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豫鄉文旅
-
2 # 有緣人153832681
農村俗語,"千日錛,百日斧,要學大鋸一早晨"。這裡農村過去木工學徒三年親身體會。
千日錛,是技術活,講究的事打眼,刨料,
百日斧,講究是體力,體能。
要學大鋸一早晨,講究的勤快,勤勞,過去大鋸都是兩人對面拉鋸。
小木匠首先要放好料,然後拉線,用斧或鋸。古語有,一料二線三打眼的說法。
現在不同了,電器化,省工省時省力。不用一大早拉大鋸了。圖片來於網路。
-
3 # 午夜聽心
這句俗語主要是針對木工的,做木匠的都知道越是細緻的技術活越難學。比如說凳子打眼,打小了不行,打大了不行,打直了不行,打斜了也不行,非得按一定的斜面,不大不小,如此做出來的凳子才美觀、結實又好用。看似如此簡單的東西沒有三五年功夫還真做不好。其他象雕花、鏤空就更難了。相比這些細緻活,用斧就相對簡單一些,但也要一定的工夫,砍出來的木板才平整、直溜,否則也是東斜西歪,根本不合要求。用大鋸就簡單了,因為,大據一般都是兩個人拉,即使是生手,只要順著對方的力平衡使輕就可以了,況且,所鋸的木頭都彈有墨線,你只要不讓鋸齒不偏離墨線就行了。
-
4 # 響水大米
農村俗語:“千日錛,百日斧,要學大鋸一早晨 ”,這裡面有什麼講究嗎?小時候在農村木匠是個很吃香的職業,家家都需要木匠來打一些東西,大到蓋房,小到桌椅板凳,都是木匠師打造出來的。而這裡所說的,錛、斧、大鋸都是傳統木匠所用的基本工具。
千日錛,錛是一種削平木料的工具,它類似於鋤頭樣的工具。錛又分長錛和短錛,一般在削平大木料的時候用長錛,使用的時候需要腳固定木料,然後手臂上揚,高舉長錛,最後直接刨向木料,需要提前預測好力度,否則用勁大小決定了木料刨的深淺。並且如果手把不夠的話,很容易砍向自己的腳。小時候家裡蓋房,所有的房梁都是木工師傅一下一下刨出來的。兩根木料分別錛出角度,然後才能釘成三角架。所以錛使用的熟練程度和水平決定了木匠師傅的水平。
千日錛的意思就是說,想要使用好錛這個工具,最少得三年的苦練才鞥熟練運用。那麼相對比較來說,斧子就比較簡單了,差不多3個月就可以熟練應用,大鋸就更簡單了,普通人都可以上手,只要來回使勁平著用力就可以了。
“千日錛,百日斧,要學大鋸一早晨 ”雖然適用於木工,但是在我們生活工作中也有很深的意義,對待一項工作,誰都能幹。但是要想把這個工作做好,就需要下一番努力和工夫,要想把工作做精,自己成為這個工作的專家,那麼就要不斷訓練和提升自己。最後才能達到千日錛的狀態水平。所以深刻地理解這句俗語的含義,有利於我們對待工作和自身修養的提高有很重要的意義。 -
5 # 七星老農
農村俗語"千日錛,百日斧,要學大鋸一早晨",這裡面有什麼講究?
過去在咱們農村,木匠是一門很了不起的技術活兒,一般要學徒三年才能夠出師,出師後你還不一定是一位技術高超的好師傅,所以,需要你在實際操作中去鍛鍊,向其他同行們學習,力求自己的手藝精益求精。
千日錛在這裡"千日錛"主要是講"刨"木料,刨木材師傅們一般都彈有木線,你必須按照木線去刨,首先用二輪刨打粗,然後再用長刨去把木料刨均勻,刨直,你一邊刨,一邊要看著木線卻不能刨薄了,也不能刨偏了,如果你不認真,不小心把木料刨出一個關刀口來,那等於你又把那根木料給浪費了,弄不好主家還要賠償呢。
所以,刨料看似簡單,不但是細緻活,而且還是體力活兒,刨料時你必須站好弓步,兩手握緊刨子,前後俯衝,說實在話,一天下來,說不定你會感覺到全身的骨頭象散了架似的。
百日斧所謂百日斧,是指斧頭正口斧與邊光斧,正口斧刀口厚,一般用來打粗,邊光斧只有一邊開口,一般用來砍小料,斧頭功看似簡單,可是五六斤的斧子,你右手單舉著砍上一天,也算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了,而且你高舉它砍伐樹木時,必須看著木線,看著木質的紋理去順勢砍,如果你逆著砍,可能會撕裂木料,引起無法修補的損失,影響著傢俱的外感美,所以,如果你想砍得一手好木料,想自己手上有勁,又手穩,還真需要練上百日才行。
要學大鋸一早晨要學大鋸一早晨,在這裡並不說你一個晨就能夠學會大鍋了,大家也知道,過去由於沒有電鋸,鋸木頭主要是用龍頭鋸,就是背駝齒長兩頭上著一根木棍的大鋸,這東西鋸起木頭來很吃力,樁子必須穩,所以你學習龍頭鋸,必須利用一早一晚先練習站好馬步功才行,因為大鋸鋸木一般是大樹,腳必須一前一後弓著,雙方手握著鋸,你一來我一往,身子必須一前一後搖擺著,如果你不練習好站樁,你真還跟不上對方的節奏,那就無法拉下去了。
所以,農村俗語"千日錛,百日斧,要學大鋸一早晨",主要是講,你如果想學習木匠,要練習好木匠活中的基本功,才能幹活輕鬆愉快,手藝才真正上身了。
-
6 # 老阮15
謝謝諾婭友邀請!這個|問題只能粗淺的說兩句。“錛”“斧”“鋸”都是過去的木工用具。錛也叫錛子,是木匠使用砍大木料的工具。木柄一米左右,鐵刃寬兩寸左右,刃與柄成九十度彎壯。。木工必須雙手掄起,用力向下砍。要在較大的木料,象古時房子上的大梁上只憑眼力砍出一個平面。而且使用這種工具一不小心,會砍到自己腳上或腿上。所以用錛砍木料看超來是粗活,實質上必須有很好的眼力和手上強硬的功夫。也就是說,這種活粗中有細,比起用斧要難學十倍。至於拉大錘,是當下手‘的活,學也很容易。 這句俗語的含意就是說學什麼工匠,必須練好眼功和手功。
-
7 # 1143160127吳世金
這是對過去生活的美好回憶啦!
在過去,學一門手藝,是很難的。手藝人是受人尊重,很吃香的。
農村人經常會說:為人不學藝,擔段鴛篼系。所以,學一門手藝,是農村人的最高理想啦!
過去的年代,農村的文盲多,手藝人少,手藝人又很保守,奉行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的信念。所以,學手藝是很難的事情。
在農村手藝人中,學木匠是比較困難,時間長,從鋸子,斧子,到錛子,這僅僅是外表功夫,都需要很長的時間,再到難度大的精細活,更是可想而知了。
木匠之所以工錢高,是因為學習時間長,學習難度大。
-
8 # 愛說的大叔字字暖人心
謝邀,關於木匠這行道,過去在農村是很看重吃香的。從大到起房蓋屋,小到打個桌椅板凳案板都離不開木匠師傅的精心細作。好的木匠師傅用的工具是不允許別人亂使用的,就比如說這句俗話裡的錛子,我八伯做這細活最拿手,每家蓋房做木樑都少不他,做出的大梁、二梁、椽子支架結構穩定堅固。聽我父親講,八伯從十幾歲就學木匠手藝,他跟隨縣城名師學了十五六年,名師出高徒。他錛子製作出的材料平面,光滑平整,介面安穩無縫隙。他憑得就是多年的積累的功夫,就是所謂的眼力、手力內功,一般人是比不上的。錛子這種工具在未匠行非常獨特,要想熟練操作,得費九牛二虎之力。至於斧子和鋸,相對於說比較簡單快學,但要想真正學好一個出色名匠,都得有長期內功來磨鍊,就說兩人拉大鋸解木板說,人家木匠師傅在一面鋸出的線是筆直的,還不費勁。而你這面,鋸出線條歪斜不正,還累得滿頭大汗。因此說,我們無論幹什麼事情都要認真仔細地專研磨練,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鏽花針。
-
9 # 老蛇正宗
千日錛,百日斧,要學大鋸一早晨。什麼意思呢?年青人恐怕不知道,我們年輕時也只看到過斧頭和鋸子,未有看到過“錛“,因此我先說百日斧,一日鋸。
百日斧,一般年青人去學木工,要學三年整。其用斧頭闢木頭是一門基本工,用一根大木頭做木柱子時,先將木頭橫放在二個各有三足三頭的木碼上,然後先找比較順手的角度闢斜面,從木頭根部闢向木頭頂部。再旋轉園木頭依然從根部動斧,闢向木頭頂部,木頭旋轉一圈,全部闢平,一根柱子雛形出來了,再用短粗鉋子推鉋一遍,然後用細短鉋鉋細平。這柱子多少都有彎曲的,所以不能用長鉋鉋。
彎柱子做榫眼時,用“套數”之法求出柱子離中心線彎曲多少尺寸。套數法:用4根線分別置二塊夾板四角,夾板長約56Cm,寬約11.2Cm(魯班尺2尺X0.4尺),此時柱子根部與頭部已鋸出二個90度的端面,並用墨斗掛出端面垂直線,彈出柱子十字形中心線,再用兩塊夾板將木柱毛坯子夾住,夾板中心線對牢柱子中心線,四根線收緊,形成框狀,將木柱毛坯定形在四根線之中,然後木工師傅拿著削淨的約40Cm長的竹片,在榫眼處求得上、中、下三個點的尺寸,在四根線處將毛竹片記下柱子凹凸尺寸,轉畫到大梁的榫頭上去。這樣一來大梁榫頭與柱子榫眼的凸凹就非常合縫。
所以說這木工斧頭功夫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柱子闢直的質量和進度。如果要直闢一根木頭的一面,斧功好的話,運鉋二三遍,木頭面就平了,如果爺功不好闢不直,這鉋就沒法鉋平,所以學斧頭功非要百日不行。
拉木鋸非常好學,如果拉鋸走偏線了,可以往回靠一靠鋸鐵,慢慢就返回中心線了,木匠師傳教一下,你就學會拉鋸了。只是較正鋸齒有點難,為了讓鋸路寬於鋸鐵,使不卡鋸,部份鋸齒必須住一邊斜出一、二毫米,只有這樣鋸板的鋸路間隙才會大於鋸鐵的厚度,這有點難啦,要學幾天吧!
錛怎麼用我沒見過,祥細情況說不上來。千日錛,百日斧,要學大鋸一早晨,我就講到這裡。再見!
回覆列表
農村俗語:“千日錛,百日斧,要學大鋸一早晨 ”,這裡面有什麼講究嗎?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
關鍵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飯要一口一口吃,學技術要耐著性子堅持。
農村人學手藝都不容易,就說這個學木匠活吧,沒有三年的磨練是出不了師,下不了山的。
木匠活難學,但是會木匠的,基本上啥活都能幹了。在農村學木匠活,如果不是跟著師傅幹夠三年的,以後在外面不能說誰誰是自己的師傅,因為學藝不精沒有耐性,沒有三年的技能學習和性子磨礪,做不來能工巧匠的,會丟師傅的臉面。
農村俗語:“千日錛,百日斧,要學大鋸一早晨 ”,這裡面有什麼講究嗎?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
學木匠活,拉大鋸最容易,只要掌握住技巧就行了,也就是一個早上的功夫就差不多了,但是學用斧頭,則需要百日功夫,手感掌握不到火候,用斧頭就劈不出來自己想要的效果,只能說會劈柴火燒鍋,但是學用大錛,那就更難了,大錛手柄比斧頭更長,要想熟能生巧的掌握,非一日之功,要堅持練習三年才能爐火純青,大錛在手裡就像自己的手一樣,能夠隨意的錛出自己想要的東西。
不想當木匠的農村人不是一個有追求的好農民。其實這句農村俗語的字面意思和它的深刻涵義不一樣的。俗語的意思是說,想學一門技術,入門很容易的,比如拉大鋸,很快,但要熟能生巧,則需要天長日久的累積經驗,培養和磨礪自己的手感和手勁兒。
就像“庖丁解牛”一樣的堅持不懈鍛鍊,才能夠做到“遊刃有餘”的境界,但是庖丁也說了,無他唯手熟爾。也就是說,最好的能工巧匠,沒有獨到的法門或者套路,都是在耐著性子磨練自己的。
就像木匠的祖師爺魯班,不也是一步一個腳印的靠出來的嗎?原來只有斧頭,然後才有了大鋸,都是實踐出來的罷了。
“千日錛,百日斧,要學大鋸一早晨 ”,這句話直到今天還有有積極的意義的。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冬戀三九夏練三伏,歷經嚴寒酷暑的歲月,才能成長為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