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任小寶的麻麻呀

    寶寶之間的爭執打架是很常見的事,先弄清楚事情是因為什麼引起的,誰對誰錯一般的小打小鬧不要太在意了,可以給你一點聯絡

    教寶寶學會必要的預防

    當發現身邊的朋友有暴力傾向的時候,要及時的避開,如果受到攻擊,要保護好自己的頭部,小朋友下手是沒有輕重的

    不要將小朋友的之間的戰鬥升級為家長之間的戰鬥。

    小朋友之間發生爭執或者動手推一下對方是很常有的事,父母不要太過在意,演變成家長之間的戰爭,影響小朋友之間的感情,也會給小朋友留下不好的影響

    要教小朋友學會勇敢的面對

    要教會小朋友學會表達自己的不難,在被打的時候能夠抗議

    要學會打擊

    在被打的時候!勇敢的學會打擊,讓對方感到害怕,就不會再攻擊

    要學會求助

    如果自己制止不了,可以讓周圍的人求助

    學會包容

    小朋友之間的打鬧很正常,不在記在心裡,畢竟以後相處的時間很多,太記仇就是失去一個好朋友,得不償失

  • 2 # 我是小文啊

    先和寶寶溝通一下看是誰的問題?如果倆孩子已經會說話了,就慢慢的引導寶寶去處理事溝通,小孩子的事情,大人最好不要過多的插手,如果孩子都特小,不能溝通那就另當別論了。

  • 3 # 孩兒初長成

    首先,希望家長不要衝動。

    對的,衝動是魔鬼,孩子在幼兒園或者學校被打,作為家長肯定是很氣憤,但是我的意見是先彆著急衝動,去找孩子或者孩子家長動怒,而是去首先結合老師弄清楚原因!其實原因無非也就那麼幾點!

    1.爭奪玩具

    孩子在幼兒園玩耍的時候,難免會有玩具爭奪,有強勢的孩子會衝動動手,因為孩子的自制力還不完善,他們也不知道他們的行為是什麼後果!

    2.玩耍打鬧中的矛盾

    在幼兒園玩耍打鬧,毛手毛腳,這很正常,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正常聽話的,在玩耍打鬧之中就會有矛盾,這之中動手打人等行為是存在的!

    所以作為家長,在自己家孩子被打後,要結合老師搞清楚具體狀況,是誰引起的,具體因為什麼?

    如果沒什麼大事的話,建議讓老師叫打人的學生給你家孩子道一下歉,這樣會比較好一點!

    打人是不對的,但是我們也要懷著寬厚的心,都是小孩子都不懂事!所以不用較真!

  • 4 # 聽王叔叔講故事

    孩子們在一起玩耍時,打打鬧鬧很正常。只要我們懂得分析和處理,就能化衝突為無形,還能讓孩子學會應對沖突和自我保護。

    1,學會必要的預防

    教孩子遠離有暴力傾向或者比自己大很多的孩子。如果受到攻擊,要學會保護自己,學會跑開。

    2,不要將孩子之間的戰鬥升級為家長之間的戰鬥

    孩子之間發生一點爭執或者動手推對方一下,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長不要過分擔心,甚至演變成家長與家長之間的戰鬥。

    3,教孩子勇敢面對

    要教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不滿,在被打時學會抗議。

    4,學會行為反擊

    被打時,被欺負的孩子會表現出一些勇敢的反擊行為,讓對方感到害怕,不敢進一步侵犯。

    5,學會求助

    如果遭受大一點孩子的欺負,要學會向周圍的人求助。

    6,教孩子學會寬容

    如果別人的孩子打過之後進行了道歉,要教孩子接受道歉,不要不依不饒。

    總的來說,孩子之間打打鬧鬧是常用的事情,只要沒有安全問題,不會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就不用太在意。

    【如有疏漏,敬請斧正!

  • 5 # 沐瀅讀書育兒

    不知道孩子的具體年齡,那麼我就按照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情況來作答。

    一、0-3歲 區分孩子是不是真的被欺負了,防止誤判

    嬰幼兒階段,孩子之間的互動,打、摔、踢真的很容易被家長誤判。

    尤其是1歲左右的孩子,大肌肉運動階段,孩子拿東西都喜歡用扔、摔、打的方式。

    小孩子的手還不能很好地掌握力道,也就是我們常說“小孩手沒輕沒重的”,他想摸什麼東西都會以“拍打”的方式來進行。

    同時,0-3歲階段的孩子尚處在自我中心主義階段,這個階段還不是和孩子談社交意識、分享意識的好時候,孩子們之間也不懂得該如何相處,他們看到玩具,都會認為這是“我的”,所以,搶玩具,由玩具因發衝突也是常有的事情。

    這些生理和心理因素極容易讓孩子之間正常的互動行為,被父母誤判是“打人”、“被打了”。

    因此,如果看到這個階段的孩子被小夥伴打了,首先平靜地分開孩子們。

    這樣防止更大的誤傷。

    然後問問孩子他自己的感受。

    如果孩子覺得其實是小朋友和他玩,他自己本身也並沒有覺得是被欺負了,那麼,我們作為父母也沒有必要以自己的感受來評判對方。

    例如我們常看到兩個一兩歲的小孩在一起,要麼各玩各的,要麼你上來揪一下我的頭髮,我上來給你一巴掌,倆孩子扭在一起,但是……還挺高興……

    但我們仍然需要告訴孩子,在你和小朋友互動、玩的時候,如果對方讓你感覺不舒服了,打疼了或者感覺是被欺負的話,一定要躲開,不要繼續和對方扭在一起。

    讓這個階段的孩子學會“躲”,並不是讓他們學會逃避,而是讓自己快速脫離對方的誤傷,避免再一次受到傷害。

    如果感覺到對方在欺負自己,那麼除了立刻躲開之外,還要大聲制止:不許打人。

    並及時向父母、其他大人尋求幫助。

    在孩子2歲左右,就可以給他讀繪本《別想欺負我》,這個故事裡傳遞了一個態度:當孩子遭受到惡意的攻擊是,一定要有態度的反擊,大聲表達“不許欺負我”的聲音。

    因為,這麼大的孩子之間,首先表明態度是可以起到震懾和制止的作用的。

    二、3-6歲 讓孩子學會表明態度及自我保護

    這個階段孩子已經有社交意識並且有社交能力了,語言表達也更為清晰。

    孩子可以很明晰地說出:“我們一起玩吧!”這樣的話。

    但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懂得如何與小夥伴相處,因此,這個階段孩子被打了、被欺負了,一定要先問問孩子自己的感受,如果孩子也覺得自己真的是被欺負了,而不是父母的誤判,那麼就要教會孩子拒絕、自我保護和適當的還擊。

    前幾天我和維尼就遇到了這樣的一個小男孩。

    維尼在興趣班的遊戲室裡玩,這時候一個小男孩也進入遊戲室,並且一上來就用雪花片往維尼臉上扔。

    維尼大聲喊了一句:你不許打我!並且用手擋住防止雪花片扔到自己的臉上。

    那個孩子依舊把玩具往維尼身上扔,還用手懟維尼。

    維尼開始自保,她死死地抓住小男孩的手不讓他進一步傷到自己。

    但顯然維尼的力氣不如那個孩子,我看到了也很著急,大喊了一聲“不許打人”。

    這個男孩聽到有大人制止,停頓了一下。

    維尼趁機躲開,但這個男孩又拿起一個娃娃往維尼躲的方位扔。沒打中維尼,卻打在了維尼身後一個正在喝水的女孩的眼睛上。

    那個女孩的奶奶馬上就不高興了,也開始厲聲制止這個小男孩。

    但小男孩的媽媽的態度是:我的孩子我說不了,他不聽我的,你們教育他吧!

    她替孩子感到委屈,她說:他和幼兒園同班的小夥伴都是這麼玩的,他認為這是交流的一種方式,你打我一下我懟你一下,你踢我一腳我踹你一腳,是交流,沒有想攻擊誰的意思。

    儘管這是他的交流方式,但的確對其他孩子造成了傷害,不管是維尼,還是那個喝水的女孩,都從他的行為中感到了不適。

    後來那個男孩的爸爸來了,礙於面子批評了男孩幾句。

    事後我跟維尼聊這件事,我首先肯定了她的方式:大聲制止,並且快速尋找自我保護的辦法。

    我也告訴她:

    這個孩子的行為或許真的是在和你交流,但是我們的交流方式是用語言。

    如果想用肢體語言交流,那麼我們就要用別人可以接受的肢體語言。

    例如你很喜歡和隔壁家的小哥哥拉手,這就是大家都能接受的肢體語言,這些方式是我們鼓勵的,別人也不會感到不舒服。

    但是那個孩子的方式我們就不提倡,如果他下次還用這種方式,就告訴他:你要是想和我玩,那我們就一起拼雪花片,別用打的,你要是打我,就別再想跟我玩了,你自己玩吧!

    有時候我們看到孩子被欺負,想替孩子出頭,這個是做父母的一個正常反應。

    但我們也要注意自己的方式,即使父母真的很著急,很心疼,也要儘量表現得淡定,不要過度緊張和生氣,避免自己的負面情緒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

    因為如果我們情緒用事,非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把矛盾升級。

    我們可以等自己的情緒和孩子的情緒都平靜下來之後再和孩子覆盤整件事的經過:

    1、如果是像我的例子中這種孩子不懂交流,太霸道的情況,那麼我們可以選擇自保的前提下告訴對方什麼才是正確的同齡夥伴交流方式(例如我文中告訴維尼的那樣)。

    2、如果是自己家太膽小懦弱,那麼就反覆練習加強孩子的膽識,教會孩子反擊。

    3、如果是自己家的孩子也有責任,那麼就需要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在交友過程中的問題,加以改正。

    4、如果是對方無意的行為誤傷到了孩子,淡化、寬容,不必斤斤計較。

    也透過這件事告訴孩子:我們不欺負人,也不能被別人欺負。

    三、小學階段 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讓他體會父母的力量

    孩子進入小學階段後,人際交往能力進一步提升,但是孩子之間對於人際關係的敏感度也會比幼兒園時期要增強不少。

    儘管我們不把每個孩子之間的矛盾都上升到校園霸凌的程度,但這個問題也不容忽視。

    當孩子被欺負了,我們不能單純地告訴孩子“打回去”。

    因為我遇到過這樣比較極端的父母,她想練就兒子的膽量,單純地告訴孩子:你被欺負了就打回去,打贏了算你牛,別找我回來哭,要有個男子漢的樣子。

    但是這樣的表達方式在孩子那裡的理解就是,“我媽不管我,我媽不愛我”。

    還有的老師和父母會用說一句這樣的話:為啥他只打你不打別人,你在你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孩子產生了一種無助感,真的遇到問題了不敢和父母說,也不知道如何解決。

    我們要做孩子背後那個有力量的父母,在增強孩子體能和氣場的同時,告訴孩子:別人打你,依舊首先表明態度,大聲震懾:不許欺負我,你再打我我告訴老師,或者找你父母!

    這是“先禮”。

    但如果震懾和心理戰不起作用,單純躲開也無法自保,可以還擊,打回去。這是“後兵”。

    不過打回去也未必都打得贏,還容易把矛盾升級成群毆。

    但凡遇到一次這樣的情況,告訴孩子一定要讓父母知道,一定要讓老師知道。

    如果老師不管不解決,爸爸媽媽也一定會管,會給孩子做主,一定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力量,而不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又覺得解決不了這個問題,變得膽小害怕甚至為了逃避而離家出走。

    不管我們的孩子在哪個年齡階段,遇到哪種問題,我們幫助孩子解決的時候也一定切記,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不要在我們憤怒、心疼的時候衝動地幫助孩子,這隻會讓矛盾升級,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也不利於給孩子樹立榜樣,更讓他意氣用事,逞匹夫之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氣那麼熱,應該到哪裡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