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096886364138

    第三句點出了《折楊柳》曲。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歸來也折柳。據說“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長安灞橋即為有名的送別之地,或指那個地方的楊柳為送行人攀折殆盡。《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晉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楊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詞語。北朝《折楊柳歌辭》中說:“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蹀坐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大約都是據曲意填的歌詞。所以,詩人聽到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鄉思。一般說,久居他鄉的人,白天還沒有什麼,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鄉。在春秋季節,人們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為全詩點睛,也是“聞笛”的題義所在。三、四兩句寫詩人自己的情懷,卻從他人反說。強調“此夜”,是面對所有客居洛陽城的人講話,為結句“何人不起故園情”作勢。這是主觀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卻更見“我”感觸之深,思鄉之切。

  • 2 # 使用者7765477792011

    “此夜曲中聞折柳”,今夜,縹緲的笛樂中,我聽到了思鄉懷親的《折楊柳》。笛樂飄飄,如此動人,究竟吹的是什麼曲子呢?“折柳”,即《折楊柳》,漢代橫吹曲名,內容多寫離別之情。如《舊唐書·樂志》載北朝流傳的一首《折楊柳枝》:“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歷代文人仿作的《折楊柳枝》曲辭,也都是抒發離愁別緒的。在這裡,折柳既可理解為聽到的是一首折柳曲,還可理解為在樂曲中聽到了折柳的意緒。“柳”諧音“留”。古人送別親友時,折柳相贈,暗示留戀、留念的意思。折柳既是一種習俗,也代表一個場景、一種情緒。古人還有折柳寄遠的習慣,是盼遠遊親人早歸的意思。

    “何人不起故園情”,聽到這笛聲的,誰不會動思鄉之情呢?聯絡第一句看,這種遊子懷念故園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隱藏的、莫可名狀的,因偶然聽到的笛聲突然明朗、強烈起來了。笛聲來自何處,何人在吹,是和自己一般的遊子?是樂工?是歌妓?這些都讓詩人和讀者去猜測。而這些又都無須一一去分別,因為思鄉之情對遊子來說,都是共有的。它綿綿不絕,瀰漫在夜空中,纏繞在遊子心頭,抹不去化不開。“何人”一詞概括性極強,實則是突出詩人思鄉之情。

  • 3 # 麥讀小屋

    這首詩通篇圍繞著一個“聞” 字來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這笛聲不知是從誰家飛來的,嫋嫋悠悠,婉轉舒緩,吹者只管自吹,並不準備讓人知道聽者只管自聽,或充耳不聞,或深深為之打動。這就是 “暗” 字的韻味,它活化了音樂的意境和樂感,寫出了笛聲的形象。這笛聲是自浩渺的夜空中飛來,人們是無法用視覺來探明它的來處的,只能用聽覺去捕捉它的聲音。

    笛聲雖是“暗飛”,但它卻藉著春風散滿了整個洛城。這雖是誇張之語,但卻誇而不飾,生動地描繪出了笛聲在春夜中隨著春風在空中綿延迴盪,悠悠不絕的意境。從客觀氛圍上來說,笛聲本來是高亢嘹亮的,又當夜深人靜之時,更藉助春風,說它飛滿洛城也是可信的;從主觀上說,笛聲由“飛”而“散”,由 “散”而 “滿”,說明聞笛者有一個對笛聲的感受、融合發展的過程。當詩人整個心境都進入到笛音裡的時候,笛聲便佔據了詩人的心靈;而當笛音佔據了詩人心靈的時候,詩人也就覺得整個洛陽城都散滿了笛聲。這一句並運用通感的修辭手法,將聞笛的聽覺形象訴諸於視覺形象,笛聲不僅能聞、能飛,而且還能散、能滿,使音樂形象和意境更生動感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人說幾十億年前月球上曾存在過生命?他們最終是如何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