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於52080
-
2 # 胡先生北京2018
將具體的形象事物指代特定的情緒和場景。如紅豆代表相思,柳枝代表離別等,百度一下就知道了。象徵這個詞在英文是symbolize,用符號表示指代的意思。古詩中李商隱的《錦瑟》應該比較典型,用不同的形象及形象組合指代了多種情緒。中國古代詩歌並未有象徵之說,但實踐卻早超前,所謂的象徵都落在了賦比興的框框裡了。謝邀。
-
3 # 笑看人生202712927
要詩歌,就不要象徵,對比,排比,擬人也是象徵。直抒胸臆多好,不要想啥啥,還要啥啥啥,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
4 # 文化指路人
古典詩歌中很多都採用了象徵手法,象徵手法是透過特定的容易讓人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從而來表現某種抽象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藝術手法。 在象徵手法裡有象徵體和本體,象徵體和本體之間存在著一些相似的特點,象徵體可以藉助讀者的想象和聯想把抽象的東西聯絡起來,比如生活中常見的象徵體:龍象徵權力;猿鳴聲象徵離別的傷感,鴛鴦象徵愛情,蘭花象徵純潔,牡丹象徵富貴,梅花象徵高潔、清秀、淡雅、素樸,菊花象徵高潔、堅強,蘭芷花象徵名貴、孤芳、清高等。 比如在於謙《石灰吟》中:“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是一首淺易直白的託物言志詩,詩人運用象徵手法表面上是寫石灰,實際上石灰只是個象徵體,其中詩人目的在寫人的志趣情操,“清白”二字不只是對所詠之物外形特點的吟詠,也是對其神韻、品格的高度概括,這首詩的價值在於以石灰自喻,表達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心願,以及詩人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石灰象徵了詩人光明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畫質白的情操。 因此可以說象徵是古典詩歌的生命線,沒有象徵手法詩歌就失去了力量,從象徵特點上看象徵是以物示意,以具體的表示抽象的,所以象徵具有含蓄性,象徵的本體與象徵體側重於詮釋人的情感或態度,作為一種表現手法象徵就文章構思方面,可以拓深拓寬文章的主題、內涵,豐富文章的意蘊,所以象徵可以用來貫穿全篇文章,也可以作為文章的一部分來使用。
-
5 # 故鄉當歸時
路過打打醬油。
象徵手法,簡單通俗地說,就是將要表達的思想, 內涵或情感賦於平凡的事物裡,好像是寫“山”、實際上讓人感受到是在寫“水”的武功招法,就叫做“象徵”.。
象徵,是變平凡為神奇的金手指,亦是一種深入淺出、意境深遠的表現方式。
例:黃巢的《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描述的是秋風蕭瑟,百花凋零,唯有傲霜挺立的菊花卻吐蕊綻放,無畏無懼,以致長安城裡滿城清香,遍地黃金璀璨,;實際上,詩人是以菊花盛開象徵起義勝利後的盛況,表達了詩人推翻唐王朝腐朽統治的決心和信心,顯得鏗鏘有力且意味深長。
又例白居易的《白雲泉》:“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閒.何必奔衝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詩人以雲水的逍遙自在,襯托恬淡,悠閒的心境。用泉水激起的波浪寓意社會環境,言淺意深,回味無窮。
這首詩描述了白雲隨風來去,舒捲自如,無牽無掛,泉水淙淙潺潺,悠遠流淌,從容自得,實際上這正是詩人內心渴望的獨白,對自由深沉的吶喊。
-
6 # 一棵小草827
象徵是文學創作中一種重要的表現方法。象徵就是藉助某一具體事物的形象(象徵體),來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本體)。這樣就能夠使那些不容易或不便於直接說出的思想感情委婉含蓄地表達出來。化“抽象”為“具體”從而使要表達的思想立意更形象鮮明。
那些託物言志的詩歌一般都採用了象徵的手法。比如鄭燮的《石竹》“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就是透過描寫竹子的立根破巖,任憑風吹雨打徑自青翠挺拔的這些具體的特點,表現出作者像竹子一樣不畏艱難險阻,堅強不屈的精神。
還有毛主席筆下的梅花,“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梅花就象徵了老一輩革命家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舒婷筆下的橡樹象徵著自強自立的新女性,象徵一種無慾無求的愛的最高境界。
以上這些只是小草的粗淺理解,不妥之處還望見諒指正。
-
7 # o小寒o
西方接受美學的理論認為:一件作品的誕生,不僅要經過作家的創造,還要經過讀者的再創造。這一理論引申到現代詩歌的寫作中,我們可以這樣說:一首詩的誕生,不僅要經過詩人的創造,還要經過讀者的再創造。讀者,或說讀詩的人,是如何才能參與到這種“再創造”的狀態的呢?在詩歌的眾多表現手法裡,恐怕象徵這種藝術手法是最合適讓我們讀者進行詩歌的再創造的了。因為這種藝術手法所表現出的效果寓意深刻,最能引發人們豐富的聯想,使人獲得詩外有意的感覺。我們寫詩歌的目的之一,不就是想達到這樣的互動效果嗎?
象徵,有許多解釋,其一:藉助於某一具體事物的外在特徵,寄寓藝術家某種深邃的思想,或表達某種富有特殊意義的事理和深刻的寓意,這種以物徵事的藝術表現手法叫象徵。其二:用具體事物表現某些抽象意義。其三:文藝創作中的一種表現手法,指透過某一特定的具體的形象以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意蘊。黑格爾則說:“象徵所要使人意識到的卻不是它本身那樣一個具體的個別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義”。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簡而言之:象徵,就是藉助具體的事物來寄寓深刻的思想與感情。比如西方的宗教用具體的十字架,來象徵殉道和神聖。又如咱中國的長城,它寄寓著中華民族頑強的意志和強烈的大一統意識。
哪麼我們如何運用象徵手法,去寫這樣寓意深刻,能引發人們豐富的聯想的詩歌呢?對於寫詩,我一直認為:前人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前人的作品,是我們最好的教材。我們偉大的先人們給我們留下了數目眾多的詠物詩,其中就有很多都使用了象徵的藝術手法,如詠花的詩以“梅”象徵高潔;以“菊”象徵傲霜鬥雪的堅強;以“牡丹”象徵富麗;屈原用“蘭芷”象徵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節操;其他的還有明代詩人于謙的《石灰吟》,近代散文茅盾的《白楊禮讚》,高爾基的散文《海燕》等等。下面讓我們透過臧克家《老馬》一詩,來分析象徵這種藝術手法在現代詩歌中的運用:
總得叫大車裝個夠,
它橫豎不說一句話,
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
它把頭沉重地垂下!
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淚只往心裡咽,
眼裡飄來一道鞭影,
它抬起頭望望前面。
既然詩是《老馬》,哪詩中橫豎不說一句話的它自然就是這匹老馬了,馬有多老,詩人沒說,這或許只是個習慣性的尊稱,如生活中的老張,老李。但老字在詩中還是說明了一點我們容易忽視的東西:它已經是老的馬了,亦即它不年輕,不力壯了。這個老字對於這首詩的意義是很有作用的,慢慢讀下去就會明白。壓力往肉里扣說明了裝個夠的大車是哪麼的沉重,但另一方面是不是老馬因年事已高,面板已然鬆鬆垮垮的了?一個扣字是使我們心痛老馬身上哪道隱隱可見的勒痕,它已這麼老了,為何還要叫它拉這麼重?沒有誰能幫得上老馬,老馬有口,但難言,它只能把頭沉重地垂下。此情此境,真叫人傷感不已。
老馬拉車已拉到老老垂矣!它哪能跟車主對著幹,車主讓拉就要拉,讓拉多少就拉多少,不管它願不原意,不管它能不能拉,它有淚,只能往心裡嚥下去,命運掌握在車主的手中……在飄來的哪道鞭影裡,在老馬努力,吃力地抬起頭拉動大車的剪影中,我們無法不同情它悲慘的現實生活,前面有多遠?老馬望向的前面有終點嗎?不知道……
詩到此結束了,但真的就這樣結束了嗎?是的,詩是結束了,但老馬悲慘的生活還沒有看見盡頭,詩外的意昧還遠遠沒有結束,我們無法不聯想到:老馬很像舊社會里哪些貧苦的老農!很像哪些被壓迫,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老馬命運淒涼、悲慘、揹負著沉重的壓力,在哪個萬惡的舊社會,勞苦大眾不也是一樣的低垂著頭,沉默著,受鞭打受壓迫嗎?它們的命運如此的相似!詩中只描述了老馬的生活,但不也同時描述當時貧苦的大眾嗎?詩中寄託了對老馬的同情,詩外不是也同時寄寓了對貧苦大眾的同情嗎?這,就是象徵,這藝術的手法,就是象徵手法。老馬的悲慘命運,痛苦的感受和悲涼的心境,在詩之外,就是對當時社會的一個折射,並藉此產生了深深的,血淚的控訴意昧!這就是這首名詩的意義所在,也是象徵藝術手法運用的一個成功的典範。
這首文字簡單,詩意顯淺的小詩卻又是哪麼的意蘊豐富,意義深刻,感情又是哪樣的深厚,這一切不是很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嗎?
象徵手法包括象徵體和象徵意義兩個方面。在這首詩裡,老馬與它的悲劇就是象徵體,詩外蘊含的思想感情就是象徵意義。老馬與它的悲劇和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之間是有著深深的聯絡的,這種聯絡依靠聯想建立,就是由老馬與它的悲劇想到當時貧苦大眾的悲慘命運與社會的醜惡。這是我們從這首詩中得到第一個啟發。第二點是:老馬拉大車是當時社會中很常見的現象,也就是說:這是一種很真實的生活。唯其真實可信,它所象徵的意義才可信,才能打動我們,越是真實就越深刻,所我們常說詩來源於生活,這就是例證。越深刻的形象刻畫,它所象徵的意義就越有感染力。這是我們運用象徵手法時要注意的,不要選取哪些自己不甚瞭解的事物來作象徵體,更不要選擇當下網路詩歌中的一些怪誕的意象來作文章,哪些東西沒有人能說出它們象徵了什麼。第三點就是:象徵屬於藝術手法,它與構思相關,屬寫作構思技巧,它是透過對具體形象的刻畫而表達出一種詩外更為深遠的含意,讓讀者可以意會,豁然而通並因此獲得美的享受。這是一種含蓄、隱晦而又簡單易行的寫作技巧,希望初學寫詩的朋友們多多揣摩。第四點:象徵藝術手法和比喻修辭手法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又有很明顯的不同。比喻要求喻體和被喻事物之間要有某種相似的特點,象徵也有這個要求,這是它們相似的地方。但象徵要求對所要象徵的人和事物的重要特徵或性質要求更高,要有更深刻和積極的意義,這樣才能引起讀者由此及彼的聯想。象徵要做到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使複雜深刻的事理淺顯化、單一化,還要延伸出所描寫事物的內蘊,才能形成動人心絃的藝術效果。
最後,談到象徵手法不得不說一下象徵主義的詩歌。1886年,詩人讓.莫雷亞斯在《費加羅》報上發表了一篇文學宣言,主張用“象徵主義者”來稱呼當時的前衛詩人,這份宣言標誌象徵主義流派的誕生。象徵主義詩歌流派所追求的藝術效果,主張故意的使讀者不怎麼理解詩與詩人的表達,要讓讀者似懂非懂,恍惚中若有所悟;給讀者一種此中有深意的體會。象徵主義詩歌主張不追求單純的明朗,也不故意追求晦澀;它所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明暗配合,撲朔迷離的效果。另外它又十分強調音樂性,不是單純透過機械的押韻來表現,而是推崇詩句內在的節奏和旋律。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看一下馬拉梅、魏爾倫和蘭波等大詩人的作品,相信會有借鑑與啟發的作用的。這些與本文雖有關聯,但在此討論的是象徵手法的運用,至於象徵主義,或以後另立文再談吧!文中觀點只是我一管之所窺,漏洞恐怕不少,觀點也恐是無甚新意,僅作拋磚之姿態,希方家指正。在此祝朋友們寫作愉快!
黑格爾指出:“象徵所要使人意識到的卻不應是它本身那樣一個具體的個別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義。”
象徵是自然的人化的一種形式。它的本質在於暗示性,在於象徵客體本應生成的空泛性和不確定性。
沒有浪漫主義的情愫,詩歌便缺乏性靈。沒有象徵主義的渲染,詩歌便缺乏形象。
回覆列表
詩歌的創作靈感來自內心深處,表現手法各異,如歌頌花木蘭從軍的詩歌,其中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就是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