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追夢樂享人生

    九州,又名漢地、中土、神州、十二州,最早出現先秦時期典籍《尚書·禹貢》中,是中國漢族先民自古以來的民族地域概念。自戰國以來九州即成為古代中國的代稱,至遲自晉朝起成為漢族地區的代稱,又稱為“漢地九州”。

    由冀、 豫 、徐 、兗 、青 、揚、 荊、 梁、 雍 九州組成。

    豫州,字音同禹,地處中原,為河南的簡稱。河南是華夏文明的起源地之ㄧ,大禹依靠洛陽洛水中,神龜背馱的"洛書"才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所以豫州排在首位,當之無愧。

    青州,青為東方的代稱,青州居東方。東嶽泰山居於五嶽之首,所以把九州比作“九宮格”,豫州居中,其他八州便如同八卦代表八個方位,而青州居東,便是除豫州外的首位,根據九州所處的地理位置,按照順時針方向從豫州至青州開始,依次為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兗州。

    青州,山東半島。黃河以南,泰山及其向東。

    徐州,河淮平原。泰山以南,淮河以北。

    揚州,淮河以南,長江下游及嶺南地區。

    荊州,湖北以及長江中游

    梁州,陝西、秦嶺以南與四川盆地。

    雍州,甘肅、青海、寧夏、內蒙西北部地區。

    冀州,河北平原、山西高原及遼河平原。

    兗州,黃河與濟水之間。

    在漢代,九州的範圍己包含嶺南及甘肅等地在內,其後2000多年來至今,“漢地九州”的地理範圍再也沒有發生巨大的變化。

    九字的意思:

    ◎ 數目,八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玖”代):九歸,九州方圓,一言九鼎,九五至尊,九九歸一……

    ◎ 泛指多次或多數:九死一生,九霄雲外。

  • 2 # 風塵素人

    九州曾經是中國長期使用的一種地域區劃方法,是中國的代稱之一。文學作品中,九州也擁有很高的出鏡率。

    善於寫情詩的李商隱聽說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後,激動地寫下了一首有題目的詩: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李商隱《馬嵬》

    陸游在《感懷》和《遣興》中有“我行半九州,蹋盡芒鞋青”和“轍跡當年遍九州,晚歸始解臥林丘”的詩句。他本人曾經也是個熱愛旅遊的青年。在臨死前,他仍對旅遊事業念念不忘,讓子孫們在能到北方旅遊的時候,告訴自己一聲。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示兒》

    而龔自珍因為自己不上進,導致官途不順,只能回老家務農。結果在家鄉過得比在京城還慘,於是寫了首雜詩抒發心中的鬱悶之情: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龔自珍《雜詩》

    那麼,九州的說法怎麼來的呢?

    傳說帝堯在位時,大陸上洪水滔天,堯於是命令鯀(gǔn)治水。鯀使用障水法,歷時九年未能治理水患,反而導致水患越來越嚴重。因為有辱使命,鯀被殺了,堯命令他的兒子繼續治理水患。於是,日後頗具盛名的禹登上了歷史舞臺。

    禹吸取父親治水的教訓,根據水性疏通河道,經過十三年,水患被治理。在洪水退去後,禹根據山川河流等天然地貌進行劃分,分出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豫州等九州。其中,冀州又曾被舜分出幽州、幷州、營州三州。故這一系統下的九州有時也被成為十二州。

    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尚書·夏書·禹貢》

    可能因為治水成功需要接受表彰,也不排除禹有點膨脹了,據說他收集了九州青銅鑄成九鼎。鼎這一禮器是國家擁有政權的象徵,可以作為傳國的寶器。《史記·孝武本紀》裡就記載道:“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鬺(shāng)烹上帝鬼神。”這裡的九牧即九州。

    之後,禹傳位給了兒子子啟,原來的禪讓制變成了繼承製。中國歷史上(也許是傳說中)第一個王朝夏朝就此建立。後人以華夏、諸夏代稱中國的傳統也由此開啟。

    不過,根據戰國時期竹書《容成氏》的記載,九州早在禹治水之前就已經自成一格,包括塗州,夾州,競(zhang)州,莒州,藕州,荊走,陽州,敘州和虘(cuó)州。傳說容成氏是三皇五帝時期一個世族傳承的姓氏,部落首領還曾經擔任過黃帝和老子的老師;也有傳說認為容成氏是黃帝的大臣,主要功績是發明了曆法。無論哪種語境,容成氏都是厲害角色,這一竹書紀錄的內容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有學者認為,《容成氏》關於九州的記載是有史以來最早的。

    中國最早的訓詁學著作,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本詞典的《爾雅》也記載了九州的說法。其中有幽州、營州、冀州、兗州、徐州、揚州、荊州、雍州、豫州,而沒有青州、梁州。書中所載的九州可能是商朝的制度。

    兩河間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漢南曰荊州,江南曰揚州,濟河間曰兗州,濟東曰徐州,燕曰幽州,齊曰營州。

    ——《爾雅·釋地》

    傳說由周公旦所著的《周禮》中,也有九州的說法。《周禮》最初其實叫《周官》。西漢時,河間獻王劉德淘古董買到了《周官》一書。根正苗紅的好少年劉德將此書獻給朝廷,朝廷裡識貨的人將此書藏在宮廷秘庫中若干年,一直到王莽新政時,此書才更名為《周禮》,並公開授業。根據《周禮·職方》的記載,九州有幽州、幷州、冀州、兗州、青州、揚州、荊州、雍州、豫州,沒有徐州、梁州。通常認為,《周禮》所載九州反映的是周朝的制度。

    雖說《尚書》、《爾雅》和《周禮》可能反映了九州體系在夏、商、週三個朝代的傳承,但由呂不韋及其門人編纂的《呂氏春秋》則認為,九州的地域,反映的是春秋戰國時期人們的地域觀念。他們認為九州包括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雍州、豫州、幽州,而無樑州。

    何謂九州?河、漢之間為豫州,周也。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河、濟之間為兗州,衛也。東方為青州,齊也。泅上為徐州,魯也。東南為揚州,越也。南方為荊州,楚也。西方為雍州,秦也。北方為幽州,燕也。

    ——《呂氏春秋·有始覽》

    戰國時期陰陽家的代表人物鄒衍提出了大九州說這一理論。他認為禹時代的九州是小九州,其實只能算作一州,即赤縣神州。而九個赤縣神州共同構成了中九州,九個中九州又構成大九州。按照鄒衍的說法,“中國”所處的只是八十一州其中一州。

    把“州”作為實際的行政區域,可能是到了東漢才開始實行的,而九州則演變為十三州,包括沇州、豫州、幽州、揚州、青州、幷州、徐州、冀州、益州、雍州、三河、荊州。

    漢代的州域劃分是根據星宿位置進行的。按《漢書·天文志》的記載:角、亢、氐對應沇州;房、心對應豫州;尾、箕幽州;鬥,江湖。牽牛、婺女對應揚州;虛、危對應青州;營室、東壁對應幷州;奎、婁、胃對應徐州;昂、畢對應冀州;觜觿、參對應益州;東井、輿鬼對應雍州;柳、七星、張對應三河;翼、軫對應荊州。

    其後歷經晉代、隋代、唐代、宋代甚至明代都還有九州州域的分野,雖然九州數量增增減減,包含的地域各有不同,但在傳統上一直是漢族聚居地的代稱。

  • 3 # 125878215蜂獾

    謝謝悟空邀請。據尚書記載,大禹的吋侯,天下就分為九州,分別為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豫州,其他州環繞豫州,傳說大禹製造九鼎,據說埋沒於彭城之下。如今九州有各自對應的地域,冀州起自黃河壺口,覆蓋今山西,河北,河北等省部分地區,兗州起自黃河下游,覆蓋河北,河南,山東部分地區,青州覆蓋泰山渤海,河北,山東半島,徐州起自黃海,泰山,淮河,涉及山東,江蘇安徽,部分地區。揚州起自淮河,黃海,涉及江蘇,安徽,江西以南地區。荊州起自荊山,衡山,涉及湖北,湖南等地。豫州起自中原,黃河下游,涉及河南,山東等地,粱州起自華山,黑水,涉及陝西,四川,甘肅,青海等地。雍州起自黑水,西河涉及陝西,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等地。

  • 4 # 老貓談史

    九州大地這個名詞最早早先秦時期出現過,在某種程度上九州大地就是中國漢民族對華夏大地的地域概念。

    九州出自於哪裡呢?

    根據文獻記載,九州這個詞最早從《禹貢》中出現過,當時的九州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禹貢》的九州區劃,其實就是指每個地區的輪廓區域,比如“海、岱惟青州”、“泲、河惟兗州”、“海岱及淮惟徐州”,這裡面並沒有什麼明確的境界規劃。

    但有一點很有意思,《禹貢》是戰國後期學者所作,而且當時的周代沒有徐州和梁州。

    中國古代的天下,最早流行於春秋戰國時代,更多時候它表達的是九州和四海;即以周朝為中心有限的領土和疆域。

    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方圓”是指範圍。因此,“九州方圓”,即“中國這塊地方”。 即九州方圓,地大物博,氣勢磅礴的一種景象。

    九州不只是簡單的字面含義

    從本意上講,“九州”決非指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劃,而當是眾多有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的總稱;由人之故,又引申為“全國”的代稱,猶“天下”、“四海”之謂。

    到後來,“九州”終於具體化為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劃。因在現有可靠資料中,具體的“九州”只見於戰國,而未見於春秋,所以其時間可能在戰國初期。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神州大地和中華九州這兩個詞語也一直流傳了下來,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它們已經深深烙印在了我們每一箇中華兒女中的心中,大好河山啊!

  • 5 # 百里不奚

    九州和五服我們來看看古代文獻是怎麼記載的。在《尚書·禹貢》中,有“九州”、“五服”的記載。

    “九州”就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大體上,如果以上北下南來看的話,是順時針方向從北向東、向南、向西,劃出了一塊地區,大約包括的只是今河北、山東、江蘇、湖北、湖南、河南、四川、陝西、山西這一圈,這就是古代華人的“天下”,大體上是現在純粹的漢族區域,據說,這是大禹治水的時候,他所關懷的那個空間。

    它和“華夏”好像可以重疊,“夏”就是“雅”呀,那麼,什麼是華夏呢?就是古代華人相信比較文明的地方,這就是“天下”。

    九州”是中國的代稱,這是許多人都知道的。但這個代稱究竟是怎麼來的呢?九州”,也就是傳說中的中國中部地區,相當於黃河和長江的中下游地區。此說出自春秋戰國時代而上達夏禹。

    《尚書・禹貢》開頭即是:“禹數土,隨山刊水,莫高山、大川。”意思是夏代的開國君主禹,平定洪水後,眼著劃定域。九州計為冀、充、青、徐、揚、荊、豫、梁、雍。

    《周禮・職方》所記幷州,無徐、州。《呂氏春秋・有始覽》所記有幽州,無樑州。這九個“州”,實際上包括了當時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最發達的中原地區、準海地區、華北、華南、華東、西南,西北地區九州又有“九有”“九”“九原”等別稱。

    古人既分當時的中國為九州,天長地久,“九州”也就自然成為中國的代稱,這在歷代詩人的喻詠中時有所見。

    如唐王昌齡“情樂動千門,皇風被九州”(《放歌行》)等句,都是其例。所謂“九州”雖然並非是完全準確的行政區劃,但對中國後世的政區劃分卻影響甚大,特別是以“州”作為行政區域名稱,自漢以後,很多朝代都採用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G基站裝置比4G裝置重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