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葦一笑
-
2 # 共三養
經營我的學習經歷,對這個問題,做客觀嚴謹的回答:
沈從文的好,將近100年了,多少人,一揮大筆洋洋灑灑。沈從文是正面形象,評價他的人太多太多。筆者在此,不多言。
周作人文章的好、周作人文章的妙:在於彷彿看到一個無辜小孩子,受盡周遭一群大人的冤枉,不哭不鬧,默默無聞的坐在牆角,和自己的心靈對話。而這種對話彷彿是歷經人間繁華喧囂、吵鬧之後洗淨身心鉛華的淡定、從容、純淨。將近100多年來,因為政治歷史因素,周作人的文章很難被提升到正面形象,而給予客觀評價的也蠻少的。很多時候是作為魯迅先生的陪襯,甚至反面等很不堪的角色被提上來的,真的很多時候感到,讓人情何以堪。
胡蘭成其人其文章,在大陸和臺灣兩地都被定性為文化漢奸,感情上被定位渣男,六七十年以來,防佛過街老鼠,被紛紛喊打。但是筆者個人認為,胡蘭成是將近一個世紀以來文筆浪漫到、美妙到一塌糊塗的,沒有被超越的一個作者,因為以上觀點因為胡蘭成,所以筆者經常遭人批判,也許是因為筆者從小,被浸潤的江南文化的崑曲、越劇、美食、藝術人文迷了雙眼與心?所以在讀著胡蘭成滿是江南土話的散文《前生前世》的時候,每每自得其樂。每當筆者在人前小心翼翼的說胡蘭成是文筆好到無可超越的時候,每每被批判,只能一個人坐在那兒,中就不作聲,但是這就是我內心真實的感受啊。
-
3 # 程楚翹
散文顧名思義形散神聚。有幸拜讀各名家力作受益匪淺!無論是敘事抒情寫景,都以真情實感動人。文似看山不喜平,有的作品開篇突兀乍起,吸人眼球;有的作品溫婉清麗,有潤物細無聲之感,無論是細雕還是疏描都挺精采,有些精華部分我會反覆細品,領會大家的遣詞造句,字面的意思和語段間夾而未說之意……也就是暗意。感受生活……閒來觀景……溫筆如潮……渴望文采如濤濤江水源源不斷!謝謝好友邀請!
-
4 # 痴狂煙雨人
散文者,短小精悍,形散而神不散。運用優美而富有韻味的文學語言,較多的使用修辭手法表現豐富多彩的內心情感,營造出優美的意境,使人無限回味,傳達出言有盡而而意無窮的藝術魅力。當代散文寫的美得也是百花齊放,魯迅的從白草園到三味書屋,郁達夫的故都的秋,老舍的濟南的冬天,何其芳的雨前,朱自青的荷塘月色等等。但是我覺得我最喜歡還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這一段對荷塘月色進行細緻的描寫,開始看到的是田田的荷葉,形象的比喻成舞女的裙,傳神的體現荷葉無憂無慮,隨風飄揚的形態。接著視線轉移到零星點綴著的百花,嫋娜,羞澀無不體現嫻靜優雅自由的氣息,一粒粒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送來縷縷清香。高樓的歌聲,脈脈的水讓我們對荷塘月色的美麗可感、可聽、可聞身臨其境,感知荷塘夜晚月色的美妙,創造出一種清新脫俗,淡雅,優美動人的意境,同時也表現作者對荷塘月色的喜愛,對這種閒靜生活的嚮往。側面表現出了作者對當時生活的不滿,對安寧生活的嚮往。總之此文的優美意境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
5 # 十九畫客666
說這個問題之前,還得先澄清中國古代、近代、現代的界限問題。
但要說清這個問題之前還得從意境和美學的概念說起。所謂意境是一種能令人感受感悟、意味無窮均難以明確言傳、具體把握的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統一,虛實有無的協調,既生於意外,又蘊於象內。
再言中國傳統美學,作品是透過時空映象的描繪,在情與景高度融匯後所體現出來的藝術境界,給人以美的享受。
現在言歸正題,為何大家看好近代散文大家的作品,讀來朗朗上口,如行雲流水卻又身臨其境,盡飽眼福呢?我個人粗淺理解,原因大概如下:
1、崇尚意境始於唐宋而後到清,歷代大家、批評家都在努力趨向於賦予美感、趣味、朦朧的感覺。幾經辨析推崇和廣泛應用,使作品意境更趨豐富、深刻和統一。這期間的追求、服從和流行於創辭內美,力排乾澀和枯燥,以意勝的“有我之境”和以境勝的“無我之境”。
2、“意境”理論的集大成者是國學大師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提出來的“境界”說,其後宗白華等人仍有補充性闡釋。當時文化界人士的力推和倡導,才會頻出意境美的好作品,大作品。諸如那時的代表人物如:朱自清、冰心、矛盾等等重量級散文大家相繼出場。
3、歷史背景促成作品的深遠和意境的美學特性。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各個國學學科均達到一定的高度,美學也不例外。正是抱有對美學的追求和青睞,審美體驗和情趣意興得以發揮,作品的意境自然而然呈上升趨勢。
4、時代的產物,作品當然會打上那個時代的烙印。近代史既通常所謂的兩半社會,說白了就是積貧積弱受宰割的歷史時期。那時吶喊的聲響卻無迴音。過慣了流離失所、四面八荒的文人墨客積有很厚的文學素材和創造土壤。他們為呼喊而奮筆疾書,為救國而下筆有神。
眼前的蒼涼給了他們無窮的創作靈感,眼前的景緻給了他們最逼真的獨白。‘落筆驚鬼神,全在歷經中’。鑑於捕捉到時人的內在魂魄裡,才有無窮的力量書寫出來。把眼前的一切付之於筆端,植入骨血的感受運筆到骨子裡,因此作品活了,以至於讀者讀來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綜上所述,散文字就是取材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所限,可以天馬行空,也可以海市蜃樓,當然形散而神不散這是散文的規矩,不容侵犯。難怪近代散文家能寫出劃時代的,富有意境的散文作品也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內了。
我們說時代是最好的作品,給我們提供寶貴而又難得的珍奇食材,不著一字而盡得風流。
-
6 # 使用者6849060179614
按中國文學史的分期,近代指1840年鴉片戰爭至1919年“五四”運動以前,“五四”以後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為現代,建國後至今為當代。現在不必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糾纏,想必題主要比較的是現在和解放前散文的情況。作為讀者,恕我直言,原因主要不在技巧,而是那個時候的讀書人,大多是專心做學問,沒有什麼功利心。像朱自清,就是個清華大學的老師,一個普普通通的知識分子。散文只是他表達真情實感的一種方式,像早期的《背影》,後來的《荷塘月色》。同時他們的寫作態度極為嚴肅,加上有生活,有感受,又有不弱的寫作能力,篇篇文章都是精雕細刻,講究好上加好。而現在寫文章,發表作品成了有些人謀生甚至是牟取名利的手段。本身底子就不厚實,還只想成為“高產作家”,哪裡顧得深入生活,感悟生活,更談不上“咬文嚼字”,恨不得今天寄出去,明天就拿到稿費。要求這樣的“作家”寫出好的散文,可能嗎?但生活在新中國的老一輩作家,比方沈從文,巴金,汪曾琪,楊絳的散文就很值得一讀,還有臺灣作家余光中,龍應臺,洛夫都有很多散文佳作。這就是一個鮮明的反證。總之,多一些事業心,責任感,就會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就會全心投入,精益求精,反之,把作品當成商品,不搞假冒偽劣就不錯了,哪裡可能有什麼佳作。
回覆列表
近代散文大家有許多,早期如魯迅、胡適、葉聖陶、林語堂等,中期如艾青、錢鍾書、蕭乾、蕭紅等,近期如三毛、餘秋雨、賈平凹、王安憶等,著名作品更是數不勝數。總體感覺這些大師們在寫意寫景上都非常成功,不同作家都有不同特色,不能一一列舉了,在這裡為大家推薦一篇感觸深刻的作品,賈平凹的《風雨》。
《風雨》是賈平凹早期的作品,顯示出作家敏銳細緻入微的觀察力,整篇文章在描摹意象時運用豐富的想象和大量貼切的比喻,具有獨到的藝術魅力。
文章不吝惜語言,不惜重複用詞或句式來描摹場景。先從寫樹林著筆,用了一個比喻,把樹林比作一個麵糰,被吹得“鼓了就陷,陷了再鼓”的“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往上扭,往上扭”,蒼蠅被吹得“再不飛動,也不嗡叫”,小鳥被吹得“向右一飄,向左一斜”,廢紙被吹得“一會兒貼在東牆上,一會兒貼在西牆上”,浮萍被吹得“凸起來了,再凸起來”,最後“門被關住了,窗被關住了”……
文字看似拙樸不經雕琢,純客觀再現,但由此,風的無處不在與毫無章法被表現得淋漓盡致。各種物件在風中再無法掌控自己,大小、上下、左右、東西、聚散都不再能由自己決定。這裡沒有自我,沒有抗爭,沒有方向,只剩下風的力量在肆虐,玩弄著一切於鼓掌之間。 這時候,所有的東西都已不再是本來的樣子。樹林子不再莊重靜默,而是“像一塊麵糰子”,落葉不再飄零,而是被“衝起一個偌大的蘑菇”,垂柳不再嫋嫋娜娜,而是“亂得像麻團”,小鳥的羽毛不再閃著美麗的柔光,而是“翻成一團亂花”。
賈平凹賦予了那些帶有傳統的美好印象的一切事物以新的狀態,以一種樸素但完全陌生化的表達把風雨之中的一切異常表現得淋漓盡致。拙樸中見出新鮮。也也可以由此看到風雨的改天換地的力量。 還有不容忽視的動詞的使用。“一頭斷了牽繩的羊從柵欄裡跑出來,四蹄在撐著,忽地撞在一棵樹上,又直撐了四蹄滑行,末了還是跌倒在一個糞堆旁,失去了白的顏色”,溫順的羊在風中是“撐著”而非“站著”,是“撞在”而非“碰上”,風力可見一斑。“啪地摔下來,砸出一個坑,浮萍衝上了四邊塘岸,幾條魚兒在岸上的草窩裡蹦跳”,無生命的浮萍“衝上”了堤岸,讓我們無法忽視背後那股隱藏在自然中的無形但又巨大的力量。
《莊子·知北遊》中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自然本身“不言、不議、不說”,可筆力強勁的賈平凹借 一支妙筆,看似顧左右而言他,實則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具體,把無言、無形的風雨寫得可觸可感,十分難得。
這篇文章寫在上世界八十年代初,寫在一場政治的風雨浩劫之後,筆者認為,把它作為對一個在暴風驟雨中掙扎的時代的重現也未嘗不可。“天地不仁”,自然的風暴無視萬物,而政治風暴也同樣席捲天下,貽害無窮。“老頭在使勁捶著腰腿”,走過漫長的一生的老人,經歷了自然和社會的風雨之後,他的身體似乎已經烙上了過去風雨的記憶,而因此對風雨的感應也變得分外敏銳起來,老人錘著腰腿這樣一個細節,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垂垂老去的安靜和其中暗藏的豐厚過往,有辛酸,有無奈,有安詳。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卻全趴在門縫,驚喜地疊著紙船,一隻一隻放出去……”從這樣一個日常的細節中,我們卻看到,無論外面的風雨摧殘了多少花草鳥獸,即便自然的常態已被席捲得面目全非,孩子們,依然用他們童稚的眼神和對風雨的無畏,以拙樸的方式在風雨之中綻放了他們純潔勇敢的性靈。而這一切,都因文章看似平常波瀾不驚的文字,而更顯出暗潮洶湧的力度。 作者曾說:“石頭的質感好,樣子憨,石中蘊玉,石中有寶,外表又樸樸素素,這影響到我的性格,為人以及寫文章的追求。我不喜歡花哨的東西,不喜歡太輕太光滑的東西,我在文章中追求憨,憨而不呆。石頭純以天成,極拙極拙了,拙到極處,又有了大雅。無為而為,是無規律的大規律。”這篇《風雨》恰如一方天然的玉石,樸素中見光華,拙樸中見雅緻,平淡中見力量,無序中見規律,看似無我、無為,實則多情而富有深意。風雨之中,美與醜、悲與喜、垂老與新生,無言地交替、代謝,我們且靜下心來,從這拙樸的文字中,去咀嚼那暗藏的滋味。(部分內容摘自網路)