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曉偉

    不管是不是主動雷達制導的空空導彈,都需要戰機自身雷達完成掃描 跟蹤 鎖定這幾個動作,所以主動雷達發現隱身戰機不是靠的本身的雷達照射,必須要戰機鎖定之後才能發射。

    再者隱身戰機技術叫低可探測技術,這種 技術利用雷達波反射和塗料吸收達到削弱雷達回波。但是在雷達探測距離的幾大要素之中 功率 頻率 訊號處理是決定雷達探測距離的因素,所以空空導彈的小口徑雷達想在遠距離抓住隱身戰機是不可能的。

    當然別忘了導彈都有資料鏈可以依靠其他的大功率平臺的引導,所以單靠空空導彈自己的雷達需要很近距離才能實現。

    當然制導方式的不同影響空空導彈對隱身戰機的作用距離,這裡只談空空導彈本身的雷達。

  • 2 # 五嶽掩赤城

    只要引導到位到位,完全可以咬到,更何況目前雷達技術發展遠超快於隱身技術

    主動雷達導引頭導彈並不是真的發射後不管,全靠彈上雷達自己去找目標進行攻擊。彈上雷達只是在最後20公里左右才開始啟動搜尋和鎖定目標,在沒有完成彈上雷達鎖定目標之前,全靠戰鬥機上的機載雷達鎖定目標,提供目標資訊,並進行修正。

    但是這段過程與傳統的半主動雷達導引頭空空導彈攻擊模式不同,現役的主流主動雷達導引頭空空導彈,可以不需要太精確的目標資訊,只需要知道個大概位置就行了,戰鬥機還可以傳送無線電指令(更先進的用資料鏈)來引導空空導彈修正位置偏差,只要引導到大概位置就行了。所以那碗口大的小雷達並不是隔著幾十上百公里外去“咬”隱身戰鬥機,而是大約十幾二十公里的距離去咬隱身戰鬥機,距離近,自然咬的機率大很多。F-22和F-35各角度雷法反射面示意圖,F-22只有在正面極小角度才能達到最小的0.01平方米反射面。

    另一方面現代雷達技術發展很快,現在新推出的中遠距離空空導彈,開始應用AESA雷達導引頭技術,導引頭的搜尋範圍和距離大大增強,抗干擾能力更加突出。日本的AAM-4B空空導彈是全世界第一款使用這類AESA雷達導引頭的中距空空導彈,更換雷達導引頭之後,其末端彈上雷達工作範圍從20公里增加到38公里,理論上即使對上F-22最小的0.01平方米的雷達反射面,在大約8~9公里處也可以實現鎖定目標。

    這一類的空空導彈導引頭很多,俄羅斯的也在航展上展示了其用於R-77改進型的AESA雷達導引頭;除此之外,歐洲導彈公司(MBDA)也計劃給流星導彈研製AESA雷達導引頭。毛子的AESA雷達導引頭,現代雷達和火控技術發展相當快,對於隱身技術來說,已經有點應接不暇了。

  • 3 # 哨兵小虎

    崤山小虎第326條回答。

    空空導彈雷達制導方式分為兩種,一種為半主動制導方式;一種為主動制導方式。

    而題主提到的剛好是主動制導雷達彈,也就是傳說中號稱“發射後不管”的導彈。

    那麼我們來看看這款所謂“發射後不管”的導彈的“工作流程”:

    一、載機機載雷達發現隱身目標。

    無論是什麼導彈,都必須是載機的機載雷達先在遠距離發現目標,對於隱身目標也是一樣的。

    (再科普下,所謂隱身目標並不是雷達對其完全不可發現,只是其的RCS相對較小,參考RCS為5㎡,隱身目標的RCS為0.1㎡以下。)

    所以,導致機載雷達發現隱身目標的機率和距離都大大縮短,大約縮水68%。

    二、機載雷達向火控系統傳輸指令。

    機載雷達在發現目標後,立即將資訊傳輸給火控計算機,由火控系統按導彈包線資料進行解算。

    三、機載雷達持續制導以至完成末制導。

    此時有點類似“接力棒跑”,機載雷達還是得持續為發射出去的導彈提供製導資訊,由導彈依靠其發動機繼續朝目標方向飛去。

    直到達到末制導距離要求,導彈上雷達導引頭開機工作,鎖定目標,與機載雷達完成末制導交接。

    四、末制導追蹤目標。

    此時正如題主所說,碗口大的雷達,能否“咬上”隱身目標?

    導彈的末制導距離對於三代機也就20公里左右,對於隱身目標最多也就7~8公里。

    那是不是就說明距離7~8公里就一定能咬上呢?

    距離7~8公里導彈導引頭是在目標不機動、導彈導引頭持續截獲的狀態下才能咬上,此時也就相當於進入了導彈的“不可逃逸區”。

    但,①目標是隱身的,導彈導引頭有能力做到持續截獲嗎?②目標肯定具有先進的告警系統,此時的隱身飛機告警裝置估計都響成一片了,目標可能不機動嗎?

    所以, 末制導成功捕捉的水分是很大的。

    五、導彈的引信引爆戰鬥部。

    不要以為導彈的末制導完全捕捉目標,就一定能夠殺傷目標,最後一步是導彈的引信要測量與隱身飛機的相對位置,距離符合要求,才能引爆導彈引信。

    那麼,怎麼導彈的引信對於普通三代機訊號必定沒問題,對於隱身飛機呢?這裡我們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最大的可能就是引信引爆導彈戰鬥部的時機過晚或沒能測得距離訊號,那麼對隱身飛機的傷害就可想而知了。

  • 4 # 一切歸功於偉大的你

    機載雷達是難以發現隱形戰機的,特別是遠距離的時候,即便是有源相控陣雷達,也難以捕捉到隱形戰機的身影……

    但可以依靠地面大型雷達系統進行探測,戰機和地面雷達網是資料共享的,並可實現資料鏈即時傳輸,依靠地面的低頻雷達的共振效應是完全可以發現隱形戰機的,但也只是發現F22的蹤跡,能不能鎖定目標並引導戰機和導彈進行攻擊尚無實戰例子……

  • 5 # 航空視界

    對於隱身戰鬥機的探測是個世界性的難題,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裝備隱身戰鬥機,至於主動雷達制導的空空導彈在多少距離內可以截獲隱身戰鬥機的雷達波反射特徵就是機密了。

    實際上主動雷達制導的空空導彈並不是完全依靠導彈自己攜帶的雷達來實現對目標的鎖定,機載火控雷達才是關鍵點。現在的問題是火控雷達能在多大的距離發現隱身戰鬥機。

    以F-22A為代表的五代戰鬥機的雷達反射截面積僅僅和一隻小鳥差不多,這個會給中距空空導彈的使用帶來很大的麻煩。不過現在裝備隱身戰鬥機的國家基本是用來建立威懾的。

    目前雷達的發展遠遠跟不上隱身技術的發展,隨著隱身技術的發展,未來更是一個挑戰。

  • 6 # 不良人孟起

    這個得看實際情況,首先要明確一點,隱身飛機並不是真的隱身不能被發現,而是對雷達波的反射率很小,使得雷達發現距離大幅度縮小,另外要搞清楚的是所謂發現目標不光是指雷達掃描到目標最重要的是能進行持續跟蹤和鎖定。戰機上的雷達的從直徑到發射功率都要比空空導彈上的大很多,就以毛熊蘇35上的雪豹-E無源相控陣為例,對5㎡大小的空中目標發現距離大概在300㎞左右,而對1㎡大小的目標就縮減到了180㎞了,對於像美帝F22那樣正面反射面積低到0.0001㎡的發現距離不會超過60㎞,能跟蹤鎖定的距離就更短了。空空導彈上的主動雷達導引頭受限於尺寸與發射功率,雷達制導中距彈一般都在距目標20㎞左右時才開機(高盧雞的米卡除外),前段都是無線電指令或慣性制導的,除非本機火控雷達已經鎖定了敵方隱身戰機,能夠引導導彈進入主動導引頭的鎖定距離內(這個距離估計都只有幾㎞了)才有可能擊落。而在此之前沒有鎖定對方那就是空射了,想要擊落隱身機那就得拼人品了。至於種花家兔子們的殲20黑絲配的PL15能否幹掉猛禽與肥電,個人覺得還是有一定勝算的。以上只針對戰鬥機間的中距對抗,現代戰爭是個立體戰場隱身戰機也不會獨立作戰,隱身戰機只有配上預警機和電子戰戰機才能發揮其最大功效。建議剛入門的軍迷可以看看《燃燒的海洋》與《雷霆出擊》這兩本小說,瞭解一下空中作戰的基本戰術。

  • 7 # 緯度與空間

    首先看研製科技水平,同樣是制導導彈研製水平不行你得制導水平就不行,距離及飛行轉彎能達到幾個G及目識別抗干擾都是制約條件,其次飛行目標是幾代戰機這個如果你拿80年代的導彈去攻擊F22基本沒戲

  • 8 # 網路評論清道夫

    用結果來說明原因吧,你看現在隱身戰機設計時不都配有中遠端空空導彈嗎?導彈廠家會考慮不著對付隱身目標嗎?肯定有辦法

  • 9 # 聯合防務

    首先得搞清楚一個概念,隱形飛機並不是看不見,也不是雷達完全發現不了,而是回波訊號比較弱,發現距離會大大縮短而已。而目前各國裝備的雷達主動制導空空導彈又不是全程靠彈上雷達去搜索和跟蹤目標,尤其是中程空空導彈和遠端空空導彈,在發射後的初段和射程中段一般都是採取別的制導方式。比如,美國現在的主力中程空空導彈AIM-120,就是初段慣性制導、中段半主動雷達制導,直到末段才是主動雷達制導,其主動段制導的距離不超過15公里。俄羅斯的R-77中距空空導彈也與之類似,初段到中段也是慣導和半主動雷達制導,到了末段(不超過15公里)才會進入主動制導階段。

    事實上,現代中距彈上的主動雷達的探測能力普遍超過15公里,比如R-77較新型號上的雷達,對RCS為5平方米的目標,探測距離就達到25公里。根據雷達探測距離跟RCS的大概換算關係,對於RCS為0.5平方米的初步隱身目標,R-77上雷達的探測距離仍然能達到15公里左右,基本不影響末段的跟蹤。

    所以,事實上制約中距彈的,並不是彈上雷達的探測和跟蹤能力,而是發射前能夠及時發現目標,以及發射後初段和中段的半主動雷達段能否保證穩定跟蹤。T

  • 10 # 晨曦談兵

    隱身飛機從來不是發現不了,只是探測距離大大縮短了罷了。這個問題對雷達制導的主動中距空空導彈也是一樣。

    隱身飛機本身氣動設計、吸波塗料,主要針對的是X波段(3CM左右)以及上下範圍,而主動中距空空導彈的雷達導引頭,使用的也多是X波段或者更短一些的波段,比如Ka波段(0.75-1CM)。所以,主動中距空空導彈受隱身飛機的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

    一般來說,現代先進的中距空空導彈,比如R-77、AIM-120C5,PL-12等,其雷達導引頭對典型戰機目標的最大探測距離在20-25公里範圍。如果是面對F-22這種隱身戰機,其最大探測距離可能會下降到8公里左右。

    不過,實際上,隱身飛機在不同的角度雷達反射面積(RCS)差別是比較大的,比如其正側面RCS甚至可以達到1-2平方米的程度。在這個角度,F-22與3代機的差別並不是很大。所以,根據不同的角度、狀態,現代先進的中距空空導彈,其導引頭對F-22的最大探測距離,會在7-20公里這個大概範圍內波動。這樣來看的話,還是可以接受的。當然,如果是正面接戰的話,如果是中距對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如果從整個空戰過程來說,這種影響可以進一步的降低。因為即使是面對常規戰機目標,20公里之前也是需要載機雷達進行照射並持續引導的。如果是面對隱身飛機,不過是這個引導過程需要加長一些罷了。即使是真的需要“一路引導”,也不過是相當於變成了半主動中距導彈罷了(比如R-27)。

    目前一個比較新的趨勢是,開始相控陣雷達導引頭,或者紅外導引頭的中距空空導彈。紅外導引頭的俄羅斯比較早的就有實踐,比如R-27T。日本比較早的就為自己的AAM-4B中距空空導彈開發了相控陣雷達導引頭,最大探測距離明顯增加。中國也進行了這方面的研製工作。

    後面,隨著T/R單元技術的發展,在一定體積內,可以集中的T/R單元數量越來越多,散熱能力越來越強,功率也會越來越高,最大探測距離有望進一步的增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機葡萄辨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