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攝影師袁奕
-
2 # 大海lzd
外出攝影因人而異,帶一個好的頭腦用得著 ,出發前,要計劃好路徑,以及要重點拍攝的內容 ,以及拍攝目的,弄清楚這幾點,就知道自己帶啥了 ,否則,即使帶上一車又如何,
攝影涵蓋的太多,你可以說我要走遍地球,你也不說我要去哪
-
3 # 小魚大魚看世界
這個其實很簡單,我們出門外拍除了多帶儲存卡以外還可以考慮買一個行動硬碟,目前主流1-2T,價格千元內,希捷,東芝,這類品牌都不錯,另外如果追求穩定防止因為劇烈震動導致照片出現問題,還可以考慮移動固態硬碟,他的優點在於你在複製檔案時候一旦出現震動或者不小心踢了不會丟失檔案,而機械硬碟最怕這種事故
另外除了帶行動硬碟還需要帶膝上型電腦,這樣你的資料才可以透過電腦匯出到硬碟,目前市面上有一種無線傳輸的硬碟,不是不行,大量資料或超大檔案你會用無線嗎?妥妥的帶個筆記本更踏實更快
-
4 # 卷太郎攝影坊
根據個人的經驗,外出攝影的儲存裝置最好還是多帶儲存卡,如果說除了儲存卡以外,我通常是直接攜帶膝上型電腦。
在當下數碼儲存介質發展已經相對成熟的階段,其實大部分時候大容量、高速儲存卡已經足夠攝影外出使用。無論專業相機使用是cf卡,還是普通相機使用的sd卡,購置兩三張128g容量,10速以上的卡就完全夠圖片拍攝需要了。在外出攝影時,即使你儲存raw+jpeg格式也夠用了。當然,如果是拍攝體育題材、影片的另當別論。
實際上,在高速大容量儲存卡發展出來之前,搞數碼攝影的朋友都常用一種裝置——數碼伴侶。這個時代儲存卡並沒有多大容量,大部分都在1g以下容量,只能當做拍攝臨時儲存中轉站,拍一些照片後需要匯入數碼伴侶進行儲存。數碼伴侶實際上就是一個硬碟讀卡器,可以把儲存卡照片直接導進硬碟,再刪除儲存卡資料繼續使用。但當儲存卡大容量、高速度時代來臨後,這種裝置逐步退出了歷史舞臺。
現在,我們只需要使用幾張大容量卡就完全可以完成攝影任務。當需要資料備份的時候,把照片匯入隨身膝上型電腦是最穩妥的方法。通常筆記本上都有sd讀卡卡槽,可直接插入電腦匯入資料。即使沒有卡槽也可以使用讀卡器接入usb進行曲資料傳輸。當然,如果相機具有WiFi或nfc、藍芽等無線傳輸功能,還可以直接把照片無線匯入手機、平板電腦等裝置進行備份,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裝置無線傳輸會壓縮照片質量。
-
5 # 全利88
外出,不過不太清楚你具體的定義,假設你是外出拍攝一個月?還是外出拍攝六個月呢?
不單是攝影,旦凡出門在外,不考慮行李的重量,可能很不現實吧?除了重量外,裝置的安全性,可靠性,也應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先假設你是外出一個月,假設你是拍攝靜態圖片而非高畫質影片,那麼,有一種裝置“數碼伴侶比較適合你”,容量與價格有關係,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數碼伴侶類似於行動硬碟,一般都是使用電池工作(可充電),裝置不大,重量適中。備份資料速度還行吧。
再假設你是長時間外出,也假設你是拍攝靜態圖片而非高畫質影片,那麼,數碼伴侶加大容量硬碟的膝上型電腦就是必須的裝置了。不過,膝上型電腦大都比較脆弱,需小心注意。
為什麼主張備份,而不是多帶儲存卡呢?主要是考慮價效比與安全性,綜合考慮而已。
當然,僅僅是出門二、三天,還是想想怎麼拍好片子吧。
-
6 # 紅塵映像
外出攝影,除了多帶相機儲存卡,還有什麼可儲存的裝置嗎?
謝邀,儲存卡是非常方便的儲存裝置,而且也不貴,建議能多使用最好。在旅遊中帶筆記本有點麻煩,以前儲存卡小的時候在市區圖片社或者旅店用行動硬碟將資料倒出來,如果在野外還是自己攜帶個小筆記本吧~如果相機有Wifi功能,還可以選擇將相機裡圖片轉移至手機裡。但一般僅支援JPEG格式無損輸出。另外手機儲存卡可以配置卡託轉化成SD卡,實在沒有其他卡可以選擇利用手機小卡方式。好了,記得某攝影家說過,沒有感覺就不要按下快門,還是多拍些精品,後期太多的圖片相當麻煩。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關注紅塵V時空其他文章。
-
7 # 影像洪辰班
看了題目,應該是攝影師外出拍攝的照片數量特別多,所以只靠相機的儲存卡不能滿足需求。那麼可以考慮使用其它大容量的儲存裝置來替代相機儲存卡,不失為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
因為是外出攝影,所以,不太建議攜帶太多、太重的儲存裝置,綜合考慮而言,行動硬碟是不錯的選擇,體積小,重量輕,儲存容量大,要買多大容量的行動硬碟要認真計算一下。考慮到攝影師,特別是專業攝影師或者圖片庫攝影師,他們經驗豐富,拍攝同一個場景就能產出幾百張不同的照片,數量如此之大,再加上必須要使用RAW格式拍攝,後期又要儲存大量的修好的成片,所以,用不了半年,一個2TB的行動硬碟就會很快地被消耗殆盡。鑑於以上考慮,攝影師要事先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決定準備的數量,也不是容量越大越好,數量越多越好,也要考慮實際需求量和成本。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行動硬碟的介面不要選擇USB2.0,而是要USB3.0介面或者更快的介面,2.0的已經普遍被淘汰了,3.0目前是主流,速度與效能也更優,自然是首選了。
延伸閱讀
行動硬碟每次使用都需要插拔資料線,久而久之會導致介面磨損、疏鬆、接觸不良等問題,會很容易導致資料傳輸失敗甚至資料丟失,安全性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證,所以,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個儲存裝置,如果感興趣可以繼續看下去,就當是瞭解瞭解吧。
NAS網路儲存裝置
NAS的全稱是:Network Attached Storage,顧名思義,這是一種網路儲存裝置,依靠網路進行資料儲存。NAS採用磁碟陣列進行資料儲存,透過把資料放在多個硬碟上,將分散式的空間組合起來,就將多個硬碟的儲存空間聚合成一個整體出現,這樣,不再考慮某一個單獨的硬碟容量是否有限制,最大限度的減少浪費,保護好自己的數字圖片。
可以將NAS看作是一個放在家裡的小型的雲端儲存伺服器,攝影師可以透過網路隨時隨地透過智慧手機、膝上型電腦或平板電腦來訪問NAS中的內容,而且,這臺NAS伺服器比第三方公司提供的雲端儲存服務要安全得多。
-
8 # 人像寫真手冊
外出拍攝這得看你外出多久了。通常情況下我們外出拍攝攜帶一張主卡和一張備用卡即可。
但是如果是長時間外出拍攝那麼就會產生很大的資料量,這時候攜帶備用卡是完全不夠的,所以得需要行動硬碟和膝上型電腦來儲存大量的資料。
行動硬碟體積小空間大方便攜帶,當你外出拍攝了大量的資料以後及時複製到硬盤裡就好了。當然巨大的資料量也要記得及時備份,行動硬碟出問題而導致資料丟失的事件是經常發生的。
因此正常的流程是這樣的,外出時間短可以選擇128g的記憶體卡2張一張主卡一張備用。
外出較長時間帶上膝上型電腦和行動硬碟,而且必須當天就複製和資料備份以免耽誤第二天的拍攝計劃。
-
9 # 浩影映像
現在的數碼相機照片尤其是RAW格式的隨便一張就是70多兆,如果你是個影片愛好者,60幀的4K影片基本上1秒佔用100兆空間吧。分分鐘榨乾你的記憶體卡。
尤其外出拍攝的時候,如果你沒有帶電腦,記憶體卡滿了怎麼辦呢?下面介紹幾個小方法。
手機讀取記憶體卡現在手機儲存容量已經不容小覷了,應急的時候可以挪一部分儲存空間到手機上分享照片我非常的方便。
手機記憶體不夠怎麼辦?記得還有個東西叫做雲端儲存。
專業轉存裝置更多攝影師還是推薦選擇專業的轉存備份裝置。這裡首推Gnarbox
這個非常小巧但是功能強大的東西非常值得推薦,尤其是經常去戶外寫生的,這個產品還防水哦,功能強大使用簡單。
這個東西是美國加州一個小公司生產的,目前需求還得代購哈。
中國產替代方案國內很多替代方案,也非常的物美價廉。
以及帶充電寶功能的硬碟備份
-
10 # 濟南攝影師麥兜
如果拍攝數量不多,而且格式是JPG,那一張64G的儲存卡就可以保證一到兩天的拍攝。
話說回來,題主提到了外出攝影,一般外出攝影應該是3天以上,拍攝數量較多的話,最簡單的就是多帶儲存卡,一張滿了再換下一張,但是基本上我想攝影師有的也就是會多準備一張。可是我們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兩張卡都滿了,或者儲存卡損壞的情況。
那麼一般我們就要快速的把照片匯出,如果是用筆記本那還是屬於比較麻煩的,開機,插入,匯入,這不是第一選擇。
我推薦大嘴盤,快速儲存的行動硬碟。大嘴盤支援XQD卡 CF卡 SD卡等常用儲存卡,直接插入就可以匯入照片,讓儲存卡瞬間清空,大嘴盤一般容量在1T,能夠滿足你旅行拍攝的需求,1000G也不是那麼快就滿的。大嘴盤價格在2500左右,價格稍微貴點。
當然,你的大嘴盤裡也許有些資料,也許就剩幾百G不夠用,那就需要一個行動硬碟了,行動硬碟也是最常用最常見的,這款行動硬碟是有5T的容量,我想對任何攝影師來說,在旅行拍攝中都可以滿足需求的。
外出攝影我一般就是帶兩張64G的儲存卡,如果要拍影片的話,那我指定要帶上大嘴盤的。當然,筆記本是不可少的,不過我的筆記本只有128G的容量,就是為了修圖才買的,不是為了儲存照片。
題主在出行前,要計劃拍攝天數,拍攝方向,根據方案來制定攜帶的拍攝器材。
回覆列表
大嘴盤非常好用,一千多元可以買到容量有1TB~2TB的,體積僅手掌大小,配備cF卡槽和sDxc卡槽,usB介面。操作很簡單,不需要連線電腦。
如果出去時間長,我會帶上膝上型電腦,用於處理圖片。
我家裡還備有一臺威聯通,容量有16TB,就是自有的雲端儲存,說明上寫的好,隨時隨地可以儲存和下載並分享資料,但目前網路速度還跟不上,用起來很吃力,有總比沒有好,關鍵時候還是能應急。
我原來也用過行動硬碟,但需要連線電腦才能用,比較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