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旅行青年說

    是的,不論是人口數量,地盤大小,魏國一統天下都是順理成章。

    至於正統之說,魏國受漢獻帝禪讓,不僅是西域各國,連孫權都主動向曹魏稱臣納貢。劉備自稱漢室後裔,但這個身份真實度,大家都懂的。

    再說民生,曹魏政權輕搖薄賦,曹操在短短几年就讓千里無人煙的北方煥發出勃勃生機,曹魏政權幾次南下吃了敗仗也能迅速恢復元氣,鮮卑也被曹魏政權壓制的抬不起頭來。

    蜀國劉備壓榨老百姓都到變態程度了,連酒都不讓老百姓釀造;而孫吳就更瘋狂,根據長沙走馬樓出土的東吳竹簡記載,因不堪忍受苛捐雜稅,東吳老百姓紛紛外逃,孫權就下令以嚴厲殘酷的手段懲罰外逃的百姓。孫權還搞貨幣超發,鑄造的錢幣都是粗製濫造,搞得民不聊生。所以魏國一統天下是順應民心的。

  • 2 # 大運河時空

    “三國中蜀國制約了歷史發展,而魏國才是順勢之勢,理應戰勝蜀國”

    這樣的問題,一百個人有一百種答案,因為個人看待各種事物的視角不同,也就有不同的答案。

    一、在古代文人眼裡,各朝各代都有正統之說,而在三國時期蜀國是漢室正統,是劉家血脈,而曹、孫都是亂臣賊子,特別是曹操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挾天子以令諸侯”,則比孫家政權還要惡劣一百倍,所以才給予了他一個“漢賊”之名,人人得而誅之,在戲臺上幾千年來一直是大白臉奸臣的形象,始終沒有改變過來。

    二、在改革家的眼裡,則是屬於順應時代潮流了,符合社會發展大勢了才是正確的,所以魏國建立之後勵精圖治、大力發展經濟,並且還擁有著三國之中最為富庶、最為廣闊的國土,以及最多的人口,所以讓魏國取代蜀國和吳國是大勢所趨。而蜀國和吳國偏安一隅,為了自己的利益,成為阻礙國家統一的力量,是屬於分裂的力量,是應該被打倒的。

    三、在歷史學家眼裡,則對三方不偏不倚,誰發展好、誰最後能笑到最後,以及誰衰敗了被消滅掉,都有其內在的道理。我只管做歷史的旁觀者、見證者、記錄者即可,對任何的改變都不發表自己的意見。

    四、在老百姓眼裡,他們的想法則是最樸實的了,誰能給自己帶來好生活,不打仗、能吃飯穿暖,生活安穩,別管是劉備,還是曹操、孫權,誰就是符合歷史趨勢的,那些給大家生活帶來不穩定因素、生活不好的統治者就應該被打敗。

    五、在現代人眼裡,之所以能得出“三國中蜀國制約了歷史發展,而魏國才是順勢之勢,理應戰勝蜀國!”的結論,只要不是改革派,那就是從歷史的程序中得出的這個答案,這就是後人的優勢,可以總結歷史。

  • 3 # 臨江陸子鴻

    曹魏能贏是大勢所趨,但這並不意味著蜀漢就制約了歷史的發展。後面的五胡亂華的鍋不能讓魏蜀吳三個國家之間的任何一個國家背。東漢末年內部紛爭不斷不假,可異族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好多漢末諸侯都是以鎮壓異族起家的。

    曹魏佔據的地盤最大,麾下人才最多。宗親,外將拿得出手的武將數不勝數。劉備辛辛苦苦一輩子,到漢中之站後人才才勉強看見曹魏,都不能說持平。可惜夷陵一戰劉備基本把二代將領給賠完了,夷陵之戰張飛被殺,馬良、程畿、馮習、張南、傅肜、王甫、沙摩柯等人皆戰死,杜路、劉寧等勢逼降吳;黃權退路遭阻而降魏。蜀漢後期無大將真心不能怪諸葛,諸葛在這種劣勢上下以一州之力抗衡魏國,實屬不易。偏偏現在還有不少自以為是的人抹黑諸葛來博取關注,實在是愚蠢至極。

    蜀漢和孫吳說句難聽點都是苟延殘喘,除非蜀漢一直有諸葛亮這種妖孽在,否則反攻曹魏根本不可能。孫權在太子的事情上犯糊塗,導致東吳內部矛盾更加劇烈。

    在看曹魏,曹魏中央集權十分優秀。繼承人問題上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唯一的問題就是曹丕向世家妥協,背棄了他父親曹操。後面的陳群的九品中正制更是讓世家大肆謀取利益,曹丕又有點疏遠宗親,但曹丕,曹睿都是有能力的君主,奈何太短命了。

    三國後期是群星過後的慘淡時期,各個國家都在變差。只是曹魏本身實力雄厚,相對其他兩個國家變差不明顯,蜀國本身實力慘淡,後主不行,全靠諸葛死撐。東吳後主更加不行,兩宮之爭帶來的災難不亞於一場戰爭。

  • 4 # 超級視野

    東漢末年到三國,這段歷史是中國從貴族政治向士族政治演化的時期,很顯然,魏國順應了這個大勢,蜀國則剛好走上了相反的道路。

    士族的前身是豪族,西漢高祖皇帝劉邦是亭長出身,一起打天下的將領們,也多是當年一起混的兄弟。為了安定天下,劉邦建立漢朝後,就給這些人都封了王侯,造就了一批新的貴族。經過幾代人的經營,這些新貴子弟們開枝散葉,就形成了豪族。到武帝時期,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由於朝廷選人使用的是察舉制,因此,儒士們的推薦便顯得尤為重要,時間一長,豪族與儒士相結合,就逐漸的形成了士族。

    王莽的新朝,一大特點就是抑制豪強,打擊士族。這引起了士族集團的集體反抗,光武帝劉秀能夠迅速奪取天下,很大程度上是順應士族訴求,類似於併購上市,大家抱團取暖,合作共贏。東漢定都洛陽也是大家博弈的結果,功臣勳貴多為關東人士,定都洛陽更有利於他們限制皇權,保障自己的利益。

    到了東漢末年,士族的力量更加強大,以曹操為例,他想稱魏公,遭到潁川士族集團領袖荀彧的極力反對,最終荀彧選擇以死殉道,這給曹操帶來極大的打擊。到了曹丕,他想當皇帝,也要過士族這一關,最終的結果是,曹丕以九品中正制來換取士族的支援。九品中正制的推出,使得士族集團在制度層面佔盡了紅利,進一步壯大了士族集團。

    蜀國的情況比較特殊,蜀國是外來軍事集團控制當地的軍政府,內部關係比較複雜。他們的政策是打壓本地士族。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以前,以劉備為核心的荊州集團,是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的。夷陵慘敗以後,元氣大傷,荊州集團失去了絕對優勢,因此劉備託孤的時候,不得不拉攏東州集團的領袖李嚴共同輔政,來對付益州本地計程車族集團。

    綜上所述,在中國政治由貴族政治向士族政治演化的過程中,魏國推出九品中正制促進了這一程序的演化,特別是高平陵兵變以後,士族集團牢牢的掌握了朝廷的主動權,曹氏宗親再無反擊之力,這一過程基本完成。蜀國則是為了自身的合法性和安全,不斷的打壓士族,違背了歷史前進的規律,因此可以說魏國是順勢而為,理應戰勝蜀國。

  • 5 # 讀史方輿

    蜀漢君臣義薄雲天情動日月,為漢人千古所未有。諸葛亮善練兵,八陣既成後,沒有任何人能和他野戰爭鋒,魏軍擁十萬騎都不敢在平原上野戰漢軍,武侯以一州之地,六出祁山、平定南中。諸葛亮善治國,蜀漢法律嚴明,遏制豪強土豪,提拔寒門寒族,政治廉潔有為,民風樸素簡易。可惜關羽沒有處理好三國鼎立的關係,劉備昧於兄弟情,東伐孫吳,大好局勢付之東去!

    魏國曹操尚可觀,至於曹丕以下,政事日壞,行九品中正之制,司馬懿篡國,司馬昭弒君,司馬炎分封,賈后亂國家,惠帝食肉糜,開國即亡國之相,終引來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人民流離失所、傷亡大半,石勒所不齒,晉明所掩面也。何來進步之有?

    吳國孫權之後無甚可觀。

  • 6 # 亙古懷念說史

    不僅是蜀漢,東吳亦是如此!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以來,群雄逐鹿,經過幾十年的戰亂各路英雄你方唱罷我登場。赤壁之戰之前,一代梟雄曹操已經基本統一北方,天下有望重歸一統。但是赤壁之戰卻以原本佔據優勢的曹操一方失敗而告終,孫劉聯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拋開主觀意願和英雄情結,從天下一統和百姓生活是否安康的角度來看,孫劉聯軍的勝利實則是阻礙了天下重歸太平的逆歷史發展潮流之舉!不管是曹操、劉備還是孫權成就的只是個人的功業,與天下百姓無益,普通百姓所需要的只是太平的世界。

    從後來歷史發展的脈絡,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最終還是北方的政權統一了全國。儘管這個時候的北方政權統治者已經不是曹魏政權,此時距離赤壁之戰已經過了73年,也就是說天下百姓在各個政權相互征伐的歷史大背景下繼續飽受折磨了73年!而作為割據政權的蜀漢和東吳實際並沒有給所轄區內的百姓帶來過幸福安定的生活,帶來的只是苛捐雜稅。和沉重的兵役。正所謂“天下興,百姓苦;天下亡,百姓苦!”

  • 7 # 六菠蘿說歷史

    我是六菠蘿,閩南小生一枚!

    這種觀點有地域環境決定論的感覺以及成王敗寇的定論。

    古往今來,既有發跡於塞外而一統天下的遼、金、蒙(元),又有據隴西、被山東六國輕視最終卻一統海內的秦。

    曹魏的確居中原之地而奮威於海內,但不能以此作為其“正統”的根源所在,就要去貶低吳蜀所存在的意義。

    實際上,吳蜀兩國在歷史上對於西南、江南以及嶺南的開放具有現實意義,對於臺灣也進行了主權宣示。吳國郡守沈瑩的《臨海水土誌》是最早研究臺灣的學者;而吳國將領衛溫也是溝通兩岸交流的“使者”。

    因此,不能根據吳蜀偏離中原,就認為是無所作為,阻礙歷史程序的浮誇小丑。試想,如果蜀國真的統一了中原,我們就應該否認曹魏的功勞嗎?

    功過辯證、各有千秋,才是對三國的歷史正確的評價!

  • 8 # 秋雨魯北說歷史

    首先說三國鼎立是由當時的形勢所致,劉備能夠建立蜀國也是與他優秀的個人才能是分不開的。魏國是三國之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實力最強大的國家是具備一統天下能力的。

    一、三分天下,曹魏佔據很大的優勢

    赤壁之戰以前荊州劉表病死,其兒子劉琮向曹操投降,赤壁之戰中雖然曹軍因為不習水戰、瘟疫減員嚴重被周瑜火攻打敗,但是荊州並沒有全部丟失,曹操還佔據著長江沿線比較重要的南陽郡、江夏郡,以及包括襄陽在內的部分南郡。

    而戰勝方孫權由於實力比較強大首先佔據了長江以南的江夏郡和大部分的南郡。劉備則分到了荊州南部的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四郡。

    但是劉備佔領的四郡實在是比較雞肋,沒有太大的利用價值,對於意圖攻佔益州的劉備來說這點戰利品實在是不能解渴。於是他向孫權借用南郡,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劉備借荊州的故事。

    但是取得了益州和巴中的劉備並不想把借來的南郡還給孫權,此時的三國鼎立局面已經形成,而關羽的傲慢也激化了孫劉的矛盾,也為後來孫權偷襲荊州埋下了種子。

    二、關羽被殺荊州丟失諸葛亮苦苦北伐不成功

    關羽在樊城也是大顯神威不僅水淹魏軍還活捉于禁殺了龐德,此時的關羽也是威震華夏,可惜孫權派呂蒙偷襲最終導致荊州丟失,關羽也因此被殺,戰局對於劉備來說變得異常的被動。

    此時的劉備沒有聽大臣們的勸阻一心要為關羽報仇,攻打東吳最終兵敗,自己也病死在了白帝城。

    諸葛亮接手蜀國後雖然降服了孟獲,解除了蜀國的南部威脅,但是蜀中物資的匱乏加上荊州的丟失,北伐還是異常困難的。雖然六出祁山但是面對實力更為強大的魏國也沒取得實質性的進展,最終累死在了五丈原的前線。

    三、實力最弱被鄧艾鍾會滅國

    諸葛亮死後,姜維繼續北伐,可惜均沒有太大的進展。

    隨後司馬昭派出大將鄧艾、鍾會執行自己先滅蜀國在順江而下滅東吳的計劃,隨後鄧艾、鍾會帶領大軍分三路進攻蜀國。由於姜維孤木難支,蜀國派出大將廖化前來支援但是不敵,蜀軍全面退守。

    此時的鄧艾採用偷襲的戰術,將戰線迅速推進至四川綿竹,可惜諸葛亮之子諸葛瞻戰敗而亡,成都門戶被開啟。最終鄧艾一舉攻佔成都,蜀國滅亡。

    蜀國的失敗與其實力不濟有關,並沒有制約歷史的發展,諸葛亮對四川的精心治理反而推動了蜀中的開發對歷史的進步有很大的積極意義,至於魏國能統一完全是憑藉著超強的實力,而三分天下歸於晉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5歲的男性怎麼去除體內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