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論縱橫
-
2 # 魏青衣
在原著小說的第一回中,盛紘將要升官的時候,盛老夫人曾經這樣告誡盛紘:“那些老大人一輩子都在官場上打滾,煉的個個都是火眼金睛,這些年來他們對你多有照拂,固然是因為你父親在世時的情分,也是你自己爭氣,他們方肯出力。”
小說的開篇,就著重介紹了盛家的情況,再從盛紘跟盛老夫人所說的“當初若非母親大義,兒子這會兒也不過在鄉下渾渾度日罷了”這句話來看,這盛家絕不是靠盛紘的俸祿來養著的。
恰恰相反的是,盛紘的政圖官運,還需要家裡面出錢出力以及依靠著父親當年的人情。也就是說,儘管盛紘已經做到了五品官,但依然是靠著祖上留下來的財產度日,他的所得俸祿,絕不可能養活一大家子幾十口人。
那麼我們還有一個疑問,這是一部架空歷史的小說,其實裡面很多內容都跟正史上的宋朝有關係。在真正的宋代期間,一個五品官究竟能領上多少俸祿呢?
不管是北宋還是南宋,都是一個經濟十分發達的時代,而這個朝代的官俸制度十分混亂,官員沒有實職的都可以領俸,而那些有實職的,除了領俸之外,還可以另加錢。比如服裝、祿粟、茶酒廚料、薪炭、鹽、隨從衣糧、馬匹芻粟、添支(增給)、職錢、公使錢及恩賞等,地方官還配有大量職田。
宋代的“卿”為正四品或從四品,“少卿”為從五品或正六品,假設“卿”為從四品,“少卿”為從五品的話,盛紘的正五品則剛好介於“卿”與“少卿”中間。
而“卿”的月收入為135兩,“少卿”的月收入為105兩。那麼正五品的收入大概在120兩左右。根據宋代金銀的購買力,得出一兩銀子大概相當於現如今(2014-2018年)的600元左右,關於怎麼換算的,這裡就不列舉了,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換算一下。
那麼宋代的正五品官員月薪大約就是72000元,正五品級別就相當於現如今的正廳級幹部。而現如今中國正廳級幹部的待遇為七千多,跟宋代的時候相差了十倍(當然現在的人口也是宋代的十倍),足以見識到宋代經濟的繁榮。
不過月薪七萬多,年薪也就是八十多萬(不知道宋代官員有沒有年薪獎),這算是個很富裕的家庭了,不過好像也不足以支撐一個幾十口的大家族,所以盛家的生活還真不是靠盛紘的俸祿來支撐的。
而且盛家祖上幾代都是富裕人家,光是靠祖產估計都能無憂無慮的生活了,比如各種生意、鋪子等。再加上盛紘的官田(畢竟古代以務農為主),就算盛紘沒有俸祿,靠著這些產業,養活這麼一大家子也不是問題。更何況人家還是年薪八十多萬的高薪人士,更不在話下了。
-
3 # 傅斯鴻
最近我一直在追《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被稱為“宅鬥”的古裝劇。劇裡的盛家是一戶官宦人家。官不大,一開始是一個六品的揚州通判。後來,透過大女兒嫁給了忠勤伯府的二兒子,走通了一些關係,升了一個五品的京官。
可是,在電視劇裡這個五品官的宅邸之大,生活之豪華,確實讓人感覺像是《紅樓夢》裡的賈府一般。賈府那是國公府第,而這個盛家沒有爵位,官也不大,如果單靠他五品官的俸祿顯然是不可能支撐起這麼大的家業的。
我們先來看看宋朝官員的俸祿。宋朝是中國官員工資最豐厚的時代。官員俸祿分為三部分,一為正俸,二為加俸,三為職田。一個五品官能夠拿到的正俸在40貫左右,加俸80貫,摺合現在大約在18萬左右,另外還有職田20頃。
但是就是這沒有18萬的工資和20頃職田的收入也撐不起盛家如此豪華的門第。盛家為嫁大女兒華蘭,鋪了十里紅妝,花費可是在20萬貫上下,這麼多錢打死一個通判也拿不出來。
可是,盛家大娘子王氏出身官宦世家,嫁妝豐厚。盛家老太太是勇毅侯獨女,繼承了侯府的財產。盛家祖上經商,有錢有田有鋪子。盛家老太爺中得是探花,也是為官一世,攢下了不少的家當。
所以,這盛紘雖然只是五品官,也能結交得上齊國公,寧遠侯,永昌伯這樣的豪門大家,靠得就不是這個品級,而是盛家幾世的積累。
-
4 # 南京寧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老張最近在看的一部劇,一開始是被這個題目吸引過去的,開啟後發現女主不是李清照。這是一部描寫古代大家庭生活的電視劇,背景是一個宋朝的五品官員之家。
確實如題目所說,這個五品通判養了一大家子人,不僅子女妻妾眾多,還有很多下人,甚至幕僚。這些人都是要靠這個五品官來吃飯的。盛家家主盛紘只是個五品京官,沒有多少實權,也沒有什麼背景,所以被齊國公府看不起。雖然盛紘是個不起眼的小官,但是收入還是客觀的,不過要養活這麼一大家子人,恐怕很吃力。
作為一部架空歷史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劇中沒有明確交代故事發生的朝代,但是從劇中禮制、服飾等看,明顯是以宋朝為藍本。宋朝,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官員工資最高的朝代,尤其是文官。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更是提高了官員的待遇,而且宋朝實現高薪養廉。說白了,就是多給你發點工資,你也別動手貪汙了。那麼,一個宋朝五品官的收入是多少呢?
首先,宋朝一個從一品的宰相,每月拿到手的工資(俸祿)加上各項福利(各類自七雜八的補貼等)差不多有900兩銀子了。換算成今天的人民幣,就是月入百萬了。當然,五品通判達不到這個水平,但是每月也有105兩的銀子到手,摺合成人民幣有14萬左右吧。
月入14萬,放在今天絕對是高收入了。但是,收入高並不代表你生活質量就高,因為決定你生活質量的是物價。
宋朝的物價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期幾位皇帝實行休養生息,物價很低。宋真宗在位期間,北宋各地的米價賤時只賣“米鬥七、八錢“。但是到了後期,由於戰爭不斷,加上天災人禍,物價一路飛漲。到了仁宗時,河南一帶小麥每鬥要賣到五六十文。
如果盛紘拿著這麼多錢,生活在宋朝前期還好。要是生活在晚期,其實這些錢也不夠花。因為他除了要承擔一家老小吃喝拉撒外,還要給一大群下人和幕僚發工資。身在官場,每月少不了一大筆錢用來應酬。
當然,盛紘憑藉自己的努力以及善於交際的性格,官位也在不斷上升。根據劇透,盛紘在後期先是升任正四品左僉都御史,最終做到了二品官。二品官快趕上前面講過的宰相了,月入600兩銀子,放在今天就是80多萬人民幣。可以過得非常滋潤了。
所以,我們完全沒必要為了這個盛紘擔心,還是想想自己的生活吧。
-
5 # 淡看天上月
不用瞎操心
若是隻把目光放在影視劇裡面,那麼根本就不用瞎操心,因為裡面的一切設定都是導演、編劇等人說的算。他們說養的起,那麼就一定養的起,他們說養不起,那麼就一定養不起。這些套路大家應該都明白,所以就不過多贅述。
回到現實中劇中總是美好的,我們應該回到現實的骨感中,來說說真實的北宋時期。《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劇對應的是北宋宋仁宗時期,這個時期范仲淹的《答手詔條陳十事》裡面就敘述了當時北宋面臨的情況。
那時候官員眾多,而官員的俸祿又得不到發放足額的保障,所以官員的生活很拮据。因為沒錢,當時沒有結婚的男女不知道有多少,而且連死後葬不起的也有很多。連楊萬里都上疏給皇帝吐槽說士人根本就養不起家。所以放到現實的北宋中去,這五品官員又不受皇帝特別關照的還真的是養不起這麼一大家子人。
不是都說宋朝才是中國歷史上最富裕的時期嗎?真正學過宋朝這段歷史的應該都不會這麼說,真正學過宋朝歷史會說這段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創造財富最多的時期之一。但是這些創造的財富眾多都被消耗在了無止境的軍費上,但是卻無法再現大唐盛世一般的大宋盛世,宋朝才有了一個“積貧積弱”的名銜。
正因為宋朝的財政支出百分之七八十以上都在軍費中,官員又多,其俸祿就可想而知。到了南宋時期,官員為了賺外快而出海搞國際貿易的都有很多了。
再來看這部電視劇所演,就知道只是劇中的美好生活罷了。再說這部電視劇本來就沒有去研究過這個,它想表達的也不是這個。宋朝只有少數受重視的官員俸祿才得到保障,大部分的官員俸祿都不能足額髮放,哪還敢養這麼大一家子,所以這電視劇所演莫當真。
-
6 # 佐手48
宋朝實行高薪養廉的,據說包拯的年薪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千萬,你說能養的起不。中國自明朝開始實行低薪政策,所以才有明清殺不完的貪官。
回覆列表
最近縱橫一直在追《知否知否》這部劇,看劇的時候心裡一直有這個疑問,盛紘原來只是個揚州通判,升遷後入京為官也只是個不入流的五品小官,上朝時大氣都不敢喘,單獨面聖都被嚇得沒了半條命,在兒女議親時,被勳爵人家各種嫌棄門第低微。
區區五品官,卻養活了盛家好大一家子壽安堂的老太太、葳蕤軒的大娘子一房,林棲閣的林小娘一房,暮蒼齋的明蘭,一家子吃穿用度還有零花錢,姑娘們的胭脂首飾一大堆,公子們吃酒應酬多,家裡女使小廝陣容強大,縱橫很好奇宋朝的公務員待遇真有那麼優厚嗎?
於是便去查了查相關資料,一查才發現原來宋朝的官員俸祿還真是挺可觀的。
宋朝時期,尤其是北宋,政權開放,寒門士子可透過科舉步入朝局,身居高位。許多後世留名的寒門學子,一生為官清廉,但生活卻很富足,退休時都能攢下一大筆棺材本。
一生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座右銘的范仲淹,就用自己的俸祿贍養了老家的族人;呂蒙正在退休後就用積蓄建了一座規模不小的庭園,在此頤養天年。
那麼宋朝官員的俸祿究竟有多少呢?一般來講,宋朝官員的薪俸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為:正俸、加俸、職田。
正俸很好理解,就是朝廷明文規定的每個官職每月應該領取的薪水。據記載,宋朝宰相級別的權臣,每月的俸銀為三百千(即300貫、300兩銀子),購買力折算按照1貫相當於現在的800元來算,月收入也有24萬之多;除現銀外還有春服、冬服所用的綾羅綢緞各二十匹,絹三十匹,棉花百兩,糧谷一百石。
而盛紘是五品京官,俸銀可以比照正四品(或從四品)的九卿、從五品(或正六品)的少卿。
九卿月俸45兩,少卿月俸35兩,那麼介於兩者之間的盛紘月俸就在2.8萬-3.6萬之間啦。衣物糧谷數量不比宰相,但也數量不薄。
加俸類似現在車補、油補、飯補之類的補貼,古代的補貼基本就是伙食費、馬料、跟班的衣食費用、茶、酒、炭等,雜七雜八加在一起是一筆不菲的收入,不次於每月的俸銀。有了朝廷如此周全的補貼,宋朝官員的生活怎麼能不富足、不滋潤呢?
職田是朝廷按照官員的品級授予的田產,由佃農耕種,收入算作官員俸祿的一部分。宋朝分給官員的職田的規定是:外官知藩府以下田20頃至2頃。
由於宋朝官階不直接對應品階,縱橫就以知府的最低品階三品官來算,分配職田的最低品階是九品,那麼盛紘五品官應該有14頃的職田。盛紘給林小娘餬口的田地應該就是官家賞賜的職田。
盛紘嫡母是勇毅侯獨女,王大娘子是官宦世家的王家嫡女,嫁妝都是相當的豐厚。
盛華蘭高嫁忠勤伯爵府時,“鳳冠霞帔十里紅妝”都是王大娘子掏腰包、老太太加持的。轟動汴京的十里紅妝於她們都是毛毛雨啦,可見這兩位的家底得有多厚了。
盛紘守著兩座小金山,盛府的日子自然是風生水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