然現在微信支付很方便,但是如果被孩子弄清楚支付密碼的話,想花卡里的錢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不過平臺也有相應的責任,應該限制未成年人的充值額度,而且平臺要求黃女士提供的證據也太過於複雜,如果按照這個程式走的話,根本提供不出來平臺想要的證據。
-
3 # 開著拖拉機迎接春天一
從自身找原因吧,明知道網際網路有很多誘惑,還給自用手機孩子用。要不就是溺愛,信了孩子的謊言;要不就是把責任推到孩子身上。未成年人可以給一部沒有卡的手機,教育孩子成年就可以辦卡了。
-
4 # 電競那些小事
隨著網路的飛速發展,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小的負面作用,尤其體現在了自我約束能力極弱的未成年人身上!近日,就發生了這樣一件荒謬的事情!
未成年人小星(化名)透過藉口用自己母親的手機玩遊戲,並且在此期間消費數百次一共兩萬多元在穿越火線等遊戲上面,這兩萬元竟然是給爺爺準備的手術費!由於其母親黃女士準備去醫院交付手術費的時候才發現賬戶當中少了這兩萬多元!
之後黃女士連忙報警,要求警方出示孩子的未成年證明給遊戲平臺,要求退換所充值的金額!可是遊戲平臺拒絕了,因為黃女士提供的證明並不充足,只有證據充足才能夠退款!遊戲官方也不傻,要是開了這樣一個先河,今後會有源源不斷的人們利用這個藉口要求退款!
遊戲對於未成年人來說絕對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東西,不要說什麼調劑和放鬆,放鬆可以去戶外放鬆!未成年沉迷遊戲就是家長和社會的監管不到位,或者說有些家長為了輕鬆直接將手機扔給孩子換自己一時清閒!
電競小事認為:未成年人因為自身判斷能力和剋制能力較弱,需要父母無時無刻地去教導和引領,而不是任由其發展!要不是黃女士及時發現,可能最後不止二萬,也有可能是二十萬也不一定!
-
5 # 丫她叔
自己的孩子,不要讓別人替你教育
一方面,11歲的孩子基本是不能用自己的身份註冊遊戲賬號的,現在的遊戲監管機制越來越嚴格,小孩子想自己註冊遊戲賬號,繫結支付賬號,然後在遊戲裡消費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遊戲賬號應該是家長的。那麼家長對這個賬號就有直接的責任,既然作為一個成年人作為一個父母都不能很好的監管自己的賬號,不能很好的監督孩子,有什麼理由讓平臺來承擔責任呢。
另一方面,當成年人的身份資訊綁定了某個遊戲賬號之後,基本上平臺就不會再查驗核實了,在遊戲中消費數萬數十萬的大有人在。所以,指望平臺進行把控是不現實的,更何況,任何一個遊戲平臺或者廠家都是公司,公司就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人家透過正當的方式,出售遊戲道具,賺取正規的資金收入,沒有任何問題。
現在的某些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已經失去了起碼的理智。當牽扯到自家孩子,牽扯到孩子的教育的時候,衝動,護短,推卸責任什麼都敢做。將大把大把的資金投入到所謂孩子的早教中,把孩子在日常所犯的各種錯誤推在別人身上,怪社會不公,怪學校無能,就是不怪孩子,就是不怪自己。
就此事來說,平臺沒有必要因為家長的一面之詞做出任何賠償,雖然講述的事情讓人動容,病危的老人,家庭的積蓄,但造成這一切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家的孩子,自己的監管,有什麼理由要讓平臺為此承擔責任呢。如果平臺僅因一個故事就退回費用,我相信短期會接二連三出現這種事情,退的錢會越來越多。更何況,平臺願意進行核實,來鑑定事情的真實性,這已經是人家所能做的最正確的事了。希望所有有孩子的家長,能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先教做人做事,再教成績學習。自己的孩子自己都管不住,還寄希望別人管得住,就是笑話了。
-
6 # 丁老師電競課堂
這種事情讓人非常痛心,不過近幾年因為孩子沉迷遊戲花掉家長很多錢的事情屢見不鮮,相比於遊戲廠商而言,家長是不是應該回過頭去反省一下自己對於孩子的監管力度不夠。孩子沉迷手遊花掉爺爺的救命錢
這種事情近幾年出現過很多次,可能大家對於這種新聞都已經麻痺了,畢竟手遊目前對於充值埠都有了部分提醒,提醒大家避免過度消費。
雖說力度並不大,但是這也是手遊廠商做的最大努力了,因為消費者的購買心理有時候只是在一念之間,如果在這一瞬間給了他反應的時間,他可能就不會去選擇消費了,同樣消費視窗以及方式也都不會太過於繁瑣,這也導致自控能力差,且沒有消費觀念的孩子會花掉大人很多錢。
從消費憑證上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孩子玩的遊戲是CF手遊以及第五人格,CF這款遊戲作為端遊、手遊都存在的老遊戲,大家都比較熟悉,裡面的某些武器確實比較昂貴。
不過第五人格這款遊戲老丁真的想不到還能充這麼多錢,因為這款遊戲本身老丁也經常玩,我每個月玩這個遊戲最多最多就花36塊錢。
無非就是花6塊錢買個月卡,然後在玩的時候花1塊錢買個20面骰子嗎,只要場次高一點,骰子圖四個面板還有本賽季的藍皮基本上是穩拿的,況且不是每天玩,所以一個月36塊都用不了,不過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孩子在人格上就花了640多塊錢,老丁這個窮人真的想不到玩第五哪裡能花這麼多錢。
從最終結果上我們可以看出來,這個小朋友在CF上花了4000多塊錢,在人格上花了15000,總共加起來有19000多塊錢,不得不說對於普通家庭而言,這些錢並不是一個小數目,不過就這件事而言,手遊公司也很難辦,因為這種事情並不容易被管控,畢竟沒有人看到是誰在消費。
其次就是這種事情並非第一次了,如果每一次都退換費用的話,那以後誰還敢做遊戲呀,未來手遊市場直接停了得了。
這件事不幸中的萬幸是孩子花費的錢還屬於一個正常家庭能夠接受的範疇,如果再加上一個零那麼這個家庭可能就會支撐不住了,現在家裡大人基本工資應該都在3000到5000左右,所以就數額來看,是兩個大人兩個多月的工資,希望各位讀者可以在以後看好自己的孩子。
本身老丁是一個老師,見過太多疏於管教的孩子最終做出錯事,人這一生最重要的三件事,一件就是好好活著,第二個是報答上一代的恩情,最後就是傳承和教導自己的孩子,也希望大家不要沉迷手遊和網路。
-
7 # 花魁君愛吃飯糰
Hello,大家好!我是你們的飯糰君
現如今手遊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休閒娛樂一部分,無論是男女老少大多有過手遊經歷。現在市面上流行的手遊基本上都是可以充值花費的,作為成年人可以適當進行消費,而有一些未成年人在不明白事理情況下“追求遊戲體驗”,為此,經常出現一些未成年人在遊戲裡大手筆消費現象。
孫子花光爺爺“救命錢”
最近,黃女士(化名)急匆匆來到派出所,黃女士向警官道出來到派出所原因。經過一番交流,警官瞭解到,黃女士之前到醫院去看望身患重病的父親,順便把住院費用交了,可是當黃女士開啟手機一看,手機裡有各種各樣的遊戲充值資訊,一共充值達2W多。黃女士心想自己平時忙於做生意沒有玩遊戲,更不可能充值,於是黃女士想到了正在讀小學五年級的兒子。
現在正是暑假期間,黃女士兒子以作業需要手機為由去玩遊戲,在玩遊戲過程中充值2W多用於購買裝備,可是黃女士表示這兩萬是黃女士父親手術“救命錢”。黃女士表示自己和遊戲官方溝通,希望遊戲官方能把錢退給她,可官方認定充值不能確定是未成年人操作,所以不能退錢,而這次黃女士來到派出所就是希望派出所能夠給黃女士出未成年人證明,證明充值行為是黃女士兒子所為。
飯糰認為
其實未成年人用父母手機玩遊戲充值並非個例,現如今很多未成年人喜歡玩遊戲,像文中的黃女士兒子一樣藉口拿手機玩遊戲,最後充值消費。飯糰認為處在小學階段年齡很小,只知道遊戲好玩,卻自制力很差,這個階段容易對新鮮事物上癮,日常生活應該教導孩子學習少玩手機遊戲,有時間監督孩子學習,沒有時間的家長更應該要設定相關密碼並且不能讓孩子知道,比如支付密碼等。以目前情況來看,飯糰認為平臺退款可能性不大。
如果你是遊戲官方人員,你會選擇退款嗎?
回覆列表
現如今,手遊已成為了年輕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沉迷手遊。玩遊戲,花點小錢無可厚非,但也要量力而行,只不過,對於一些自制力差,甚至是一些未成年人來說,根本不懂什麼叫量力而行,所以,像這種類似的新聞,這幾年時有發生。
11歲男孩玩手遊花光爺爺手術費近日,黃女士(化名)帶著自己11歲的兒子走進派出所,黃女士稱:“自己的兒子暑假期間玩遊戲花掉了近兩萬餘元,這部分錢本來是要給患有癌症的爺爺做手術用的,所以,希望派出所停供一份未成年證明材料”。
說到這,可能很多人跟我有一樣的疑問,11歲的孩子是怎麼玩遊戲花掉兩萬多的?據黃女士表示,自己的兒子小星(化名)上小學五年級,由於假期有許多作業需要藉助手機完成,老師也時常提醒要用手機打卡學習,沒辦法,黃女士就把手機交給了兒子。
由於黃女士的父親身患癌症,自己一邊照顧臥病在床的父親,一邊打理建材生意,所以對兒子疏於照顧。直到有一日,黃女士到醫院給父親交住院費時才發現,銀行卡里少了一部分錢,起初,黃女士還以為是被盜刷了,後來在自己的逼問下,兒子才說出了實情。
原來,小星大概在7月初時,就開始偷偷的玩“穿X火線”和“第X人格”這兩款遊戲,並且在遊戲中賣了不少道具,一來二去前後花了差不多兩萬塊,黃女士檢視充值記錄,果然有上百次充值記錄。
黃女士在與平臺交涉後,客服回覆稱“黃女士提供的材料不足以證明這些消費是由未成年人操作的,若無確鑿的證據,平臺不能退款”。
至於平臺該不該退款,還得請專業人士回答,只不過,藉著這件事應該給家長朋友們提個醒,孩子缺乏分辨能力,遊戲對孩子有吸引力,這是天性,孩子的成長需要家人陪伴,在忙也要多抽出一些時間陪陪孩子吧。
各位網友們,你們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