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aymond趙祥瑞

    項羽是楚國貴族後代,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叔父項梁教他讀書,讀了幾天就不讀了,教他練劍,練了幾天也放棄了,叔父很生氣,項羽解釋說,讀書只能記住人名,劍練得再好也只是單挑厲害點,我要學萬人敵,於是叔父開始教他兵法,不過也只是學個大概。還有一次秦始皇出遊,項羽看到了他的陣勢,說我將來要取代他,叔父聽到了較忙堵住他的嘴,害怕招來殺身之禍,從這兩件小事可以看出項羽小小年紀,行事乖張,放蕩不羈。再我看來,項羽和織田信長有些相思,從性格上說,織田信長年幼時外號“尾張大傻瓜”,經常做出些乖張之事。從身份來說,一個是楚國貴族,一個也是尾張國的繼承人。後來的成長經歷也有些相似,兩個人都是透過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一戰成名,項羽鉅鹿之戰,以四五萬人擊敗章邯的二十多萬大軍,威震天下。織田信長在桶狹間以幾千人的騎兵,擊敗今川義元的數萬大軍,斬首今川義元,從而開始了他天下布武的爭霸之路。

    從兩個人取得的成績來說,也很相似。項羽秦末亂世掃平天下,攻入咸陽,滅了秦朝,自立為西楚霸王,可以說霸業已成。織田信長也是東征西討,開創了屬於他的安土桃山時代,成為日本實際的統治者。

    從兩個人的結局來看,也非常神似。兩個人的霸業都非常的短暫。項羽建立霸業後,很快就在和劉邦的鬥爭中敗下陣來,落得個自刎烏江的下場。織田信長也是殞命本能寺之變。

    所以,在我看來,項羽如果穿越到日本戰國時代,應該至少也是織田信長一樣的人物。

  • 2 # 古墓派掌門君

    項羽如果在日本戰國時代,此人絕對有能力統一全日本。之所以這麼說,古墓派掌門是有根據的。閒話不多說,下面我給大家列舉一下證據。

    一、令人恐怖的個人格鬥能力。項羽超強的個人格鬥能力,絕對是無可置疑的。項羽號稱身長八尺,力能舉鼎,本身的體格就身強力壯。在戰國身材矮小的日本人眼中,項羽上前一站,絕對是神一樣的存在。

    項羽在剛起家時,和項梁只有叔侄兩個人,就敢在郡守府殺掉當時的會稽郡守殷通,公然殺人奪印搶兵權。在郡守府的衛士們湧上來捉拿二人時,項羽毫無懼色迎上前去,以硬碰硬,以寡敵眾,一連殺了郡守府百十個人,嚇得其他人通通趴在地上不敢動彈。項羽少年時在吳中生活時,接觸的人物也都是江湖遊俠豪客之類,但這些人都怕項羽,司馬遷在《史記》中一句“吳中子弟皆憚籍矣”,已充分說明了問題。

    項羽在戰場上,每回也是衝鋒在前。戰場上面各種對手,無論是單挑還是群毆,幾乎找不到什麼敗績。即使最後的垓下之敗,逃到烏江邊上時,還奮勇隻身殺了一百多漢軍兵將。面對這種令人恐怖的單人格鬥能力。連日本戰國第一劍聖足利義輝也望塵莫及。足利義輝最輝煌的戰績,也不過最後一戰“永祿之變”中殺了三十多人,阻擋了對手“足足三個小時”,這種戰績在項羽眼裡,會被恥笑的。

    假如項羽遇上織田信長那樣的“本能寺之變”,項羽絕對能帶人衝殺出去,也根本沒有人能擋得住他。

    二、超強的軍事戰術能力。

    項羽在戰場上的戰術能力,也是無人能及。縱觀他的軍事生涯,幾乎全是以少勝多,鉅鹿之戰和彭城之戰,對手少的有四五十萬,多的有五六十萬,但都是乾淨利索敗在項羽手下。楚軍戰場上的失敗,幾乎都是項羽手下將領戰敗,只要項羽親自出馬,戰場上幾乎都是勝仗。項羽唯一一次在戰場上的對戰失敗,是在垓下面對老部下韓信。《三國演義》裡諸葛亮舌戰東吳群臣時,稱項羽的戰場成績為“九勝一敗”。

    從起義之初,項羽帶8000子弟兵所向披靡,遇秦軍全是有勝無敗。鉅鹿之戰,項羽親自帶頭上陣衝殺,當時趙、齊、魏、韓等多路諸侯聯軍都不敢碰的秦軍主力,被項羽以少勝多,在戰場上連續9次擊敗,秦軍最強的4個主帥中,蘇角被殺,王離被俘,涉間拒不投降,自己燒死自己,章邯更是項羽手下敗將,先是拒不出戰,後來乾脆投降。秦國經歷了幾百年,把春秋時期的140多個諸侯國打成了戰國七雄,然後又滅了戰國時期最強的六國,統一天下,軍事實力本就無人能及,居然被項羽一陣打殺活埋,將絕對軍事實力滅了個乾乾淨淨。在日本戰國期間,那種一個縣一個城就是一個國家的小諸侯,根本經不起項羽這樣的衝殺。

    項羽進軍到函谷關時,被早來劉邦的軍隊所拒,項羽索性當場攻下函谷關,超強的軍事能力震撼了劉邦。嚇的劉邦急忙跑去項羽的軍營裡謝罪,上演了一出歷史上有名的“鴻門宴”。

    彭城之戰時,面對徐州五十六萬反項聯軍。 項羽只帶少數精兵回殺,就把56萬聯軍殺的土崩瓦解,十萬十萬的殺戮,還俘虜了劉邦的妻子和父親。嚇得劉邦的逃跑時,嫌車載重妨礙了逃跑速度,多次把親生兒女從車上推下。

    即使在垓下失敗以後,項羽帶28騎逃走,還給追擊來的數千漢軍來了個反衝擊。大殺一陣之後,只損失兩騎,安然而出。如此恐怖的戰場對戰能力,試想日本戰國中最強的軍事家們:武田信玄、上衫謙信、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哪一個在戰場上會是項羽的對手?

    三、迷倒日本人的性格。項羽年輕時長期和民間的遊俠豪客們打交道,奉行的是刎頸之交,這種道德觀念信奉的是,只要脾氣對付,可以豪爽的輕易把腦袋送給別人。所以項羽在烏江邊上,把自己的腦袋當做禮物送給呂馬童。這種遊俠的義氣,就是日本武士道最早的來源。日本武士道中奉行的切腹,就來自於中國古代的刎頸。在日本戰國時,切腹是武士中一種非常流行的行為。以項羽這種脾氣,在日本武士們中絕對迷倒萬千。

    日本民族性格中,還有一種尊敬強者的習性。你越是比他強大,越是粗暴殺伐虐待他, 他不但不記恨你,反而越發尊崇施暴人。例如日本的織田信長,此人就有殘暴殺伐的習慣,甚至火燒過日本著名的比睿山,但在日本,織田信長被視為傑出的大英雄。再看二戰時,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殺了無數日本人,日本人不但不記恨,反而至今對美國恭恭敬敬。以項羽暴虐的性格,動不動活埋20萬或屠殺一整座城,在中國,會惹來更多人的不服;在日本,也許會得到更多的欣賞。

    四、治理國家的能力。很多人質疑項羽治理國家的能力,覺得項羽打得下天下,不能治理好整個天下。其實,項羽雖然天下治理的不好,但自己的封地治理的很好。在項羽敗到烏江時,在南方還有江東千里屬地和數十萬民眾追隨。項羽死後,在北方還有魯地為其忠心守節義,死不降漢。可見項羽在自己的屬地上還是非常得人心的。日本現在的國土一共37萬平方公里。項羽的楚國封地包括現在江蘇、山東、河南、安徽、上海、浙江、江西等地,面積相加起來,和日本的國土面積也差不多。日本的戰國時代到處都是一片混戰,非常需要一個強人出現,把國家統一起來。假如歷史能夠選擇,項羽,就是這個人選。

  • 3 # 風嬙遙度天際

    戰神這個稱號估計不太恰當了,應該是天神更合適,203的大個,日本人本來就矮,再加上項羽力大無比,舉千斤鼎都不是問題,那他要是到日本戰國時期那太恐怖了,什麼武田信玄,織田信長,豐田秀吉,視如草屑,如果8000江東子弟再帶過去,估計統一了。

  • 4 # 熊二的每一天

    可以統一日本

    項羽當年霸王別姬,一個人挑劉邦+各諸侯共計80萬大軍,整整從天明砍殺到天黑,斬殺劉邦3000多人

    那個時代的日本經歷了長達上百年的戰亂,整個國家的經濟已經接近崩潰了。國內的大名們以五大老為首實際上都握有強大的地方自治權和兵力。

    2

  • 5 # 歷史小浪花

    項羽作為中國傑出的軍事家,一生打過上百場戰役,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古人對項羽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項羽一生南征北戰,在鉅鹿之戰中,以破釜沉舟的勇氣擊敗章邯、王離率領的秦軍主力,從此秦軍無力再戰。秦國滅亡後,入主關中,與漢王劉邦進行為期四年的楚漢之爭。最終於垓下被圍,在烏江自刎含恨離世。

    宋代詩人李清照在《夏日絕句》中稱讚項羽“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足以證明項羽在歷史的地位無人能抵。

    日本戰國時代是指日本15世紀後期至16世紀後期間的時代。在日本戰國時代,日本陷入各個小部落廝殺之中,其中最有名的三個人分別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正式經過這三個人的努力,日本才結束戰亂,進入江戶幕府時代。

    織田信長最大的貢獻,是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不懈的打仗),成為當時戰國時代最強大的大名,於後來成為日本局勢的領導人,並使持續百年的戰國時代的戰爭走向終結。

    豐成秀吉,原為織田信長下屬,後成為織田信長實際接班人。在位時發動了對北韓的侵略戰爭,最終佔領北韓全境。而後明朝的入朝對日作戰,最終將日本趕出北韓。期間豐臣秀吉去世,北韓之戰後,豐臣秀吉實力大打折扣。

    德川家康,是豐臣秀吉五大老之一,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成為實際控制人,開創江戶幕府時代。使日本維持了260多年的和平統一局面。

    以上三位在日本都是受人尊仰的人物,他們為統一日本,結束戰亂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項羽、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都為國家的統一做出了貢獻,結束了長久以來的戰亂,項羽擅長作戰,進行大軍團作戰。而日本因為土地面積小,每次打仗只有兩三千人打仗,如果項羽生在日本戰國時期,肯定是一位所向披靡的大將軍,如果再有好的謀士輔佐,項羽肯定戰勝群雄,結束日本戰國時代。

     

  • 6 # 木月先森

    看了前面幾個回答,個人覺得項羽可以統一日本戰國還是有點浮誇。

    首先第一點時間問題,日本戰國以日本應仁元年(1467年)的“應仁之亂”為起點,此後的一百五十多年中,各地大名(相當於諸侯)互相攻伐,到了慶長二十年(1615年)豐臣氏被滅,日本戰國結束,所謂亂世出英雄,日本的戰國也湧現出一批像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上杉謙信等一批有勇有謀的名人。

    從時間上講,項羽生於公元前232年,死於公元前202年。和日本戰國相差1500多年,日本戰國時期已經出現了火器,有鐵炮、火繩槍等。如果讓項羽去單挑,我承認項羽可以一以一敵十,甚至以一敵百。在日本戰國算一個特別厲害的武士,但是統一一個時代,需要個人的領導力,軍隊的武器裝備,戰爭的謀略,周邊的敵人實力,以及等等時代的各種因素,一個人想要改變一個時代,不是作戰勇猛就能完成的。

    這就像問古代大俠和現代人打架誰會獲勝,我們可以用火器解決問題的,為什麼和你拼拳腳?除非你是火雲邪神,能躲子彈,那我認輸。

    其次在日本戰國確實有很多武士,而且日本一向也崇尚武士道精神,這一段時期是日本武士最為得意的時代,各大勢力都想爭奪戰將,作為自己開疆拓土的利器,我認為項羽可以作為一流武士,為大名征戰做將領還是綽綽有餘的。

    第三,我們要明白項羽不是完全憑個人努力拼上去的,說白了項羽不是一個平頭百姓靠個人能力作為西楚霸王的,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孫,項梁發動吳中起兵時,就已經有精兵八千人。這時期項梁的提攜很大的,看過“陳勝吳廣起義”的都知道,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時,做了充足的輿論準備,才敢起兵。雖然在亂世起兵是暴政所逼,但是想忽悠別人替你賣命,不是你說我能一拳打死十個人或者我能舉起一個鼎,別人就能跟你起義的。這對人心的把握也是重要的一環。但是項羽最後敗給劉邦也是因為他擁軍自傲,聽不進去謀士的話,失去人心,這才在垓下被草根起兵的劉邦打敗。

    所以項羽在日本戰國可以成為一個猛士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要統一日本戰國,我個人覺得他在謀略和用人上還差點。項羽頂多在日本戰國作為一個大名手下的戰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遊走於詩詞中的漁翁,為何成了隱逸超脫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