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蓋世神算

    《易經》最初雛形即預測理論,然後才有甲骨文卜辭。學習《易經》的利益,是預測事情結局。義理派的修身治國術,反人類而養皇私。

    《道德經》是順人性的治國理政理論經典,是人類無汙染無戰爭的思想理論。如今工業氾濫,工業流毒遺害無窮,人類將咎由自取的承擔工業革命以來一切骯髒的後果。《道德經》就是被人類戰爭私慾遺棄的寶典,如今實行已晚,沒有什麼利益可言了。

  • 2 # 華繼善

    易經:它教會人們看問題.和分析問題的特殊措施,也就是教會了我(看問題.和分析天人事物變化的問題)要站在(多樣式)的平臺、和(多方向)的(觀念)演變運動變易轉化、去明瞭(一切中心觀念變化)的(陰陽二面性)的善惡吉凶之自然歸律因果趨向……而達到(天人合一)即(知行合一)的(大同和諧)正確選擇方式和方法!所以世間、多以(最弱殘人等)操預知面相占卜堪輿等各種形式.以勸導解惑破迷謀生是也。

    ……

    道德經:它教會了我們正確認識(宇宙天地.人性事物)互相感應相通和(相互依賴共存)地(宏觀整體)之(認識)途徑……心,即(赤子初心)地真如實性之相理矣!所以世間、有醫藥.丹藥.養生修煉.以濟世謀生是也。

    ……

    又佛教之佛、是心即佛!乃皆因(無明塵埃)蒙了湛然(圓明心鏡)而不能明鑑萬物萬法(真假)二元對立(陰陽明暗)而顛倒黑白.煩勞大起.痛苦災火煎熬、如入大地獄是也!所世間、有廟宇寺院僧人(單.寡孤.獨.流乞.浪子)演示周作禮樂修佛...以做(行為示範)警戒驚世...之受香火供養矣。

    ……

    孔子文化:它代表著人類地(教育)理念!它重點突出在(明確認)宇宙人生事理.的自然歸律、而明確(心理觀念)的(陰.陽)兩性之(善惡吉凶趨向)而知止(以止於)至善,此方稱謂為(多學.博學)之道地宗旨意義、作人才能(明明德)而親於人民...才能引導人民(止於至善)選擇正確趨吉避凶之道...而遠離諸苦.以離苦得樂...是也;其養生健康如是、齊家治國均如是也!所以世間、有學堂私墊.啟蒙延師徒(教育)之授道也。

    ……

    國家法律尊嚴:以(刑罰)獎懲牢獄整治、專制(無道.無德)者……以敬效尤也!

    ……

    國家政治機密:乃(興邦)立國之根本、概括國防科技.軍隊武器科研...是也。

    …………

    反此者、無有是處!

  • 3 # A一安然

    明天道,董陰陽,知變化,識哲理。

    辦人事,和自然,講義理,法規律。

    學術數,探未來,啟智慧,展前程。

  • 4 # 金剛一樣的堡壘

    在《周易》這本書中,全書都在貫穿著一個“位”的概念。尤其是孔子為之作的繫辭,對“位”的關係,有更多的闡述。主要是說天尊地卑,君有“君”位,臣有臣“位”。包括每一個卦,都有“位”的關係。雖說這是我們所批判的封建思想,但在今天的社會來說,每時每刻,無處不在的都有對“位”的要求。所說的做人要在“位”不越“位”,該說的要說,該做的要做,不該說的千萬不要胡說,不該做的千萬不要去做,那樣就會適得其反。這是我們做人和做事中很關鍵的一個環節。

    現在的企業都講團隊精神,假如做人能把握好“度”與“位”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能處理的很好,團隊也一定會團結。

    如果有人把《周易》單純的看成算命的書,我認為就是大錯特錯了。不錯,《周易》涉及了算命,但算命或預測,對於這本書來講,它只是一個極小的方面。我不反對算命,但做人不能全部信命。現在有時我也算著玩,那是在對某件事情,舉棋不定或很迷茫的時候,我自己就算一下,當卦上說的很時,我會信心百倍的去把事情作完,當算的不好時,我就要冷靜的考慮事情的過程與結果,理智的還是要去把事情辦完。不要認為算得不好時,就不辦事情了,那樣是不對的。有很多的事情,我們是“貴在參與”,在參與的過程中,我們也能學到很多的

    世事萬物,紛繁複雜,雖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但“類”中之物,“群”中之人,各不相同,正是這世間萬物組成了一個多維立體空間。人們追求的目標,不外乎為財、名、權、勢等而已,我們將其歸結為“目標點”,如果把每一個人作為起點,與各不等值的目標點“目標點”相連的話,便構成了一條條直線,按數學上“兩點決定一條直線”的原理,從任何一個人的起點達到目標點,在理論上都是具有必然性的,此即常言的“殊途同歸也”,所以說,世界雖是這麼複雜,卻又總是包含極其簡單的道理,如何在這個複雜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那條“兩點之間的直線”才是也應該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真理。

    道德經

    老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質。“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甚信”,含有真實可信的事物的本質。“道”產生萬物,萬物其中有“信”,含有真實可信的事物本質。“道”產生萬物,萬物產生後又向它迴歸。“道”好似萬物的宗主,它是萬物的匯歸之地,萬物都歸附於它。“道”在萬物中的體現稱作“德”。“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大“德”的樣子,一切以“道”為轉移。天得到它就澄清,地得到它就安寧,神得到它就靈驗,川穀得到它就盈滿,侯王得到它就成為天下的君長。“道法自然”,它是自然的縮影和化身,是大自然及其規律的代名詞。

      “道”又是宇宙萬物的本原。“有名”是萬物的根源,天下萬物無一不產生於天、地這樣的具體的有形之物;“無名”則是萬物的始端,具體的有形之物均產生於“道”和無形的“一”。“道”的運動就是向相反方向的轉化。它的運動軌跡是由近及遠,越離越遠,但最終又由遠處返回。天、地和人均取法於“道”,無一不是如此。如對於萬物來說,“道”使其從無形成為有形;但“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又使其從有形轉化為無形。無形既是萬物運動的起點,又是萬物運動的終點、歸宿和本根。

      在認識了“道”並據此瞭解天下萬物後,老子認為認識的過程就已經完成,因而主張堵住耳目口鼻,關閉感知的大門,“絕學”、“棄知”,返回到無知、無慾的純樸狀態。

      老子主張透過觀察萬物來認識其本質。這使他的認識論具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因素。此外,他又認識到,只有透過理性思維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這一觀點也是值得肯定的。另外,老子又主張只有無慾,才能認識無形之“道”的奧妙,這就使他認識論帶有神秘的色彩,但同時又揭示了一種獨特的認知方式和與眾不同的思維模式。

    《道德經》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哲學系統,它透過做人處事以及治國方針向我們闡述了我們應該保持己身,且長且久等道理。我們生於一個從面對面交際向全面數字化科技化互動的過渡時期,所以我們更需要堅持《道德經》裡做人處事的道理並且沿襲發揚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使之始終保持我們中國的特色甚至引領世界。

  • 5 # 寂語堂齋

    《易經》和《道德經》到底是一本什麼書?

    根據我學習研究的體會,我認為《易經》就是對當時那個時代人們社會活動的一種記錄。伏羲創八卦,文王演周易,八卦其根本就是八方,天地間的一切生命都生存在這八方之內。六十四卦是根據八卦中每一卦每一爻發動,又動出八個卦來,這樣就是八八六十四卦。文王是用這個體裁方式作的記錄,至於孔子所作的《傳》似乎不可全信。

    《易經》最根本的用途是體現在預測方面,那為什麼《易經》能預測?這大概可能是千古之迷。古時最早用《易經》預測是有一本書叫《大衍之數》,用這種方式預測十分複雜。後發展到宋朝邵康節這個人創立後天八卦,把以前的八卦方位給改了,這樣以前的八卦就稱為先天八卦。邵康節著有《梅花易數》以及六爻預測法,從這時開始《易經》預測才走上了正軌。到了明朝,劉基劉伯溫著有《黃金冊》,豐富了六爻預測法。到了清朝,王洪緒著有《卜筮正宗》,用的也是《黃金冊》理論。到了現代的九十年代,邵偉華著有《周易與預測學》,用的是邵康節的理論。至於《易經》應用於其它領域預測,比如《奇門遁甲》,《紫薇斗數》等,不詳。命理學跟《易經》不發生任何關係。

    《道德經》是一本哲學書,是中國式的哲學,是華人的哲學,是華人的智慧。

    那麼學習《易經》《道德經》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何利益?

    你要想學習預測,你就學習研究上面我給你列舉的易學書籍,如果不想學預測,那麼學習《易經》沒有任何利益,而且會浪費很多寶貴時間。

    如果你想幹一帆事業,有大志,那麼你就必須研究《道德經》,如果就想做一個普通百姓,那麼學習《道德經》也沒有什麼意義,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利益。

  • 6 # 我在天邊等你

    學習傳統文化的思想和理念,真金白銀等顯性的利益是帶不來的。不過這些哲學思想能提高個人的修養,思維方式,處事能力,可能帶來很多隱性的好處。

    前些年有個問題火遍網路,有人做了個節目,隨機問路人的幸福感,就是:你幸福嗎?這個問題的回答各式各樣。很多家財萬貫的人說自己很煩惱,而很多生活平淡的人卻覺得很幸福。

    那麼什麼是幸福?幸福是很虛的,我們沒辦法給出準確的定義,這是牽涉到唯心的東西。就像《莊子》裡面的故事,莊子其人非常有才華,但是他卻很窮,經常揭不開鍋,吃上頓沒下頓。莊子不願意出世為官,他覺得每天種種田,釣釣魚,搞搞哲學研究,編編草鞋賣幾個錢買米,粗茶淡飯,無拘無束,這樣安貧樂道的生活就很幸福。

    有個故事說,莊子在河邊釣魚,楚王派使者請莊子出山,莊子說,我聽說楚國有隻神龜,被殺死時已三千歲了。楚王用綢緞把龜蓋著,用竹箱把它珍藏起來,供奉在廟堂上。請問,這隻烏龜是願意死了之後的屍骨被人們當寶貝呢,還是願意拖著尾巴在泥水裡打滾?使者說,自然是願活著了。莊子說,兩位請回吧,我也願意在泥水裡打滾。這個故事說明,莊子雖窮,但是他要的是自由,他的精神世界很富足。

    還有個故事講,惠子做了梁國的宰相,(這個惠子是莊子的好朋友,就是我們常聽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故事裡面和莊子辯論的那個人。)有一天莊子到梁國去拜訪惠子,惠子感覺莊子比他強,害怕莊子搶了他的宰相,就派人在國內抓莊子,搜了三天三夜。莊子前去見到惠子說,你有沒有聽說過南方有一種鳥叫鵷鵮(傳說是鳳凰的一種),它從南海出發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實不吃,不是甘泉不喝。有隻貓頭鷹得到一隻腐臭的老鼠,鵷鵮經過它時,貓頭鷹抬頭害怕老鼠被鵷鵮搶走了,就對著鵷鵮發出“嚇”的怒斥聲。現在你是想要用你的梁國來嚇我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精神世界富足的人的眼裡,什麼王侯將相,什麼金銀珠寶,什麼香車美人,這些就像貓頭鷹嘴裡腐臭的老鼠,人家根本不屑。

    還是莊子的故事,有一天莊子餓的迷迷糊糊,睡著了,做了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非常愜意。莊子醒來之後驚慌不定,弄不明白到底是莊子做夢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子。李商隱有句詩叫: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說的就是這件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能打破生死界限,那才是最大的自由。精神的財富才是真正的財富。

    回到話題,學習《易經》,《道德經》這些解釋自然大道的書籍,是對人精神世界的洗禮,這些智慧給人帶來的財富,不能簡單地拿多少錢,多高的地位來衡量。而是達到一定的境界之後,再去面對多少錢,多高地位的態度。

  • 7 # 琮璋

    《易經》帶來了二進位制,因而有了電子計算機的基礎;

    《老子》帶來了“道”的理論,之後,天下人才有偉大、樸素而又科學的信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的水質適合養殖大鱗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