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人逆旅
-
2 # 麥克斯韋妖opp
原因。。。。。。姜子牙能很快吸收東夷的文化,自身強大起來。而周公的兒子想用中原的文化傳統教化東夷,東夷不服,難以統一。。。。。所以周公說。。:我的後代要受齊欺欺負了。
-
3 # 妖鬼雜談錄
魯國與齊國的立國之策的不同也註定了兩國後來的命運。
魯國無法抗衡齊國,在分封之初就已經被周公預言“嗚呼,魯後世其北面事齊矣!”周公為何會有這樣的感嘆呢?
這與魯國與齊國分封后的故事有關。
周公派遣長子伯禽到魯國就國,要知道魯國是建立在奄國國都之上,周圍野人多是東夷或者商朝盟友。
伯禽到了魯國之後,採取變俗革禮的方式,花費了三年時間才治理好魯國。姜子牙到了齊國,採取因俗簡禮的方式,五個月就報政周公。
所以周公能預料到魯國不懂變通將來必定會衰落,而齊國更適合生存壯大。
《史記》載:“太公至國,脩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人口多了,力量自然多,所以齊國的強盛速度必然會比魯國更快。
事實上,兩人留給後世的不同的立國之策,也確實從這體現出一二,也影響了兩國後續的發展在一些典籍中提到,魯國與齊國的治國方式,姜太公是“尊賢尚功”,周公是“尊尊親親”。
齊國尊賢尚功,明顯更具有進取精神,而周公尊尊親親,遵守了周禮的宗法制度,可以預料推測,齊國的國勢必然會比魯國強盛。
分封之初,齊魯作為西周鎮守東方的大國,都比較強勢,但是齊國尊賢尚功的國策下,迅速發展,開拓領土,由於土地貧瘠,藉助漁利商業富強起來。魯國更靠近中原,在宗法制度約束下生存空間比較小,開拓不足。
魯國因為周禮的完整性,在西周與春秋前期獲得極高的政治地位,經濟得到發展周王室制定周禮後,唯有魯國一成不變的全部繼承下來。(也許是因為制定周禮的周公是魯國先祖)
所以周禮對於魯國的社會、經濟、思想乃至日常的行為都產生重大的影響。在大家還基本遵守禮樂制度的時候,魯國因為周禮儲存完整,成為政治明星,甚至因為周禮轉危為安。
但當禮樂制度崩壞的時候,深受周禮影響,並且保持周禮的魯國,就失去自己的政治優勢。
當管仲輔佐齊桓公崛起,南方楚國強盛北上爭霸,魯國已經淪為二流國家,只能在兩大國之間左右搖擺。
-
4 # 涼州七里
齊魯的首任國君是西周開國的兩大功臣,前者是《封神演義》裡各路神仙名義上的總首領--姜子牙,這在歷史上是跟諸葛亮一般被神化的人物;後者則是名聲不顯的周公旦,但從他後來平定三監叛亂、輔政成王和制定《周禮》的表現來看,其水平絕不含糊。作為攝政王,我們可以叫他“千古一攝”。
當然,這也是兩個老神棍,前者不消多說,後者最為著名的當屬《周公解夢》,想當年筆者課堂上屢屢跟他老人家會晤,想來已得真傳矣。
齊魯的歷史軌跡如提問所言,齊國混得比魯國好,這在分封之初已現端倪。
齊是侯爵,但武力統率力爆表的姜尚多了一項附加權利:代天子征伐四方,意思就是看誰不順眼就揍的無限開火權。
▲周公吐哺
魯也是侯爵,但國君不能再國內,而是必須親往宗周擔任三公,而三公是非世系的公爵,我們可以理解他們是個副公爵。魯國也有一項特權,禮樂制定權,這在和平年代很管用,負責對諸侯指手畫腳,是索賄、坑人的不二法門。
但齊國很快就佔了上風,滅掉周邊小國之後齊國雖然不敢拿周邊的姬姓諸侯出氣,但已經是妥妥的大國了,齊桓公的威風其實都是姜尚打下來的基礎。由於周邊姬姓諸侯的包圍,長命百歲的姜子牙沒得空間擴充套件領土,在周公死後去宗周接任了三公。
而姬旦作為周室八百年國祚的最大功臣,他一生的精力都在輔佐小天子和禮樂制度上,沒空打理魯國,他的兒子伯禽是一位有名的謙謙君子,因此魯國的擴張幾乎沒有,他們研究最深的就是禮儀,講究“君子動口不動手”。
▲不可一世的齊桓公
因此,兩國一開始就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齊國從一直強到完蛋那一天,春秋伊始的齊僖公和襄公雖然沒能稱霸,但小霸主鄭莊公姬窹生卻要看兩位的臉色行事,齊桓公的“九合諸侯”偉業唯有姬重耳能夠比肩。
後來春秋進入晉楚爭霸主線,齊國成為了晉國的親密盟友,與秦楚集團進行了兩百年的對抗。晉國大半時間是霸主,但齊國也不是附庸,哪怕在“弭兵會盟”之後晉楚共霸的局面下,齊秦兩國也享受不納貢的盟友權利。
戰國以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為起點,如果較真的話,被鳩佔鵲巢的姜姓齊國已經完蛋了,本著“好死不如賴活”的原則,魯國其實混得還算好。田齊的戰鬥力也是不錯的,在聯手做掉稱霸百年的魏國之後,齊國與秦國成為了東西兩強,前者還略佔上風。後來五國聯手做到了吃獨食(獨佔宋國)的齊國,至此齊國徹底萎靡,50年關門不管天下, 直至蒙恬的兵臨城下選擇投降。
▲魯國專精禮樂
魯國嘛,這五百年過得一言難盡,也可以一語概括--悲催。很明顯春秋戰國絕對不是好好說話的時代,靠禮儀是混不下去的,他們春秋時被齊國欺負,後來依靠曹劌綁了齊桓公的肉票才扳回一城。後來禮儀也廢了,自家大夫架空了國君,最後歷經三十二世,終積弱而亡與楚,先於田齊而晚於姜齊。
兩個老神棍的神預言齊魯八百年的故事這就講完了,筆者突然想起了古籍上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傳說。
昔者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見。太公問周公何以治魯。周公曰:“尊尊親親。”太公曰:“魯從此弱矣。”周公問太公曰:“何以治齊?”太公曰:“舉賢尚功。”周公曰:“後世必有劫殺之君矣。”其後,齊日以大,至於霸,二十四世而田氏代之;魯日以削,至三十二世而亡。--《淮南子.齊訓道》《韓詩外傳.十卷》這兩個老神棍分別依靠四個字準確預言了對方的國運。
▲《淮南子》
“尊尊親親”是西周立法和司法的根本原則和指導思想,其意思是要親近應該親近的人,尊重應該尊重的人,實際是維護等級制。其目的就是要求任何人都遵守這種原則所確定的禮制,各安其位,不超越自己的地位等級,百姓做順民,百官做順臣,這樣國家就會長治久安。在這種思想下,選拔官吏要任人唯親,各種官位也都是世襲的。
▲太公釣魚
對應的”舉賢尚功”即舉薦賢能,崇尚功績。不拘一格的選拔人才,不考慮他的地位、家室和名望,只看重他的能力與功績,這一點體現在春秋初期的用人政策上也可以看得出來。
因為治國理念不同,後來兩國的國力和文化特點也大相徑庭。因一直秉承“舉賢而上功”的基本國策,齊國國力強盛而成為東方大國,是齊桓公之所以能首霸諸侯的國力基礎;魯國到春秋時期則徹底淪為小國,經常受欺負,但魯國作為周公封地,長期擔任周王室的禮儀顧問,也是保持周朝禮樂文化最好的諸侯國,有“禮儀之邦”之譽。在這種深厚禮樂文化薰陶下成長起來的孔子,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文化的歷史走向。
▲華夏人文始祖之一--周公最終的結局完全應驗了兩個老神棍的寓言,魯國最終積弱而滅亡,齊國則先行一步被田氏鳩佔鵲巢。真不愧為優秀的烏鴉嘴啊,還好其出處《韓詩外傳》和《淮南子》分別是宋代和西漢所編,這則短文想必是後人的附會之作,不然這倆老頭可以直接上封神榜了。
故事的意義所在一開始我始終體會不到這個故事的意義何在。作為道家學說書籍,想必他想說的並非儒家中庸之道,直到讀了原文才發現:
故《易》曰:“履霜,堅冰至。”聖人之見終始微言。--《淮南子.齊訓道》故事原來講的是一個“見微知著”的道理,從微小的細節發現問題的節點所在,可以準確預言實物發展的走向並根據其有利的走向做出合適的引導。
故糟丘生乎象,炮烙生乎熱鬥。子路撜溺而受牛謝,孔子曰:“魯國必好救人於患。”子贛贖人而不受金於府,孔子曰:“魯國不復贖人矣。”子路受而勸德,子贛讓而止善,孔子之明,以小知大,以近知遠,通於論者也。--《淮南子.齊訓道》翻譯一下:所以酒糟堆積成山肇始於用象牙為筷,炮烙之刑肇始於用熨斗烙人。子路救起溺水者而接受主人答謝的牛,孔子對此事評論說:“魯國一定會興起助人為樂的好風氣。”子贛用錢財贖救出奴隸而不接受官府的錢財,孔子對此事評論說:“魯國再也不會有自己掏錢財來贖救人的事了。”子路接受謝禮而能鼓勵人們修養善德,子贛推辭賞錢卻停止了人們行善。孔子之所以偉大,是能從小處看到大處,從近處看到遠處,在這個意義上說,孔子真是一位通曉事理的聖人。
▲“結纓而死”的子路
看,是不是感覺特別有道理?事物的發展經常會出乎我們的意料,甚至偏離初衷,從而需要用長遠、發展的眼光來看待。而且,好的經驗或道理也有適用範圍,“由此觀之,廉有所在,而不可公行也。”哪怕廉潔這樣的美德也不例外。
柱不可以摘齒,筐不可以持屋,馬不可以眼重,牛不可以追速,鉛不可以為刀,銅不可以為弩,鐵不可以為舟,木不可以為釜,各用之於其所適,施之於其所宜,即萬物一齊而無由相過。--《淮南子.齊訓道》故事最終的結論就是:事物各有它所適宜的範圍,只有將它們放在適宜的地方,才能發揮它們的有用性,而在它們的有用性這點上來看,它們又是一致的。
老子說過的“不上賢”,並非對於賢人的不尊敬,而在於不要去有意識創導某種東西,鳥兒能飛,魚兒卻永遠模仿不了,沒有萬能的真理和經驗。
▲得非得,失非失,《淮南子》是一本不亞於先秦典籍的鉅著
而讓我們大學時代曾夜不能寐的哲學告訴我們:真理具備相對性,即相對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條件性、有限性,即在一定條件下,人們對事物的客觀過程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總是有侷限的、不完全的。
由此看來,在這方面的認識上古今中外皆同也。
兩個老神棍都看到了對方隱藏的禍患,不知有沒有看到自家的不足?或者說立國之時他們就選擇好了最終的歸宿吧。
回覆列表
還是老習慣,先說大範圍再說具體事件。
西周是從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共有275年。魯國從公元前1043年到公元前249年,共794年。齊國公元前1044年到公元前221年共823年。魯國最終被楚國所滅。齊國和魯國主要在現在的山東境內,稱之為齊魯大地。
魯國的首代國君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齊國的首代國君為太公望,也就是姜子牙。
西周初年,周天子的權威和實力仍然在諸侯之上,齊國雖然比魯國強,但是仍不能挑戰天子權威去攻擊魯國。當時兩國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或者比較著名的戰爭,經常為一些小事情不同國家之間互相結盟鬥爭,魯國和鄭國結盟,齊國和宋國結盟。
比較大的戰爭發生在東周時期,例如公元前685年魯莊公討伐齊國發動干時之戰,其實是幫助公子糾和公子小白掙國君之位,魯國大敗。隨後第二年又發生長勺之戰,魯國三萬對齊國三十萬,魯國戰勝齊國,著名的曹劌論戰即是出於此處,一鼓作氣的成語也由此而來。此後小白成為齊國國君,就是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
具體到西周時間段來說,齊魯兩國均在周天子的威嚴管理之下,如同鄰里那樣,有糾紛卻不是深仇大恨,周天子也並不像戰國末年那樣周天子完全成為了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