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看天觀星

    南宋時代重文輕武,因此,兵厭煩練武,遇到戰事必敗,這與宋王的心性有關,作為每朝每代,重武第一,有了安寧才可論文論治顯仁

  • 2 # 小武書記官

    北宋期間的民族戰爭史開始時是宋遼之間的面對對PK,到了北宋仁宗景佑五年(1038年),長期處於尾大不掉狀態的李元昊稱帝,建立“白高大夏國”,改元“天授禮法延祚”,史稱西夏。次年,李元昊致信宋仁宗,希望宋朝接受這一事實。其實自李元昊之父李德明時期,党項人就相當於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只是名義上對宋遼稱臣,關上門人家就是皇帝。李元昊只是把這扇門打開了,讓宋遼知道:老子現在稱帝了,咱們現在平等了!遼華人無所謂,你稱不稱帝保護費都得交,要不交就削你!北宋這邊就不行了,自元昊爺爺李繼遷開始,宋廷花了無數的銀子把西北這塊地名義上維持在自己的治下,元昊稱帝這不就是掘宋朝的面子!於是仁宗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下詔削去元昊一切官爵,下令懸賞捉拿!於是長達三年的第一次宋夏戰爭就此爆發,直到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年)宋夏達成“慶曆和議”。

    第一次宋夏戰爭的戰場主要位於北宋陝西諸路,主要爆發了三次大戰: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定川寨之戰。後世談起宋夏戰爭時,有人認為第一次宋夏戰爭宋軍全軍覆沒,那可能是因為在好水川之戰中任福輸的太慘了,其實第一次宋夏戰爭中,北宋只是敗多勝少而已。

    三川口之戰(1040年)源於元昊對延州的包圍,宋廷派大將劉平、石元孫率部解圍。宋軍在三川口遭到夏軍的埋伏偷襲,宋軍陷入夏軍的重重包圍。宋軍與夏軍激戰,造成夏軍嚴重損失,後終因寡不敵眾,宋軍戰敗,兩員大將被俘。宋軍在三川口戰敗後,宋將許德懷部偷襲元昊中軍成功,迫使夏軍撤離。三川口之戰雖敗,但是夏軍的損失很大,同時奪取延州的戰略目的也沒有達到。宋軍在此戰中雖然保住了西北重鎮延州,但是損兵折將,在甘陝青寧邊界的防禦處於被動地位。這一次兩國打了一個平手。

    1041年的好水川之戰還是元昊挑起的,此次十萬夏軍對外宣稱要攻打渭州(今甘肅平涼),然後將主力大軍埋伏在好水川。任福率五萬宋軍在張義堡南與鎮戎軍西路巡檢常鼎部合軍,夏軍詳敗,將宋軍引誘至好水川。宋軍在大量殺傷夏軍之後,任福等大將戰死,宋軍全軍覆沒。好水川之戰成為第一次宋夏戰爭的代表之戰,宋軍敗得太慘,但是夏軍勝的也是不輕鬆,費了老鼻子勁才將宋軍圍住吃掉,但是在好水川之戰後范仲淹、韓琦等調整了對夏的防禦策略,夏軍在宋境內撈不到什麼好處,又撤回夏境。

    1042年。李元昊手下謀士張元獻策,跳過北宋重兵防禦的邊境地區,直接攻擊兵力薄弱的關中地區。夏軍計劃在邊境拖住宋軍主力,同時派出一支勁旅直取長安。10萬夏軍兵分兩路,一路從劉燔堡(今寧夏隆德)出擊,一路從彭陽城(今寧夏固原彭陽縣)出發向渭州進發。在面對劉燔堡一路夏軍時,葛懷敏部宋軍在定川寨(今寧夏固原西北部)陷入西夏軍隊的重圍,九千宋軍全軍盡墨。但是另一路夏軍卻被宋朝原州(今寧夏固原)知州景泰打了個全軍覆沒。這一勝一負,讓李元昊圖謀關中的計劃成為泡影。

    從上邊可以看出來,在第一次宋夏戰爭中,宋軍損兵折將,但是失地不多;西夏所多次戰勝宋軍,但是都是靠著埋伏偷襲,在戰勝對手的同時也遭到大量損失。在戰爭中,夏軍野戰強於宋軍,但是攻城能力嚴重不足,無法做到攻必克,這就讓宋夏之間的戰爭達成了持久戰。國小的西夏無法承受如此大的戰爭成本,最終與宋朝達成和議。此後,宋夏在宋英宗朝、宋神宗朝、宋哲宗朝、宋徽宗朝又爆發了斷斷續續的衝突。

  • 3 # 葡萄很好吃

    西夏開國皇帝元昊建國稱帝的目的是為了擺脫宋朝的控制,實現党項政權的獨立自主。但是,等元昊真正建國後,初生的西夏政權又想獲得宋朝的承認。元昊於建國後不久,就向宋朝上表,表文主要是闡述其稱帝的合法性,請求宋朝皇帝“許以西郊之地,冊為南面之君”。西夏建國,宋朝大為震驚。以宰相張士遜為首的官員主張出兵討伐,認為“元昊小丑,出師征討,旋即誅滅!”但諫官吳育卻提出:“元昊已經稱帝,不可能自己再改回原先的稱號,而且他一定做好充足的戰爭準備。當今之計,應暫且答應他的要求,讓他沒有口實興兵,同時嚴命邊將抓緊戰備,爭取時間,待其發兵來攻,兵禍還可能不會太深。”十二月,宋仁宗命知永興軍夏竦兼涇原、秦鳳路安撫使,知延州範雍兼鄜延、環慶路安撫使,準備出兵夏州。第二年正月,元昊向宋朝進表,說明已建國號,稱帝改元。但元昊名義上仍向宋稱臣,請求宋朝承認夏國,冊封帝號。宋朝君臣議論不決。六月,宋朝終於下詔削去元昊的爵號,並在邊境張貼告示,募人擒捕元昊,稱有斬殺元昊者即授與定難軍節度使,賞錢二百萬。同時停止互市,斷絕雙方貿易往來。

    當宋朝還在廷議不決時,元昊則開始了試探性進攻。他先是在邊境地區不斷挑起事端,擄掠邊民的牲畜、糧食等,還不時地向宋邊境城寨發動襲擊,宋邊境地區許多土地落入西夏之手。為了進一步深入宋境作戰,元昊還不斷派出奸細探路。元昊為了進一步提高國威,逼迫宋朝承認西夏的地位,開始對宋朝邊境大舉進攻。

    公元1040年(天授禮法延祚三年),元昊集結10萬大軍進攻宋朝的延州。元昊選擇範雍鎮守的延州為攻擊目標,是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精心佈置。宋夏兩國以橫山為界,自東北向西南方向延伸,東起麟州(今陝西神木),西到原州(今甘肅鎮原)、渭州(今甘肅平涼),綿延1000多公里,形成了一條宋夏天然分界線。元昊稱帝后,宋朝在這條邊界線積極佈防。元昊經過數次進兵侵擾及試探性進攻,終於摸清了宋夏交界處宋軍的配置防禦情況:環慶路則堡寨密佈,每三、五十里就設有堡寨,而且地勢險要,西夏兵對其道路不熟,此路又有劉平等悍將鎮守。涇原路則有鎮戎軍、渭州兩座堅城,且宋軍守衛眾多,甲騎精強,另外還有西蕃瞎氈據河州為其策應。最終選定延州(今延安)為攻擊目標,是因為延州道路通暢,便於進攻,又無宿將精卒。

    金明寨(今陝西安塞南部)系延州北部門戶,周圍有36寨互為依託,鎮守金明寨的將領為党項族首領金明都巡檢使李士彬。士彬能征善戰,勇猛過人,手下有羌兵近10萬人,延州人稱其為“鐵壁相公”。元昊深知這是一個只能智取,不能硬拼的勁敵。元昊開始使用了反間計,他派人把寫給李士彬的一封信和錦袍、金帶故意丟在金明縣境內,信裡的內容是約李士彬叛宋降夏。宋朝邊防諸將多有懷疑,但是延州官員夏隨識破了元昊的詭計,他說:“此夏人行間耳,士彬與羌世仇,若有私約,通贈遺,豈使眾知耶?”並召來士彬共飲安慰之,士彬感動不已,發誓要立功以證清白。一計不成,元昊秘密遣使進入金明誘降李士彬,使者勸誘士彬道:“果約降,當寶貴與共。”李士彬不為高官厚實祿所動,並將前來勸降的劉重信斬首。

    反間計和誘降都失敗後,元昊又採取詐降,派党項部眾主動投降李士彬。李士彬面對越來越多請求內附的党項部落,頗為棘手,便將這一情況上報延州知州範雍 ,並建議將這些來降的党項人遷徒到南方。但是怯懦無能的範雍對元昊實施的“詐降”信以為真,不但厚賜前來歸降的党項人金帛,而且還將他們安置在李士彬的各個堡寨中。於是前來“投降”的党項士兵越來越多,元昊又派衙校賀真到延州詐降,同樣取得成功。賀真聯絡到詐降到李士彬的党項部眾,做好了內應的準備。

    “詐降計”順利實施的同時,元昊又使用“驕兵計”。元昊命手下將士,凡是遇到李士彬就不戰而退。並揚言道:“我等聞鐵壁相公名,莫不膽墜地也。”李士彬聞之,以為党項人真的怕他,俞發驕橫,不可一世。遇到部下偶有過失,李士彬就嚴刑拷打,導致部下心生怨恨。

    公元1040年正月,在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元昊一面率軍佯攻金明寨,一面送信給宋朝延州(今陝西延安)知州範雍,表示願意與宋和談,製造假象,以麻痺範雍。範雍卻信以為真,立即上書朝廷,對延州防禦也鬆懈了。一日,元昊突然率大軍自保安軍土門路向宋境發動進功,揚言攻打金明寨。士彬整頓兵馬,嚴陣以待,一直到凌晨時分夏軍還是沒來,士彬於是解甲就寢。士彬剛睡,元昊大軍突然攻城,金明寨頓時亂作一團,士彬和他的兒子還沒來得及與夏軍作戰,就被提前投降來的党項人擒獲獻與元昊。

    元昊輕易攻下要寨金明後,得到士彬帳下蕃兵數萬,實力大為增強的夏軍乘勝進攻延州。延州城依山而建,易守難攻,由於當時副都部署石元孫領兵在外,守城士兵僅剩數百人。延州知州範雍恐慌不已,一面下令緊閉城門,一面派人召環慶路副都部署劉平、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孫率軍前來救援。劉平和石元孫緊急調集五萬兵馬,星夜兼程趕往延州,行至三川口以西10裡處安營紮寨,當晚,劉平和石元孫帶領騎兵先行進城,給留下的黃德和交待,讓步兵也夜行軍跟進,隨後進城。到了天亮,發現黃德和並沒率步兵及時跟進,已經到了城下的劉平和石元孫又帶了部分騎兵回去找黃德和,在三川口(今陝西省延安市棗園附近)會合後,繼續率軍東進去延州。在距延州僅五里處的五龍川,遇到元昊早已設伏在此的主力兵團,宋軍完全陷入元昊的包圍。元昊列好陣勢包圍攻擊宋軍,劉平指揮宋軍奮力迎戰,元昊令步騎渡水向宋軍發起攻擊,被宋軍擊退。接著又令驍將揚言單挑宋軍大將郭遵,郭遵拍馬趕到,只一回合,就揮鐵杵將夏將腦袋擊碎。兩軍混戰在一起,劉平右頸左耳皆被流矢擊傷。元昊見宋軍主將受傷,指揮輕騎衝擊宋軍,宋軍漸漸抵擋不住,開始向西南後退,殿後的黃德和見宋軍抵擋不住,便帶領手下人馬向西南逃竄,加速了宋軍的潰敗。黃遵持大槊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殺死數十成百夏軍,元昊見不可敵,令人持索鏈拉截黃遵的坐騎,但都被其斬斷,又派出小股夏軍與之且戰且退,將其誘入伏擊圈,黃遵戰馬中矢倒地,夏軍一擁而上將其殺死。

    在黃昏時分,劉平率殘部退到西南方向的一個山坡上,設七道柵寨堅守。入夜,元昊的部隊包圍了劉平、石元孫的臨時營寨,並派兵向西側迂迴。一切安排妥當之後,又派人招降劉平等將,被劉平斬殺。元昊又令西夏士兵繞宋營大喊道:“如許殘兵,不降何待?”天亮後又使人威脅道:“汝降乎?不然,當盡死!”宋軍沒有迴應。完成合圍的西夏軍發起總攻,從側、後兩個方向突破宋陣,劉平、石元孫被俘。郭遵戰死,宋軍全軍覆沒。

    元昊取得三川口大捷後,集中主力揮師東進,包圍延州,範雍見援軍被殲,舉止失措。沈括《夢溪筆談》中記載了這一次延州守衛戰中的一個典故,說是元昊圍城七日,範雍憂形於色,將佐皆無退敵良策,唯有一位擔任指揮使的老將說:“我在邊關鎮守多年,遭圍城已有數次,其勢有近於今日。虜人不善攻城,我可以擔保今日萬萬無虞,若有不測,請斬我頭。”後來,元昊果然撤圍而去,有人對那位老將說,“你膽子真大,萬一城失,不怕砍了你的頭。”那老將回答:“如果城真破了,我們的腦袋還輪得到自己人來砍嗎?我說那話,只是為了穩定軍心而已。”元昊率軍圍攻延州七天七夜,天降大雪,夏軍缺乏禦寒衣物,士氣逐漸低落。加上宋軍在其它戰場不斷擊敗西夏軍隊,增援延州的宋軍正在趕來的情況下,元昊下令撤軍。

    三川口戰敗,令宋廷大為震動,認識到了西夏對宋朝的嚴重威脅,並採取了一系列的應急措施。首先追究此次戰敗的責任,罷主戰派張士遜的相位,以呂夷簡接任。撤掉了無能的範雍,將其貶知安州,對臨陣脫逃的黃德和處以腰斬。宋廷當時認為劉平、石元孫等已經戰死,追贈劉平為忠武軍節度使兼侍中,石元孫為忠正軍節度使兼太傅。其實二人並沒陣亡,而是被西夏俘虜。後來西夏放回了石元孫,宋朝才知道兩人沒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雞腿燉鍋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