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向古易慎

    羅振宇在跨年演講中說:那個反手拉二胡的老人背後是快手的價值,快手能夠把社會的末梢連入網際網路。為什麼大夥都著急連入?我覺得這背後不是快手的價值,是傾訴的慾望。

    一面是急需排解的傾訴,一面是亟待提高的傾聽。中間有多大的鴻溝?有沒有人能架起橋樑,既會耐下性子聽,又懂得傾聽的藝術?有的,至少洪仲清就是其中之一。 洪仲清是臺灣臨床心理師。曾任心理治療所所長5年、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臨床心理師近7年。工作讓他能夠在第一線聽到父母、子女、愛人、朋友各種身份的來訪者。而工作之餘,他透過書寫,用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幫助每一個想要傾訴的人。用客觀的專業態度去解讀親子關係、親密關係、人我關係,自我關係裡的各種問題,這些你都能在這本《我想傾聽你》中找到答案。

    一、聽,見他人。

    在洪仲清的筆下,我們第一次那麼清晰的看到了焦慮的爸媽們,孩子敏感孤僻,媽媽害怕不能融入社會。孩子緊跟潮流,家長擔心被物慾吞噬。孩子和爸爸親子關係特別好,大家擔心放不了手。孩子和家長撒謊、對著幹又怕孩子學壞。 看到了在親密關係里拉扯著漸行漸遠的親人們,一溝通就吵架的夫妻,怕熱吵所以就冷戰的父母。看到了為愛迷失自我的母親、為愛情折磨自己的姑娘。看到了無助的孩子們……。(以上人物依次出自《不忍心孩子長大》《謝謝你當我的小孩》《我太認真抱爸爸了》《我有那麼笨麼》《親愛的陌生太太》《你這個人很固執耶》《是不是女生比較會扭曲事實》《生悶氣》《成為孩子喜歡的媽媽》《氣他一次就是想他一次》《粉碎孩子夢想的家長》《落井下石式的教養》《被侷限的跑道》《霸凌是層層疊疊的困境》等篇章) 他們的問題或大或小,遠在書上又近在身邊,如果不是寫出來,有多少會被回答“忙著哪別搗亂!”“哪有這麼多事?你想多了!”又或者是更激烈抑或更冷漠的對待? 《我想傾聽你這本書》關注的不是高深的理論、宏大的願望、恰恰是這些我們選擇性不去傾聽的日常,我們不聽,然後聲音就越來越大,越來越暴躁,越來越難以單單用聽的就能解決。正如洪仲清在開篇所寫:“專心聽,把話聽清楚,本身就是一個幫助對方,管理自己情緒的動作”。 唯有好好地的傾聽,才能看見並且看清那個真實的他人,才能理清關係,才能處理事情。否則真是無端樹“敵”而不自知,平白添“憂”而不自明。

    2、 聽,見自己

    怎樣才是好好的傾聽呢? 洪仲清老師當然也講了很多技巧:《溝通聖經》中提到的增進傾聽技巧的十個方法:“1、準備好去聽,2、感興趣,3、心胸開闊,4、去聽重點,5、批判性的聽,6、避免分心,7、做筆記,8、協助說話者,9、迴應,10、不插話”在《我想傾聽你》這本書中都有體現。比如在《我們之所以聽》這一篇中說道:“只有當你平靜的時候,比較有可能專注的,一心一意地僅僅想了解對方話中的含義”,又比如鼓勵對方,在《因為愛你,所以要學習愛自己》中安慰來訪者:“在我這邊還不能哭就沒有多少地方可以哭了”…… 洪仲清老師還提到一個很重要的點:“技巧其次,價值觀與態度的改變才是關鍵”。所以好的傾聽,還能幫助我們看見自我。 在對孩子說話不客氣的父母背後站著一個內心不講究“教養”的自我;在粉碎孩子夢想、對孩子落井下石、侷限孩子跑道和綁架孩子未來,對孩子愛的深沉的父母背後站著同樣一個不獨立,不成長的自我;在不對等的夫妻關係後面是一對缺乏尊重觀念的自我,在扭曲事實,碎碎念、行為失控的背後是不懂的情緒管理的自我。(以上人物出自《有必要對孩子那麼客氣麼》《隨著孩子獨立長大》《她覺得自己不是好媽媽》《親愛的陌生太太》《你知不知道,你讓我覺得自己很沒用》等篇章) 高階的傾聽,能幫助我們看見這些不完美的自我,反思,理解,然後諒解,改變。

    3、 聽,見成長

    《我想傾聽你》這本書讓我們聽到很多成長自我的元素: 在親子關係裡,我們聽到最多的是尊重,尊重孩子,才能理解到每個孩子的行為不能簡單等同於個性,不隨意給孩子貼標籤,不過度干涉孩子的生活。才能理解到紀伯倫所說:“你的小孩,不只是你的小孩”。尊重自己,在能在親子關係裡得到滋養和成長,不用勉強自己硬塞進某個普羅大眾的道德外衣,不會犧牲掉別的關係來維繫親子關係。 在親密關係裡,聽到的是怎麼管理情緒,直面每一種情緒的存在,讓生氣有歸處,讓宣洩有途徑。用非暴力的溝通方式(也是文中的“我訊息”)來進行有效溝通。直至強大到不但能管理自己的情緒,還能充當別人的“情緒垃圾桶”。從而做到洪仲清老師說的:“藉由陪伴他人而豐富我們的生活,不涉入牽扯不清的互賴關係,讓自己更自在的行走坐臥。” 成長型思維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而最高階的傾聽幫助我們建立這種思維。那就是我們跳出關係,客觀的把問題當成案例來看,比如傾聽這本《我想傾聽你》。我們是其中的芸芸眾生,我們又是得到洪仲清老師加持的“上帝”,我們在別人的故事裡傾聽道理,傾聽經驗,用傾聽這種稀缺的資源找到解鎖陪伴、理解、諒解,自在的關係,新的自我的鑰匙。

  • 2 # 暖心理

    作為心理諮詢師,回答關於傾聽的話題,感覺就像是在複習功課,所以,感謝題主的提問。

    第一個議題,傾聽的含義。首先,心理治療當中最有效的一個因素是,當事人覺得諮詢師有在傾聽他,並嘗試在理解他。當事人買了諮詢師50分鐘的時間,在理想的情況下,就等於是買了50分鐘的關懷、50分鐘的共鳴、50分鐘的讚賞和50分鐘的感恩,而這一切都建立在傾聽之上。其次,傾聽者雖名為傾聽者,但實際上會影響對話過程的發展。因為傾聽者口語的和非口語的行為,都會影響言說者的表達。比如,當事人講話的時候,傾聽者如果一直點頭微笑,當事人就更想講下去;傾聽者如果眼神遊離、四處張望,當事人就會怕傾聽者不耐煩,停止講話。最後,傾聽要做到開放、不預設的傾聽。也就是說,傾聽者要均衡關注到當事人所談的每一個點,而不是隻在當事人講了什麼傾聽者認為正確的、美好的、有用的東西時,才給予關注,這樣就沒有做到開放的態度。還有不預設指的是,在傾聽的時候做到“無為、放空”,專注的投入到當事人的語言當中,而不能是當事人說1,自己就想到了2,從而聽不到當事人說的是2.5,容易讓當事人感到無法被準確的理解。

  • 3 # 小河33

    人之所以長兩隻耳朵一個嘴巴,意思就是多聽少說。傾聽的時候要保持微笑,眼睛要看著對方的眼睛或者臉部四周,不要看周圍,不能做其他的事情要保持真誠的態度認真的聽對方講的什麼,必要的時候要回復對方的觀點。

  • 4 # 者者先生

    1、找個安靜的地方

    2、清空大腦

    3、深呼吸幾口,然後放鬆心態

    4、閉上眼睛享受

  • 5 # 148號渡老師

    在遠古時代人類生活在叢林當中,眼睛的功能沒有耳朵強。因為叢林的遮擋,眼睛所看到的距離非常有限,古人類就趴著,耳朵伏在地上就能聽到遠方有沒有野獸活動。繁體字聖人的聖,左邊一個耳朵的耳右邊一個口,表示先聽後說,在進化的過程當中,耳朵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今天在心理諮詢當中,傾聽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怎樣才能做到真正的傾聽,關健在於用心。用心並不是表面上的配合,比方說側耳、點頭、微笑,而是要能夠真正地聽清楚說話者所說的真實內容以及表達的情緒情感,也就是聽話要聽音,然後積極迴應。比方說,一個孩子說:"煩死了,我不想寫作業了。"作為母親要積極迴應下:“你現在很煩躁,不想寫作業了",這時孩子就會感覺到理解,待會他又會完成他該做的事情。丈夫回家妻子不停地抱怨,丈夫耐心地聽完,擁抱下妻子,說聲"老婆,辛苦你了!"接下來妻子的狀態就好很多。

  • 6 # 茉小涼S

    傾聽是交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常用的溝通方式,一個研究顯示,在大學生的溝通時間中,大約只有16%的時間花在說話上,但有超過55%的時間都花在傾聽上。一項針對職場人士的研究也顯示同樣的結果,大部分員工每個工作日約有60%的時間花在傾聽別人上。

    雖然我們花在傾聽上的時間最多,但事實上,大部分都是無效傾聽。薩斯勒.奧爾森.惠特尼在《交談》一書中說:別人說出來的,我們只能聽見一半,我們能聽懂的又只有一半,我們能記住的還要再減半。

    所以如果我們不積極傾聽,我們接收到的資訊,會與傾訴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大相徑庭,會使得我們經常誤解別人的意思,導致交流失敗。

    那麼,如何做到有效傾聽呢?

    1、少說話

    首先傾聽時要少說話,記住主角是對方,我們的角色是聽眾,不要隨時插嘴,更不要試圖將話題轉到自己身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將舞臺交給對方,用心去傾聽。

    2、擺脫注意力分散

    我們在傾聽的時候,總會有來自外在環境的各種事物分散注意力,比如電話鈴聲、電臺節目、朋友的偶爾造訪,只有有意識地減少分散注意力的事物,比如關掉電視機、手機,將交談的地點換到安靜的房間,才能集中注意力去傾聽。

    3、不要過早評斷,也不要急於評判

    傾聽時,不要過早評斷,也不要急於評判,否則資訊接收不完整,沒能準確瞭解交談物件的意圖,容易因為觀點的不同而將談話淪為唇槍舌戰,只有先傾聽完整了,確定真的理解了對方的所有意圖後,再去評價,才能做到有效溝通。

    4、學會尋找重點

    有些人說話容易誇誇其談,但仔細聽卻沒什麼重要資訊,很容易讓人失去耐心,但無論如何,一般都還是有一箇中心思想。利用你思考的速度比別人說話速度更快的能力,提煉出對方的核心觀點。如果實在搞不清楚對方的意圖,可以用提問的方式讓對方闡明觀點。做到這些,基本上就能做到有效傾聽了。

    傾聽完後,再根據場景和談話內容,做出恰當的迴應,傾聽就能達到最好效果。當然,傾聽後說出合理的迴應也是需要技巧的。當別人傾訴完時,不要著急去評價他人,不要忙著說教地告訴他應該怎麼想、怎麼做,而應該先表示你對他的理解。舉個例子,你的一個同事跟你抱怨說:“哎呀,今早遲到了,被扣了50塊錢,全勤獎也沒了,好難過啊!”這時,你應該順著他的想法,表示你的接受和鼓勵,可以這樣說:“是啊,確實挺可惜的!”這樣一來,傾訴者不會有任何壓力,也更加願意向你傾吐更多的真情實感。

  • 7 # ws不動

    學會傾聽也就是聽話能力或聽知能力,是對語言感知、理解和記憶的能力,課堂上有時我們發現,一些學生沒有注意傾聽他人的發言,學習好的同學常常成了“權威”。在合作學習中,傾聽是一種最基本的素質,是合作交流的基礎。學生要養成傾聽的意識,學會傾聽的技巧,聽清教師的指令,聽懂小組分工要求,聽明白其他同學的發言,學會判斷獲得的資訊,從中汲取對自己有益的資訊,並透過聯想創造性地發揮。對於那些不足的、可疑的,有缺陷的甚至是錯誤的問題,應進行批判或改造。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實現與別人的交流。要讓學生掌握以下傾聽的技巧:

    ①聽人發言要專心,眼睛注視對方,以微笑點頭表示贊同。

    ②努力聽懂別人的發言,邊聽邊想,記住要點,並及時判斷他說的話是否符合實際,有沒有道理。善於捕提對自己有利的資訊,加以記錄整理。

    ④聽人發言如有疑問,請對方解釋說明時,要用禮貌用語如:“好主意,但你有沒有過…”“也許你是對的,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抱歉,我覺得不太恰當……”“讓我們重新想個辦法。”等等。

    ⑤學會換位思考。當與發言人有不同意見時,首先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避免糾纏和爭吵。

    總之,傾聽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需要在平時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養成的一種習慣。這樣就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學生的傾聽能力。

  • 8 # 王曉薇你的心靈陪伴者

    傾聽很重要的一點是用心去聽。而不是單純的順從和附和。

    用心去感受對方,然後把你感受到的東西描述出來。如果能借助畫面來描述會更好。

  • 9 # 走遍中國風

    傾聽當然是一種學問了。遇到不對的不懂的。就應該虛心的聽別人。怎麼說怎麼講?就比如說學習吧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呀。一定要用心去傾聽。記住每一個重點。這樣才能夠抓住學習的重點。有問有答。有題有解。

  • 10 # 年年月月在南方

    傾聽有高低的區別,我們先來說一下入門的傾聽,一般來說入門的傾聽,除了一心一意的聽別人所講的話語外,還需要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遇到有疑惑的地方提出問題,觀察對方所答是否和自己匹配,如果不行,就要迅速的調整自己使得更加接近對方的角度。

    高階的傾聽,實際上來說只有少數人能夠掌握,我到現在也沒能掌握好,一般來說傾聽最重要的不是聽對方說了什麼,而是要聽對方沒有說什麼。高階的傾聽需要反覆的練習和領悟。

  • 11 # 我們240392425

    帶著問題去傾聽,才會更有效。帶著問題,說明聽得時候,知識點是在一個基礎上的,沒有代溝。有的人講話通俗易懂,有的人講話滿口專業術語,沒有準備的人,去聽前者,會發現都是心靈雞湯,聽後者,會發現都是天書。華人講話,喜歡意會,不喜言傳。能夠意會,說明雙方思維在同一平面,與只能言傳者,傾聽效果不可同日而語。用現代人講,人們只關心自己急需知道的,不需要的,既使當時感覺恍然大悟,過後還是忘得七七八八的。

  • 12 # 天藍4285

    一:態度要認真:傾聽時不能東張西望,讓對方感到你對他的重視與尊重。

    二:配合要積極:適時地點頭,微笑,鼓掌。

    三:反饋要深刻:積極思考後提出問題請對方解疑答惑。

    如此,溝通會更順暢,傾聽才更有效。

  • 13 # 橋頭徘徊

    我對人都很有禮貌,平時別人和我說話或者聊天,我都會全神貫注的聽對方說話,眼睛不東張西望的,很配合現場的氣氛,偶爾會點頭或者嗯一聲,眼睛看著對方,讓對方覺得你是在認真的在傾聽,對方也覺得算是找對人了,傾聽別人說話是一種素養和禮貌,尊重。而且也是一種愉快的交流方式,讓交流更活躍。

  • 14 # 恬靜沒有貓

    首先, 我認為我們應該帶著同理心去聽別人說話,善於在說話者的言語當中找到他想表達的核心意思,對於傾聽者來說,這是獲取有用資訊的契機。

    然後在傾聽過程中不要急著對事情做出判斷,而是要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並且能夠做到的只談事實,少談態度,因為說話者一般都有自己的結論。

    傾聽者要善於分析和總結已經傳遞出的資訊,能夠有意識的注意到很多非語言線索,比如肢體、表情等;適時的向說話者發出問題,千萬不要質疑說話者。

    最後,重點是要帶著理解和尊重,專心傾聽,這種有感情注入的傾聽方式有利於引起說話者的心理共鳴,這有助於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方面。

  • 15 # 能力提升進修班

    溝通是雙向的,並不是單純的向別人灌輸自己的思想,我們還應該學會積極的傾聽。但是傾聽也並非豎著耳朵就行,不僅要耳到、眼到、心到,還要做到以下幾個技巧:

    1 用動作和表情給予呼應

    要善於運用自己的表情,如時不時地微笑、點頭等,都能使談話更加融洽。

    2 適度地提問

    合理地提出一些問題,能夠給說話者鼓勵,有利於雙方的溝通。

    3 眼睛要注視對方

    看著對方,能讓談話者覺得你有很用心地傾聽,因而更願意與你交流。

    4 不要打斷對方講話

    隨便的插話和打岔,改變別人說話的思路和話題,都是一種沒有教養和不禮貌的行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恐高症是心理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