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尋根拜祖

    是真的,武則天一共造了18個字(照、天、地、日、月、星、君、臣、初、載、年、正、授、證、聖、國、人),也有的說有二十多個字,但大多數的字後來都廢棄不用了,只有一個字一則沿用下來。這個字就是“曌”(音照),意為日月當空,用於她自己的名字。

    這個“曌”字的來歷,據說還有一段故事。說武則天想改名,始終找不到如意的字,於是她下令張貼皇榜,向全天下懸賞徵求。有一天,城門外來了個法號叫明空的僧人。這和尚走著走著發現自己肚子不爽,一摸兜沒帶紙,一抬頭見城牆上貼著一張告示。就它了!和尚上手就揭下告示要走,結果被當差的衙役攔住了:“您揭了皇榜啦,勞駕您跟我們見皇上去吧。”

    問清了緣由,和尚嚇得要死:“俺哪會起名字啊,俺根本不識字啊,要是識字俺就不會揭皇榜了......”

    衙役不管那麼多,把和尚拖到武則天跟前。面對女皇威嚴的面孔,和尚咬咬牙,搏一把吧!他說:“俺那字你們都沒見過。”武則天愣了一下,沒見過沒關係,寫下來看看。和尚哆哆嗦嗦,東倒西爬地把他的法號寫下來,上面是“明”,下面是“空”,沒辦法,他就會寫這倆字。

    武則天皺著眉頭看了半天,問和尚,這字念啥?和尚說,念“zhao”,就是日月當空的意思。武則天一聽大喜過望,就是它了——曌。為此,她還提筆寫了一首詩:日月當空曌,則天長安笑;一朝作皇帝,世間我最傲。就這詩的水平,一看就是“民間大師”編的。

    除了武則天,歷史上還有一位為了給自己改名,造了一個的皇帝——南漢皇帝劉龑。

    南漢是中國歷史上不入流的“野雞”朝廷,五代十國時期,兩廣一帶的一個小國家。劉巖是後梁封州刺史劉謙的第三子。五代十國的混亂年代,劉家父子天高皇帝遠,竟然慢慢做大了,劉巖的哥哥劉隱受封南海王。劉隱死後,劉巖全盤接管了哥哥的政治遺產,後梁為了拉攏他,封他為南平王。

    貞明三年(公元917年),劉龑稱帝,建都番禺 ,國號大越,次年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稱帝后劉巖覺得自己的名字不夠威風,於是他也決定改個名。跟武則天一樣,翻遍典籍,他愣是沒找到一個讓他滿意的字。

    不過他沒學武則天貼皇榜,他自己造了一個字:龑(龑,音yan)。“曌”字今天很少有人用,但“龑”字經常被人用,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字就是劉巖造的,此後他就叫劉龑了。“龑”的意思就是飛龍在天,很吉祥,很威風。它來源於《易經》的乾卦第五爻的爻辭: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乾卦第五爻是陽爻,以“九”為陽,所以也稱“九五”。“九五之尊”那可是帝王的專屬詞,“飛龍在天”多麼美好的爻辭,“乾卦”乃大吉大利的吉祥卦。劉龑的名字改得太有學問了。

    好名字不代表有好運氣,劉龑用他的事實告訴大家,迷信會害死人的。改名沒有給他帶來好運,更沒有復興“祖業”,他反而變得更加荒淫無恥。

    史書記載,劉龑此人貪財好色,在位期間大興土木,對老百姓挖地三尺。他為人殘暴,好施酷刑,為此他親手設計了刀鋸、肢解、刳剔等刑罰。劉龑還有一個讓人汗毛倒立的習慣:只要一看到殺人場面,就高興得手舞足蹈,甚至就像看到美味一樣哈喇子直流!真不知道他娘當初用什麼把他喂大的。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給他起了個諢號:蛟蜃!

    劉龑的遺傳基因很強大,他的子孫們都繼承了他的殘暴嗜殺、窮兇極欲的本性。作為皇室,雖然子嗣眾多,但大多都被在位的皇帝砍得光光。好在南漢地處邊陲,從來不是群雄逐鹿的場所,所以也殘顏苟活存在了54年,直到被趙匡胤滅國。

    一個把自己改成了名垂千古的偉大女皇,一個把自己改成了遺臭萬年的跳樑小醜,看起來成就人的還真不一定是名字。

  • 2 # 崔志勇港灣

    武則天迷信,她認為改字能夠改變人的一生。公元689年至公元705年,武則天分五期推出新字,歷史學家證明有十二,十八,二十三個字的說法。

    武則天自己用的字是曌,音同照,萬她改成卐,國改成圀。國字在當時是這樣國,據說有個書生建議將國字裡面改成武字,說裡面的或音同惑有點蠱惑的 意思,武則天同意了,沒多久有人就提出武字放中間有被困的意思,武則天下旨停用此字。

    還有武則天那時財務記賬,還沒用壹貳大寫的字呢,官員可以隨意更改賬目,使得財務賬目非常混亂。為了杜絕這種現象,武則天時期賬務就出現了大寫的壹貳等,此方法沿用至今。

  • 3 # 萬里長空夜未央

    是真的,不過是武則天授意其表外甥宗秦客所造。

    起初頒佈通行的則天文字只有12個:

    武則天以臨朝稱制的大唐皇太后身份頒佈的《改元載初敕》中說:

    “ 朕宜以曌為名……特創制一十二字,率先百辟,上有依於古體,下有改於新文,庶保可久之基,方表還淳之意。…… ”

    這兩個新創的漢字,合成了新年號“載初”的全新字形。

    從此,武氏的名字由武媚改為武曌,而為了避諱,把詔(發音同照/曌)書改為制書。同時,廢帝廬陵王(即唐中宗李哲)的長子李重照(同曌)為了避祖母武曌的名諱,改名李重潤。同年正月初八丁亥日(689年12月25日),則天文字正式頒佈通行。

    載初元年九月初九壬午日重陽節(690年10月16日),神皇武曌稱帝,改元天授。在天授年間,又出現了新的則天文字:

    改元證聖後,又把年號的兩個字改為:

    證聖元年(695年)六月後,出現了國字的新寫法:

    聖歷年間(698年),原來的人字也被替換了:

    由此,共計有17個字,作了18次新創(天字被改寫了2次)。

    則天文字在武則天稱帝期間的十五年(690年—705年)裡,得到了廣泛使用,很多石刻、碑帖、佛經等都有則天文字的身影。

    則天文字的沿用與消失

    唐中宗復辟後,曾一度頒佈制書,將所有制度都恢復到已故父皇唐高宗永淳以前,包括停用則天文字。但是不久,武三思等前武周皇族就展開反擊,勾結韋皇后和上官婉兒,將發動五王政變推翻女皇的張柬之等五位重臣(即五王)悉數殺害,使武氏家族再次控制了大唐的朝廷,而且權勢比武則天在世時更盛。

    這時,時任左補闕的權若訥上奏中宗,稱則天文字乃是武則天的偉大創舉,讓它們儲存下來可以體現皇帝對已故母后的孝心。看到奏報後,中宗特地頒佈制書對權若訥予以嘉獎,並保留了母后所造的則天文字。

    後來一直到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十月,才再次頒佈詔書,廢除則天文字,一律改用本字。

    由此,則天文字在武則天逝世後,實際又沿用了132年,總共通行了近150年。

    但是由於武則天的影響很大,她所創造的新字也流傳甚廣,群臣的奏章和天下的書籍都使用新字,大家對於新字的使用已經習慣,並非一紙詔書可以革除的,因此在正式廢除新字以後,仍有不少書籍使用新字,又過了百餘年後才銷聲匿跡。

    宋代以後,已經沒有人使用則天文字了,以至於宋代人對於它們的演變發展過程也知之甚少。

    則天文字簡介

    則天文字也稱則天新字,或稱武后新字,是中國歷史上武周的皇帝武則天所創造的新漢字的總稱,在今天看來屬於異體字範疇。

    按漢字的6種構造條例——六書來劃分,這些字都屬於象形和會意字。

    (注: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

    則天文字究竟有多少個?

    由於武則天命人所作,用來收錄有所有則天文字的《字海》已經失傳,因此其個數的問題歷來是眾說紛紜。

    分別有12個、16個、17個、18個、19個和21個等說法,而目前有記載的則天文字則有31個。因為有些單字的新寫法有兩種(比如上文說到的“天”字);或因印刷、手寫等問題而產生錯誤,形成新的變體字;或按原字則算1個字,按新字則算2個字以上,等等原因,造成了統計結果的大不相同。

    最後是彩蛋:則天文字在日本的流傳

    部分則天文字還傳到日本、南韓,甚至成為某些日本人的人名用字,如江戶時代的大名和主修《大日本史》的著名歷史學家德川光國(徳川光國),就因為他認為“國”字裡的“或”字通“惑”,不吉,所以根據則天文字中的“圀”字改名為“德川光圀”。而為德川光圀剃度的本國寺也因此改名為本圀寺。這樣,“圀”字便成為日本最有名的則天文字。

  • 4 # 遵義陸歌

    另外還造了諸如臣、君、月、年、日、星、載、聖、 人、初、授、證、天、地、正、國、萬等奇形怪狀的字,見圖。武則天作為一個女人,在男尊女卑的年代當上皇帝,自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其行事隨心所欲,全憑一己之喜惡,深諳權謀之道,善用人也愛殺人。請君入甕便是出自她的手筆,用來俊臣殺周興,後來又殺掉來俊臣。

    不過除了“曌”字被李顯尊諱留下來之外,其它字型全部廢除。

  • 5 # 離上青

    要說起武則天,誰人不知誰人不曉?畢竟她是歷史上第1位女皇帝,這在當時的封建歷史當中還是獨一份兒。她之前從來沒有過女性擔任皇帝這樣的事蹟,毫無疑問,沒有發生過的並不代表從來不會發生,所以這項傳統便被武則天所打破。 而當武則天真正當上皇帝之後,便也享受到了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畢竟只要自己有實力那麼就可以榮登皇位,只要在皇位上坐穩,那麼必然將不會受到任何人的質疑,就算武則天是一名女性,但並不代表她就不可以成為皇帝,並不代表她一定會被排斥!

    而當武則天當上皇帝之後,為後人所留下的除了她的一些理政策略之外,對於人們來說還有兩個最典型的故事,一個是她墓前的無字碑,另外一個便是她曾經所創造過的文字。

    有人可能一直在懷疑武則天到底在自己當皇帝期間,有沒有創造過文字,如果有,她創造了多少呢?可能原來我們無法獲得像樣的答案,但根據現在越來越多唐代史書典籍被發現,我們知道武則天不僅僅是一位英明的皇帝,同時在她在位期間她也曾經創造過一些漢字,總共達到了有18個之多。 這18個漢字當中,最有名的一個漢字至今我們一直也在延用,那這個字就是曌字,這個字便是武則天自己所創造出來的,她當時之所以把這個字創造出來,就是為了把這個字定為自己的名字,透過這個字我們也能夠看得出來,這絕對是武則天當上天子之後所做的事情,因為這個字從它的字形上看,我們就可以得知是日月當空的意思,看來武則天的野心不小,她想要做一位與日月爭輝的皇帝,所以便把自己的名字定為武曌,至今人們也用這個字的時候便取它"日月當空"的意思,畢竟這個字是曾經一代女王武則天使用的,所以至今也沒有人敢用這個字來當自己的名字。

    除卻這個字之外,還有17個字,但剩餘的這些被創造的漢字當中,有很多在真正意義上並不能夠把它理解為是漢字,因為這些字都是武則天根據原來的字進行改寫的,有的字武則天嫌書寫麻煩,便把它進行了簡寫,而有的字武則天便把它重新恢復到繁寫。

    這樣一來便將其他的17個字創造出來,這17個字有如年,臣,國,地等,但這些字存留的時間卻並不像武則天自己的名字那樣存留很長時間,因為武則天這樣做,很顯然是打破了文字的創作規律,一時之間也無法令文人們都接受,所以便出現了混亂的書寫狀況。

    另外一方面,這些文字也都變成了武則天統治時期的代表符號,等到武則天被推翻的時候,新任的皇帝也因為要避其諱而選擇了不再使用,這樣一來武則天所創造的文字也就沒有了使用價值和存在的必要,也就沒有流傳下來,但武則天曾經創造過漢字這件事還是真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PODshuffle不能正常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