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醉愛侃足球

    發生在魯迅、徐志摩、朱自清他們原配身上的悲劇,其實是一代人的縮影。

    民國時期是舊的封建禮數滅亡的開端,新思想浪潮的崛起。在這一起一落的碰撞當中,衍生了不少的悲劇,這些悲劇尤其發生在飽受封建禮數迫害的婦女身上。

    我今天所言正是三位包辦婚姻的女子,她們看似相同的命運,卻有著迥然不同的結局。這三個人裡有的人從迫害走出來,“一遇風雲便化龍”;有的人至死身邊都無一人陪伴;還有的人雖得所愛,卻要深受婆婆的排擠。

    一、 徐志摩元配:張幼儀

    張幼儀出生名門望族,徐志摩是一個富家少爺。兩人之所以在一起,主要原因還是張幼儀的四哥張嘉璈欣賞徐志摩的才華,有心想給妹妹找一個如意郎君,加上徐父看中張家的政治經濟地位,認為兩家聯姻,于徐家有益而無害,便由徐父做主,應下兩人的婚事。於是本在女子師範學校就讀的張幼儀,年方十五就輟學嫁入了徐家做少奶奶。

    當徐志摩首次見到張幼儀的照片的時候,曾以一種極其譏諷的口吻說:“鄉下土包子!”可見他對這段婚姻是不大滿意的,兩人的成婚在他看來,不過是:“媒妁之言,受於父母之命。”尤其是當徐志摩遇上林徽因以後,更是一心撲在林徽因身上,對於身懷六甲的妻子不問不顧,要同她離婚,讓她打掉孩子。婚是離了,兒子卻在張幼儀的幾位哥哥的幫助下生了下來,而且張幼儀畢竟讀過幾年書,雖是深受封建禮數迫害,但是後來仍舊能夠振作起來,而且徐家除了徐志摩,徐父徐母都對張幼儀不薄,並且將之收為義女。後來張幼儀在兄長協助下,不僅在思想方面得到了蛻變,協助幾位兄長在社會、在商場均獲得令人讚歎矚目的成就。

    二、 魯迅先生元配:朱安

    朱安苦不苦,想來是很苦的。她一心想討大老爺寬心,終究不得其道。但是朱安所受的待遇,偏又沒有張幼儀那樣悽慘。雖然兩人也是奉命成婚,而且還是魯迅先生的母親以病危為由,把遠在日本的魯迅騙回國內成婚,據說當時魯迅婚後三四天就走了,但是根據周作人的日記,兩人是八九月份動的身,可見魯迅先生結婚後,還是在家中待了個把月,並且魯迅與徐志摩不同,他一生未與朱安同過房。

    固然是沒有辦法滿足朱安的心願,魯迅又何嘗不是想朱安能夠有自己的想法,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歸宿。

    如果說張幼儀的悲劇是封建禮教迫害導致還有失偏頗,朱安卻絕對是受迫害深矣。

    她纏過足,偏生為了討好魯迅,以小腳穿大鞋,成婚的時候鬧了一出醜劇。魯迅先生還曾讓朱安進學堂讀書,但是在封建體制下生存已久的朱家,這種想法,絕對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以至於後來,雖然朱家的家業要比落魄的周家要厚實,朱家所能為魯迅兄弟所做的也只是無條件的支援。

    但是朱安得到的也只是與魯迅間的“夫妻之名”無“夫妻之實”。而魯迅對於這個女人既是可憐命運對她的折磨,又厭惡她身上的封建愚昧的氣息。

    如果從感情方面來說,一個不愛,一個不得。強加在一起,雙方無疑都是痛苦的。但是實際的決定權其實一直都在魯迅身上,因為朱安的思維方式已經沒辦法決定她做決策了。而心腸寬厚的魯迅,不忍朱安無依無靠,偏又不想屈服舊思想生活,因而形成新舊思想碰撞下的悲劇。

    卻幸魯迅後來遇到了許廣平,他終於從包辦婚姻中解脫,迎來了屬於自己情感生涯的光明,也正是從此開始,魯迅的創作源泉洶湧勃發,許廣平儼然也成了魯迅的賢內助。

    卻也不幸魯迅遇到了許廣平,徹底絕了朱安走進魯迅心中的唯一一點希望。兩人之間甚至連一個子嗣也沒有。以至於朱安在婆婆、魯迅相繼辭世以後,連生活也沒有著落,一度想要變賣魯迅的手稿為生。後來雖然有許廣平接濟,但當她臨死前,身邊依舊一個人也沒有,孤苦離世。

    三、 朱自清元配:武鍾謙

    三個人裡面武鍾謙的結局無疑是最好的,至少不論從名義還是實際來說,朱自清都把她當做自己的妻子看待。朱自清甚至還一度為她寫下了幾篇文章。在其亡喪多年,朱自清另娶陳竹隱為妻,陳竹隱和許廣平、林徽因一樣,都算得上民國時期的新女性。

    她因崇拜和朱自清在一起,戀愛時期的種種美好,讓陳竹隱十分憧憬兩人的婚姻。但當兩個人真的組成家庭以後,日子並不向婚前想象那樣美好。她徹底成了一個家庭主婦,洗衣做飯,相夫教子。

    而在她之前,一直是武鍾謙這樣照顧著朱自清。朱自清也就理所當然的這樣要求她。但是武鍾謙是朱自清的母親,給朱自清挑選的媳婦,同樣是包辦婚姻。

    而且武鍾謙是同樣是生活封建教育下女性,相夫教子、洗衣做飯這一切在她看來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一如當婆婆把家道中落歸罪於她的“笑”的時候,她選擇諾諾而受;當婆婆把朱自清離職的原因歸罪於她,把她趕回孃家的時候,她亦然聽婆婆的話。甚至婆婆還怕她有朝一日爬到她的頭上,常常對她冷眼相待。

    並且關於婆婆對她的不滿,她沒有告訴朱自清。而是獨自一人默默忍受著一切。當然朱自清是愛她的,她所受的一切他都看在眼裡,同時他為了她遠離母親,搬出去住。只是這麼一位為家無我的賢良女子,最後只能以病逝收場,終年三十一歲。

    結語:

    從三個人的經歷裡,不難看出三個人的結局,固然和“性格”二字有關。但一個人性格,其實是由他所處的時代背景、成長經歷以及接受的理念思想造就的。

    而且這裡所說的“性格”,不僅是張幼儀、朱安、武鍾謙三個人的單一性格,還包括魯迅、徐志摩、朱自清甚至是當時社會下的普羅大眾。有句老話:“時勢造英雄。”無疑側面說明了時代對人物性格的塑造相攸關,就好像當兵的性格就要比普通人的性格要更為堅毅。

    所以如果沒有封建禮教的迫害,加上新思潮的覺醒,也就不會存在張幼儀、朱安等人的悲劇人生。

  • 2 # 詩白詞清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命運,這句話在魯迅、朱自清和徐志摩三人原配朱安、武仲謙和張幼儀身上有相當的印證。

    朱安是典型封建女性,性格溫順善於家事,出嫁從夫以夫為天的觀念深刻於心。婚前在外就讀的魯迅曾寫信回家提出讓朱安去上新學放開束腳的要求,但後來並沒有,朱安依舊不識字裹小腳。也許是時代鉅變讓她無所適從,只有從小深根蒂固的封建思想教義才能安撫她的心,或者說她適應不了新文化下的生活狀態。而且她很崇拜魯迅,以之作為這樣一位光輝人物的妻子為自豪,怯於面對外面的新世界同時也捨不得離開深愛崇敬的丈夫。

    偏偏魯迅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旗手,最是反封建痛恨舊制度,朱安的一切都不符合他對伴侶要求,甚至為自己妥協這個婚姻而痛苦,朱安就如他反抗戰鬥的一次失敗無能。基於明白朱安也是被封建殘害的犧牲品,這種局面錯不在她,出於同情沒有強制離婚也願意給予她物質生活保障,對朱家也適當關照。除此之外不願再妥協,徹底屈服封建制度舊勢力的壓迫。

    如果朱安遇到的是朱自清這樣雖接收新文化教育學習,但思想上還是大部分保留著舊傳統觀念和生活習慣,也許境遇會好不少。朱自清和原配武仲謙雖也是舊式婚姻,但兩人性情相合,所以婚姻生活和順,這跟婚姻制度無關。武仲謙憂勞成疾早逝,朱自清貫徹“男主外女主內”對她不夠關切有一部分責任,武仲謙頻繁生育對身體到底損傷,又對家務事事不放心親自操勞過度,這是很大部分原因,此外對朱家人(尤其朱自清父親)的不滿苛責忍氣吞聲是又一重原因。不過那個時代反抗夫家長輩刁難苛責的是很難的事。就是這多重原因造成了武仲謙早逝的命運。

    張幼儀作為幾十年來一直為人津津樂道的民國徐林張陸四人愛恨糾葛熱門話題的當事人之一,由被同情到欽佩讚賞,可謂是十分華麗的逆襲典範。

    張幼儀家境好,受到過新文化侵染和先進教育,性格堅韌心懷大氣眼界也不狹隘,有新式女子的理念,“君若無情我便休”,在家人作後盾支援下,離婚後很快振作去讀書學習,並且走出家門,把她被前夫視為呆板無趣的出色的宗婦能力施展在社會事業上,教育經商理財,樣樣得心應手,成為新時代的事業女性,綻放耀眼光華。

    可見,雖然每個人都要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甚至制約壓迫,但不同的性格會做出不同的反應和選擇,從而造就不同的命運不同的人生結局。自立自強才是每個人最大的依靠。

  • 3 # 茶入真知

    婚戀觀不同,就導致對婚姻責任不同。

    愛情是很難用人好人壞來說清楚的,和閱歷沒關係,和能力沒關係。對於愛情至上的人,愛情是很難勉強的,即使包辦了,也要想方設法的逃脫。就像徐志摩,張學良,魯迅,最終都能逃脫。

    對於真理至上,事業至上的人,婚姻只是一個傳宗接代的形式而已,自己又沒有叛逆之心,又沒有私下與誰私定終身,那麼就可以嘗試接納這段包辦的門當戶對的婚姻。就像朱自清,在包辦的婚姻中,非常幸福恩愛,並有6個孩子。魯迅的不接受來自於他扛著除封建的大旗,帶有封建色彩的包辦婚姻自然令其深惡痛絕,不管那個女人是誰。徐志摩是愛情至上的浪漫之人,更是遵從自己的內心自己去尋找真愛。

    所以有些人,就是愛美人,更愛父母或是江山,有些人即愛江山又愛美人,有些人是愛江山更愛美人。

    所以人和人不一樣,哪怕同一時代,同樣出國留學受西式文化教育,同樣是文學巨匠,同樣影響後人,婚戀觀不同,解決婚姻當時也不同。

  • 4 # 陌上花開乙哲

    在婚姻問題上,每個人的自我感受和婚戀標準各不相同。最主要的,是作為婚姻主體的男女在思想意識、行為做派上千差萬別,從而導致他們的婚戀結果也有天壤之別。

    魯迅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他痛恨包辦婚姻,也接受不了大字不識的朱安。而朱安長期以來又受從一而終和傳統夫權思想的影響,不可能有自我覺醒的意識和行動,所以只能默默忍受這種名存實亡、無愛無性的婚姻。除了無奈和隱忍,朱安窮其一生從未有過任何改變自己命運的行動和舉措,她的“認命”跟那個時代有關,也和她沒有受過教育有關,可以說,她的悲劇是魯迅造成的,但同時,也是她一直依賴“丈夫”造成的。

    徐志摩作為一個詩人,他的特質就是浪漫多情,他需要的是一個能和他靈魂匹配的女人。他一開始就從骨子裡看不起張幼儀,故此才會“渣”的在張幼儀懷孕期間提出離婚。所幸的是張幼儀家世好,有哥哥幫忙,有徐父支援,終於在跌入谷底之後重獲新生。張幼儀是那個時代的勵志典型,是一個女人經歷苦難婚姻之後的涅槃重生。

    朱自清也是一代文豪,他的散文《背影》寫出了父子深情,我們上學時在課本上都已學過。但就是這樣一位父親,對待自己的兒媳卻是橫挑鼻子豎挑眼,百般挑剔。朱自清在外求學,並不知妻子武仲謙在家裡所受的委屈,只是感覺到她的性格發生了很大變化,偶爾回家一次,就總是看到妻子一個人坐在屋裡流淚。那個時代,大家族裡女人處境的艱難可想而知。生育6個孩子,長期奔波勞累,導致武仲謙很早就去世了。她去世之後,朱自清寫了《給亡婦》來紀念她。

    對比一下這三個女人,雖然最後結果有所不同,但在婚姻生活中,大都苦大於樂,為婚姻為家庭犧牲很多。

    當今社會,女性地位已經提高很多,這是時代的進步,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在此祝願新時代女性,透過自身的努力,讓未來的生活過的越來越好!

  • 5 # 秋季紅楊

    多數人選擇服從家長安排。叛逆者的能量大!胡適例外!舊式婚姻傷痛多!比如一個著名人物如彭澤大將軍的故事。想留留不下,想散散不了。哀嘆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ass怎麼計算河道土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