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太史公子

    如果沒有安史之亂,河西走廊還在大唐安西軍的控制下,配合大唐本土軍鎮。對吐蕃完全行程包圍之勢,只要唐朝想打吐蕃,他們完全只有捱打的份,尤其是安西軍,裝備跟戰鬥力都是頂級的

  • 2 # 小東扎

    要研究唐朝與吐蕃的歷史,最好結合歷史時代氣候變化。隋唐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溫暖的時代,這個溫暖期在世界範圍內又叫中世紀暖期。當時的平均氣溫比現在高,降水量也比現在多。也是這段時期,糧食產量大增,中國迎來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也在世界範圍內能夠同時崛起大唐帝國、吐蕃帝國和阿拉伯帝國。

    當時的吐蕃氣候條件比現在要溫暖溼潤,氧氣也比現在充足。根據藏族史書的記載,那時的阿里高原森林密佈,河谷裡還有大象野獸。正是遇上了一個比較優越的氣候時代,吐蕃農牧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再加上松贊干布統一高原後以及歷代贊普的封建化改革,吐蕃當時已經成為了一個能與唐朝分庭抗禮的中央集權封建帝國。所以,唐朝在極盛時期都無法幹掉吐蕃,並不一定是因為不適應高原氣候,而是因為吐蕃不同於突厥那樣的遊牧部落聯盟,唐朝遇到了一根難啃的骨頭。

    至於吐蕃滅亡後高原就倒退回農奴制,也是因為氣候變遷,唐朝末年,全球氣候突然變冷,進入小冰期,隨之而來的各種自然災害,導致唐朝爆發大規模唐朝起義,加速唐朝滅亡。吐蕃也爆發了農牧民大起義,吐蕃王朝瓦解。由於氣候變冷,導致高原環境急劇惡化,無法再種植糧食,支撐吐蕃王朝的經濟基礎也瓦解了,使得吐蕃又退回了部落時期,從封建制退回到奴隸制,直到1959年民主改革。

  • 3 # 醉臥花陰

    個人認為就算沒有安史之亂,唐朝征服不了吐蕃國,首先,那個年代吐蕃地區氣候溼潤,農牧業發達,加上前期松贊干布的一系列革新,歷代贊普們持續的封建化革新,吐蕃基本成了可以和大唐分庭抗禮的中央集權化封建王朝。然後,青海安多藏區域盛產優良馬匹,康多藏區盛產精良武士。提供了大量的軍備物資基礎,同時大大增加了吐蕃的體量和戰略縱深。因此,貞觀時期都無功而返的大唐,天寶年間根本不可能征服吐蕃國!

  • 4 # 白馬君

    安史之亂絕對算的上是滅國級戰役,地球人六分之一的人口損失。不過如果沒有安史之亂,唐朝也不一定能滅掉吐蕃,能滅早就滅了。

  • 5 # 發條鳥編年史

    如果沒有安史之亂,唐朝必然征服吐蕃。

    因為在真實歷史中,唐朝雖然經歷了安史之亂無暇顧及吐蕃,但吐蕃也同樣經歷內亂,先於唐朝而亡。

    自公元714年“武街之戰”至公元748年,三十多年裡唐軍一直把吐蕃按在地上摩擦。

    公元755年,吐蕃內變,在位51年的贊普赤德祖贊被親信大臣弒殺了,其子赤松德贊即位。在派出使者前往長安報喪的時候,得知中原發生了安史之亂。

    被唐玄宗前期各路唐軍名將輪番毆打了三十多年的高原帝國熱淚盈眶,機會來了……

    於是形勢再度逆轉。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如果不是安史之亂,公元750年唐朝己控制青藏高原西北和東北部戰略制高點,吐蕃居高臨下的地形戰略優勢己不復存在,面臨唐軍東西合圍的夾擊形勢,與此同時,其朝野內亂也在醞釀中即將爆發,覆亡就在眼前。

    歷史沒有如果,安史之亂挽救了它,讓吐蕃絕處逢生。

  • 6 # 燕趙節度使

    夠嗆。

    最好的情形就是唐朝對吐蕃形成包圍網,壓著打,打的吐蕃只有招架之功無還手之力。

    原因如下:

    1.地理決定論

    所謂地理決定論是指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和平原地區的漢族都極為不適應對方地盤的氣候。

    首先,漢族進入高原後,會產生眾所周知的高原反應,這極大地限制了唐軍的戰鬥力。所以唐朝前期和吐蕃的戰鬥向西南僅限於青海一帶,沒有深入西藏,其中高原反應是一個重要原因。

    同樣,習慣了在高原生活的藏族人也不適應平原地區的氣候。如果長時間在平原生活,會產生“醉氧”反應。

    醉氧是由於人的機體剛剛適應高原地區低氧環境,重新進入氧氣含量相對高的地區,就會再次發生不適應,從而出現疲倦、無力、嗜睡、胸悶、頭昏、腹瀉等症狀,會產生一種所謂“脫適應反應”或稱“低原反應”。

    廣德元年(763年)十月,吐蕃以吐谷渾與黨項20萬軍隊乘勝長驅直入佔領長安,擁立吐蕃國舅李承宏(金城公主的弟弟)為帝。但吐蕃軍不適應長安秋季的酷熱,疾病流行,加上唐朝勤王之軍逼近,佔據長安15天而退走。

    這裡吐蕃軍隊疾病流行,其實很可能就是醉氧反應。

    所以,應為雙方的地理環境而導致體質差異無法適應對方底盤的氣候,所以雙方誰也無法征服誰。

    沒辦法,老天爺就是這麼設計的,就算是天可汗也沒轍。

    2.長途跋涉,後勤補給困難。

    唐朝之所以能在前期與吐蕃交戰中佔據上風,是因為離自己的補給基地不遠,無論是隴西還是四川,都是中原地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唐軍的糧食、兵器、兵員

    都能得到及時補給,可謂是短線出擊,所以常常打勝仗。

    而吐蕃雖然在人力物力上不如唐朝,但也因為靠近西藏和青海,所以雖然處於下風,但也沒有輕易被擊敗,反而有時候還能打贏一兩場仗。

    雙方基本上處於膠著狀態。

    3.唐朝敵人太多,兵分多路,無暇專著吐蕃

    從地圖上看,唐朝周邊敵人太多,比如南詔、回紇、阿拉伯帝國、契丹、奚、靺鞨等,基本上西南,西部,西北,北部,東北都有敵人,需要用兵的地方實在太多,根本無法擊中全國精銳部隊進攻吐蕃。

    這也是沒辦法的是,畢竟地盤越大,與外界接觸到越多,接觸的外族也越多,與之發生矛盾衝突的機率也越大。

  • 7 # 異史雜談

    答案是不能!

    我們從唐的政治架構兵制以及中國郡縣制社會組織結構來分析這個問題。有人會用地理決定論來看。這個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能完全解釋這個結果(下面有分析)。

    1、大唐的政治結構

    唐朝的政治架構與之前朝代與之後朝代差別是很大的。大致可以看成是一個同心圓,最核心的是大唐首都,外圍是各類直屬郡縣。最外圍是各種藩鎮

    為什麼是這種政治結構?

    因為中國是農耕社會(一元文明),這種社會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不具備對外擴張的基因,也就是說農耕文明他的擴充套件是有極限的。這個極限我們現代眼觀看來就是400mm等降水線(降水量不滿足,沒辦法農耕)。

    舉例子,北方的邊界是長城。有人會反駁我,清朝那麼大,包括了長城之外,我想說清朝是個多元文明,他的統治技術很高超,包含有草原文明的基因(二元文明)。

    農耕文明擴充套件的極限地帶就是這樣。如果在極限對外擴充套件,那麼行政能力,軍事給養,行政效率將讓帝國無法接受。

    大唐的擴張已經到達極限,所以迫不得已,在最外圍,採用藩鎮這樣的形式,以便提升統治效率與範圍。這是一種迫不得已的安排,來治療唐朝的枝端肥大症。這是一味毒藥

    2、唐朝的兵制

    唐朝的兵制是府兵制。這是一個相當優質的帝國兵制,他解決了戰鬥力與向心力的問題以及將領造反的問題。(具體可以參考府兵制的百度詞條)

    但是,隨著大唐帝國的擴充套件,整個疆域的擴大,府兵制走到了盡頭,一人從軍數年不回,這種兵民一體社會結構崩潰了。產生了募兵制。來解決戰鬥力問題。同時也把帝國帶進了軍閥的噩夢。

    安史之亂,就是藩鎮這種大軍閥作亂。也就是唐這個政治框架容納最極限了!

    3、中國的郡縣制社會(封建社會)

    大家所稱的封建社會,是個美麗的誤會。早在大周朝時期。中國封建社會就結束了。後續兩千多年是郡縣制社會。

    這是典型的小農經濟社會意識形態,與之相配套的就是中國的儒家思想。日升而出,日落而息。這樣的生活方式,怎麼會有向外擴充套件的想法和動力呢?

    另外,唐朝的名將,好多是胡人(高仙芝、哥舒翰、安祿山、史思明等)。好多。好多。。好多。。。。

    刀把子放在這些人手裡窩裡反是遲早的了。還想去擴充套件?!

  • 8 # 國史春秋

    安史之亂之前,唐朝與吐蕃之間的戰爭進入了一個高潮階段,唐朝步步緊逼,吐蕃節節敗退。王忠嗣、皇甫惟明、高仙芝、哥舒翰等邊關大將都建功立業、斬獲頗豐。表面上看,唐朝確實優勢明顯,甚至出現了吐蕃潰不成軍,戰勢一邊倒的現象,如果要徹底征服吐蕃也不是易事。

    首先,吐蕃強大,唐朝很難對其實現武力上的絕對征服,只能取得短時間內的和平共處。

    吐蕃的崛起之日(公元618年),也是唐朝的建立之時,吐蕃走向衰落的時候(公元842年),唐朝也趨於日薄西山。在如影隨形的二百多年間,兩個民族政權之間時戰時合,吐蕃雖一直處於被壓制狀態,但骨子裡並不屈服於唐朝的武力。所以吐蕃有時侯儘管表現的很順從,但絕對不是俯首帖耳、唯命是從,原因就是吐蕃有軍事地蘊及與唐朝抗衡的實力。

    另一方面,唐朝對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一直採取的是軍事鎮懾與懷柔並存的兩手政策,所以吐蕃很有存在感,既給唐朝製造過麻煩,也得到了唐朝的撫慰,因此才有了貞觀年間,唐朝將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於松贊干布、景隆年間嫁金城公主於赤德贊祖的和親。

    雖然唐朝的和親並不帶有折辱色彩,但是很顯然吐蕃有讓唐朝忌憚的強大實力,特別是唐朝的開元時期,吐蕃的實力也達到了鼎盛。而唐朝四周強敵林立,產生的威脅並不只是一個吐蕃,因此從客觀上講,唐朝也不可能集中全部精力去征服一個勢力強大的吐蕃。

    其次,玄宗時期,唐朝內部矛盾重重,對外政策失當,並不具備征服吐蕃的條件。

    唐玄宗即位後,有些好大喜功,吃軟不吃硬,所以唐朝與吐蕃開始全面對立。到了開元末期,玄宗皇帝志得意滿,對內做起了甩手掌櫃,政務交由李林甫全權負責。李林甫嫉賢妒能,不僅加劇了黨爭的激烈,還頻頻掣肘於前線做戰的將士,如此一來勢必影響唐軍的戰鬥力。

    對外,玄宗皇帝做了一些簡單調整,即戰略重心依然放在對抗打壓西北吐谷渾及吐蕃,然而對於東北契丹及奚等少數民族政權的崛起倒是柔和對待。如此“抑強扶弱”,自然就造成了戰略失衡,等於按不下葫蘆,又起了瓢,同時還養肥了安祿山那隻老虎,因此也為禍起遼東埋下了隱患。

    說一千道一萬,戰爭是一部燒錢機器。天寶年間,玄宗皇帝將三分之二的財力物力都花在了西部邊疆,也就是打壓吐蕃的戰爭。加上土地兼併嚴重,流民四起,國家財富被階級集團巧取豪奪,致使唐朝國力走向衰微,所以唐朝看似的對吐蕃的強硬,其實已經是強弩之末。

    總結:玄宗皇帝執政其間,有兩個分水嶺,即開元與天寶。開元是唐朝的鼎盛,天寶已經由成盛轉衰,特別是由開元過渡到天寶的玄宗皇帝不僅沒有了銳意進取的精神,而且在重大決策上接連失誤。所以,安史之亂爆發前的唐朝已經危機四伏、泥菩薩過河,征服吐蕃也成了鏡花水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燈光對孩子眼睛的傷害主要來自於哪裡?怎麼幫孩子選擇對眼睛傷害最小的護眼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