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書詞話
-
2 # 大海帶我走
說到宮崎駿,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他是日本的一位漫畫導演,拍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動畫片,深得很多人的喜愛
第一部:《龍貓》
第二部:《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執導、編劇,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來到神靈異世界後發生的故事。本片榮獲2003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電影身份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金熊的動畫作品。
第三部:《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一劇充滿了很多新元素,電影中近乎完美地刻畫出故事所發生時代的世界的景觀,有點科幻色彩,也有點神話色彩,還有點歐洲工業革命時期的味道,諸如高架鐵軌上的舊式火車,黑漆漆的礦洞,飛空艇,象泥塑的機器人等等。緊張激烈的情節貫穿整部電影,但蔚藍的天空和濃濃的白雲反而將尖銳的衝突淡化得更耐人尋味;人物的表達很多時侯不是靠臺詞而是靠人物的具體動作,使人物的性格更顯深刻。
第四部:《哈爾的移動城堡》
《哈爾的移動城堡》改編自英國的兒童小說家黛安娜·W·瓊斯的《魔法師哈威爾與火之惡魔》。這是繼1990年《魔女宅急便》後,宮崎駿又一部帶有濃厚原著色彩的作品。
-
3 # 朱朱醬呀
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一生高產,許多非常著名的代表作。
1941年出生於日本東京,畢業於日本東京學習院大學政治部。
第一部獲得國際獎項的作品就是《風之谷》,一舉拿下羅馬奇幻電影節最佳動畫短片等四項大獎。
他的工作室叫吉卜力工作室,我相信每個動漫迷都知道,因為吉卜力工作室的LOGO就是那隻風靡全球的龍貓。說到《龍貓》這部動畫片,也是我的心頭好,誰的的童年不想有這樣的龍貓陪伴,溫暖治癒,消除孤獨。《龍貓》這部電影榮獲第13回報知電影獎、最佳導演獎等24項大獎。
《幽靈公主》1997年上映,以193億的票房成績,獲得童年日本電影票房冠軍,還榮獲了第2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等27項大獎。
再說說2001年上映的《千與千尋》,該片榮獲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柏林電影節最高榮譽金熊獎、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等。
這部片子也是長年佔據我心中動畫電影的NO.1,看了十幾遍,每一次看總能找到不一樣的感悟,這就是好作品的力量。
還有另一部經典作品《哈爾的移動城堡》於2004年上映,在2004年度票房收入近200億日元。2005年在美國公映的日本電影中,票房收入最多。
宮崎駿於2014年11月8日榮獲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他的作品深度反映了他的思想,一個反戰、嚮往愛與美好的動畫大師。
-
4 # 折騰生活去油膩
深愛《千與千尋》,看過十次以上,當這部片子在影院上線時,依然到電影院觀影。其實,<千與千尋>中,當小千和無麵人去找錢婆婆,無麵人帶她坐上這趟沒有回程的列車時,給她講的這段話有著沉重的真實:"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很多朋友在宮崎駿的動畫製作中都能找到戳中心眼的語句,這正是宮崎駿讓我們真正熱愛的理由:沒有輕浮淺薄的呻吟和搞笑,只有人性中的堅韌和善良,宿命中的喜悅和悲涼。
-
5 # 孤獨文明
我覺得都很經典,不過個人最喜歡的是這4部。分別是《千與千尋》《龍貓》《飛天紅豬俠》《起風了》沒有看過的小夥伴喜歡的話可以去看看。如果你問我看完什麼感覺,我只能說一千個看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看法都不一樣,但是看完了絕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
6 # 231動漫社
No.10《起風了》作為宮崎駿的封筆之作於2013年上映,《起風了》是一部完全不同於宮崎駿之前作品型別的“寫實性”動畫片,影片中幾乎不存在“幻想元素”,有的只是那個“以前的日本”。作品隨著一陣陣風從“關東大震災”飄到了二戰結束,在此期間有著“日本人的夢想”,也有著對於“戰爭的哀愁”,當然還有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愛。在那段激盪的時代裡,“小人物”們無法改變“社會之風”,他們能做的只有朝著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只有保護好那個他愛的人。影片《起風了》擁有著極為緩慢沉默的節奏,也有著迥然不同的低落的氣質和失落的情懷。它的故事充滿傷感和疑惑,更像一曲低沉的輓歌。
No.9《懸崖上的金魚姬》是宮崎駿於2008年推出的第十部動畫電影,影片延續了宮崎駿一貫的風格,人物形象可愛、活潑,帶著大大海軍帽的小宗介,胖嘟嘟上蹦下跳的波妞。音樂動聽,是一部能淨化心靈的電影,從畫面的角度來說,本片簡直是一場視覺盛宴。宮崎駿一定是個暖心又善良的老頭,影片依舊從孩子的視角去看世界,圓嘟嘟的人魚公主波妞天真爛漫,紅頭髮配紅色衣服,猶火焰一般充滿無盡的活力,波妞孩子氣的聲音:“波妞喜歡宗介”要萌化了。(PS:宗介的原型是宮崎駿的兒子宮崎吾郎。整部片子看下來,宗介和父親只在電話裡有過一次交流,一面未見)。
No.8《魔女宅急便》 宮老總用最簡單美好的方式,安靜平淡地敘述關於成長的故事,如他所說,“成長是一筆交易,我們都是用樸素的童真與未經人事的潔白去交換長大的勇氣,成熟的情感與廣闊的視野……或者其他認為值得的東西。其實到今天我仍然無法衡量得失,也許上天根本就未曾賜予過我們分辨這一切的智慧。我們嚮往可以像琪琪一樣帶著黑貓和收音機就去流浪,駐紮陌生的城市,打掃閣樓的房間,捧牛皮紙袋開始新的生活,時常想家,偶爾消沉,有新的朋友打電話來,沒事在牛油味的麵包店裡發呆。
No.7《風之谷》根據宮崎駿同名漫畫改編,1984年日本公映時引起轟動,劇中獨特的世界觀以及人性價值觀深刻地影響了其後十餘年日本動畫的走向,宮崎駿也因此片而奠定了他在全球動畫界無可替代的地位。影片或許現在看來不足為奇,但34年前卻絕對驚豔,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協調可持續與之共存的環保主題。工業文明才二百多年,在地球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其巨大的能量和規律我們還遠遠未能瞭解。當我們在商業利潤,眼前繁榮的誘惑下,開啟自己不能掌控的核技術,基因技術,一個個潘多拉魔盒之後,技術的進步將使我們人類存在的風險加劇。《風之谷》就是這樣一部讓人深思的作品。
No.6《紅豬》無疑是宮崎駿作品中最特別的一部,是唯一一部完全是從成年人角度拍攝成年人題材的作品,很多人把這部電影看作是宮崎駿的自傳:主角波哥年過四十(和當時的宮崎駿年齡相仿),生活在義大利(宮崎駿最嚮往的地方),是一頭豬(宮崎駿曾經說過:人到了中年,會變成一頭豬)。《紅豬》顯然不具備如《千與千尋》那麼多的在商業上可以獲得成功的因素,有人說《紅豬》是宮崎駿拍給自己看的,它選擇的題材源自中年男子的平淡生活,宮崎駿借動畫和光影,尋找心中久藏的飛翔之夢,放縱地吟唱著一首個人自由的詩篇。電影最打動人的還是那種不加修飾的純粹感。在略顯粗獷而隨意的畫風下,飛機在藍色的天空以及藍色的海洋間穿梭翱翔,直接展現出世界的美,這叫人如何不樂觀如何不積極?在無政府主義下,在自由的天空、海洋、海島、酒店中穿梭,徹底無視社會俗世中的權利鬥爭,如此自然而無約束的人生,叫人如何不動情如何不向往?在我們逐漸在成年社會中退化成豬的時候,當紅豬穿梭藍天海洋的那一瞬間,我們心中那遙遠的孩提夢想,彷彿又重新燃燒起來了。
No.5《哈爾的移動城堡》是宮崎駿少有的以愛情為主題的動畫,唯美的愛,又被宮老感動了一次。美滿的故事,以及天馬行空的想象和滿是魔幻的筆調,還有那些可愛而又讓人無法忘記的小孩子和火焰魔,哈爾的金髮飛揚和冰藍色眼瞳,天空的盛裝舞步,風騷的耳墜,無不迷倒無數少女,這裡的哈爾絕對是宮崎駿筆下的最大的帥哥。長得帥的也許是個沒心肝的鳥人,看起來是個草包的說不定是個真正的王子。
No.4《幽靈公主》 是宮崎駿所有動畫中相當嚴肅的一部,和《風之谷》在內涵上十分相似。個人認為《幽靈公主》是宮崎駿最有深度的作品,恢宏,廣闊,配樂也同樣大氣磅礴,使我有匍匐在自然腳下之感。 人性在此淋漓展現,人的卑微汙穢,在參天古木下,澄澈水池旁。導演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為我們創造了一個似真似幻的世界,神話式的演繹,森之精靈的奇想構築了人與自然永恆的命題,影片充滿熱忱與感動,令人意猶未盡。《幽靈公主》之後,終於由《千與千尋》超越了它的票房,但在我看來,《幽靈公主》對於東方哲學的完美詮釋,在內涵的深刻性、複雜性及廣度上都超越《千與千尋》,片中角色都不是善惡分明的臉譜化形象。
No.3《龍貓》 一個深愛宮崎駿動漫的人《龍貓》是必看之經典,在《龍貓》中,父女三人的歡聲笑語和彼此間的關愛呵護,隨著充滿泥土氣息的鄉村生活畫卷緩緩展開。這裡有綠意盎然的夏,暖風悠然,花氣繚繞,也有童話般的霓夢幻彩,城郊村野中的自然風光,綠樹成蔭下的田莊屋舍,被宮崎駿細膩入微的畫筆完美再現,他將一段奇妙的想象融入了大眾的童年時光。時隔多年再看《龍貓》感覺整個世界都美好了很多,這種直戳人心的溫暖與感動,不禁讓人回想起童年那斑駁燦爛的時光,雖然早已漸去漸遠,卻依舊在深藏心底某個最柔軟的角落,永遠無法抹去。
No.2《千與千尋》 宮崎駿執導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2001年在日本上映,影片一經上映便震撼了日本乃至世界動畫界。在2001年以304億日元的票房創造了亞洲票房最高的記錄,並在之後的17年裡(2001-2018)長據在了整個日本電影市場的排行第一位(不僅僅是動漫的票房哦)。影片於2003年一舉斬獲奧斯卡最佳長篇動畫獎。《千與千尋》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宮崎駿所有作品中最經典、最具想象力的。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配以精緻大氣的畫面令人窒息。只有內心安靜,精益求精,不浮躁,不世故的靈魂才可出此傑作。
No.1《天空之城》 我們的孤獨就像天空中漂浮的城市,彷彿是一個秘密,卻無從述說。在《天空之城》中對故事發生地的刻畫表現之全面與細緻幾乎到了完美的地步,歐洲工業時代的大背景加上美輪美奐的天空之城,以及那些形形色色的飛行器,共同構建了一個極富科幻色彩的世界。我一直以為,宮崎駿最強大的力量就在於,他擅長用最乾淨的童真來對抗全世界的成人政治。《天空之城》帶有鮮明的反戰政治主張,它建立在觀眾們自身對美好和平世界的無限嚮往上,並用電影童話的視聽語言予以表達——它是安靜的、純粹的、廣袤的和包容的,卻也是極度震撼的。宮崎駿總是不避諱的把人類的邪惡殘暴醜陋擺在人面前,用一種看似溫柔的方式。好在他也總是不保留的把向善的期望放在孩子身上,彷彿他們是可以拯救未來的力量。
回覆列表
宮崎駿的動畫作品幾乎享譽全世界,最著名的就是《千與千尋》,他的作品之所以好,不僅有成熟的畫工,精良的畫面,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立意清晰,反應的社會問題,具有時代意義。
《千與千尋》主要講述小千誤入湯婆婆的地方,開始的膽小,從白龍的幫助,到獨立,到後來幫助白龍去除下的符咒,和找到自己的父母,它的立意主要講孩子的成長問題,和個人遇到危險,陷入窘境時,要不忘初心,就像最初白龍告訴他一定要記住自己的名字。這樣的作品話題性明確,而且永不過時,總能被人熱議。
其次還有關於愛護環境和動物和諧相處的《風之谷》,《幽靈公主》
關注孩子童心,天真無邪的《龍貓》
歌頌真愛的《哈爾的移動的城堡》
反對戰爭,愛好和平的《螢火蟲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