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地珍蕊藏紅花種植
-
2 # 鐘山通哥
你所提到的問題,沒有講清楚發生根線蟲病害的具體環境,例如是在大田裡還是在棚內。還有你們發病害的溫度是多少。我們這裡是河南東部地區。根線蟲的病害主要在辣椒上,我們這裡種植辣椒比較多。我就根據我們辣椒根線蟲防治的經營回答你的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生活習性與危害特點:根結線蟲在有些地區非常嚴重。該病主要發生在鬚根或側根上,病部產生肥腫畸形瘤狀結,解剖根結有很小的乳白色線蟲埋於其內。一般在根結之上可生出細弱新根,並再度感染,形成根結狀腫瘤。在發病初期,地上部分的症狀並不明顯,但一段時間後,植株表現葉片黃化,生育不良,結果少,嚴重時植株矮小。感病植株在乾旱或晴朗天氣的中午常常萎蔫,有的提早枯死。
中國辣椒根結線蟲病的病原物為南方根結線蟲,屬於植物寄生線蟲,有雌雄之分,幼蟲呈細長蠕蟲狀;雌蟲產卵多埋藏於寄主組織內。根結線蟲常以2齡幼蟲或卵隨病殘體遺留土壤中越冬,可存活1~3年。翌年條件適宜,越冬卵即孵化為幼蟲,繼續發育並侵入寄主,刺激根部細胞增生,形成根結或瘤。幼蟲發育至4齡時交尾產卵,雄蟲離開寄主進入土壤,不久即死亡,卵在根結內孵化發育,2齡後離開卵殼,進入土壤進行再侵染或越冬。辣椒根結線蟲的初侵染源主要是病土、病苗及灌溉水。在土溫25~30℃、土壤持水量40%左右,病原線蟲發育較快,10℃以下幼蟲停止活動,55℃下經10分鐘即可死亡。地勢高燥、土壤質地疏鬆、鹽分低的條件適合線蟲活動,發病嚴重;連作發病嚴重。
根結線蟲以成蟲或卵在病組織中越冬,或以幼蟲在土壤中越冬。病土和病肥是發病主要來源。翌年,越冬的幼蟲或卵孵化出幼蟲,由根部侵入,導致田間初侵染,以後則出現重複侵染。辣椒根結線蟲適宜的發育溫度為25~30℃,幼蟲遇10℃低溫即失去生活能力,48~60℃經5分鐘致死;這種線蟲只能在土壤中存活一年。分佈在20釐米土層以內,以3~10釐米土層分佈最多。根結線蟲好氣,凡地勢高燥、土質疏鬆的土壤都有利於線蟲活動,發病較重,若土壤潮溼、板結,則不利於線蟲活動,發病輕。連作發病重,連作期越長,危害越重。春季發病比秋季重。
(2)防治措施:①合理輪作。辣椒輪作3年以上,最好是進行水旱輪作。重病地塊可改種蔥、蒜類蔬菜。②實行深耕。根結線蟲一般在淺土層中活動,深耕可減少根結線蟲的危害。通常需要深耕25釐米以上。③及時清理病殘體並進行土壤消毒。春季作物收穫後,利用夏季高溫,每667平方米撒施生石灰75~100千克,然後翻地、灌足水,覆蓋薄膜,密閉大棚15~20天,地表溫度可達70℃,10釐米土層溫度也可達60℃,這樣的溫度可以殺死線蟲。④藥劑防治。在播種或定植時,穴施10%粒滿庫顆粒劑每667平方米5千克,或5%粒滿庫顆粒劑每667平方米10千克,或98%~100%棉隆(必速滅)顆粒劑每667平方米5~6千克(黏重土6~7千克),均勻拌50千克細土,撒施或溝施,施藥深度20釐米,用藥後立即覆土,有條件可澆水並覆蓋地膜,使土壤溫度控制在12~18℃,溼度40%以上。可以用1.8%愛福丁乳油在定植前灌溝,用量為每平方米1~1.5克,對水6千克,定植後以同樣藥量灌根2次,間隔10~15天。另外,可用中華土壤菌蟲快殺700~9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灌根,也可用3%米樂爾顆粒劑3千克加幹細土50千克施入土壤。生長期間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大棚內使用)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灌根(露地使用),每株用藥液0.25~0.5千克。
-
3 # 大軒軒隨拍
據瞭解,根線蟲通常是以2齡幼蟲和未成熟雌蟲在病株內越冬。在當年5-9月間幼蟲變為2 齡幼蟲後即從根尖處侵入細根,刺激樹根形成根瘤而發病。由於根結線蟲適宜在沙土和壤土中生活,具有好氣性,多分佈於10-30釐米的圖層中。帶病植株和含有根結線蟲的農家肥及土壤、水均可傳播此病害。由此可得,根線蟲的 生存對於溫度是有一定要求的 。一般情況下,根線蟲生活最適溫度為25--30℃,高於40 ℃或低於5 ℃都很少活動,55℃經10分鐘致死。因此 ,很多種植戶選擇冬季治根線蟲有 一定的科學根據。而且利用冬季低溫凍垡等亦可抑制線蟲發生。
-
4 # 大胖子與小丹妹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如果你的作物有以下症狀:根部瘤狀突起、腐爛、生長不良、漚根;枯枝枯葉、黃化;扭曲萎蔫、植株矮小、生長緩慢,很不幸,它很可能被根結線蟲侵染了!
根結線蟲主要為害作物根部,受害植株表現為側根和鬚根比正常植株增多,在幼嫩的鬚根上形成球形或不規則形瘤狀物,大小隨線蟲寄生時間長短和數量而異,單生或串生。瘤狀物初為白色,質地柔軟,後呈褐色或暗褐色,表面粗糙、龜裂。
受害植株多在生長中後期表現症狀,植株整體長勢矮小,地上部長勢衰弱,葉片由下向上變黃、壞死,部分畸形老化,至全株萎蔫死秧。
二、線蟲難以防治的原因:
第一大原因:線蟲種類相對較多且繁殖速度極快;根結線蟲既可進行兩性生殖、也可進行孤雌生殖,這種靈活的生殖方式為儲存其種群數量提供了保證。
第二大原因:不斷增長的設施蔬菜栽培環境為其提供繁殖場所;2015年栽培面積達到570萬hm2,且栽培面積持續增加,不僅為根結線蟲提供了充足的食料條件,同時提供了適宜的越冬棲息場所使根結線蟲迅速擴大,為害逐年加重。
第四大原因:農民防治意識差;線蟲病重在預防,而不是治療。線蟲病初期症狀在地下部分,極易被農民忽視,等到發現時症狀已經較為嚴重,防治困難。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5 # 孫老大瓜天下
根線蟲又叫根結線蟲,是一種植物寄生性蟲體。主要危害植物的根部,使根部腫大畸形,呈根瘤狀。在發病初期,地上部分的症狀並不明顯,但一段時間後,植株表現葉片黃化,生長不良,結果少,嚴重時植株矮小,萎蔫,倒伏,甚至死亡。是近年來影響農事操作的嚴重問題。
其實,根結線蟲一直以來都存活與土壤當中,為什麼近幾年呈現突發暴漲的狀態,成為農業發展的治線難題,並怎麼形成的呢?
隨著農業高速的發展,農民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過量施用沒有腐熟的雞糞,化肥產業的巨大興起,人們過量的使用化肥農藥,破壞了土壤環境,造成土壤酸性化嚴重,無形之中給根結線蟲提供了一個有利的生存環境。
作物的連年重茬種植,外來種苗的侵入,灌溉水源也是導致線蟲危害的原因。
當今根結線蟲的防治,已經成為世界性難題。關於治線到目前為止沒有單一一種方法或藥物能夠根治,治標不治本!最好的方法就是預防加治療。
關於冬天治根線蟲有沒有效果,從根線蟲的生理特徵來說,有一個生理極限,高溫情況,在土溫25°~30°,線蟲發育較快,10°一下停止活動,55°以上即可死亡。低溫情況,幼蟲遇10°低溫即可失去生存能力,低溫48°~60°即可死亡。
結合實際情況,目前比較有效的就是化學加生物方法,可以進行以下防治措施:
1.深耕凍土,在深耕前可以撒適量的生石灰,化學治線類顆粒藥物和生物治線類顆粒,進行土壤消毒。
2.多施用腐熟的糞肥,有機肥,菌肥等來中和土壤的ph 值,儘量保持ph 值在7°,破壞線蟲的生存環境。
3.合理輪作,重病地塊可茄果類,葉菜類交替種植。
4.在肥水管理中,衝施,滴灌,噴灑線蟲藥都可以。
重點還是藥物治療,本著化學藥物結合生物技術為原則,冬天治根線蟲會得到一個理想的效果。
回覆列表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你所提到的問題,沒有講清楚發生根線蟲病害的具體環境,例如是在大田裡還是在棚內。還有你們發病害的溫度是多少。我們這裡是河南東部地區。根線蟲的病害主要在辣椒上,我們這裡種植辣椒比較多。我就根據我們辣椒根線蟲防治的經營回答你的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生活習性與危害特點:根結線蟲在有些地區非常嚴重。該病主要發生在鬚根或側根上,病部產生肥腫畸形瘤狀結,解剖根結有很小的乳白色線蟲埋於其內。一般在根結之上可生出細弱新根,並再度感染,形成根結狀腫瘤。在發病初期,地上部分的症狀並不明顯,但一段時間後,植株表現葉片黃化,生育不良,結果少,嚴重時植株矮小。感病植株在乾旱或晴朗天氣的中午常常萎蔫,有的提早枯死。
中國辣椒根結線蟲病的病原物為南方根結線蟲,屬於植物寄生線蟲,有雌雄之分,幼蟲呈細長蠕蟲狀;雌蟲產卵多埋藏於寄主組織內。根結線蟲常以2齡幼蟲或卵隨病殘體遺留土壤中越冬,可存活1~3年。翌年條件適宜,越冬卵即孵化為幼蟲,繼續發育並侵入寄主,刺激根部細胞增生,形成根結或瘤。幼蟲發育至4齡時交尾產卵,雄蟲離開寄主進入土壤,不久即死亡,卵在根結內孵化發育,2齡後離開卵殼,進入土壤進行再侵染或越冬。辣椒根結線蟲的初侵染源主要是病土、病苗及灌溉水。在土溫25~30℃、土壤持水量40%左右,病原線蟲發育較快,10℃以下幼蟲停止活動,55℃下經10分鐘即可死亡。地勢高燥、土壤質地疏鬆、鹽分低的條件適合線蟲活動,發病嚴重;連作發病嚴重。
根結線蟲以成蟲或卵在病組織中越冬,或以幼蟲在土壤中越冬。病土和病肥是發病主要來源。翌年,越冬的幼蟲或卵孵化出幼蟲,由根部侵入,導致田間初侵染,以後則出現重複侵染。辣椒根結線蟲適宜的發育溫度為25~30℃,幼蟲遇10℃低溫即失去生活能力,48~60℃經5分鐘致死;這種線蟲只能在土壤中存活一年。分佈在20釐米土層以內,以3~10釐米土層分佈最多。根結線蟲好氣,凡地勢高燥、土質疏鬆的土壤都有利於線蟲活動,發病較重,若土壤潮溼、板結,則不利於線蟲活動,發病輕。連作發病重,連作期越長,危害越重。春季發病比秋季重。
(2)防治措施:①合理輪作。辣椒輪作3年以上,最好是進行水旱輪作。重病地塊可改種蔥、蒜類蔬菜。②實行深耕。根結線蟲一般在淺土層中活動,深耕可減少根結線蟲的危害。通常需要深耕25釐米以上。③及時清理病殘體並進行土壤消毒。春季作物收穫後,利用夏季高溫,每667平方米撒施生石灰75~100千克,然後翻地、灌足水,覆蓋薄膜,密閉大棚15~20天,地表溫度可達70℃,10釐米土層溫度也可達60℃,這樣的溫度可以殺死線蟲。④藥劑防治。在播種或定植時,穴施10%粒滿庫顆粒劑每667平方米5千克,或5%粒滿庫顆粒劑每667平方米10千克,或98%~100%棉隆(必速滅)顆粒劑每667平方米5~6千克(黏重土6~7千克),均勻拌50千克細土,撒施或溝施,施藥深度20釐米,用藥後立即覆土,有條件可澆水並覆蓋地膜,使土壤溫度控制在12~18℃,溼度40%以上。可以用1.8%愛福丁乳油在定植前灌溝,用量為每平方米1~1.5克,對水6千克,定植後以同樣藥量灌根2次,間隔10~15天。另外,可用中華土壤菌蟲快殺700~9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灌根,也可用3%米樂爾顆粒劑3千克加幹細土50千克施入土壤。生長期間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大棚內使用)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灌根(露地使用),每株用藥液0.25~0.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