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緣君說

    我個人認為性教育這件事情從孩子懂事了以後就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進行滲透了。

    從孩子兩歲多就可以給孩子進行啟蒙,男孩子可以讓爸爸引導他學會上廁所,知道他自己是小男孩,是跟爸爸一樣的,男孩子要勇敢是來保護女生的,告訴小朋友小短褲和小背心蓋住的地方只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最親近的人看,不能讓陌生人看也不能讓陌生人摸,要保護好自己。

    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買一些幼兒性教育啟蒙的繪本,父母引導小朋友進行閱讀,比較推薦的繪本有《小威向前衝》《小雞雞的故事》《乳房的故事》《不要隨便親我》等等,這些繪本都適合低齡幼兒閱讀,繪畫風格簡單明瞭,內容簡單,孩子容易接受。

    兒童性教育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家長,幼兒園,學校等多方面的配合,最重要的是家長的態度,作為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做好榜樣,當孩子向父母提出有關性的問題,父母切忌遮遮掩掩,羞於啟齒。要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給他講明白,而不是怒斥孩子或者避而不談,更不要想著孩子以後自己就會明白,如此以往會導致孩子透過不正確的渠道來獲取相關的資訊。給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是每個爸爸媽媽的責任和義務。

  • 2 # 別人的心事你別猜

    那時,每天上午放學後,下午1到2個小時在學習小組寫完作業,剩下的就是愉快的遊戲時間。

    女孩子玩的武一點的遊戲是跳皮筋、踢毽子、跳大繩。文一點的是收集糖紙夾在舊書裡,女孩子之間交換欣賞,一邊欣賞,一邊想象著,美麗的糖紙曾包裹的糖,會有多麼的美味。一把杏核、4個豬腿上的小骨頭(我們叫chua ga la ka)都能讓我們玩很久而樂此不疲。男孩子們玩玩打仗阿了、搶搶山頭了等等,我就不一一細說了。總之,不到天黑,各家媽媽扯著嗓子喊回家吃飯,我們是決不回家的。

    夏天時,晚飯過後,還會出去再玩一會兒。冬天時,就只有在家聽聽收音機,然後洗洗睡了。玩的累,睡得香,好像也沒有空思考人是怎麼生出來的、男孩女孩為什麼不同這樣的問題。

    那時候,好像每家父母都行事謹慎,沒留下絲毫蛛絲馬跡,沒有破綻讓孩子們發現。哥哥姐姐戀愛中規中距,因為那時如果未婚先孕,最後不管結不結婚,對於女孩家來說都是奇恥大辱。

    回想起來,兒童時代經歷和性有關的事件只有一次,那是大院鄰居小五子突然拿了4、5個白色氣球在院裡玩,而且非常大方的分給圍觀的孩子們,我分到一個拿到家裡繼續玩。媽媽看到後,不由分說,揪著我問哪來的?我說,小五子給的。媽媽立刻把氣球踩破,找小五子媽去了。不一會兒,院子裡傳來小五子尖利的哭嚎聲。小五子邊哭邊喊,幹嘛打我呀,那不就是你們大人幹壞事用的嗎?媽媽氣呼呼的回來,讓我別再跟小五子玩。我問,為什麼呀?媽說,不為什麼,就是不許。我剛想問,小五子爸媽拿氣球能幹什麼壞事呀?一看媽陰沉的臉,又把話嚥了下去。

    此後一段時間,不是我不跟小五子玩,而是小五子不理我,不久,我家搬離大院。幾十年過去了,我們兩家也再沒機會見面,但這段兒時的記憶確總沒忘去。

    直到初二,身體開始發育,才自學了學校發的《生理衛生》教材,自己啟蒙了自己性教育。

    成人後,結婚生子,自己面臨孩子的性教育問題。記得孩子3歲左右時,對粑粑、屁呀等排洩詞彙感興趣,自己說完還哈哈大笑。

    我感到是時候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了,但和這麼大的孩子光靠說是沒用的。於是,我到書店選了一本有關人體器官構成、出生、成長的簡單、直白的繪本,給孩子看和講解。

    在這裡,強烈建議,孩子小時,家長應選擇簡單、直白的性教育繪本,不要選隱晦的、藉助小動物來表述的性教育繪本。家長要相信,孩子對性感興趣是階段性的,世界那麼大,還有那麼多的知識,需要孩子們去感知,不會總沉迷一個問題中。

  • 3 # 39美人計

    一、最佳的性教育時機

    首先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到底什麼時候才是給孩子進行性教育的最佳時機。青春期孩子的生理性會完全發展,很多家長就以為應該等到青春期再開始進行性教育。其實不是,如果這個時候才開始進行性教育,已經太晚了。

    最佳的性教育時機,其實是幼兒時期。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已經有了性別的不同,並隨著不斷地成長,性別意識逐漸在腦海中加深。從幼兒時期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是最好的時期,這個時候的孩子天真無暇,對待事物有最單純的認識,這個時候教育孩子關於性和性別的知識對孩子來說和告訴他蘋果和香蕉的知識沒有什麼區別,不要用大人的思維去考慮孩子,孩子只是單純的學習而已。

    二、性教育的常見方式

    隨著社會的進步,性對於孩子來說,早就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作為家長,也有很多的性教育方式可以選擇。這裡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性教育的方法。

    1、性教育專業書籍

    性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選擇,專業的性教育書籍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家長可以選購專業的啟蒙性教育書籍和孩子一起閱讀學習,對於孩子的問題可以直接回答,建議不要用太多的比喻詞彙,對於大人來說可能是一種委婉的說法,但對於孩子來說可能會增加理解的難度。

    2、性教育遊戲

    市面上各種型別的遊戲層出不窮,以性教育為目的的優質遊戲也漸漸出現。這種方法也是非常不錯的方法,家長們可以先試玩,覺得真正有利於幫助進行性教育的話,可以和孩子一起透過遊戲的形式探索“性”的奧秘,遊戲中往往會設定一些簡單的關卡,透過回答問題或者互動的方式解鎖下一關,在遊戲中學習,可以讓氛圍更加和諧融洽,也有利於孩子的學習。

    3、親子共浴

    其實孩子在2歲以後,就會逐漸對自己或者他人的身體感到好奇,他們自己本身就會好奇探索。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幫助孩子去完成自我探索。所以,親子共浴也是很自然的性教育方式。

    可以由孩子的父母親輪流和孩子共浴或者簡單的幫孩子洗澡,在洗澡的過程中自然地和孩子說到性別的不同,讓孩子逐漸意識到男孩與女孩身體的不同,大人和小孩的身體有什麼不同,教導孩子對於性別的認識和對自我身體的保護。當孩子理解之後,反而不會再那麼好奇。自然而然,就完成了性教育的重要一步。

    當然,不建議異性家長一直給孩子洗澡,停止的時間通常選擇在孩子能獨立上廁所之後。這個時候孩子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有了對性別的認識,此時異性家長退出以洗澡的方式給孩子進行性教育,反而能給孩子加深男女之間性別有區別的印象,有利於孩子對於性教育的理解。

    4、對話引導

    這一點放在最後面說,因為這是很多家長可能都不會選擇的性教育方式。這主要是因為長期以來,中國的性教育嚴重缺失導致的。不少家長自己都羞於談性,更何況是對著孩子。直接的對話引導可能不僅沒起到教育後果,反而讓孩子對於性產生了誤解,那就得不償失了。對話引導最重要的就是大人自己能放得開,不要成年人的“燈紅酒綠”強加在孩子的“五顏六色”上。如果做不到,還是選擇以上三種相對“委婉”的方式吧。

    對於性教育,相信現在大家已經知道了它的重要性,關鍵是如何正確的進行。以上4種方法是比較常用的幾種性教育方式,家長們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使用。希望大家能夠做到“不羞於開口”,別給壞人留下可乘之機。

  • 4 # 老黑的那些事

    中學生愛情觀、性教育觀的大地震

    周口嬰兒案的調查。讓人眼裡生瘡,天使嬰兒引出的竟然是家庭矛盾引起的婚外情。婚外情發生化學變化進而引起一出騙子諜中諜的連環局。

    聽一聽哪一個更刺激?更“崇拜”哪一個?刺激與崇拜的背後。是高中時期學生戀愛面積的進一步擴大和加深。由此造成底線的突破,中學時期戀愛身後的“性”氾濫。又在重蹈美國60年代性解放的覆轍。導致艾滋病的蔓延和社會矛盾的加劇。據《中國公共衛生》2018年第12期 調查顯示,高中男生艾滋病在2005、2008、2014年報告率分別為45.0%、66.2%和73.8%,女生分別為49.7%、70.1%和77.4%。這一組組觸目驚心的資料,難道不該引起我們對高中時期學生戀愛以及性教育的重視嗎?

    第一,傳統教育的談情色變,談性癌變,家庭教育的先天不足。

    華人崇尚談德、談文、談理想。但一談到情愛,父母就色變。你談到性,那就癌變。這就出現了新時代,所謂的雙流現象。父母接受的是傳統的教育與思想。他們認為高中時期就應該談學習。不應該談情談愛談性。但這一時代的學生所接受的思想與傳統非常不一樣。父母的教育,已經跟不上時代,已經不能再約束他們。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反常的現象呢?據全國性教育家庭調查顯示,在幼兒園,小學有87%的父母給孩子做過簡單的愛情和性啟蒙教育。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年級的上升,學業壓力增大。這種教育慢慢避而不談,因此初中的三年和高中的三年。總共六年時間的愛情觀教育和性教育就會出現嚴重的真空期。而這六年時間,正是一個學生性成熟的一個關鍵時期。

    第二,學校開設的課程流於形式。戀愛問題重“罰”不重要“教”。性教育課在高中時期,根本就不開設。

    只要我們到各地的初高中的校規校紀看一看,就會發現一條“天子劍”條例,只要男女學生不正當交往,輕則停課,重者直接開除。就以我曾經看到過的為例,其一我所在的地方學校。每到高考完了的畢業季。就會發現成雙成對的高中情侶去外邊賓館。其二。每到吃畢業會餐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只平時所統計的學生情侶數目只少不多。其三,各個學校成立“鴛鴦別動隊”,用來打擊地下情侶,但打擊效果甚微,高壓就銷聲匿跡。低壓就死灰復燃。其四,曾經我有一個學生。學習成績不錯,就是由於父母沒有對他的愛情觀和性教育及時的校正。在學校多次戀愛,最後被學校開除。

    像這樣的例子,在全國各地不在少數。因此。作為學校我們也要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和開設這樣的課程,以避免這樣的慘例發生。

    第三,社會娛樂成風,娛樂愛情偶像正在成為當前年輕文化大主流。

    當前社會的娛樂成風娛樂至死、娛樂至風、娛樂至,已經滲入到年輕一代的骨髓裡。圖快感,找一時之樂。低質量的網路言情小說大行其道,哪個學生手裡沒有幾本這樣的小說呢?甜得發膩的偶像愛情劇已成為年輕學生嘴邊的美團快餐,哪個學生不是經常去噴這些東西呢?當《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寒武紀》等高顏值成為新時代的文化指南針時,我們或許感受到是曾經的甜蜜蜜,醉生夢死的動力已成生活常態。但娛樂所帶來的慢性毒性,正在侵蝕的每一個帶0的後代。

    有人感嘆現在的父母好難當,好難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華人用自己的好萊塢方式洗自己華人的腦子。固然洗的越強大越好,可惜的是洗得到處都是白條肉,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英國心理學家蘇珊•奎利姆曾說:愛情小說是“理想化的、完美主義的、以及逃避現實的。”

    我們的社會,正在用自己的娛樂製造著一個個逃避現實到白條肉,而且實現了從量產到工廠化生產這樣一個可怕的後果。

    娛樂過度化,對學生的影響是可怕的,希望我們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對這種慢性自殺引起足夠的注意。讓文化充滿正能量,讓社會充滿正能量。

    中學生三觀不正所引起的, 神“昏”,如果再不引導,他將來的人生就會跌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旗汽車的質量怎麼樣?H5的三大件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